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正滿意、特別在意的是,今年一年下來,整個團隊的氛圍完全不一樣了,無論是協作,還是團隊目標上,抑或是組織管理,都是我在京東10年中最好的。」
最近接受媒體採訪時,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這樣感慨。而在一年前的2018年度京東商城表彰大會上,他坦承和員工一起承受著「焦慮」和「累」。
那次大會後不久,京東商城升級為京東零售集團,開始「以變應變」,確立經營理念、推進四大變革、調整組織架構、推行開放戰略……年底回望,原本走勢不被看好的京東零售成功穿越了迷霧,進入有質量增長的軌道。
這樣一個龐大、複雜的商業組織,如何在短短一年調整方向,並實現強勢反彈?在升級突破成為網際網路下半場關鍵詞的背景下,京東零售的變革之路或許能給行業帶來一些借鑑。
變革
京東零售成立之前,整個京東承受著內外部挑戰所帶來的巨大的壓力。從外部看,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加大,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消失,競爭變得更加殘酷。從內部看,京東商城的組織能力和行為方式出現了問題。徐雷在2018年度京東商城表彰大會上反思:「客戶為先的價值觀被稀釋、唯KPI論和『交數』文化盛行、部門牆越來越高、自說自話、沒有統一的經營邏輯、對外界變化反應越來越慢,對客戶傲慢了。我們由一個行業的顛覆者變成了被挑戰者,但思想上和機制上都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
面對嚴峻的困難,京東零售做的第一件事是,組織核心高管用三天三夜的時間對戰略進行了深入討論,最終明確了「以信賴為基礎、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創造」的經營理念,其中信賴是立足的根本,客戶是永遠的指揮棒,價值是存在的唯一理由。
為什麼要這麼做?
在京東零售看來,經營理念對企業非常重要。一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如果沒有正確的經營理念作為指引,動作極有可能變形,航向可能走偏,最終出現「欲望代替邏輯」的現象。
經營理念不僅需要說到,還必須要做到。徐雷向3萬多員工強調:「經營理念絕對不是一句掛在牆上的標語,它既是我們戰略的頂層設計,也是我們行為規範的底線和紅線!」
在經營理念的基礎上,京東零售提出了四條細化要求:從單純追求數字到追求有質量增長;從單純以貨為中心,到以客戶為中心;從縱向垂直一體化的組織架構,到積木化前中後臺;從創造數字到創造價值的人才激勵導向。
京東零售開始以「邏輯代替欲望」為方向,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調整組織架構,劃分了前中後臺,關停不可持續的項目……
為了落實經營理念和實現有質量增長,京東零售還全面實施了NPS(用戶體驗指數)考核機制,首次將體驗類指標設為KPI。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數字是,11月20日徐雷在出席京東集約化客服中心成立十周年慶典時表示,京東在過去十年累計為客服投入超過150億元的基礎上,未來將繼續加大投入,持續提升用戶體驗。
一系列變革下,員工的心氣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當大家有一定的邏輯性的時候,每個人都知道在什麼時候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我是第一梯隊、第二梯隊還是第三梯隊。而且大家可以坐下來一起把事做好,能相互幫助而不是互相指責,這是我最在意的。」徐雷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開放
除了經營理念,不管是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發表演講,還是與3M、聯合利華等國際品牌夥伴談合作,或者內部的動員會或表彰會,徐雷發聲中提得最多的詞之一是「開放」。
之所以要開放,是因為零售場景越來越多元化,消費需求越來越個性化,零售技術越來越新,零售與其它行業的跨界、滲透和融合越來越普遍。這既孕育著全新的機會,也要求商業組織不斷進化。
「物競天擇」是最能體現京東零售開放戰略的項目之一。
今年京東11.11,家住北京朝陽區的小劉在京東下單購買了一箱雀巢礦泉水,讓他沒想到的是,半個小時後快遞員就上門送貨了。大家都知道,11.11往往是快遞工作量最大的時候,但小劉的快遞卻是「光速」。
原來,這跟京東與雀巢進行了「物競天擇」的全渠道合作有關,小劉雖然是在京東下單,貨卻是從附近雀巢的水站送來的。
之所以效率這麼的高,是因為項目打通了京東超市與京東到家、品牌門店、大型商超和社區服務店等渠道。消費者在京東下單,京東根據智能AI算法,安排離用戶最近的合作夥伴門店送貨,讓用戶儘可能快收到商品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京東和合作夥伴的履約成本。
