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張阿里內部PPT流出!首次系統解讀新零售

2020-11-25 RFID世界網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去年提出的「五新」戰略(即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一直備受關注,作為「五新」中最具代表性的「新零售」,更是引發了諸多討論。

  新零售究竟是什麼?它有什麼核心特徵?整個行業應該如何適應新零售的趨勢?這些問題,你真的理解嗎?

  2017年3月9日,在上海舉辦的「2017中國電商與零售創新國際峰會」上,阿里研究院正式發布「新零售研究報告」(以下稱「報告」),首次系統解讀新零售。

  我們從報告中提煉出了以下關鍵點:

  一、新零售的定義

  新零售的定義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其核心價值是將最大程度地提升全社會流通零售業運轉效率。

  二、新零售的三大特徵

  1、以心為本

  掌握數據就是掌握消費者需求。未來DT技術帶來的巨大創造力,將無限逼近消費者內心需求,圍繞消費者需求,重構人貨場,最終實現「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

  2、零售物種大爆發

  多元零售新形態、新物種會大量孵化出來。藉助DT技術,物流業、大文化娛樂業、餐飲業等多元業態均延伸出零售形態,更多零售物種即將孵化產生,包括自然人零售,未來有望實現「人人零售」。

  3、零售二重性

  即指二維思考下的理想零售。任何零售主體、任何消費者、任何商品既是物理的,也是DT化的,需要從二維角度去思考新零售,同時,基於數理邏輯,企業內部與企業間流通損耗最終可達到無限逼近於「零」的理想狀態,最終實現價值鏈重塑。

  三、新零售知識框架

  報告從前臺、中臺和後臺三個維度,系統闡述了新零售知識框架的結構。

  ◇前臺:重構「人、貨、場」

  1、在場景上:

  新零售將帶來「無處不在」的消費場景,無論百貨公司、購物中心、大賣場、便利店,還是線上的網店、各種文娛活動、直播活動,都將成為消費的絕佳場景,這其中,各種行動裝置、智能終端、VR設備等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2、在消費者端:

  過去傳統零售條件下,對消費者畫像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各種調研只能完成模糊的畫像,而在DT條件下,可以對消費者進行更清晰的畫像,包括其性別、年齡、收入、特徵都可以進行畫像,直至完成全息清晰的畫像,對品牌商而言,消費者的形象躍然紙上。

  3、在交易商品上:

  消費者的訴求也從單純的「商品+服務」,過渡到「商品+服務+內容」,消費者不光關心商品的性價比、功能、耐用性、零售服務等指標,更關心商品的個性化專業功能,以及商品背後的社交體驗、價值認同和參與感,甚至在服務方面,基於DT技術的定向折扣、個性化服務、無縫融合的不同場景,都將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

  最終,新零售將重構「人、貨、場」這三個要素,從過去的「貨-場-人」進化到「人-貨-場」。

  在傳統零售條件下,品牌商按照經驗進行供貨,線上線下割裂,對消費者的畫像也是模糊的,而在新零售下,消費者實現數位化和網狀互聯,可以清晰辨識和服務,最優供應鏈+智能製造,實現了按需智能供貨,加上無所不在的消費場景,從而實現了「人-貨-場」的重構。

  ◇中臺:營銷、市場、流通鏈、生產模式變革

  1、新營銷:以消費者運營為核心的全域營銷

  2、新市場:基於數字經濟的統一市場

  3、新流通鏈:新零售服務商重塑高效流通鏈

  4、新生產模式:C2B催生高效企業

  ◇後臺

  新零售後臺包含這些方面:

  1、數字經濟基礎設施

  2、3D/ 4D列印改變商品生產方式

  3D列印: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可高度定製化。未來十年內越來越多的人通過3D印表機就能自己製作服裝。

  4D列印:無需列印器就能讓材料快速成型的新技術。一種能夠自動變形的材料,只需特定條件(如溫度、溼度等),不需要連接任何複雜的機電設備,就能按照產品設計自動摺疊成相應的形狀。4D列印最關鍵是記憶合金。

