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的「美國市場經驗論」和「中國運行方法論」

2020-12-05 億歐網

自從馬雲振臂高呼「新零售」以來,各種模糊不清的概念就接踵而來。看似熱鬧的振振有詞,最後絕大部分都是沒有任何邏輯內核和實操的泛泛而談。

這種尷尬想來也是必然,阿里出於自身商業拓展而吹噓的slogan並不會對實際的商業邏輯帶來什麼本質的變化。即使是作為「新零售」旗手盒馬鮮生,也和跟進的一大批「新超商」一樣,在喧囂過後也逃離不出關店的尷尬局面。

但不可否認的是,「新零售」確實來的正當時。阿里的口號是帝國再下一城的號角,而跟著附和的絕大多數卻更多的是想抓住求生的稻草。在流量紅利用盡,資本熱潮退燒的當下,誰不需要一個新方向呢?除了本來開超市的都開始嘗試新玩法之外,不少玩家也各種變著法在線上賣貨了。於是就有了豬廠的嚴選,小米的嚴選,還有被罵得很慘卻發展紅火的拼多多。

所有的邏輯都看上去不盡相同,無非是:

1、現有電商平臺由於SKU眾多使得商品展示有局限;

2、對於中小商家來說流量成本變得愈發昂貴;

3、對應的傳統行業毛利不低,但缺乏創新,門檻模糊;

在此基礎上,億歐家居為大家解讀一下「新零售」這種模式在中美兩國的具體應用情況和理念支撐。

美國的「新零售」——D2C

D2C(Direct to Cosumer)品牌在美國成為了新趨勢。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200多家有一定知名度的此類D2C品牌,領域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2012年以來總共有大約400家D2C品牌獲得了超過30億美元的融資。其中如casper這種佼佼者在短短兩年內就達到了估值超過9億美元,累計銷售超過1億美元。可謂是難得的消費品類獨角獸。

電商紅利的消退意外催生了以獨特消費體驗為賣點的D2C。在流量成本高企的今天,它們以過人的營銷和敏銳的商業嗅覺讓自己活得都還不錯。這股「消費不死」的潮流讓更多的後來者前赴後繼地投入其中。各種新孵化的D2C品牌在逐漸吞噬傳統品牌的市場份額。

美國市場因為部分細分的傳統品牌過於不思進取,導致了這些使用新營銷手段的品牌有機可乘。這的確不得不說是一種美國版的「新零售」。同樣的傳統模式困境催生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

中國需要看到的是,美國市場大放異彩的D2C模式在本土市場能否存活是要打上巨大問號的。畢竟作為D2C品牌根本的「獨特消費體驗」在中國本就是個偽需求。中國小眾品牌的尷尬境地也是有目共睹。其中具體緣由不一,但總體結論卻統一:怎麼都賣不過有巨大流量的電商平臺。

中國的流量巨頭壟斷格局使得中國小眾品牌的玩法必須依附於巨頭生態之下。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強大的生產能力使得供應鏈優勢巨大。只不過在淘寶、微信的生態巨頭陰影下目前並沒有能找到一套有效的營銷打法。風頭正勁的一些玩家也正在這個方向做著各種嘗試。不管是挑戰新巴克的瑞幸咖啡,還是最終還是想走C2B的拼多多,其實都是一種新零售模式的嘗試。

對細分領域的顛覆和創新涉及該領域的全鏈條。從需求、設計、生產、供應鏈到營銷不一而足。對於不同細分,在這些繁多的環節上必然都有大量需要改進的空間。在營銷和IT系統採用了新方法之後,在用戶看不到的環節進化是否有決定性的顛覆優勢,或許才是新商業模式是否成立的關鍵。

中國的新零售——線上線下融合

聚焦中國市場,我國的新零售大多講的是「線上和線下的融合」,模糊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邊界,形成完整的流量循環體系。

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讓消費行為數據化,物流供應鏈智能化,賦予線下消費場景更多可能性。

