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里、京東、騰訊手裡「吸金」,這家歐洲奢侈品電商憑什麼?

2020-12-04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椎名

來源:矽兔賽跑(ID:sv_race)

原標題:從阿里、京東、騰訊手裡「吸金」超10億美元,這家歐洲奢侈品電商憑什麼?

「多數人嚮往、少數人擁有」。

奢侈品品牌可以傳承百年,上面這句話可以道明其經久不衰的吸引力。相比之下,奢侈品電商平臺的生命周期卻要短得多。

過去十年間,有不少國內公司在這一賽道上栽了跟頭,已經先後有品聚、尊尚網、新浪奢品等先後宣布關停。

圖片來源:Farfetch

但放眼國外,倒是有人活了下來,且吸引到了兩大「中國電商霸主」阿里、京東,一大流量巨鱷騰訊的注資。那就是來自英國的Farfetch。

近日,阿里、卡地亞(Cartier)母公司歷峰集團(Richemont)公布了對Farfetch的11億美元投資計劃。更早之前,Farfetch還曾獲得過京東在2017年的4億美元投資、騰訊在今年年初的1.25億美元投資。

它究竟是何方神聖?

「賭」贏了行業變遷對奢侈品零售的變革

貝恩公司曾在2018年預測,當時的市場規模為3070億美元,到2025年,個人奢侈品市場將是一個價值4460億美元的市場,在線市場的份額預計將是其增長最快的部分,從2017年的約9%市場份額增加到2025年的25%。

但如果時間再往前撥10年,人們是否會愈發頻繁地在線上購買奢侈品而不是線下?

問題的答案顯然更不明朗。

Farfetch便成立於「不明朗」的年份。其創始人是一位名為José Neves的企業家。

他是一個非典型的「時尚先生」。1994年,還在 Universidade do Porto 學習經濟學的 José Neves 創辦了軟體公司 Grey Matter,2年之後,José Neve通過他的鞋履設計生意SWAER開始踏足時尚領域。在2001年,他又創辦了B Store,一家專門售賣時尚品的實體店。

2007年,Neves前往巴黎時裝周推廣他的B Store品牌時,他便萌生了創辦時尚電商平臺的想法,希望幫助線下的精品時裝店開闢線上市場,特別是較為小眾的買手店。

Farfetch由此而來。

圖片來源: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儘管在生活方式、時裝、奢侈品消費等方面,歐洲本身就有非常龐大的市場和成熟的消費習慣,當時來看,這種零售模式還並不多見,尤其對於已經形成行業固定範式的奢侈品、時裝零售來說。

但Farfetch認為線上購物會是大勢所趨,奢侈品消費也不例外。而且新一代消費者更注重個性表達及追求差異化,包括買手店在內的時尚零售商也一直層出不窮,如何更好地連接雙方,正是Farfetch創辦要解決的問題。

圖片來源:Sportswear International

Farfetch的商業模式是在供求雙方之間建立大規模網絡,與全球的優質買手店及奢侈品品牌建立合作,在網站上提供交易信息,當用戶下單的時候,就從店面直接調貨,一周內送達用戶,平臺在交易中抽取佣金。

最早的時候,由於成功覆蓋了大量優質的線下買手店,Farfetch聚集了一大批奢侈品目標人群,從一眾電商平臺中脫穎而出。

正如Farfetch的市場總監Stephanie Horton所言,那些知名度不太高的品牌擴大了Farfetch的產品線,幫Farfetch接觸到了更多的用戶。到了2016年,公司開始順理成章地對接奢侈品品牌商,市場進一步得到擴大。

圖片來源:Luxury Briefing

可以說,一路走來,Farfetch幾乎擁有風險投資者所想要看到的一切特質:龐大且不斷增長的市場、高度差異化的模式、一定的進入壁壘。

因此,Farfetch 也一直保持著與業務相匹配的穩定融資節奏,一步一步擴張為全球性電商平臺:2015年E輪融資的到位,其估值達到10億美元;在7輪融資中籌集了7.414億美元;2018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首次公開募股後估值超過62億美元;在此之前,Farfetch籌集了超過來自私人投資者和風險基金的7400億美元投資。