  3、AR/ VR虛實結合的消費體驗

  4、傳感器和物聯網:提升門店消費體驗

  物聯網:通過傳感設備,按約定協議將任何物品通過物聯網域名建立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的網絡概念,即「網際網路概念」延伸和擴展到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信息傳感設備主要包括: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描器等。

  具體應用場景如下:

  5、人工智慧:貫穿新零售全程

  人工智慧:應用計算機科學對人的意識、 思維的信息過程進行模擬的技術。AI三大基石:數據、 計算、算法。

  四、新零售和傳統零售的區別

  首先,實體與虛擬深度融合。傳統零售的人、貨、場在物理空間和時間維度上得到最大的延展,消費者不受區域、時段、店面的限制,商品不受內容形式、種類和數量的限制,消費者體驗和商品交付形式不受物理形態制約。

  其次,消費者實時「在線」。品牌商與零售商以消費者為中心,利用數位技術隨時捕捉全面全域信息感知消費需求,完成供需評估與即時互動,激發消費者潛在的消費需求,提供給消費者全渠道全天候無縫融合的消費體驗及服務。

  第三,回歸零售的本質,零售企業利潤將主要來自於商品和服務的增值,而不再是信息差利潤。中國傳統零售業在發展過程中以商業地產租金、聯營扣點方式賺取高額利潤的方式將不可持續,藉助新技術和新資源降低成本,儘可能為消費者提供差異化的滿足個體需求和用戶體驗的商品及服務,才是零售發展的方向。

  第四,全供應鏈數位化。流通路徑由複雜向簡單轉變,供應鏈前端更加柔性靈活,數據化管理為實現庫存最優化乃至「零庫存」提供精細的決策支持。供應鏈後端形成快速高效經濟的新倉配一體化,供應鏈、交易交付鏈、服務鏈三鏈融合。部分供應鏈中間商職能產生轉變和分化,成為新生態服務商。

