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是海水還是火焰 它將給阿里、京東帶來什麼?

2021-01-08 贏商網

阿里又玩了一把套路,2月20日阿里與百聯在上海宣布達成戰略合作,而會前的保密工作和一年半前阿里「聯姻」蘇寧出奇得相似,而當時類似的大「喜事」,還有京東入股永輝超市(需求面積:5000-10000平方米)。

儘管「新零售」一詞是從去年10月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提出之後,才突然火起來,但事實上,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早就邁開了步伐。阿里CEO張勇這樣闡述新零售,即圍繞人、貨、場在內的所有生產要素將基於網際網路完全重構。

但與網際網路進軍線下如火如荼的態勢相比,線下商業的發展卻並不那麼樂觀,關閉潮不斷。我們尚且不清楚線上線下的融合會碰撞出什麼火花,而新零售之於阿里、京東這些電商,又意味著多大的新生機?

新零售:海水還是火焰?

2017年春節過後, Zara正式關閉其在成都市區核心地段的旗艦店,而Zara早在去年就透露會放緩店面擴張,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到線上渠道。

再將時間回撥到2016年伊始,你會發現,彼時接下來的一年,傳統零售業的關店浪潮來勢洶洶,幾乎席捲了實體零售的所有業態。相比網際網路創業的資本寒冬,傳統零售業的冬天,似乎更冷一些。

百貨商超的業態,沃爾瑪2016年年初宣布全球關閉269家門店,在中國已關11家店;家樂福、新世界百貨、大潤發也紛紛關店;隨後11月,英國老牌零售商馬莎百貨將關閉英國以外的53間店鋪,全面撤離中國內地市場。

服裝業態方面,百麗去年6-8月在內地關閉276家門店,曾經在2011年日開2家店的百麗,如今平均每天關店3家;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達芙妮身上,在21個月裡(截至2016年9月底),淨關店1562家,其中去年三季度,一季就關閉了307家店鋪。

2016年零售業關店名單 來源:公號「零售老闆內參」

而與關店潮相對應的,則是網際網路的全面侵入線下:

去年2月初,線下零售商從阿里的淘品牌池中挑選合作品牌,建立品類跨界+內容立體+複合陳列的實體店,實現線上線下同款同價,24小時不打烊;12月初,亞馬遜在西雅圖開張了其線下便利店Amazon Go,徹底拋棄了傳統超市的收銀結帳過程;此外還有國美的「6+1」新零售戰略,蘇寧雲商藉助其門店實現多場景體驗感知等等。

關於零售,我們看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每家都在求變,這其中不乏暫時的領先與落後,而對於阿里、京東來說,他們的新零售又有著怎樣的版圖?

阿里、京東的新零售版圖

先來看阿里在「新零售」上的布局:

阿里的「新零售」版圖

2015年8月,阿里283億元戰略投資蘇寧雲商,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雙方打通電商、物流、售後服務、營銷、金融、大數據等。同年10月,蘇寧雲商全資子公司蘇寧雲商集團南京蘇寧易購投資有限公司與阿里共同出資10億元設立「貓寧電商」,雙方分別佔股51%和49%。

2016年1月,原京東物流總監侯毅在滬創辦盒馬鮮生,後獲得阿里高額投資,盒馬鮮生採用「線上電商+線下門店」經營模式,門店承載的功能較傳統零售進一步增加,集「生鮮超市+餐飲體驗+線上業務倉儲」為一體,業界普遍認為盒馬鮮生將成為阿里新零售的1號工程。

2016年11月,三江購物公告引入阿里巴巴澤泰為其戰略投資者,投資金額為21.5億元,若杭州阿里巴巴澤泰將可交換公司債券全部換股,則持股比例可達到35%。

2016年12月,阿里CEO張勇宣布,天貓團隊和聚划算團隊將全面一體化,打通業務、營銷和運營等環節,天貓將成立三大事業組、營銷平臺事業部和運營中心,變陣為「三縱兩橫」網狀協同體系和若干獨立事業部的全新架構。

同月,阿里系投資的易果生鮮「接手」了永輝超市出售的2.37億股聯華超市內資股股份(佔聯華超市總股本的21.17%),成為聯華超市二股東。而百聯仍是聯華超市的控股股東,合計持有其42.73%的股權。

