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鑑賞:棚頂黑頂黃麻頭

2021-01-09 懷古

2014年秋,在我的身邊有一群蟲友,他們基本很少下產地去收蟲。在蟲季的那些日子,他們穿梭在上海各大市場、旅館和養戶家,也有多年的產地為他們直送上來。就因如此,他們每年蟲兒來源都相當廣,相當雜,如果不是練就一副火眼金睛,成績肯定會不盡人意。

我回來沒多久,某一天,接到老友老葛的電話,「兄弟,明天有空哇?剛來一批新貨,相幫一起來復復,多年的朋友,到上海都是給我先看頭浦。」。。。。

「好的呀,反正歡喜的,來我家你順路,接我一下吧,出來提前打個電話給我,我路口等你好來。」。。。。。。。。。。。。。。。。。。。。

「OK!」。。。。。。。。。。。。。。。。。。。。。。。。。。。。

第二天如約,還在夢中就被老葛的電話喚醒,稀裡糊塗的就到了他朋友家,時間太早,瞳孔都是放大的,老葛自己選了幾條,我給他選了幾條,再篩篩淘汰,最後拿了六條。

一轉眼就到了秋戰之時,老葛掛帥,不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被各路諸侯斬落馬下,四處搬救兵。很快我就又接到了他的電話:「兄弟啊,手裡還有好麼事沒?頭光都被人家敲暗特了,弄兩條弄兩條。」

「。。。。。。。。我大多數都送進去了,要麼你來我這裡玩玩,過過癮麼好了,自己不要去弄了。」。。。。。。。。。。。

「這才什麼時候啊,要麼你陪我再去旅館和上次的朋友家轉轉,他家裡還有新貨。」

「好吧!」。。。。。。。。。。。。。

在他朋友家,老葛挑了又挑,邊選還邊問著產地,對方也相當誠懇,說到現在基本能賣掉的蟲都賣掉了,剩下的都亂七八糟的,能賣就賣,不能賣就送給多年的老顧客,送不掉就自己鬥鬥小花開心開心。

看看也確實沒有什麼好期待的好貨了,老葛多少有點失落。他朋友說:「我鬥過的你要看看哇?有兩條咬的不錯,至於產地我也不知道了。」。。。。。。。。。。。

「好的呀!來了就是看蟲的。」,,,,,

當老葛朋友介紹他鬥得最好的這條蟲時,老葛似乎還是不滿意。「顏色不好,鬥絲是糊的,花色蟲吧!」轉臉他略帶疑問的看了看我。玩蟲人都挺自信,一般不是一個團隊有利益關係的,哪怕是朋友選蟲,我都不多話的。

看到老葛誠懇的問我,我給老葛擠了下眼睛,「帶回去吧,學習學習」。

出了門我跟老葛說,「麼事還可以的,回去好好鬥吧!」

正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這是一句很有勵志的詩句,相信每個男人都能耳熟能詳。

此將區公養五路後見老封盆,產地至今還是一個迷?!