圖片來源:Negócios

如今Farfetch平臺上銷售著來自全球700多家奢侈品、潮牌、買手店的產品,與香奈兒(Chanel),查爾布(Chalhoub Group)和京東(JD.com)等頂級品牌形成了獨家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有著來自不同國家的3900多名員工,於190個國家/地區建立了全球運輸產品能力,其大多數買家來自美國、英國、巴西和德國。每位客戶的平均訂單價值為680美元。

數據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Farfetch的毛利潤達到1.76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7%。

Farfetch的每月自然流量和SEO情況

一家奢侈品電商,偏偏愛說自己有技術

和Farfetch在時尚界的大多數競爭對手不同,雖是一家奢侈品電商平臺,有過科技從業經驗的 CEO José Neve,卻將常常把「我們是一家科技公司」掛在嘴邊(阿里也有過類似的現象)。

「 Farfetch之所以存在,是基於對時尚的熱愛。我們相信對個性的強化表達。我們的使命是成為奢侈品時尚的全球技術平臺,將創造者和消費者聯繫起來」。公司在其使命中如此描述。

2018年進行IPO時,Farfetch給自己定下4大任務,第一是擴大消費者基礎,第二,增加產品供應,第三,投資新技術和創新,第四,建立Farfetch自己的品牌。

圖片來源:the circle

想像一下,Farfetch上發生的一次結帳,意味著可能要在世界各地700多個品牌和買手店任何一處提供服務及物流。這確實是具有挑戰性的場景,而且同時還要為消費者提供更簡化和有效的購物方式。這確實需要技術的支撐。

而Farfetch所青睞和投入的技術,本質上就是藉助信息技術來幫助平臺上的品牌商、買手店等實現線上線下的協同管理。

例如,Farfetch 自身所建立的線上零售平臺可以用來管理庫存。對一眾並不熟悉這種新零售模式的買手店和品牌商來說,他們只需要入駐就能實現效率的提升。不如再次類比阿里。阿里有一個「商業作業系統」的提法,即將公司過去20年積累的數位化線上化能力開放給生態夥伴,助其完成「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製造、服務、金融、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技術」等11大商業要素的在線化和數位化。

圖片來源:Leanplum

從Farfetch和阿里各自的成長脈絡來看,儘管目標用戶不盡相同,殊途同歸的是,這一類平臺都有用技術賦能商家的野心。

有趣的是,儘管以科技驅動標榜自己,但Farfetch成立到首次公開募股,其資金主要來自歐洲投資者(Advent,Index,Felix或Vitruvian),戰略投資者(例如Conde Nast,Chanel)和亞洲投資者,並未從矽谷投資者那籌集資金。或許這也能側面反映,矽谷在文化上與奢侈品和時尚之間並不那麼兼容。

但這也沒有影響Farfetch對自身作為數字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定位。

圖片來源:Creativepool

隨著對技術研發投入力度的加大,Farfetch甚至也開始了一些「趕時髦」的嘗試,比如說在2019年進一步完善內部開發的推薦引擎Inspire,將AI技術和機器學習應用於客戶偏好數據,改善消費者的搜索體驗。

公司未來的發展目標是成為奢侈品行業的基礎技術平臺。現在,正迎來一個檢驗其技術能力的機會。那就是面向有著強大購買力的中國奢侈品消費者。

新的增長引擎,瞄準中國市場

中國市場正成為Farfetch新一輪成長動能。

更準確的說,對於所有奢侈品消費行業玩家來說,中國市場幾乎成兵家必爭之地。

貝恩公司曾表示,中國消費者將佔據最重要的奢侈品購買者的位置,到2025年將佔全球購買量的近一半,中國大陸將佔奢侈品市場的28%(2019年,這一數字為11%)。

在全球奢飾品市場中,中國消費者除了消費總額高,其消費品位也在以驚人速度成熟起來。一部分消費者開始愈發偏好低調、有內涵的奢侈品,而不僅僅只是追求品牌標籤的顯眼。尤其2000年後的年輕一代,他們並不希望買到每個人都可以買到的商品,更偏愛小眾的、稀缺的品牌和產品。與Farfetch合作的買手店和設計師品牌恰好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