2017年1月,銀泰商業發布私有化公告,阿里參與並將以74%的持股比例成為其控股股東。

2017年2月,阿里巴巴與百聯集團宣布達成戰略合作。

可以看到,關於新零售,阿里布了一張密密的網,而同樣的,京東的動作其實也不少:

京東的「新零售」版圖

2015年8月,京東43億元持有永輝超市10%的股份,這是京東首次重投線下超市,其投資規模也是上市以來的最大手筆。雙方將在聯合採購、整合供應鏈管理能力、線上線下O2O業務模式上探索,作為生鮮超市的龍頭企業。

2016年6月,京東收購1號店之後,與後者背後的沃爾瑪展開深度合作,沃爾瑪將藉助其全球供應鏈提供豐富商品,同時沃爾瑪在中國的實體門店將接入京東到家和京東投資的眾包物流平臺達達。

2017年1月,永輝新業態——會員電商超級物種體驗店——在其大本營福州開業,作為多重餐廳的結合模式,提供新鮮、安全、高性價比的全球優質食材,其中融合了永輝目前孵化的8個創新項目:鮭魚工坊、波龍工坊、盒牛工坊、麥子工坊、詠悅匯、生活廚房、健康生活有機館、靜候花開花藝館。

超級物種在業界與阿里的盒馬鮮生對標,以盒馬鮮生和超級物種為代表的線上、線下融合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佐證,新零售從過去的概念階段開始深耕落地。

新零售將給阿里、京東帶來什麼?

在阿里最新的Q4財報中,我們看到其核心電商業務增速繼續放緩,而新零售也在財報中被專門提及。

阿里是焦慮的,當然3-5年內,儘管伴隨著增速放緩,但你依然可以看到電商持續上揚的態勢,但馬雲和阿里不知道的是,10年以後它會是什麼樣?他們一直在考慮,10年以後,到底什麼樣的商業生態是未來?

於是,線上線下全面融合的新零售,成為了電商探索未知未來的最佳候選,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

這一點上,百聯集團董事長葉永明其實想得很清楚,「傳統零售經營的是渠道,不是經營商品,經營的是一種聯營聯銷、招商、租賃等模式,是把空間打造了,而在新的消費環境下購買方式發生變化,消費者更關注的是產品和體驗。」

「一個零售商要去做新零售商,除了終端模式如何適應消費者的需要,上遊產品不斷地滿足快速變化市場消費者的需要以外,還必須要有商業產業的生態鏈,有供應鏈體系。」

對於阿里、京東來說,商超的貨架、百貨的空間,最適合完成消費者在線上購物所不能實現的真實體驗以及到店取貨。但實體零售的劣勢同樣明顯,大數據的缺乏,將導致商業的低效和會員管理的滯後,這個時候,就需要葉永明所說的生態鏈。

而同樣重要的是,如果要把物聯網、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一些科技融入到商業零售中,實體店是最佳的落地處,所謂的消費升級,還是要回歸線下,以滿足新消費時代下消費者的需要和體驗。

我們尚且只能將新零售的發展放置在萌芽階段,儘管一個個線上線下合作的新聞令人振奮,但目前,這些合作更多還是存在於新聞中,線上線下的融合究竟能實現幾分,可能真的要等到10年後,我們才會清楚知道商業生態的未來模樣。

 

