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調查了初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存世數量

2021-01-21 騰訊網

加州理工學院的歷史學家和學生在世界各地尋找艾薩克·牛頓開創性的科學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的初版印刷品。一般我們把它簡稱為《原理》。

《原理》應該是人類科學史上最重要的出版物,沒有之一。它的出版標誌著物理學和現代自然科學的誕生。

經過歷史學家文物偵探式的調查,現在已知的1687年出版的首版《原理》的存世數量翻了一番。上一次調查的結果發表在1953年,共記錄有187部。最新發現有386部存世。根據作者的說法,多達200部《原本》可能仍未在公共和私人收藏中留有記錄。

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在世界範圍內追蹤該出版物的,加州理工學院科學與人文科學教授Mordechai (Moti) Feingold說:「我們就像是古籍界的福爾摩斯。」他們的調查報告發表在《科學年鑑》(Annals of Science)上。

此外,通過分析在書頁空白處的塗鴉和注釋,以及相關信件,研究人員發現了證據,表明在當時非常艱深的《原理》,曾被比以前想像的更廣泛地閱讀和理解。

Feingold說:「我們意識到書本及其思想的傳播比我們想像的要快得多,更開放,這將對我們和其他人未來的工作產生影響。」

「到18世紀,牛頓的思想已經超越了科學本身。其他領域的人們希望找到類似的單一法則來解釋學科裡的全部現象。」

在調查過程中,歷史學家還發現了從圖書館失竊的贓物。

「我們聯繫了德國圖書館,讓他們知道我們找到了他們的初版《原理》,但是他們做決定花的時間太長了。有人想要直接給掮客錢買回贓物,有人想要藉助國際刑警追回,最終人家另尋買主出手了。」

初版《原理》今天在佳士得和蘇富比等拍賣行以及黑市上的售價在30萬至300萬美元之間。估計在1687年共印刷了600本,也可能多達750本。

提到《原理》,就不得不說一下著名的埃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爵士——就是預言了哈雷彗星回歸周期的那位。

哈雷是個不同凡響的人物。他當過船長、地圖繪製員、牛津大學幾何學教授、皇家制幣廠副廠長、皇家天文學家,是深海潛水鐘的發明人。他寫過有關磁力、潮汐和行星運動方面的權威文章,還天真地寫過關於鴉片的效果的文章。他發明了氣象圖和運算表,發現了恆星的自行,提出了利用金星凌日的機會測算地球的年齡和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方法,甚至發明了一種把魚類保鮮到淡季的實用方法。他還發現了月亮運動的長期加速現象,為精密研究地、月系的運動作了重要貢獻。