將軍出於足伍,英雄不問出處,不要問我來自哪裡!我踏著月色而來,走時卻不會帶走一片雲彩。

相關焦點

  • 蟋蟀的各種麻頭之黃蟲的麻頭
    麻頭是蟋蟀裡面比較優秀的鬥絲,但是麻頭除了一些標準的以外卻是很難區分的,經常看見張三的蟋蟀也是麻頭,李四的蟋蟀也是麻頭,一看都不是正宗的
  • 蟋蟀欣賞,紫青上將
    青項、金翅、金銀絲額,上也;黃麻頭,次也;紫金黑色,又其次也。其形以頭項肥,腳腿長,身背闊者為上。頂項緊,腳瘦腿薄者為上。蟲病有四:一仰頭,二卷鬚,三練牙,四踢腳。若犯其一,皆不可用。促織者,督促之意。 此蟲收於上海 9.8號小价錢拿下, 到手體重27 ,目測牌架30上下 ,出鬥29, 算中規中矩的一條中色絡青蛐蛐 。
  • 蟋蟀鑑賞:6上峰紫殼白牙
    9月29日徵戰南京首屆「金陵杯」蟋蟀協會字號賽,以650毫克對戰670毫克(上下10毫克為正碼)寧津紫大頭,輕嘴重夾,一口制勝;10月2日第2輪「金陵杯」字號賽上,以660毫克拋打680毫克寧津名將黃大頭,兩蟲相遇,紫殼白牙搶口快,連發幾個重口,對方措手不及落荒而走。紫殼白牙成為「字號賽」上明星;接下來轉戰南京市級協會超級聯賽,又走3路,一生6路,真將蟲也!
  • 蟋蟀產地品種匯總
    杭州:黃光淡青、草紫黃、紅黃、淡黃、披袍軒甲紫、白沙青、鐵色紅鉗 湖州:蝦青 海寧:啞青、啞紫、墨青 紹興:青大頭、青黃、紫黃、麻頭紫、烏頭金翅、青篤、黃長衣、披袍軒甲、白青、白黃、重青黃麻頭 江蘇省 南京:墨黃、楚黃、黃麻頭
  • 蟋蟀
    這位不請自到的「客人」是一隻蟋蟀。在我家衛生間的角落裡安營紮寨,獨自演奏,「吱吱吱、吱吱……」不時地發出長短不一的樂聲。我只聞其聲,不見其容,頗有些遺憾。身居鬥室,好久未聽到這種聲音了,倍感親切而熟悉。多年沒有聽到,仿佛失去了大自然的天籟之聲。時隔多年,聽到此聲,我回憶起鄉下的日子,在鄉下那無憂無慮的日子裡,在那伴著蟲鳴鳥唱的日子,時光匆匆,令人嚮往。
  • 蟋蟀——童年的記憶
    (原創)戴新閣 /文不知為什麼,現在蟋蟀越來越少了。記得小時候,每當秋天,山中、叢林裡蟋蟀的叫聲不絕於耳,秋季來臨,小夥伴們就一起去抓土蚱(蟋蟀),抓蟈蟈、撲螞蚱,其中抓蟋蟀、鬥蟋蟀是最為開心的事。孩子們用書本紙卷出一個個小圓桶,捉到蟋蟀後把它封在裡面,帶回家小心翼翼地放進鋪好黃土的瓶子或罐子裡,精心飼養。然後約定個時間,把各自的蟋蟀放進土罐裡,讓它們相互廝殺。兩隻雄性好鬥的蟋蟀放在一起,如同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張開翅膀,露出兩顆八字型的大牙齒,滴滴地叫個不停,然後就相互撕咬,失敗者轉身就跑,而勝利者則鼓起翅膀,發出得意的鳴叫。
  • 四年級上《蟋蟀的住宅》: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四年級上《蟋蟀的住宅》: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一、學習目標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是怎樣建築成的,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學習作者認真觀察事物的方法,領悟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 節肢動物·黑頂亮翅色蟌:來圍觀這隻「豆娘」!國內僅雲南有
    美麗雲南——生物多樣性百科 今天 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 節肢動物·黑頂亮翅色蟌
  • 為什麼蟋蟀可以用翅膀「唱歌」? 雌雄蟋蟀都會發聲嗎?
    為什麼蟋蟀可以用翅膀「唱歌」? 雌雄蟋蟀都會發聲嗎?時間:2016-12-15 12:36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蟋蟀可以用翅膀唱歌? 雌雄蟋蟀都會發聲嗎? 蛩是什麼呢?為什麼會在寂靜無人的時候獨自吟唱呢?