相關焦點

  • 中國真正的新零售之王,不是阿里,不是京東,它一年淨賺超110億
    就在2016年馬雲提出「新零售」將代替單一的電子商務模式時,眾人對此還是持懷疑態度。但是,經過近兩年的發展之後,消費者驚奇地發現,馬雲的這一預言正慢慢變為現實。然而,中國新零售之王卻不是提出這一概念的阿里巴巴,也不是窮追不捨的京東,而是蘇寧。
  • 零售頭條:三隻松鼠入駐阿里零售通 無印良品入駐京東
    零售頭條:三隻松鼠入駐阿里零售通 無印良品入駐京東來源:聯商網2018-06-01 17:39聯商網消息:在剛剛過去的24小時內,零售行業發生了如下要聞:三隻松鼠入駐阿里零售通進入百萬小店,沃爾瑪正嘗試引導有錢人用簡訊來購物,Today便利店完成3億B+輪融資,西貝開了家「三角肉夾饃+咖啡」的餐廳……1、三隻松鼠入駐阿里零售通進入百萬小店
  • 社區新零售:連鎖商超們屈服後 阿里的社區終端暗網
    Part1:阿里新零售,全面徵服線下零售商從徵服商超開始對阿里而言,馬雲提出的新零售不只是概念,而是必須要貫徹執行的戰略方向。而從阿里近一年的實際運作已經能看到,其對線下的投入不遺餘力,尤其是對線下連鎖商超的渴望。
  • 無論拼多多還是京東,都不是國美零售的最終出路!
    即使未來商業零售格局生變,或許迎來的將是新一波"後浪"。 面對昔日競爭對手--蘇寧向前越走越遠的身影,以及已被阿里、京東和拼多多三分天下的電商格局,走投無路的國美轉身投向了拼多多和京東的"懷抱"。但這並非國美的最終出路,因為無論是拼多多,還是蘇寧,都不可能重振國美,只是看中了其身上的一些資源。 今年4月,國美零售發布公告,引入新電商平臺拼多多作為戰略投資方。
  • 劉強東: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京東終究會超過阿里
    因為他們跟著國美、蘇寧十幾年,清楚各種數字,所以他們敢在艱難的情況下投資京東。其實大部分投資人沒做過零售,他們對零售行業不懂,也很難做決策,我覺得可以理解。主持人:另外兩位嘉賓,尹生和李志剛,你們的評價是什麼?你覺得他敢去做自營,底氣是什麼?
  • 2019,京東零售如何「大象起舞」?
    在升級突破成為網際網路下半場關鍵詞的背景下,京東零售的變革之路或許能給行業帶來一些借鑑。變革京東零售成立之前,整個京東承受著內外部挑戰所帶來的巨大的壓力。從外部看,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加大,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消失,競爭變得更加殘酷。從內部看,京東商城的組織能力和行為方式出現了問題。
  • 劉強東:京東必定會擊敗阿里巴巴-劉強東,京東,擊敗,阿里巴巴,阿里...
    當然,在最後,他重新定義了京東——上市後的京東到底是一家什麼公司?整個公司未來的戰略是什麼?京東會往哪個方向走?14個問題了解劉強東1、 夢想是你很愛提起的詞,IPO是你夢想的一部分嗎?老劉:並沒有很愛提起。2、什麼時候你會想拍著自己的肩膀說:老劉,你真棒!
  • 京東相關人員牽線騰訊公司入股永輝超級物種
    2017年被業內視為「新零售元年」,在新零售賽道上,繼阿里巴巴推出盒馬鮮生後,永輝超市也於今年1月1日推出被稱為高級物種的「高端超市+生鮮餐飲」新業態。此前外界的目光一直聚焦於阿里和京東的過招,前者的入場手法多為投資入股形式,後者則採用大面積開店形式,相比之下,騰訊似乎游離於新零售之外。此次在京東牽線下,騰訊入股永輝超級物種,阿里與騰訊將在線下零售布局上迎來正面交鋒。
  • 2018新零售潛力TOP100排行榜
    歷時兩年,新零售、數位化的趨勢已經成為零售業內普遍認可的共識,但是大多數人僅僅只將新零售看做一個新技術與傳統零售結合的存在。在此,我們不禁疑問,到底什麼才是新零售?在光鮮亮麗的科技外衣下,不應該只是一具冰冷的軀殼。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那些經驗豐富的獵手們,總會選擇在最合適的時間出擊。作為網際網路雙雄之一的騰訊,顯然就是一位經驗老到的獵手。
  • 阿里和百聯的新零售生意經:從聯華OK卡接入支付寶開始
    2月20日,阿里巴巴CEO張勇接受包括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阿里從來不做財務投資,只做戰略投資,而新零售選擇合作對象的標準有三點:是否能帶來增量用戶,能否改進用戶體驗,以及是否存在技術變革與創新的可能。「在這三點之上,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
  • 便利店牽手京東到家,多元零售矩陣走向成熟化