如果不是他軟磨硬泡,甚至自己出錢承擔了印刷費用,可能牛頓永遠也不會把他的理論如此周翔系統地成書。

實際上,哈雷之後的一生裡,面對牛頓的時候都會擺出極其謙卑的姿態。他給牛頓寫的私信,其語氣措辭仿若是給國王寫信。

相傳正是在哈雷去世的消息傳到了英國皇家學會的當天晚上,時任學會會長的牛頓,因為悲傷過度,燒毀了宿敵胡克掛在學會牆壁上的唯一的一副畫像……

https://phys.org/news/2020-11-hundreds-newton-principia-census.html

相關焦點

  • 英國南威爾斯一戶人家發現著名科學家牛頓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英文版初版
    英國南威爾斯一戶人家發現著名科學家牛頓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英文版初版(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疫情下居家隔離,正是收拾家中雜物的良機。英國南威爾斯一戶人家早前整理家中書架期間,發現一本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罕見英文版初版書籍,該書最後在美國紐約的拍賣會以2.2萬英鎊成交。英媒上周四(8日)報導,負責拍賣的多米尼克冬季拍賣行(Dominic Winter Auctioneers)表示,這本書一共兩卷,如缺減任何一頁都會變得一文不值。該書因為書頁完整,估價是1.5萬至2萬英鎊。
  • 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老實說,哲學我不太懂。我只是聽說人類歷史的早期,在西方(也可能不止西方)所有的知識都是不分類不分科的,都籠統叫哲學。這在古希臘尤為如此。什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等,查查詞典,他們都叫哲學家。可能在古希臘人的意識裡,哲學家就是有知識的人吧。
  •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精彩書摘
    導讀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是牛頓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學著作。《原理》(第一版)成書於1687年,是牛頓經過20年的思考、實驗研究、大量的天文觀測和無數次數學演算的結晶。牛頓的《原理》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作出來的。《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的體系、結構和特點牛頓並沒有聲稱自己要構造一個體系。
  • 蘋果落地與牛頓萬有引力,讀《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的一點覺悟
    很早/小就聽聞牛頓因被樹上落下的蘋果砸中而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小學的自然讀物寫萬有引力,中學的物理課本講萬有引力並引入數學公式來分析,及在那之後讀到的各種科普讀物上介紹牛頓和萬有引力,幾乎所有的這些都直接展示萬有引力原理、公式的直觀、正確,以不容置疑的方式來傳遞科學知識,同時彰顯牛頓的天才、偉大、非凡。
  • 牛頓哲學用數學構想自然
    牛頓哲學用數學構想自然 2014年01月29日 12:2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方錫良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牛頓;哲學;數學
  • 1687年7月5日,物理學家牛頓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1665年,他發現了廣義二項式定理,並開始發展一套新的數學理論,也就是後來為世人所熟知的微積分學。在1665年,牛頓獲得了學位,而大學由於倫敦大瘟疫暫時關閉。在此後兩年裡,牛頓在家中繼續研究微積分學、光學和萬有引力定律。
  • 內容來自《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1687年,牛頓出版了讓他名垂千史的著作《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正是在這部著作中,牛頓完整地推導出了萬有引力的計算方法。下圖是牛頓在《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中計算過程的壓縮版本。在牛頓的時代,主要的數學工具是歐幾裡得幾何學和代數學。矢量運算工具還沒有出現、現在高等數學的那些微積分符號工具是萊布尼茨開創的。
  • 鼎鼎大名的《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竟然來源於一場酒館賭局
    浙江在線11月6日訊 (浙江在線記者 鄭琳)今年是牛頓劃時代巨著《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以下簡稱《原理》)出版330周年。330年前的1687年,《原理》第一版出版。牛頓的《原理》是第一次科學革命的集大成之作,它在物理學、數學、天文學和哲學等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張首晟談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人類文明第一書
    出版於1729年的第一英文版牛頓名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最不歡喜禮品,總覺得物質生活越簡單越好。所以每逢聖誕佳節,天倫之樂,卻面對一大堆禮品而深感困惑。但2015年的聖誕禮物,卻使我喜出望外,夢寐以求。期待到今天,這份厚禮終於送到了家。