形象點說,用戶進行線下購物,使用電子支付,消費數據會被線上收錄,同時也可以在網站、APP、小程序等平臺上購買商品,所有信息匯總後會成為商家進行推薦和引導的參考,社交網絡將會加快整個消費過程的傳播和增值,甚至還會衍生全新的消費場景。

而這一切,就是新零售的最終表現形式。

從商務屬性上來看,中國零售行業分為兩種,單平臺模式和全平臺模式。其中,單平臺模式包括傳統電商和電子商務,而全平臺模式包括新零售。

促成新零售時代到來的四要素:

1、行動支付的普及;

2、線上+線下成立流量獲取的新趨勢;

3、真實物理世界的數據化;

4、AI推動出行、零售、教育、生產等領域的全面自動化。

新零售能解決什麼問題

1、線上線下體驗交織。商家能更準確掌控用戶消費偏好,進行精準推薦或動態折扣推送,而利用傳感器、電子屏等交互設備,線下店還可以減少SKU和庫存數量;

2、加快去中心化、社交化的商業形態的成熟。消費者會在場景中產生購買需求,並通過社交、推薦的方式完成交易;

3、人工智慧+AI技術的完善能將線上線下融合場景擴展到零售行業之外。比如在教育領域、線上虛擬課堂和線下課堂會利用自適用系統實現學習進度的同步;

4、商家擁有線上線下一體的運營和服務體系。電商、實體店的供應鏈、倉儲、數據將全部被打通,只用一個中心倉進行控制;

名人觀點

李開復:線上線下的完整融合,所有線上線下數據和一切都融為一個生態體系。

馬雲:純電商時代已經過去,未來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這一說,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未來,線下與線上零售將深度結合,再加現代物流,服務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創新技術,構成未來新零售的概念。

馬化騰:騰訊將把社交平臺、內容平臺與京東的交易體系全面打通,有望實現零售行業線上線下跨場景的智慧連接。這不但能大大提升消費體驗,而且將真正賦能商家。它的創新意義將遠遠超出流量導入的概念。

雷軍:零售 = 流量 x 轉化率 x 客單價 x 復購率。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我們要從線上回到線下,但不是原路返回,而是要用網際網路的工具和方法,提升傳統零售的效率,實現融合。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 ,中國的新零售仍處於「口號為王,理念先行」的階段,這和中國本土市場特徵有很大的關係,從零售到新零售,多的不僅是一個「新」字,而是多了新的銷售場景、新的商家與消費者關係、新的供應鏈流程,產業帶來變革的同時,消費者也將從新零售中獲益,享受更高效的服務、更優質的產品,

企業想要藉助理念「憑虛御風」,筆者認為,未來的重點還需放在關注效率和消費者體驗之上,畢竟,不管是電商代表的阿里從數據和信息系統切入的「新零售」,還是一堆營銷高手催生的D2C品牌,這些新招數都可能在紅利期內短時間打造出爆款。但之後必然是伴隨著紅利期消失的「銀彈」失效。所以如何在商業全鏈條上構建出強大壁壘才將會是不得不面對的挑戰。在已經沒有流量紅利和各種灰色地帶日益被壓縮的當下,可能這也是所有人在新商業常態下不能迴避的問題。

億歐家居原創薦讀:

43家家居公司陸續披露2018業績,2019行業風向標何處尋?

2019全球家居家裝行業影響力品牌100榜單發布,行業新變動蓄勢待發!

