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的生鮮新零售之路遇到了生存拐點,現行運營的超級物種何去何從?
來源丨海西商界(ID:haixishangjie)原創
作者丨大瓜
又一家超級物種關門了。9月20日,有記者發現北京中駿世界城的永輝超級物種關店了。
據了解,超級物種聚焦「高端超市+餐飲+O2O」,是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後,永輝超市的轉型之作。自推出後,超級物種迅速佔領全國各地,開店80餘家。然而超級物種母公司永輝雲創從2016年起,3年累計虧損超過10億。僅今年前三季度,永輝雲創虧損就達到了6.17億元,連帶拖累母公司永輝超市的淨利潤也出現了26.9%的下滑。為保持市值,永輝超市將虧損的永輝雲創從上市公司剝離,超級物種成為了永輝超市利潤消損的主力軍。
至此,永輝的生鮮新零售之路遇到了生存拐點,現行運營的超級物種何去何從?
1、超級物種北京店關門!生鮮新零售陷盈利困局
9月20日,有記者發現北京中駿世界城的永輝超級物種關店了。
早在7月,超級物種上海首店關門就已經引起熱議,此外還有多家門店自營面積大幅縮減。對此,「超級物種」運營方永輝雲創表示,該變化是永輝超市基於業務和物業條件考慮的正常營運調整。
但是有傳言超級物種在內部下達通牒:不盈利就關店。新零售的跑道上,超級物種屢屢碰壁,在陷入盈利困局後,不得已停下奔跑的腳步。
資料顯示,超級物種引進全球高品質生鮮食材,做生鮮商品零售,又融合特色合作物種,打造功能豐富、強體驗感的線下零售場景,並以門店為中心提供三公裡半徑的配送到家服務。
然而事實上,在超市功能方面超級物種與大潤發、沃爾瑪等商超難以競爭。超級物種定位的高端生鮮超市所服務的高端消費者體量少,日常需求購買輕奢類生鮮商品的消費市場還未打開。而對於普通消費者,超級物種的商品又比大型商超昂貴。
在餐飲功能方面,就餐環境和格局又強差人意。門店餐飲區主要擁有的鮭魚(又稱三文魚)、盒牛、波龍三大工坊,食品種類過於細分,味道又不具備優勢能夠吸引消費者再消費。如果消費者想要就餐儀式感,以在超級物種就餐的價位完全可以去專業性餐廳就餐。
這種模式下的新零售,似乎只是一個具備配送功能可以就餐的生鮮超市。又因為涉足了永輝不擅長的領域,導致超級物種看起來有點四不像。盈利難,似乎就在情理之中。
除了超級物種,盒馬鮮生在今年5月也宣布崑山新城吾悅廣場店停業。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上半年,超級物種、盒馬鮮生、盒小馬等生鮮新零售店面已關店9家。
據了解,市場上的生鮮新零售大多難以盈利,除了運營模式和定位模糊,高成本,低溢價也是難以盈利的原因之一。至此,跑通盈利模式成為當下生鮮新零售最緊迫的問題。
2、騰訊阿里的新零售戰役怎麼樣了?
在新零售的市場爭奪賽上,阿里騰訊是兩大猛將。阿里孵化的盒馬鮮生與騰訊投資的超級物種佔了市場七成份額。
2017年,馬雲親自走訪「盒馬鮮生」後,這一阿里新成員正式被眾人關注。同年12月,騰訊斥資42億元入股永輝超市,獲得5%的股份。扶持永輝旗下的超級物種和盒馬鮮生進行生鮮新零售市場爭奪。2018年騰訊追加1.875億的投資,獲得了永輝超市子公司15%的股權。
依託於阿里的「盒馬鮮生」,具備成熟的物流體系,加上支付寶和淘寶平臺的數據積累,其數據收集分析能力也是行業領頭羊。再看騰訊投資的超級物種,除了永輝的生鮮供應鏈是優勢外,在大數據及物流體系方面和阿里難以比較。
陷入困境的超級物種,在今年重新獲得永輝的資金援助。從超級物種的高投入、低產出可以看到,急於探索新模式的永輝仍然看好生鮮新零售的市場潛力。永輝雲創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加速跑通整個業態的盈利,加快超級物種戰略布局,超級物種對已有門店進行了梳理和優化調整。
戰役打到現在,超級物種還在摸索,而盒馬鮮生模式卻已基本跑通。
9月23日,盒馬總裁侯毅在阿里巴巴投資者大會上宣布,盒馬已經打通線上線下的新零售門店超過170家,並且一個覆蓋全國的低成本生鮮冷鏈物流配送網絡已經基本成型。在此次投資者大會上,盒馬首次披露了其物流配送體系建設進展,在全國15個城市,已建成48個多溫層多功能倉庫。
比起超級物種,盒馬鮮生更貼合生鮮新零售的本質。盒馬運用大數據、移動互聯、智能物聯網、自動化等技術及先進設備,實現人、貨、場三者之間的最優化匹配。
3、關店潮背後:轉型自救做真正的生鮮新零售
在超級物種接連關店的同時,福州機場、深圳機場開始落地開張超級物種。這背後是永輝雲創迫切想要尋找突破進行自救的決心。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高級專家、多米熊科技聯合創始人莊帥認為:「超級物種這種混合業態的商業模式,要做好業態的經營難度是非常大的。」
要做好生鮮新零售,對於數據、自動化、物流等技術的優化是較為關鍵的。但是技術升級也意味著高成本的投入。在探索盈利模式中,永輝張氏兄弟最終定了新方向,以到家服務為永輝雲創最新的目標。
商品定位和門店環境規劃也是超級物種目前的調整內容,需要思考超級物種應該如何提高餐飲區域的就餐體驗和商品的銷售額。與此同時,超級物種也正在嘗試新的線下場景體驗。今年5月,超級物種上海BFC外灘金融中心店正式開業,該店是永輝雲創首家將超級物種+永輝到家業態融合在一起的品牌體驗店。
而此前,盒馬鮮生面臨生鮮新零售填坑之戰時,侯毅提到將會發展盒馬菜市、盒馬mini、盒馬F2(便利店)、盒馬小站(前置倉)。最小的是盒馬mini面積在500~600平米左右,生鮮以河鮮為主而非客單價較高的海鮮;蔬菜區也少獨立包裝,多為散裝蔬菜。這些由盒馬衍生出來的新業態針對不同的商圈區域和消費人群。物流和商品的優化是盒馬的自救手段。
莊帥表示,永輝的優勢在於實體超市運營經驗豐富,其團隊也非常重視新零售創新。此外,在門店的選址、精細化管理、成本控制、消費體驗等方面也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線下與線上結合是一個發展趨勢,永輝作為傳統線下零售企業,應該藉助自身擁有的店面、供應鏈及客流資源優勢,去探索自己的新零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