1

相關焦點

  • 新零售是海水還是火焰 它將給阿里、京東帶來什麼?
    關於零售,我們看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每家都在求變,這其中不乏暫時的領先與落後,而對於阿里、京東來說,他們的新零售又有著怎樣的版圖? 阿里、京東的新零售版圖 先來看阿里在「新零售」上的布局:
  • 騰訊阿里新零售戰役怎麼樣了?
    但是有傳言超級物種在內部下達通牒:不盈利就關店。新零售的跑道上,超級物種屢屢碰壁,在陷入盈利困局後,不得已停下奔跑的腳步。資料顯示,超級物種引進全球高品質生鮮食材,做生鮮商品零售,又融合特色合作物種,打造功能豐富、強體驗感的線下零售場景,並以門店為中心提供三公裡半徑的配送到家服務。然而事實上,在超市功能方面超級物種與大潤發、沃爾瑪等商超難以競爭。
  • 98頁PPT,看懂阿里、小米、京東、美團的組織架構和戰略變遷
    在我們已知的體系裡,最難的組織和系統是人腦還有大氣系統。這些系統之所以能運營得好,是因為他們有無數的節點,這些節點又能保證整體的運營效率。與這些系統相比,公司的組織架構沒有這麼難,但其實大公司的組織系統也挺複雜的。
  • 解讀阿里組織架構調整:向外技術賦能 加重To B業務
    原標題:解讀阿里組織架構最新調整,關鍵詞有這些……(附張勇公開信)   作者:張宇婷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種組織結構,讓阿里生態超越了純電商業務,形成了一個包含基礎設施為底層、商業、服務、娛樂橫向有機連接的系統。從2015年12月開始,「大中臺、小前臺」組織結構一直沿用至今,實際上,本次調整也是對這種組織戰略的進一步延續。   2016年底,阿里提出了「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戰略。
  • 阿里和百聯的新零售生意經:從聯華OK卡接入支付寶開始
    和阿里巴巴「新零售」戰略最終扯證的,不是大潤發,而是上海市國資委下屬企業百聯集團。但不論是哪家和阿里合作,在實體零售業不景氣的背景下,一有風吹草動,二級市場就無比興奮。「我們看到了這個情況。」2月20日,阿里巴巴CEO張勇接受包括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阿里從來不做財務投資,只做戰略投資,而新零售選擇合作對象的標準有三點:是否能帶來增量用戶,能否改進用戶體驗,以及是否存在技術變革與創新的可能。「在這三點之上,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
  • 社區新零售:連鎖商超們屈服後 阿里的社區終端暗網
    Part1:阿里新零售,全面徵服線下零售商從徵服商超開始對阿里而言,馬雲提出的新零售不只是概念,而是必須要貫徹執行的戰略方向。而從阿里近一年的實際運作已經能看到,其對線下的投入不遺餘力,尤其是對線下連鎖商超的渴望。
  • 零售數位化招聘管理新姿勢,Moka解讀樣板案例
    來源標題:零售數位化招聘管理新姿勢,Moka解讀樣板案例 導讀:Moka智能化招聘管理系統在2020中國連鎖企業人力資源峰會上展示了零售企業客戶數位化招聘管理案例,如麥當勞、盒馬鮮生、赫基國際集團等。
  • 阿里路演PPT曝光揭秘龐大生態圈
    隨後,路演PPT曝光,阿里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講解,內容包括阿里的企業願景、企業概況等信息,也向投資者闡述了阿里巴巴的優勢。  3億人的生態系統 仍擁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蔡崇信在演講中表示,阿里巴巴集團構建的是一個電商生態圈,不僅有淘寶、天貓、聚划算、阿里巴巴B2B及國際業務,還有支付寶、阿里媽媽級投資的相關企業微博、UC、高德、優酷等做支撐,而阿里雲集相關公司則做很好的數據支撐,讓阿里巴巴生態不斷做大。其中核心業務是淘寶、天貓、聚划算。
  • 一手調研數據解讀新零售超級物種盒馬鮮生
    2、阿里孵化的生鮮超市新物種:盒馬鮮生  最近盒馬鮮生大家非常關注,普遍反饋體驗很好,線下客流很旺,但是也無說清楚其核心競爭力到底在哪,如何通過新技術手段提升服務質量。  為了深入了解阿里孵化的這個全渠道生鮮超市新物種,我們草根調研了盒馬鮮生金橋店(首店,於2016年1月開業),搜集了門店經營的多維度數據,在此基礎上對其經營模式和盈利情況進行分析(也是本篇報告的亮點)。  公司採用「線上電商+線下門店」的經營模式,這一模式即我們常說的O2O全渠道,門店承載的功能較傳統零售進一步增加,集「生鮮超市+餐飲體驗+線上業務倉儲」為一體。
  • 為了證明新零售不是瞎說 馬雲光買商超就花了幾百億
    微博上有一個段子,自從新零售走紅後,一位股民滿倉了高鑫零售,問他為什麼,他說高鑫零售不就是「搞新零售」嗎?!如今阿里巴巴戰略投資高鑫零售,不得不佩服這位股民的眼光。   在2016年10月的雲棲大會上,阿里「五新」的概念橫空出世。