2019智能鎖行業洗牌加速,安全、品牌、標準、服務四場戰役定生死

相關焦點

  • 新世界新藍籌與新投資方法論
    這是影響未來二十年全球經濟與中國大類資產配置最重要的政策拐點,這也為中國股票市場進入長期結構性牛市奠定了政策基礎與宏觀環境。  新世界機遇與挑戰並存  從宏觀視角來看,中國經濟將進入到2001年加入WTO以來從未經歷過的中長期通縮的新世界。與經典意義的通縮定義有所不同,文中所謂的「通縮」有幾層含義:首先,這次是良性的中長期通縮。
  • 傳播學研究:認識論、方法論及創新
    美國傳播學研究經驗學派主要是在承認資本主義制度和價值觀現實合法性的基礎上去探究大眾傳播的個體後果,也就是大眾傳播信息如何影響和改變了個人態度、認知和行為,希望由此去預測甚至控制個人的社會行為,為美國特定歷史階段的商業利益、戰爭利益和國家利益服務,並實現對社會整體的有效控制。美國傳播學經驗學派的思想基礎主要是實用主義。
  • 真正的高手,都是一套「方法論」搞定一堆工作
    而「長難句閱讀訓練」能力和「閱讀解題訓練」,都需要老師有專業教學經驗,不是自學和家長輔導能搞定的。,更適合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做事方法。零售這個行業,目前可以按渠道分成三類:一類是傳統的商超、百貨,第二類是淘寶、京東一類平臺型在線零售,第三類是各種各樣的新零售,比如微商、抖音快手大V帶貨等在線社交電商,或便利店、無人貨架等線下新零售。
  • 本體論和認識論
    皮浪的懷疑論斷無意中勾勒出了哲學發展的的一個脈絡,即本體論哲學,認識論哲學和語言哲學。 哲學和科學密不可分。我們做任何科學研究,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兩個基本的哲學問題。第一個問題,現實的本性。什麼是現實?什麼是存在?解決這類問題的哲學領域叫做本體論。第二個問題,獲取知識的方法。
  • 從認識論到生存論——走進懷疑論研究的生存論視野
    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研究懷疑論的視野似乎並無多大差異,人們如此堅信懷疑論的認識論本質,以致於認識論成了人們研究懷疑論最無需懷疑的堅固閾限,這樣在認識論的視野內,懷疑論在實際上就被作為「科學方法的懷疑」來研究,作為人類認識辯證法的構成來研究,認為懷疑「作為哲學概念,則是指一切皆須從懷疑開始的研究途徑和方法。」
  • 論概率論和金融學的結合
    不久,默頓獲得了另一種推導方法,並且給以了推廣。1979年,考克斯、羅斯和魯賓斯坦(Cox,Ross,and Rubinstein,1979)發表了二叉樹模型;同時哈裡森和克雷普斯(Harrison and Kreps)提出了多時段的鞅方法和套利。
  • 領導管理科學新論
    □ 李鑫生領導管理科學是一門集理論性和實踐性、科學性與藝術性於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它具有宏觀上的戰略性,也具有實踐過程中的操作性,它有著理論上的震撼力,也有著藝術的感染力。吳炳新先生最近出版的《領導管理科學新論》在領導管理領域內,提出了許多重要觀點。
  • Evologie「進化論」:與Z世代一起「閃」出美麗
    目前,個人護理和美妝品牌都陷入了同質化競爭,不論是零售模式還是營銷方法都基本相似。面對這種情況,個護美妝行業需要新穎的、個性化的場景化形式,重構有活力和朝氣的美妝新零售格局。為了製造更潮流、更獨特的營銷形式,快閃店無疑為各大品牌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 中國「新零售」的美國故事
    梅西百貨集團財務長凱倫·霍格特最近坦承:「10年前,我們看中國市場時,會想去開許多家店。10年後,我們會更多地考慮網際網路和全渠道。」  站在網際網路、大數據和雲計算的起跑線上,美國零售業巨頭們強烈地意識到,應對變化的良方,是選擇這場商業變革前沿的中國,作為學習「新零售」的課堂。
  • 論教育研究方法論要擺脫唯實證主義的三個「崇拜」
    我們呼籲教育研究在方法論上必須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方法論立場,從而真正推動中國的教育研究進一步走向繁榮。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體現在其科學的政治學、哲學、經濟學思想,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其獨樹一幟的科學的方法論體系,這種方法論體系既注重事實和經驗,又超越了具體、微觀、瑣碎的「證據」,並在「總體性」理論思維中經過唯物辯證法的有效運用,從而達到了對內在本質和規律的充分揭示和把握。
  • 諾貝爾獎又雙叒叕頒給了博弈論:博弈論為何如此被偏愛?
    保羅·米格羅姆(Paul Milgrom):全球拍賣領域和產業經濟學界最知名的人物之一。他除了對拍賣理論有深入研究外,還致力於把理論應用於實踐之中,其得意之作就是成功設計了美國電訊市場的拍賣機制。他還在激勵與組織、經濟與博弈論、網絡簡介、價格戰略、精算科學等領域多有著述。
  • 《天體運行論》:自然科學的獨立宣言
    《天體運行論》是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所著的一本講述他自己的天文學說的著作。
  • 文化哲學面向現實的方法論視域