  •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被忽略的教學背景
    1818年,原本執教於海德堡大學的黑格爾應召轉入柏林大學,接掌費希特去世後空缺的教席,並奉命開設法哲學課程。他為此悉心撰寫的《法哲學原理》(1820年),便是面向柏林大學莘莘學子的教學綱要。開課公告裡的標準課程名稱為「自然法與國家學」,這正是《法哲學原理》初版封面上另一標題(《自然法與國家學綱要》)的來源。
  • 數理邏輯與數學基礎及四大數學哲學流派
    亦稱符號邏輯(symbolic logic),處於數學和數學哲學的交叉部分。數理邏輯一方面使用形式邏輯的思想方法研究數學及數學推理的基本原則和規律;另一方面使用數學工具來表示和研究形式邏輯的性質和結構。
  • 自然法則的哲學原理——以太模型大統一理論續論
    自然法則的哲學原理——以太模型大統一理論續論摘要:本文對以太模型大統一理論開展深入研究,進一步論述了以太空間和以太壓對物體的作用是一切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的根源;揭示了慣性的本質是空間中巨大的以太壓在物體上達到平衡時的表現,慣性力實質上是因物體加速度造成以太壓傳導的時間差值;形成對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的統一解釋和認知,以全新的視角重新定義了質量、慣性、空間、速度、溫度、能量等物理概念的本質含義,講述了自然規律的哲學原理,指出力的平衡定律是唯一的主體規律;並對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進行了剖析和證偽,讓人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的真實面貌,正確理解大自然運行的客觀規律;以太模型大統一理論給人們展示一個全新的宇宙模型和全新的理論體系框架
  • 羅素的 「大罪」——《數學原理》
    這一意識——用他自己的話說——讓他感覺到 「腳下的大地忽然抽走了」, 使他在短短五分鐘的時間裡 「變成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人」, 由撰寫《數學原理》所需要的一味追求精確和分析 「渙散」 為了對人生和社會哲學也有了濃厚興趣[注五]。第二樁跟家庭有關, 且同樣發生得很突然。
  • 經濟哲學:實證主義是初期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哲學基礎
    其中,最突出的表現是數學在經濟學中的廣泛應用。實際上,196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設立正是因為「過去40年中,經濟科學日益朝用數學表達經濟內容和統計定量的方向發展。……正是這條經濟研究路線—數理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表明了最近幾十年這個學科的發展」。最後,實證主義內在的認識論特徵決定了它與初期西方主流經濟學之間的基本思想傾向上內在的本質聯繫。
  • 哲學和數學與物理的關係
    哲學教會人們思維,數學把思維形式化,然後就是物理。這些東西產生的後面的驅動力來自人類希望認識自己生活的世界的本能,是內在的精神需求,也是生存需要。這有點科學達爾文主義的味道,從宗教角度,當然有不同的解釋。本文不涉及宗教問題。
  • 歷史學家關於阿基米德的記錄
    《科學家的筆記本》[英]傑克·查洛納著 中國畫報出版社本書帶領你深入探索歷史上的偉大發明是如何產生的,揭示歷史上重要創造的每一步關鍵發展,涉及數學、天文、地理、生物、醫學、化學、光學、航天、計算機、工程等科學領域的250餘位科學家,涵蓋300多項發明創造、理論、著作等,收錄200餘幅科學家的畫像、產品圖片、結構模型、設計圖紙、筆記手稿、專利證書和古代版畫。
  • 數學本質的哲學之辯
    作者稱這些先賢為「魔法師」,即「那些發現了過去從未被思考過的數學和自然之間聯繫的人,那些能夠觀察複雜的自然現象並從中提煉抽象出如水晶般晶瑩剔透、簡單易懂的數學規律的人」,並開出了一份魔法師名單。這份名單中的每一位都是柏拉圖主義者,排在首位的是希臘化時代的阿基米德,他在數學領域的成就至少領先同代人一個世紀,另外三位則是 16 至 17 世紀科學革命時代的巨匠:伽利略、笛卡兒和牛頓。
  • 方程式3-1就是定量描述自然體系相對平衡狀態的數學原理
    第3章 自然體系的數學原理3.1理論基礎「玻爾茲曼分布律是一個普遍性的規律,它對任何物質微粒(氣體、液體、固體的原子和分子、布朗粒子等)在任何保守力場(重力場、電場))數量不變的自然規律.也可理解為是規範全部物質層次相對平衡狀態產生任意變化時,總能量(含質量)數量不變的自然規律.
  • 物理的盡頭是數學, 數學的盡頭是哲學, 哲學的盡頭是神學?
    但介乎這兩者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就是哲學。換句話說,人們只是把尚未可知的暫時付諸於哲學和神學,而隨著人類可知區域的不斷誇大,不確切的區域將越來越小,科學將引領人類文明走向越來越光明的明天,現代文明的一切物質成果都來自於科學就是明證。物理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數學是物理研究世界的工具,神學不過是未知現象暫時的棲身之所,不可能引領人類文明走向未來。
  • 牛頓和他的《數學原理》
    牛頓晚年在回顧自己科學生涯時寫道:那時候我處於發明創造的高峰期,我對數學和哲學的關注超過了那以後的任何時候。如今一提到牛頓,大家最先想起的也許是那隻砸中他腦袋的蘋果。傳說牛頓從這隻蘋果得到了啟發,從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很明顯,這只是一個傳說,就如同提到阿基米德,我們就會想起他得到靈感後從澡盆中直接奔上大街的情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