    比如僅羅森重慶一地的門店,入駐京東到家的18家羅森便利店,2018年1月線上訂單額(GMV),與上線第一個月相比增長了3倍有餘。一般來說,線上流量相比線下流量更龐大、更多樣、更具購買力。這也是羅森在入駐京東到家後獲得爆發性增長的原因,而且流量賦能所帶來的銷量質變也是長期的。此外,流量賦能的價值還體現在為便利店帶來了更有價值的消費者。
  • 新零售造物者TALK001落幕,未來我們繼續共創
    11月25日,新零售百科主辦的新零售造物者TALK第1期,討論今年最火熱的社區團購賽道,到場參會的有社區團購頭部品牌、投資人、行業創業者、資深媒體人,現場氣氛熱烈,也促成了行業深度連結。我們希望繼續共創,開發更多有價值的議題,創新連接渠道。
  • 零售誕生新物種,重新定義未來消費趨勢
    何為零售新物種?阿里x新零售2016年的雲棲大會上,馬雲強調零售業的未來不再有電商一詞,只有「新零售」。在阿里定義的新零售概念裡,是一場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數據革命,圍繞「人」的核心要素,通過科技與數據的賦能,實現零售產業結構的優化以及業態價值鏈的重塑。
  • 為了證明新零售不是瞎說 馬雲光買商超就花了幾百億
    馬雲在會上表示,「電商」將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是 「新零售」,而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能源這五個方面將對各行各業帶來巨大影響,亦將成為未來成敗的關鍵,而未來這場技術革命的機會,只能夠利用技術、數據和創新來把握。   馬雲對於「新零售」的解釋是,未來零售業將呈現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新業態、並與智慧物流結合,產生新零售。
  • 別被表象迷惑,新零售為什麼會是J型曲線增長?
    套用到新零售上就是,前期資本投入以及不斷試錯,使得起步階段經營數據不太好看。到後期探路成功,新零售將迎來業績、利潤雙線爆發性增長。這邊涉及到兩個關鍵點:一個是營收爆發點是否到來,一個是利潤拐點何時出現?新零售是阿里2016年提出的一個概念,或者叫阿里新零售,這個新零售從誕生起就被認為傳統電商的替代者。
  • 98頁PPT,看懂阿里、小米、京東、美團的組織架構和戰略變遷
    告訴你一個秘密,關注我們的都是行業大佬和精英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來自方正證券發布的名為 「從組織架構視角出發,回顧四大商業巨頭的戰略變遷——阿里、小米、京東、美團」的報告。這份長達98頁PPT的報告很詳細地梳理了四家公司的發展階段及對應的組織架構調整,還是有點意思的。
  • 新聞AB面丨京有「7FRESH」滬有「京東匯」,京東生鮮要後來者居上?
    生鮮零售大戰從去年打到今年,京東開年又推出7FRESH,戰火還要一直燃燒下去;阿里背後的男人孫正義,並不以投資阿里而沾沾自喜,他正在改變創投圈的規則;樂視繼續虧錢,百貨公司持續關店,新零售不努力也有被推翻的危機……商業的A面和B面每天都在發生,你的生活在哪一面?
  • 永輝超級物種-傳統線下超市的新零售逆襲
    這家公司就和它的創始人一樣低調,但是,卻是線下實體超市在新零售探索中,阿里和騰訊都不敢忽視的存在。一、永輝超市的概況2001年,張軒松在福州開設了首家「農改超」超市——永輝屏西超市,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到2017年,在全國已經有門店600多家,員工達到7萬人。
  • 37張阿里內部PPT流出!首次系統解讀新零售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去年提出的「五新」戰略(即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一直備受關注,作為「五新」中最具代表性的「新零售」,更是引發了諸多討論。  新零售究竟是什麼?它有什麼核心特徵?整個行業應該如何適應新零售的趨勢?這些問題,你真的理解嗎?
  • 從阿里、京東、騰訊手裡「吸金」,這家歐洲奢侈品電商憑什麼?
    圖片來源:Farfetch但放眼國外,倒是有人活了下來,且吸引到了兩大「中國電商霸主」阿里、京東,一大流量巨鱷騰訊的注資。那就是來自英國的Farfetch。近日,阿里、卡地亞(Cartier)母公司歷峰集團(Richemont)公布了對Farfetch的11億美元投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