    作者:胡長栓(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教授)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本體現,也是道路、理論、制度自信能夠根植於人們內心的深層動因。
  • 國新辦:炮製疫情「中國源頭論」「中國隱瞞論」等論調毫無事實依據
    圖片來源:國新網人民網北京6月7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6月7日(星期日)發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並於當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徐麟在回應美國記者提問時表示:「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虛假信息也是人類共同的敵人。」
  • 教育實證研究中綜述什麼:研究方法論的視角
    實證研究的文獻綜述具有三個特徵:圍繞專業性問題,有助於產生更有解釋力的新研究視角,綜述內容的豐富和邏輯一致性、論述的準確簡約。國內教育實證研究分為相對獨立的「問題綜述」和「方法論綜述」。對教育現象如何觀察、分析、抽象,首先是方法問題,這是做實證研究無法繞過的問題。沒有深度的經驗研究也有「套路」,只是套路並不專業。不少研究者比較忽視方法論這個研究工具問題(鄧猛等,2013,第25頁)。綜述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找尋適當的概念體系作為觀察和解釋社會現象的方法論工具。
  • 認識論和方法論是突破人工智慧基礎理論的關鍵
    一、解決基礎理論落後最簡捷的辦法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謝宇對中國科學超越美國持懷疑態度,認為我們中國目前缺少創新文化,中國人普遍缺少質疑精神。他說的原因是客觀的,但是結論卻不一定成立。四、新的世界觀將改變人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很大程度上,我們現有的科學體系都是建立在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基礎上的,反映論有很大的局限性,單一的認識論讓我們認識世界的過程變得困難重重,也導致了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複雜而效率低下。
  • 《實踐論》《矛盾論》與百年中國曆程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科學地總結了中國革命實踐的經驗和教訓,糾正了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錯誤,正確處理了革命理論與革命實踐的關係,並且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的高度,從認識和實踐的關係,即中國傳統哲學所說的知行關係上,深刻加以闡發。從中國革命實踐出發,我們不拘守通過武裝起義首先奪取中心城市的道路,而採取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正確道路。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方法論體系
    這其中,根本方法是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維方法主要包括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辨證思維、底線思維、創新思維等;個性化鮮明的工作方法集中表現為頂層設計、狠抓落實、問題導向、精準發力等。這三方面緊密聯繫,共同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方法論體系。
  • 定量與定性之爭:社科方法的認識論反思
    我鬥膽把自己最近的一些閱讀和思考給匯總呈現在這裡,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大方之家能夠有發言的對象/目標/靶子,從而幫助更多的人以更加全面和思辨的方式重新理解社會科學的諸種研究方法及其迥異的認識論基礎。這篇文章基於我最近教的《質性研究方法》第七講錄音整理而來,感謝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城市規劃與管理系博士生魏航幫助整理錄音初稿。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林葉助理研究員對初稿的反饋意見。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本體論、認識論與方法論研究...
    陳鍊)10月28日,由中共上海市委黨校黃力之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2020年度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本體論、認識論與方法論研究」及由朱葉楠博士主持的中共中央組織部委託的同名課題開題論證會在中共上海市委黨校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