品牌連鎖大會助零售數位化-哲商對話·萬祥軍:謀定智慧消費
新聞中國採編網 中國新聞採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萬贏信採編採編:「作為和普通消費者結合最緊密的業態,零售業幾乎成為所有網際網路巨頭的必爭之地。」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在第七屆中國品牌連鎖發展大會作主題為《智慧消費方案:零售商業數位化轉型》主旨演講中表示:去年起,「智慧零售」、「新零售」、「零售革命」成為了科技和消費領域出現頻次較高的熱門詞彙。作為網際網路企業線上「落地」線下的重要實踐,零售業從再傳統不過的行業,一躍變身行業前沿。
零售行業智慧時代
第七屆品牌連鎖發展大會召開
10月24日,第七屆中國品牌連鎖發展大會在深圳市羅湖區舉行,會議旨在順應當前零售商業行業全面數位化、智慧化的大趨勢,邀請50多位代表性企業家、專家,與廣大參會專業人士共同探討行業智慧化發展趨勢。大會為期兩天,來自全國逾千家企業的2000多位經營管理者和專業人士參與了大會首日活動。
大會以「創新中國 挑戰世界」為戰略定位,由深圳市智慧零售協會、深圳市連鎖經營協會主辦,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深圳市精算品牌評價科學研究院承辦,在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政府、山東謀定經信研究研究中心、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中國品牌發展公益基金的特別支持下開展,大會收到了中國儒商大會組委會、中國泰山峰會組委會、中國泉水文化論壇組委會的關注。
商務部駐深圳特派員辦事處樊京喜副特派員、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政府左金平副區長、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賈蕙霞主任、深圳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孫景明副局長、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市場處黃韋華處長、深圳市智慧零售協會高書林會長、深圳市連鎖經營協會張和平會長、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花濤執行會長出席了大會開幕式。
中國品牌連鎖發展大會每年根據行業發展形勢設定話題,邀請代表性企業家、專家和創新企業解讀前沿趨勢、分享案例、對接資源,搭建促進行業創新發展的助推平臺。眼下,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在零售領域進入落地階段,行業正處在向智慧零售新時代跨越升級的關鍵窗口期,大會主題因此定為「智慧品牌——現在決定未來」,聚焦連鎖品牌數位化、智慧化升級的各個關鍵點,呈現前沿創新案例和解決方案。
深圳市智慧零售協會副理事長、物聯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偉奇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早在13年前,也就是2005年的時候,零售巨頭沃爾瑪就提出了智慧零售的設想,當時其設想的場景跟今天的無人店非常相似,顧客將選好的商品放入購物車,然後直接離開超市,系統會自己進行結算,沒錯,其實它就是今天無人店的雛形,沃爾瑪當時是想利用RFID來實現,後來因為成本等等原因而將計劃擱置了。
「13年後,智慧零售捲土重來,這一次不再是設想,而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可落地的解決方案呈現在大家眼前,智慧零售也不再是理想,而是已經成為現實。」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經信研究國研智庫主任、中國經信研究國情講壇主持人萬祥軍對記者表示:物聯傳媒跟智慧零售協會,跟大家一樣,希望通過舉辦這樣的一場會議,為行業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邀請行業內有技術深度及特色的企業高層與代表跟大家一起交流、探討,一起促進行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會議最終,在4位嘉賓的圓桌探討中落下帷幕。據悉,本屆為期兩天的第七屆中國品牌連鎖發展大會迎來4000餘位零售行業高管、業內資深專家及行業人士的廣泛參與,大會在業界形成廣泛影響力,成為零售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風向標!
與往年相比,參會的除連鎖品牌、零售渠道商經營管理者外,來自技術服務商、諮詢顧問公司、專業服務機構、供應鏈合作夥伴、金融資本機構等的嘉賓比例提升顯著——智慧零售已不僅是零售的發展趨勢,更是整個產業生態的進化方向。「智慧零售時代,零售本質不變,即為消費者提供又好又便宜又便捷的產品和服務,變的是企業的經營思維,從經營產品到經營用戶,從經營銷售額到經營數據,從經營企業到經營產業生態。」大會特別智力支持機構華夏基石消費升級與智慧零售事業部總經理羅輯這樣概括道。