  • 南京舉行鬥蟋蟀大賽 200多隻蟋蟀角逐蟲王(圖)
    全國賽事首次落戶南京  想到鬥蟋蟀不少人印象中可能都是小孩子拿著草根圍在一起看兩隻蟋蟀捉對廝殺。而記者在現場看到的蟋蟀大賽,正規程度著實讓人吃驚。比賽場地就設在大廳主席臺上,一盞檯燈照著一個透明的橢圓形盒子,其中由一個格擋分為兩邊。「賽場」邊有各種飲水的小盅,裝蟋蟀的網子,盒子,個個都是精緻小巧,可以說周到之致。
  • 蟋蟀欣賞:稀有品種!
    首秀對吳江頂尖高手花字號棚頂,一路吃夾還夾,性起大口發出對方75秒絕牽;第二路滬上,對方是特大兇頭,一秒勝出,對方75秒絕牽;第三路對吳江魚字號勝出;第四路對花字號勝;第五路對吳江萬字號上海大供養召回的大兇,就是奔著名聲顯赫的斷魂勾而來,輕鬆拿下。
  • 蛐蛐、蟋蟀、蟈蟈有什麼不同?在古代為何喜歡鬥蟋蟀?
    蛐蛐(即蟋蟀)黑色,頂部有長鬚,尾部有針。蟋蟀俗名蛐蛐、夜鳴蟲(因為它在夜晚鳴叫)、將軍蟲、秋蟲、鬥雞、促織、趨織、地喇叭、灶雞子、孫旺,土蜇,"和尚"則是對蟋蟀生出雙翅前的叫法。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還是在古代和現代玩鬥的對象。蟈蟈全體綠色。觸角鞭狀,長於體軀。複眼卵圓形。前翅近膜質,較弱,前緣向下傾斜,靜止時左翅覆於右翅之上方。
  • 萬元一蟲的蟋蟀江湖!寧津一隻好蟋蟀頂30畝地年收成
    在德州寧津當地有個這樣的說法:抓兩個月的蟋蟀可以讓千家萬戶致富,個頭大、戰鬥力強的蟋蟀更是可能賣出上千甚至上萬元。每年處暑之後,上千外地客商齊聚蟋蟀產地寧津,在蟋蟀的江湖裡你來我往,你爭我鬥。如今,寧津市場已經接近尾聲。據說,今年最貴的一隻蟋蟀賣出萬元高價。
  • 在飼養蟋蟀時你們有沒有發現蟋蟀好鬥,這究竟是為什麼?
    這些現象都表明,雄蟋蟀見面廝咬是天生的爭雌。 人們知道,蟋蟀的眼睛早已退化,對於同類的相遇,根本 不可能用眼睛辨認。那麼,它們依靠什麼識別敵友呢?這是由 於総繂頭上生有一對長約三四釐米、感覺靈敏的觸鬚,隨時隨 地都在向前方和左右掃測,當同類的觸鬚相碰時,只需接觸二 三下,便能判斷出對方是雄是雌,並作出戰鬥或友好的準備。
  • 蟋蟀的文化
    蟋蟀文化編輯蟋蟀在神話及迷信中起重要作用。人們認為有蟋蟀存在便等於好運和智慧,傷害蟋蟀便帶來不幸。
  • 《古代人生》一品蟋蟀怎麼獲得 一品蟋蟀獲的方法分享
    想要知道這個一品蟋蟀怎麼得,自己也沒有什麼好的方法,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古代人生一品蟋蟀怎麼得 1... 古代人生一品蟋蟀怎麼得,這個在遊戲中也是非常的稀有,許多的小夥伴也是想盡了辦法,卻發現還是沒有,想要知道這個一品蟋蟀怎麼得,自己也沒有什麼好的方法,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捉蟋蟀
    捉 蟋 蟀金秋季節,在玩蟋蟀中,從養、鬥上,不僅有些技巧,在捕捉時也有一定方法。首先,要懂得蟋蟀的種類,以便取捨。蟋蟀是個總稱,細分起來,在我國已定名的即達30種以上。捕捉此種蟲,主要是觀其形、聽其鳴;再就是倍受人們所青睞的蟋蟀了。俗稱蛐蛐兒、促織等。此種蟲反應敏捷,蹦得極快,捕捉較難。正因如此,須備一套實用的工具。蒲松齡在「促織」文中,提到了「竹筒和絲籠」。他所說的「竹筒」是用來汲水、澆洞捉蛐蛐兒,「絲籠」用來盛蛐蛐兒。現在人們捕捉時,除這兩種工具外,還備有撬蟲窩的鐵撬子,扣蟲的銅絲、不鏽鋼絲罩,以及盛蟲的小罐、細竹筒等。
  • 蟋蟀蟈蟈是不是同一種昆蟲?
    記 者 湯佳駿    昨日快報第5版報導了小女孩「夢幻水晶」的床底下跑進了一隻蟋蟀,她被蟋蟀的叫聲吵得影響睡眠,外公外婆也想不出辦法(詳見快報昨日第5版)。  見報後,有讀者打電話來出主意:「用開水澆一下床底,不管它躲在什麼角落,準燙死。以前也有隻蟋蟀跑到我家裡過,我就是這麼解決的。」
  • 蚱蜢、蟋蟀和狗尾巴草
    蟋蟀喜歡在有風的日子拉住狗尾巴草蕩鞦韆。  這一天,剛好有太陽又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