目前,京東已經與沃爾瑪、步步高、聯合利華等眾多品牌或零售商達成合作,履約範圍覆蓋了60多個城市,合作渠道超過300家零售商、2.4萬家門店,部分品牌京東11.11當天截至20點的訂單95%都能做到當日送達。
作為以技術驅動為主的零售平臺,京東開放的重點是運營流程的透明化以及核心能力的開放。
在運營流程的透明化上,京東制定了詳細的規則來闡釋價值主張,例如執行平臺規則及時公示制度,每一個規則的變化都讓相關者提前知曉。而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下,京東把大數據、供應鏈等最核心的能力開放給合作夥伴。
以C2M反向定製為例,京東開放海量的數據、技術能力和供應鏈能力,幫助品牌打造最適合用戶需求的產品,也為品牌商的新品開發乃至爆品打造提供了一條創新路徑。與傳統方式相比,京東C2M將產品需求調研時間減少了75%,新品上市周期縮短了67%。
一個典型的細分品類是「遊戲本」,它由京東聯合各大廠商通過C2M模式率先推出。目前京東平臺上40%的遊戲本都是C2M產品。未來三年,反向定製商品及獨家新品在京東平臺的累計成交額將達10000億元。
從掀起奢侈品品牌入駐潮,到從與手機品牌商、運營商合作完成5G布局,再到服務超過6000家大型政企類客戶、700萬家中小微企業客戶……京東與外界的開放合作拓展到幾乎所有業務。
「如果你能給你的用戶持續創造價值,你能給你的合作夥伴持續創造價值,你還擔心什麼呢?」徐雷受訪時說。
突進
有了清晰的經營理念和戰略,接下來的關鍵就是恰當的戰術和有力的執行。除了在電腦數碼、家電、消費品等強勢領域鞏固優勢地位,京東零售對業務進行了大規模的梳理整合,培育出新的爆發點和增長點。
在社交電商成為行業熱潮後,不少人認為京東在這一領域已經落後。但2019年京東旗下全新的社交電商平臺「京喜」推出,並接入微信「發現-購物」一級入口,隨即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上線三個月,京喜即跑出「驚喜速度」,日均訂單量穩超百萬。京東11.11期間,京東全站新用戶中,有近4成來自京喜,京喜用戶中超過7成來自3到6線下沉新興市場。至此,京東零售也完成了主站大秒殺和京喜的下沉市場雙輪驅動布局。
面對下沉市場,京東零售擁有供應鏈等零售基礎設施優勢,也可以依靠多年積累的品控能力和服務保障,為消費者帶來「低價不低質」的購物體驗。移動網際網路對下沉市場的滲透正在逐步深入,京東來得不早不晚。
這一年,整個京東收穫的成果不止是以上這些,還包括——
京東健康正式獨立運營,完善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布局,目前完成了A輪優先股融資,投後估值約70億美元,成為繼京東數科和京東物流之後,京東集團打造的第三隻巨型獨角獸。
京東零售融合了京東旗下跨境商品和一般貿易進口商品,推出全面專注於大進口業務的消費平臺——京東國際,打造可信賴的進口商品一站式消費平臺。
京東企業業務服務超過6000家大型企業客戶和超過700萬中小企業客戶,並啟動星雲計劃:2020年將幫助100個合作夥伴突破10億元銷售額……
多業務的協同和拓展,離不開技術在背後的有力支持。作為定位為以技術驅動為主的零售公司,京東零售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實現了行業的降本增效,以及為用戶帶來的更優的體驗。
小到一個客服電話、一件商品定價、一次訂單支付,大到物競天擇、C2M等打通多渠道多系統的項目,覆蓋京東零售的每一個環節都滲透著技術驅動下的零售創新。例如,京東在行業內率先採用大數據和AI技術來幫助管控價格,確保給到消費者的價格是適合、穩定,且有競爭力的;今年京東11.11期間,超過3416萬次服務由智能客服處理。目前,京東零售的技術研發人員已經超過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
戰役剛剛開始
經過頂層設計的全新打造和各個戰線的分進合擊,戰果初步顯現。今年京東618和11.11累計下單金額分別為2015億元和2044億元,創下了新的紀錄。
2019年11月,京東發布三季度財報,主要核心業績指標遠超市場預期,連續15個季度盈利,淨收入同比增長28.7%,實現加速增長。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為3.344億,環比二季度同期新增1300萬,創下近7個季度以來最大增量。
京東零售這隻「大象」,短短一年便瘦身轉向並靈動起舞,殊為不易,但徐雷卻依然保持著高度的清醒。「時間是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壞的敵人。」徐雷說,有很多事應該用更長的時間去看,去判斷是不是有可持續性,但我們在工作生活上又往往會深感時間不夠。
徐雷認為,京東零售的轉型需要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第一年京東零售穩住了陣腳,調整陣型打法,形成了統一策略。從打仗的角度來說,這是休養生息、排兵布陣,把武器、彈藥、糧草調到最好。「我自己定義這只是完成了轉型的15%,真正的戰役才剛剛開始。」
本文頭圖來自:圖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