大會開幕式上現場發布了《2018年中國連鎖品牌質量報告》,對中國連鎖品牌的發展狀況做出宏觀分析,這是報告連續第五年編制、發布。《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連鎖品牌整體表現為次優級,典型品牌總體在知名度、認知度、忠誠度等主要指標上都實現增長。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品牌知名度、認知度和美譽度三項核心指標的結構失衡。
總體而言,國內連鎖品牌在認知度上的提升幅度遠低於知名度,這反映出品牌傳播未能更有效地引起目標受眾興趣,傳播效率亟待提升;同時,在知名度、認知度數據均保持上升的情況下,整體美譽度出現下滑現象,這主要是由於當前市場上優勢品牌加速擴張,同時新品牌、新產品大量出現,造成稀釋作用,而主力消費群體日趨理性、成熟,實際上對品牌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國品牌連鎖發展大會自2012年起,每年10月在深圳羅湖區舉行,至今已舉辦第七屆,共邀請近400位代表性企業家、專家在大會平臺上研判前沿趨勢、交流實戰經驗、發布研究成果;累計吸引連鎖品牌及相關企業專業人士逾6000人次現場參會。
萬祥軍主旨演講
智慧消費方案:零售商業數位化轉型
主旨演講中萬祥軍表示,隨著零售企業不斷升級,和網際網路的結合愈發緊密,越來越多網際網路巨頭給出了智慧零售解決方案。無論「智慧零售」,還是「新零售」,或是「零售革命」,網際網路與零售相結合的新型業態逐漸成為發展趨勢。如今智慧零售的想像空間已不再止步於一家或幾家門店的智能化或便利化,雲計算等先進技術的加入,使智慧零售成為從門店到商圈的一整套解決方案。
據蘇寧雲商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蘇寧元旦全國新開112家店,迎來智慧零售開門紅。」萬祥軍明確,1月11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也談道,智慧零售將成2018年零售發展重要一環。1月15日的微信公開課上,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張小龍說,「智慧零售解決方案」實際上是賦能廣大品牌商、線下零售平臺以及商業地產等相關機構,探索零售業數位化轉型的完整路徑。
萬祥軍說,經過20多年的高歌猛進,電子商務已成為一種重要的商業模式,成為最耀眼的零售業態,2017年我國電子商務滲透率(即網上商品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已達15%,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數位技術興起,極大突破了地理空間的制約,電子商務一經出現就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萬祥軍指出,電子商務不僅是業態革命,還是科技革命。但並不是科技革命的全部。這次零售科技革命不僅催生了電子商務新業態,還加速推進實體零售的數位化轉型。利用數位技術提升實體零售的前景十分光明。根據數據表明,批發和零售業是我國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獲益最多的三個行業之一,到2035年人工智慧將推動其增長率提升1.7個百分點。對本次以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徵的零售科技革命,我們用「智慧零售」來描述。
「智慧賦能:從線上到線下。」萬祥軍說,經過近兩年突飛猛進的發展,新零售的風已經吹遍每一個角落,以無人、共享、即時、智能為特點的新物種遍地開花,線上線下無界,虛擬和現實交融,世界正在被重構。在這背後,是數據對人貨場的改造,是技術對商業的顛覆。
不久前,全國首家「人臉智慧時尚店」在深圳開業。該專賣店由綾致時裝集團與騰訊合作,通過微信人臉識別AI和騰訊社交廣告的精準推薦算法,賦能時尚行業,將智慧零售概念再次升級。用戶進店後,可在智慧試衣間屏幕前「刷臉」,通過專屬小程序綁定會員並開通微信支付。
當會員再次站在智慧試衣間前「刷臉」時,微信支付團隊和騰訊社交廣告團隊將以用戶畫像及騰訊精準推薦算法為技術核心,結合綾致商品庫,向會員展示個性化的時尚服飾搭配推薦。微信支付聯合產品部總經理耿志軍說,現在人工智慧技術還處在初期探索階段,未來也許機器會比我們自己更了解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產品。
8月28日,天貓召集了400餘家新零售服務商共聚杭州,對外公布了近兩年天貓在新零售方面的成果和未來規劃。天貓新零售平臺事業部總經理葉國暉在發言中表示,新零售簡單來說是人貨場的重構,而重構為了兩個主要價值:一切為了極致的消費體驗,以及一切為了極致的商業效率。以新零售價值為引導,將門店,商圈和生活圈進行重構和改變,就是天貓新零售的目標。
萬祥軍強調:一句話總結,天貓正在從線上走到線下,各種形式多樣的智慧門店、快閃店等象徵著天貓線下布局的全面推進。現場頒發的「新零售合作夥伴獎」,包含智慧門店、智慧商圈、阿里電子發票、新零售智能硬體四大領域,也基本都與線下場景服務相關。線下場景正在成為智能商業的基本單位,很多企業也都逐漸重視起線下,天貓新零售生態負責人鄭潔現場指出,「中國新零售的市場空間非常廣闊,有百億級的傳統線下門店,對新零售而言帶來的將是千億級的商業空間」。