中國消費者本身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奢侈品購物者,也是Farfetch平均單價最高的消費群體。

早在2014年,Farfetch就上線了中文網站,並於2015年在中國市場推出APP,Farfetch進軍中國市場達四年之久,此前創始人JoséNeves接受採訪時曾指出目前Farfetch有27%的銷售收入來自亞太市場,那麼在全球擴張過程中,中國無疑成為其在國際市場的重要增長引擎。

圖片來源:FashionUnited

隨著中國電商巨頭京東在2017年6月向其注資3.97億美元,展開營銷、物流和技術等層面的合作Farfetch進入到更多中國消費者的視野之中。

圖片來源:Weibo

Farfetch打開中國市場的方式也十分接地氣。

例如,針對中國市場,Farfetch 在今年4月迅速發起了一系列由名人主導的活動,其中包括以著名演員黃爵為首的廣告活動——策劃他自己的Farfetch衣櫥,所有商品均可通過在微信 (https://jingdaily.com/?s=WeChat)上一鍵購物來獲得。

Farfetch希望以此為基礎,通過每月的趨勢報告來預測時尚趨勢,該報告不僅可以為大中華時尚界提供流行信息,還可以將每個新趨勢與其網站上的實際Farfetch產品進行配對。今年5月,Farfetch還增加了諧音中文名「發發奇」,邀請藝人Angelababy為代言人,大力投放抖音開屏廣告。

全球疫情的特殊背景之下,中國的奢侈品消費更是早於他國有所恢復。

Farfetch表示,由於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歐洲和北美兩大主要市場的增長出現了大幅放緩,相關地區的品牌商正在根據工廠停工情況來評估其冬季系列的生產能力。相較之下,中國市場更早從疫情中復甦。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Farfetch第二季度的數字平臺GMV達到了歷史最高的6.51億美元。其Q2收入同比增長74%至3.65億美元。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國市場表現:中國在2020年2月和3月的增長速度快於2019年全年,之後的幾個月同樣保持了高於其他國家的增速。

儘管Farfetch目前整體尚處於虧損狀態,但其高速成長額潛力,仍幫它贏得更多投資方的青睞。

11月6日,阿里與歷峰集團宣布共同投資Farfetch。同時,在Farfetch的大中華區業務進行重組之後,阿里巴巴和歷峰集團還將投資該業務。具體而言,阿里和歷峰將各自出資3億美元,購買Farfetch 6億美元私募可轉換債券,再分別向Farfetch中國注資2.5億美元,成立合資企業,運營Farfetch中國地區的線上銷售業務。最新一輪融資會更加強化Farfetch與中國本土網際網路巨頭的聯繫,為其中國市場的發展增加砝碼。