  • 阿里雲簡訊無需API開發集成方法:快速對接企業內部與外部系統
    無需API代碼開發,快速將阿里雲簡訊與企業內部與外部系統連通通過WinDeal無代碼集成平臺,無需開發就可以將阿里雲簡訊無縫集成到各種第三方應用系統,例如:微信公眾號,企業微信,釘釘,CRM,客服系統等20多個應用系統,以及企業內部系統進行數據同步與功能執行。
  • 中國真正的新零售之王,不是阿里,不是京東,它一年淨賺超110億
    就在2016年馬雲提出「新零售」將代替單一的電子商務模式時,眾人對此還是持懷疑態度。但是,經過近兩年的發展之後,消費者驚奇地發現,馬雲的這一預言正慢慢變為現實。然而,中國新零售之王卻不是提出這一概念的阿里巴巴,也不是窮追不捨的京東,而是蘇寧。
  • 阿里新零售打響品牌商保衛戰:紅蜻蜓4000家門店線上長出「翅膀」日...
    鞋企紅蜻蜓就是其中之一:5000名新零售武裝的導購拿起手機在家工作,即便不包括3000家經銷商的業績在內,9天之內,日營業額從疫情開始時的零增長到超百萬元。「好在我們有和阿里數位化合作的基礎,在組織和運營層面,數位化運行程度都比較好。」紅蜻蜓集團副董事長錢帆表示,「連我們的財務、文員團隊也都開始用淘寶輕店賣貨,這些職能部門的同事也能賣個100多萬。」
  • 牽手馬雲,神秘的金固股份和它建立的汽後新零售矩陣
    2016年,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在電商零售領域開始深度應用。馬雲在杭州雲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概念,宣告純電商時代已經過去,將線上線下進行結合的「新零售」時代正在來臨。這一年天貓雙十一銷售額首次突破1200億,2018年,這個數字達到了2000億。
  • 新零售是什麼意思,看完這篇文章就懂了!
    新零售是什麼意思?這個概念是馬雲在2016年10月的阿里雲棲大會上首次提出的,要想完整地理解新零售的意思,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和大家來介紹。首先,新零售是什麼?新零售是什麼意思呢?新零售是對線下超市商業業態完全重構的新零售業態,通過數據驅動,完成線上、線下與現代物流技術完全融合。這是一種趨勢也是傳統商家實現轉型突破的方式。其次,為什麼要做新零售?除了了解新零售是什麼意思之外,再和大家分享下為什麼要做新零售?
  • 零售頭條:三隻松鼠入駐阿里零售通 無印良品入駐京東
    零售頭條:三隻松鼠入駐阿里零售通 無印良品入駐京東來源:聯商網2018-06-01 17:39聯商網消息:在剛剛過去的24小時內,零售行業發生了如下要聞:三隻松鼠入駐阿里零售通進入百萬小店,沃爾瑪正嘗試引導有錢人用簡訊來購物,Today便利店完成3億B+輪融資,西貝開了家「三角肉夾饃+咖啡」的餐廳……1、三隻松鼠入駐阿里零售通進入百萬小店
  • 新零售的「美國市場經驗論」和「中國運行方法論」
    自從馬雲振臂高呼「新零售」以來,各種模糊不清的概念就接踵而來。看似熱鬧的振振有詞,最後絕大部分都是沒有任何邏輯內核和實操的泛泛而談。這種尷尬想來也是必然,阿里出於自身商業拓展而吹噓的slogan並不會對實際的商業邏輯帶來什麼本質的變化。
  • 「超市+餐飲」新零售上半年開關店盤點:盒馬鮮生、超級物種開店...
    在去年迎來全面爆發期後,「超市+餐飲」新零售業態今年似乎進入了「疲軟期」。   據贏商網統計,2019年1-6月,14家「超市+餐飲」的新零售品牌共開店76家,盒馬鮮生、超級物種(需求面積:300-800平方米)開店數量繼續領跑,分別新開36、11家門店,7FRESH、盒小馬、鮮食演義繼續穩步擴張。
  • 新零售新物種新模式 今年天貓雙11這麼玩
    特別是隨著人工智慧等黑科技的應用,深刻改變消費體驗的無人服務時代的到來,讓這個新技術託舉的消費狂歡顯得更有意義。  對於第九年處在變革中的阿里主場的雙11,「無人服務」、新技術改造的各場景、「人機合作」模式以及智慧物流等新智慧線上線下的商業零售,無疑成為阿里第九年雙11新的亮點。
  • 新零售行業集體陷入焦慮,超級物種如何破局?
    新零售行業分析師王利陽曾表示,超級物種、盒馬鮮生等新零售項目,當初都是相關方們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捧」出來的明星項目,多少都有點網紅的體質。商業模型存瓶頸?有業內人士認為,超級物種的接連閉店可能與永輝內部的「兄弟鬩牆」有關。有媒體報導稱,去年6月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曾在股東交流大會上表示:「對於超級物種,我和CEO張軒寧有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