關於如何挖掘這個巨大的市場空間,萬祥軍認為:通過天貓新零售生態擁有的眾多品牌可見一斑。這些品牌囊括了線下實體商業的各個環節,將這些環節連接起來的,不是別的,是數據。天貓搭建的生態平臺,以電商為基礎,要走到線下,數據賦能是必然之道。
就線下商業的發展情況來看,數據化還是一個無人區,大多數線下企業很難像線上一樣了解用戶。「就如同線上數據是電商的基礎設施一樣,線下數據是智能商業的基礎設施」,萬祥軍指出,智能硬體只是線下數據的入口,眾盟數據是在用智能硬體幫助企業提升數據軟實力,進而完成智能商業的轉型升級。
我們看到,在整個天貓新零售生態中,品牌企業都是由點到面的連接者,連接線下線上場景,連接不同的服務商,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這種作用會越來越明顯。天貓新零售雲總監顧風勝在發布零售雲2.0時指出,「在新零售多樣化的需求下,零售雲平臺2.0將逐步開放能力和接口給到服務商,幫助服務商打造多樣化的產品,創造更多商機」。對於天貓來說,要打開線下的藍海,合作共贏是必然的,天貓需要這樣一個平臺打通新零售發展的各個環節,來實現整個生態的繁榮發展。
「業態擴充:智慧的遠不止零售。」萬祥軍表明,實際上,「智慧零售」的範疇遠非狹義上的零售業那麼簡單。微信支付將通過不斷面向零售商戶及服務商創新產品能力、提供激勵發展措施、提供運營扶持計劃及完善風控管理等方面,幫助傳統零售行業實現全方位智慧轉型。當顧客綁定會員後,智慧試衣間會推薦5套衣服給顧客,這個看似簡單的事情,背後涉及人臉識別、雲計算、大數據等多項技術支持。通過微信支付積累的大量數據和企業自身的數據交互並匹配,再反饋給用戶,加上機器深度學習,從而形成推薦機制。
時至今日,電子商務和實體零售均面臨著行業痛點和發展瓶頸。這正是智慧零售所要解決的。各大公司紛紛推出解決方案。作為零售商業的數位化助手,小程序、行動支付、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能力,共同助力零售商業數位化轉型和智慧化發展。其中,微信小程序作為最重要的工具,用戶只需要通過二維碼或者是好友間的分享就可以快速成為商家的用戶。可以說,小程序對企業的賦能,更是打通了線上線下以及支付的整個零售通路。
緊跟新零售發展腳步的前海雲集品也及時地看到了小程序對於企業發展的作用,布局線下運營中心結合大千生活小程序的方式來實現用戶的拉新與轉化。作為前海雲集品的線下運營中心開闢新領域的工具,大千生活小程序藉助巨大的用戶流量,能夠聚合相當一部分的生產力和購買力,再通過全國各地的運營中心不斷吸收更多業態的商鋪,開拓更多的新用戶,不僅讓消費者可以獲得更好的門店體驗服務,也解決了線上用戶對線下門店的服務需求。
「場景革命:從線下再到線上。」萬祥軍表示,如今智慧零售的想像空間已不再止步於一家或幾家門店的智能化或便利化,雲計算等先進技術的加入,使智慧零售成為從門店到商圈的一整套解決方案。騰訊雲智慧零售產品總監喻帥介紹,騰訊雲智慧零售會從智慧營銷、智慧門店、智慧中臺3個方面的技術著手,對零售業全局即時分析,自動調配數據資源,實現零售行業智慧化升級。
從這個案例上看,萬祥軍認為:騰訊雲幫助商家量身定製解決方案,實現線下門店的數據化和智能化,讓消費者與商品之間實現跨場景的智慧連接。通過打通7億網民的線下路徑,多商圈對比評估,分析出競爭指數、客群消費指數等對門店運營有利的數據;用戶將人臉識別與支付功能綁定之後,系統會自動將用戶的興趣喜好標識出來,從而定製更貼合用戶的營銷內容;在此基礎上,通過與會員系統打通,在門店現場實現VIP識別,為會員提供更周到的服務等。
萬祥軍強調,融合發展,實現線上線下全渠道協同。他說,融合發展一直是零售業的主旋律。百貨商店、連鎖超市、超級市場等不同業態互相借鑑,不斷融合,現在的零售商店往往兼具多種業態特徵。例如,遍布城鄉的超市和便利店,除夫妻店外,它們既是連鎖商店,也是超級市場。
「我國的電子商務和實體零售基本上是兩條平行線。就在幾年前,電商鮮有線下銷售渠道;實體零售商儘管積極發展線上業務,但十分艱難,少有佳績。」萬祥軍表明,為避免電子商務對線下原有渠道的衝擊,生產商甚至紛紛推出網絡版商品,產生了在不同渠道購買同一品牌不同款式的特殊流通現象。當前,電子商務和實體零售均面臨著發展瓶頸,電子商務的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實體零售亟需數位化轉型。通過科技手段促進融合發展可有效解決。
以前海雲集品為例說明,他們主要採取的是全國線下運營中心的布局,打通線上線下的渠道,精簡商品流通環節,大大提升商品流通效率,從而節約了消費者的搜尋和時間成本。此外,線下運營中心還能夠通過大數據協助線上對無法精準識別的消費者信息進行智能化採集,實現線上線下同步,為目標人群提供定製化營銷方案。
而「體驗式消費」的持續走熱,對線下門店來說,讓數位化科技力量應用在場景中,為實體商家未來制定個性化的服務和活動成為了轉型方向。「未來,前海雲集品將利用計算機視覺、融合感應器系統等技術,在店內使用大量的傳感器進行實時監測,通過物聯網將人、商品和場景連接起來,給予消費者無需排隊結帳的購物體驗。也會把大熱的VR和AR技術、人臉識別、智能試衣等運用在線下場景裡與用戶展開互動,滿足消費升級時代下消費者的多樣需求。」萬祥軍說。
品牌連鎖大會助零售數位化-哲商對話·萬祥軍:謀定智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