值此雙11火爆之際,Farfetch還將入駐天貓國際開店,併集成在天貓奢品頻道運營。

圖片來源:Yahoo Money

中國的奢侈品零售江湖,準備好迎接衝擊。

相關焦點

  • 奢侈品電商FARFETCH集齊阿里、騰訊、京東三家投資!憑什麼?
    FARFETCH與阿里此前投資的奢侈品電商Yoox Net-A-Porter有競爭關係 繼京東、騰訊後,又一網際網路巨頭入股奢侈品電商平臺FARFETCH。
  • 聯手歷峰集團投資FARFETCH 阿里要殺入奢侈品電商領域?
    作為奢侈品市場的顛覆者,FARFETCH的業績進入了增長軌道:2020年第二季度Farfetch收入同比大漲74.3%至3.647億美元,淨虧損從去年同期的9540萬美元擴大至4.359億美元。   隨著投資完成,阿里要大舉殺入奢侈品電商領域?
  • 阿里、京東、騰訊均參與投資
    此外,阿里和歷峰集團還將與FARFETCH成立合資公司。在雙11火爆之際,FARFETCH還將入駐天貓國際開店,併集成在天貓奢品頻道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阿里,早在2017年京東就已經投資過FARFETCH,交易涉及金額高達3.97億美元,成當時FARFETCH最大股東之一。
  • 網際網路的悲哀:阿里騰訊之後再無阿里騰訊
    第二陣營再也長不出阿里騰訊這樣的參天大樹 PC網際網路時代,湧現出了最初的網易、搜狐、新浪、騰訊等門戶巨頭,後來又催生百度、阿里、京東等新巨頭;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短短數年時間,快速湧現出了滴滴、美團、字節跳動、拼多多、快手等超級獨角獸。
  • 京東相關人員牽線騰訊公司入股永輝超級物種
    【PConline資訊】12月11日晚間,永輝超市發布公告,騰訊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公司5%股份,有關股份轉讓的具體細節將由雙方進一步磋商並籤署正式股份轉讓協議確定。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騰訊入股永輝超級物種為京東相關人員牽線推進,騰訊在電商領域再落一子,聯手京東對抗阿里新零售。同時,京東生鮮和永輝超級物種同時在開拓2B端業務。
  • 最前線|阿里巴巴、歷峰集團共同投資FARFETCH,奢侈品線上零售進程...
    趕在雙11購物節期間,奢侈品零售市場又有大動靜。 36氪獲悉,11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宣布與瑞士奢侈品集團歷峰共同投資奢侈品電商平臺FARFETCH,合作探索奢侈品線上零售在中國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事實上,阿里早在2017年就開始布局奢侈品電商,推出天貓奢品頻道(Luxury Pavilion),如今天貓已成為全球近200個奢侈品牌打開中國線上零售渠道的選擇;今年5月天貓還推出了針對年輕消費者的新頻道Luxury Soho,充分展現了對在線奢侈品消費場景的重視。
  • 群雄圍攻阿里:電商新時代的黑暗森林法則
    原創 孫宏超 騰訊深網作者 | 孫宏超 編輯 | 康曉出品|深網·騰訊小滿工作室歡迎下載騰訊新聞APP,閱讀更多優質資訊被疫情壓抑了許久後,中國消費者迎來了史上最瘋狂的一次電商促銷節
  • 接連被京東、騰訊和阿里投資的時尚新星「發發奇」,究竟有什麼魔力?
    看看這個接連被京東、騰訊、阿里巴巴、歷峰集團(瑞士奢侈品巨頭)等公司投資的公司,究竟擁有著什麼魔力。 José Neves 作為奢侈品電商行業的領路者,發發奇並沒有與競爭對手膠著於奢侈品線上市場的競爭
  • 研究阿里騰訊京東華為美團一百多篇文章,總結三大定律
    阿里巴巴是以馬云為首的「十八羅漢」1999年在杭州創立的,如今業務已經橫跨電商、金融科技、雲計算、文娛、物流、本地生活服務等多個業務領域的綜合性網際網路集團。2019財年,阿里巴巴集團營收達3768億元,利潤934億元。2020年7月,阿里巴巴市值逼近7000億美元。近日,9年前從阿里巴巴分拆出來的螞蟻集團宣布將在港交所與科創板同步上市,市值將超過2000億美元。
  • 阿里向左,騰訊向右
