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誕生新物種,重新定義未來消費趨勢

2021-01-15 零售怪咖

何為零售新物種?

阿里x新零售

2016年的雲棲大會上,馬雲強調零售業的未來不再有電商一詞,只有「新零售」。在阿里定義的新零售概念裡,是一場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數據革命,圍繞「人」的核心要素,通過科技與數據的賦能,實現零售產業結構的優化以及業態價值鏈的重塑。

京東x無界零售

京東對於零售業升級的概念體現為「無界化」,即「無界零售」,其本質在於效率、成本和體驗的全面升級,其核心觀點在於零售基礎設施的升級,從店面改造到AI物流,從雲端管控到渠道協同,京東的無界零售更多是從零售的本質出發,強調未來消費場景和入口的無界性。

蘇寧x智慧零售

與傳統零售相比較,蘇寧提出的智慧零售概念主要體現在網際網路技術的集成賦能,通過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不斷加載,實現消費需求的深度感知能力、從而預測出消費趨勢、引導零售製造,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場景化的產品和服務。

其實無論是阿里的新零售,京東的無界零售,亦或是蘇寧的智慧零售,其本質都是區別於傳統零售方式而衍生的新物種,是零售業全生態的一次升級與革命,是當前零售業發展的必然結果。

具體而言,零售新物種的誕生,一方面,是從上遊層面實現了供應鏈的重塑、全渠道的融合、多業態的創新、數據化的驅動等等各環節的重構,以更高的經營管理效率、更優化的經濟成本結構為零售行業注入全新的形態;另一方面,則是從下遊需求層面實現了區域市場的消費分級,藉助人工智慧的大數據分析能力,以人為核心的消費需求將得到更高維度的剖析,隨之而來的,則是更垂直細分的好產品,好體驗。

線下價值重估,回歸零售本質

零售新物種的誕生,離不開線上與線下之間的零售關係變化:

過去十年,線上電商的高速發展,不斷侵蝕線下零售的市場份額,諸多實體店紛紛倒閉,甚至出現「危機論」,線上與線下零售之間的關係被視為競爭對手;而隨著線上流量紅利的大幅度衰退,線上邊際獲客成本的高幅度上升,實體零售呈現回暖現象,線下價值得以重估。

線下價值的重估,一方面,線下作為消費流量的入口,對於真實用戶的獲取和價值轉化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另一方面,線下的空間場所,為諸多科技體驗提供了可塑性高的場景價值。而線上與線下之間的關係也從競爭轉為融合,過往盲目追求渠道利益的時代也將徹底消失,零售的生產關係也從過去的「我要賣」回歸到本質的「我要用」,消費用戶對於產品的真實需求,將主導零售未來的發展。

消費升級的量變,引發零售需求的質變

零售新物種的誕生,對未來消費場景帶來了必然性的改變:消費結構變化引發消費升級,具體可從三個維度說明:品類、品質和體驗。

品類升級

消費需求的改變影響了大品類之間的結構性變化,人們對於定製性的中高端服務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大,過往人們的消費超過70%為剛需消費,屬於活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時代,而如今,服務性消費佔比逐年上升,對於主流90後一代而言,化妝品、教育類產品、旅遊產品才是未來的剛需。

品質升級

消費者對於品質的追求已遠遠大於對價格的追求,其表現在對消費產品在使用價值層面的深層需求,比如,在食品消費方面,消費者開始注重食品原材料、質地口感、營養均衡等健康安全問題,對NFC、非轉基因、無添加劑、低脂與無脂等食品標註信息表現為密切關注,而在3C、工藝類消費品方面,視覺色彩、包裝設計、工業美學也是頗為重要的一方面。

體驗升級

體驗升級主要體現在從購買渠道、購買方式、快遞物流、綜合服務體驗等多方面,其中,購物即時性在近些年尤為突出,以外賣、電商快遞、生鮮零售為核心代表,各平臺商家通過轉型升級,提高倉儲能力,提升物流配送即時性。另一方面,消費升級帶來的體驗升級還表現在會員服務方面,為了滿足更高的體驗價值,消費者更願意付費享受定製化的服務。