    比如眼下風頭正勁的阿里巴巴集團整體上市之際,馬雲狂收了高德地圖、蝦米音樂、文化中國,入股了恆大足球、21世紀傳媒、銀泰百貨,以及前不久剛宣布的完全併購UC瀏覽器,等等,所以有人感嘆馬雲幾乎買下了中國半個網際網路,被收購的企業也大有「一網就靈」的快感;另外一頭,則是騰訊把電商業務資產剝離了出去,置換了京東的股權,騰訊自己放棄了電商業務。
  • 短視頻和電商的「618 探戈」、「吸金黑洞」字節跳動以及優衣庫的...
    今年 618 電商、短視頻各找各搭大戰之前,拉幫結派,可能不僅僅是給自己壯膽。離年中大促 6·18 還有不到三周,中國兩大電商平臺,紛紛找到了短視頻領域的幫手,來擴大自己的優勢。這邊京東和快手剛剛宣布結盟,那邊抖音頁面已經加入淘寶連結。
  • 阿里的全生態體系已經建成,反觀騰訊,你該拿什麼出牌?
    說起中國的網際網路江湖,現在眾所周知的第一陣營可能就只剩下阿里、騰訊,美團、京東、百度這些只能算第二陣營了。在第一陣營裡,阿里和騰訊的戰鬥一直比較膠著,難分上下,但是從這兩年來看,雙方看上去是要分個高下了。
  • 寫在騰訊全面進軍電商之前:不缺流量不缺錢的易迅網為何敗了?
    文| 李偉龍;來源| 東哥解讀電商(ID:dgjdds)2020年騰訊明顯加快了入局電商的腳步,短短幾個月時間裡,小鵝拼拼、微信小商店進行了升級,QQ惠購、直播購物等產品進入了內測。傳聞已久微信小商店終於開始內測了。除了免開發、零成本的特點外,微信小商店還內嵌直播功能。這家深圳公司近期在電商領域動作頻頻。
  • 京東奢侈品消費者解密:愛她,就把她寵成普拉達女王
    對於全球奢侈品品牌而言,「11.11京東全球好物節」已經成為他們觸達更多中國新興市場消費者,在更廣範圍內提升品牌影響力的良機。要客研究院發布的《2019中國奢侈品電商報告》顯示,數量龐大的三到六線城市,在奢侈品線上消費版圖中具有更大增量空間和市場增速。在京東城市奢侈品消費增速榜單上,三到六線城市領跑增速榜,六線城市增速甚至排名第一。
  • 百度、騰訊、阿里發布2020年度關鍵詞
    眼下並不是騰訊to B業務釋放價值的階段,打通小b費時費錢。目前來看,鵝廠還需要持續不斷的從遊戲業務擠奶。 阿里的小棉襖始終還是電商 去年教師節,馬雲將最高權力移交給張勇,逍遙子在12月的組織架構調整中要求阿里數字經濟體能要「一張圖、一顆心、一場仗」,「全國一盤棋」預示著所有業務將以一個整體穩步推進。
  • 社區新零售:連鎖商超們屈服後 阿里的社區終端暗網
    要知道,大潤發的交易規模也就1000億的水平,天貓超市明年的目標完成1000億,這千億交易額中一部分肯定是從線下商超手裡搶來的。同時在阿里強勢的公關運作之下,盒馬鮮生的網紅效益已迫使其他連鎖商超不得不跟風效仿。阿里的「利誘」之處,更是讓連鎖商超趨之若鶩。
  • 全球價值百強品牌17家來自中國,阿里騰訊進入前十名
    全球價值百強品牌17家來自中國,阿里騰訊進入前十名 2020-07-02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馬雲馬化騰鏖戰閒置電商,共享經濟已死,循環經濟永生
    因為電商不再親自動手,騰訊沒有閒魚這樣的獨立交易應用,在循環經濟這個戰場,更多是依靠「外援」。 一個是轉轉,對標閒魚,去年4月騰訊2億美元投資二手電商平臺轉轉,後者在微信九宮格已擁有一席之地,同時另一個大股東58同城也有大量閒置交易流量。含著金鑰匙出身的轉轉勢頭很猛,2017年,轉轉用戶成交單量突破5698萬單,成交金額總額突破210.64億元,相比去年增長約200%。
  • 四類生鮮電商典型企業分析涉及天貓、京東、盒馬、超級物種
    背景:生鮮電商平臺行業分析第二篇。根據平臺背景來區分生鮮電商平臺類型?看第一遍的時候有幾個名詞,似懂非懂?按照平臺背景將生鮮電商分為四類。平臺背景?N的竟然不知道什麼叫平臺背景。一、綜合電商平臺:代言人天貓、京東,就是啥都賣,可自營,可代運營,可入駐。(1)天貓生鮮:3類生鮮購買場景,1.喵鮮生:高端生鮮,主打高品質進口生鮮產品。2.天貓超市生鮮:全品類,(生鮮、食品、百貨)易果生鮮獨立運營3.第三方入駐商家(主營某一類特色商品)。
  • B2C兩極正式形成 京東距天貓還差多遠
    本次IPO中,京東本次公開發行預計總共募集17.8億美元,同時還向騰訊發售138,014,720股A級普通股募集13.1億美元。這使得京東在資金上將得到極大寬裕,加上合併了騰訊旗下電商資源後,京東和阿里在國內B2C領域的雙極格局已經基本形成。雖然有不少業界人士都認為,京東將直接衝擊淘寶天貓,但實際上京東距天貓還有相當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