究其根本,消費結構性的變化是在社會經濟環境的驅動下,在消費能力、消費觀念、教育水平的共同作用下,逐漸引發的必然改變。

相關焦點

  • 零售新物種蘇寧趣逛逛,重新定義逛街
    伴隨著網際網路江湖的風起雲湧,一波又一波技術革命帶來時代的變革,新的生活方式、消費精神正不斷被顛覆、被塑造。與之相應的,是「新物種」一詞以破竹之勢成為各大媒體、創投圈甚至普羅大眾口中的高頻熱詞。共享經濟、智慧物流、數字科技……每一年,層出不窮的新物種都以摧枯拉巧的架勢打破網際網路與現實世界的物理壁壘。
  • ...丨「策展型零售」提出者司徒文聰:如何以消費之名重新定義城市?
    也是這一年,成都零售市場迎來57萬平方米的新增供應,是2019年全年供應量的2倍有餘。過去五年,消費改變了成都的城市氣質,從「綠道經濟」到「夜經濟」再到「首店經濟」,每一種新業態、每一個新場景的出現,都是成都商業最生動的映照。下一個五年,成都提出要打造國際消費創新創造中心、服務中心、文化中心、資源配置中心和品質中心,提高投資消費輻射能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 超級物種遭遇轉折期:三年虧十億,還能「搶救」嗎?|新零售案例
    一、超級物種的市場定位超級物種是永輝雲創著力攻佔新零售市場的排頭兵,也是永輝超市在傳統商超及零售轉型上的重要探索。被剝離之後的永輝雲創不得不考慮盈利問題,超級物種因此被賦予了較重的期望。但是由於超級物種目前的布局仍著眼於一二線城市,而這些城市店鋪、人力等成本都相對較高,且隨著零售從線上向線下的遷移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的商鋪租金也跟著上漲,這必然會壓縮超級物種的盈利空間。
  • 超級物種關店 新零售填坑?
    來源:北京商報繼盒馬鮮生、小象生鮮後,實體零售巨頭永輝超市孵化的新物種也未能避免遭遇陣痛。北京商報記者獲悉,永輝超市旗下超級物種上海首家門店已經關店,該門店開業至今不到兩年,這也是超級物種首次關店。不過,進入2019年以來,關店的新零售不止超級物種一家。
  • E.I親子時裝締造新商業零售超級物種
    2020開年新冠疫情的衝擊,催生了零售業態的變軌提速。尚在猶豫觀望的傳統兒童服飾品牌也一夜間紛紛躍身新零售,開始嘗試諸多的變革與新玩法。逆疫而上,線上購物的美好體驗習慣短時間內被迅速培養起來!但單車道發展顯然已經不能滿足零售業面對各種市場壓力與變化的需求,傳統門店與傳統電商的賦能功能都遇到了多重瓶頸。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零售模式,已然成為最熱門趨勢!
  • 新物種大爆炸帶來全新商業,這背後是什麼在驅動?
    這些新物種的誕生以及大環境的變化,改變了過去很多營銷的規則,董本洪說,營銷本是從打動人開始,所以對於你的核心消費群是營銷的第一步,在以前我們定義TA的做法,總是從基本的人口屬性,年齡、性別、收入、學歷、城市等,來定義你的人群。但是在數位化的時代這樣的做法,可能沒有以前那麼高效了。
  • 新零售行業集體陷入焦慮,超級物種如何破局?
    而在6月,界面新聞報導稱,超級物種北京的幾家門店面積縮減,原有的花坊、果坊等工坊也部分撤離。新零售行業分析師王利陽曾表示,超級物種、盒馬鮮生等新零售項目,當初都是相關方們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捧」出來的明星項目,多少都有點網紅的體質。商業模型存瓶頸?有業內人士認為,超級物種的接連閉店可能與永輝內部的「兄弟鬩牆」有關。
  • 危中尋機:透視後疫情時代消費趨勢新圖景
    因此,在這一階段產生的消費行為模式變化趨勢,即使只是萌芽,都會對未來商業發展具有啟發。,這些營銷專業人士覆蓋網際網路、金融、零售、社區商業、地產、汽車、健康、文娛、諮詢等多個行業,進一步從政策、經濟、人口、社會心態、行為傾向等視角進行深化、補充、求證;濃縮後的行為趨勢假說,通過專業的消費者研究專家轉化成為若干具體的消費行為描述,再通過零點有數的交互系統「答對」對18-50歲的受訪者進行線上數據採集,對消費行為描述的強度進行量化分析。
  • 吳聲:場景算法是2019知識新零售的演進機制
    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在峰會的「預見知識未來」環節上預測了2019年知識新零售的趨勢。他指出,在2019年,渠道融合會越來越成為大勢所趨,因此,線下的線上化和線上的線下化已經無法涵蓋這波知識服務演進方向。從場景算法角度來說,「場景顆粒度」在2019年將是知識新零售發展的必然,持續下沉並衍生出更多細分場景。
  • 超級物種門店再調整,永輝新零售現拐點
    據永輝雲創介紹,經過兩年多的進化迭代,永輝雲創孵化出的新零售代表業態——超級物種目前業態模式已基本成型:超級物種在定位上聚焦「優質生鮮食材體驗店」,主打高品質生鮮食材的餐飲和零售,填補了城市新中產消費群體在生鮮食材消費領域的市場需求和心智空白。該負責人定義了超級物種的成熟模型,即「3+2」門店模板。
  • 首次系統解讀新零售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去年提出的「五新」戰略(即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一直備受關注,作為「五新」中最具代表性的「新零售」,更是引發了諸多討論。  新零售究竟是什麼?它有什麼核心特徵?整個行業應該如何適應新零售的趨勢?這些問題,你真的理解嗎?
  • 超級物種:虧損10億後接連關店!騰訊阿里新零售戰役怎麼樣了?
    超級物種定位的高端生鮮超市所服務的高端消費者體量少,日常需求購買輕奢類生鮮商品的消費市場還未打開。而對於普通消費者,超級物種的商品又比大型商超昂貴。在餐飲功能方面,就餐環境和格局又強差人意。門店餐飲區主要擁有的鮭魚(又稱三文魚)、盒牛、波龍三大工坊,食品種類過於細分,味道又不具備優勢能夠吸引消費者再消費。如果消費者想要就餐儀式感,以在超級物種就餐的價位完全可以去專業性餐廳就餐。
  • 在數位化趨勢下重新定義貨幣的微觀基礎
    數位化新技術的湧現究竟給原有的貨幣概念、貨幣邊界帶來怎樣的衝擊和影響,給貨幣所伴隨的一系列制度帶來什麼挑戰。據傳統意義上的貨幣定義,貨幣有價值尺度、貯藏手段、交易媒介等功能,而貨幣的不同功能必須合一,才能形成完整的貨幣概念。當然也有非主流研究者曾在歷史上引發一些討論,比如新貨幣經濟學研究者,有些就探討貨幣功能是否可被分開來,如記帳功能和交易媒介功能可否分離。
  • 新零售的「八因八全」
    2016年10月13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出席杭州雲棲大會時提出,未來30年是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30年,世界的變化將遠遠超出想像,「電子商務」一詞很快會被淘汰。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這一說。2017年是新零售風起雲湧的一年,筆者認為新零售是大勢所趨,主要由以下八大因素推動新零售在新的2018年繼續向縱深發展。
  • 走近貝爾地板新零售:一場效率與技術的消費革命
    自新零售概念問世以來,賽道上就充斥著各大巨頭。2017年被業內稱為新零售元年。整個零售行業以遠超預期的速度迅速捧起了這個「風口」,各商家順應消費升級趨勢,紛紛加大布局。2017年,貝爾地板率先行業開啟「新零售」模式,在建材家裝領域跨出了變革的第一步。貝爾地板江蘇泗陽地區新零售服務商陳建軍正是新零售大軍之中最典型的一例,區別於很多傳統的地板經銷商,陳建軍發現如今的中國消費者展現出了新的時代特徵:數位化、個性化、場景多元化和社交化,既激發了零售業的無限商機。
  • 茅友公社增添老酒行業市場空白,新零售+重新定義線上線下結合模式
    新零售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在網際網路的依託上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重構人、貨、場的結構,從而滿足用戶的需求,徹底改變了傳統零售的模式。在很多看似非常傳統的行業領域,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很多企業都在2020年加速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嘗試,賦能品牌轉化價值,其中就包括白酒行業中的細分領域——老酒。
  • 立足審美的文化力迭代才是新零售革命的原動力
    所以,我對新零售給出了這樣一個定義——      新零售是以大數據支撐場景洞察,以體驗設計為基礎架構的新信用關係與新效率體系。   信用數據本身不是新零售形態,但它是構建新零售商業的基礎設施,也是圈層關係的終極意義和生存方式。   3   新物種方法論   新零售作為零售新物種,是基於用戶體驗迭代、信用體系與效率升級的場景價值形態,給線上零售平臺與線下實體空間提供了充滿可能性和想像力的商業機會。
  • 超級物種關店,新零售有多少坑?
    生鮮電商新零售領域再度傳來壞消息。近日,永輝超市旗下新零售品牌「超級物種」五角場萬達店宣布關店,這是該品牌在上海開設的首家門店。超級物種運營方永輝雲創(永輝超市新零售板塊)方面稱,此次關店屬於基於業務和物業條件的正常營運調整。
  • 盒馬鮮生、超級物種如何顛覆自己?|新零售核心公司觀察④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劉深新零售意味著什麼?在內需+在線成為重要確定性的當下,一二級市場正在重新審視它的未來和價值。 新零售並不新了,隨著上半場的群雄逐鹿,其格局大體分為阿里+蘇寧、騰訊+京東兩大陣營。
  • 超級物種上海首家門店關閉,新零售開始「擠泡沫」?
    兩年前,永輝雲創旗下新零售業態超級物種在上海五角場萬達開出了首店,開業前幾天,這家門店一度被「擠爆」。然而,這一象徵著超級物種挺進上海的門店已和大家說「再見」。近日,永輝雲創方面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證實,上海區超級物種五角場萬達店已關閉,並稱這屬於基於業務和物業條件考慮的正常營運調整。因為對標盒馬,此前,永輝雲創旗下這一新零售業態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