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酸及羧酸酯的還原方法

2021-01-14 漫遊藥化

羧酸及羧酸酯的還原是有機化學中的一類重要反應,有著廣泛的用途。羧酸酯一般來說比較容易還原成伯醇,常用方法為氫化鋁鋰、硼氫化鈉、硼氫化鋰等。而羧酸的活性比羧酸酯低得多,是種較難還原的物質,常用氫化鋁鋰作為還原劑。但是,氫化鋁鋰作為還原劑,選擇性較差,容易將底物種其它官能團還原掉。硼烷還原也是一種還原羧酸的重要方法,對於脂肪酸和多數芳香酸有很好的還原效果,但對於某些芳香酸來說反應速度很慢甚至不反應。近來,羧酸及羧酸酯的還原研究有了迅速發展,不斷有新的還原方法被發現。本文結合本實驗室近幾個月來進行的多種羧酸及羧酸酯的還原,對一些羧酸及羧酸酯的還原體系作一簡單概括。


1. 羧酸酯的還原

羧酸酯一般來說比較容易還原成伯醇,常用方法為氫化鋁鋰、硼氫化鈉、硼氫化鋰等,也可以用Na-EtOH 體系,但是後者目前只是在工業上廣泛應用,實驗室中已經很少採用。


1.1 氫化鋁鋰還原羧酸酯成醇

氫化鋁鋰是還原羧酸酯的常用試劑。但是,該試劑能還原多種官能團,因此選擇性較差。但可以通過降低反應溫度、加入無水AlCl3、用烷基或烷氧基取代氫化鋁鋰的氫原子等方法降低氫化鋁鋰的還原能力,從而實現選擇性還原。實驗中我們遇到一個如下的雜環進行還原。用NaBH4、LiBH4 進行還原,原料很快反應完了,但是雜環同時也被還原了,降低溫度則不反應。嘗試將酯水解成酸後用BH3·Me2S 進行還原,回流很久也不反應。後來嘗試用LiAlH4 在零下20 度時進行還原,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雜環和硝基都得到了保留,只有酯基被還原。

1.2 硼氫化鈉還原羧酸酯成醇

NaBH4 還原羧酸酯是我們常用的方法,因為該反應操作簡單而且比較安全,對無水條件要求不是很苛刻,活性高的底物幾個小時即可反應徹底。但由於硼氫化鈉還原性不夠強,有些活性較低的底物室溫下過夜也只能反應一部分,這時就需要加熱回流。

1.3 NaBH4/I2、NaBH4/AlCl3、NaBH4/ZnCl2 體系還原羧酸酯成醇

單純使用NaBH4 還原酯的效果較差,但是加入單質碘或Lewis 酸如AlCl3、ZnCl2、BF3 後可使NaBH4 的還原能力大大提高,甚至某些活性較低的酯也可以順利還原。Bhaskar 等發現,如0℃時把I2 加入到硼氫化鈉的四氫呋喃溶液中,反應2.5h 之後加入羧酸酯,很容易將酯還原成醇,產率達85 %~98 %。研究者通過向反應體系內加入Ph3P 以捕捉BH3 的方法指出,按此加入順序所進行的反應中真正起還原作用的是硼烷:

此外, NaBH4/I2 體系還能成功地還原醯胺和腈。


1.4 硼氫化鋰還原羧酸酯成醇

一般來說,硼氫化鋰和硼氫化鈉的還原能力和底物適應範圍差不多。但是我們在實驗中遇到一底物,使用硼氫化鈉還原時氯原子很快就水解了,即使在無水溶劑中氯原子也是很快就掉;使用LiAlH4 在低溫下還原,反應很雜。後來嘗試用硼氫化鋰進行還原,取得了較好的結果。但是反應時間不能太長,不等原料反應完就要淬滅處理,否則氯原子也會逐漸水解。


2. 羧酸的還原

羧酸比羧酸酯活性低得多。常用的還原方法為氫化鋁鋰、硼烷、硼氫化鈉、硼氫化鉀等。


2.1 氫化鋁鋰還原羧酸成醇

氫化鋁鋰可以還原羧酸成醇,對於多數底物來說產率較高,是還原羧酸最常見的方法。但是,氫化鋁鋰作為還原劑選擇性較差,往往是羧基和其它官能團都被還原;另一方面,氫化鋁鋰價格昂貴,對試劑的無水處理要求非常嚴格,使其實際應用尤其是工業化應用中受到限制。由於羧基活性較低,在零下20 度以下用LiAlH4 還原羧基時反應很慢甚至不反應,所以一般不用降低反應溫度的方法來避免還原其他基團。


2.2 硼烷還原羧酸成醇

硼烷是一種較強的還原劑,室溫下即可把多數羧酸還原成醇,而且具有較好的選擇性。控制硼烷的用量並在低溫下反應,可以避免還原分子中的氰基和酯基。硼烷對於脂肪酸和多數芳香酸有很好的還原效果,但對於某些芳香酸來說反應速度很慢甚至不反應。例如在1.1 中提到的那個底物,水解後得到的羧酸用過量的BH3·Me2S 在無水THF中回流6 小時也不發生反應。

另外,硼烷還非常容易還原醛、酮、環氧化物及內酯等,但還原酯的反應比較緩慢,對芳香酸酯幾乎不發生反應,同樣條件下不能還原醯氯、硝基化合物及碸。


2.3 NaBH4/I2 體系還原羧酸酯成醇

硼氫化鈉一般只能還原醛、酮、醯滷和內酯,很難還原羧酸。但其與碘組成的還原體系卻是還原羧酸的優良試劑。Bhaskar 等研究了通常的一元酸、α, β-不飽和酸、羧酸酯以及二元酸與NaBH4/I2 體系的還原反應。實驗操作時把硼氫化鈉加入到羧酸中,待體系放出氫氣後再加入碘。結果表明,上述一元酸被還原的產率均很高,達到92 %~98 % ; α, β-不飽和酸經還原可得相應的α, β-不飽和醇,雙鍵不被還原;羧基和酯基共存時只有羧基被還原,即使二者取代位置距離很近時也是如此。

2.4 Zn(BH4)2 還原羧酸酯成醇

大多數金屬硼化物不能直接還原羧酸,需加入其它試劑如AlCl3、I2 等以提高其還原性。然而,Zn(BH4)2 作為一種溫和還原劑,很容易把脂肪酸和芳香酸還原成醇。整個反應只需化學計量的硼氫化鋅即可完成,醇的產率達80 %~95 %。反應式如下:

羧酸與硼氫化鋅反應,首先生成醯氧基硼氫化物中間體,硼氫化鋅能將此中間體還原成醇,因此能將羧酸順利還原成醇。羧酸分子中有溴、氯、硝基等官能團時,這些基團不發生反應,但碳碳雙鍵要發生硼氫化反應。


2.5 NaBH4/BOP 體系還原羧酸酯成醇

羧基較難還原,因此將羧酸還原成醇的另一途徑是把羧酸先轉化成其他活潑衍生物,然後再用硼氫化鈉還原。1998 年McGeary 報導了用BOP、DIPEA 和硼氫化鈉一步將羧酸還原成醇的反應。通過對一系列羧酸還原反應的研究發現,該體系還原能力很強,對脂肪酸、芳香酸以及高位阻酸(如金剛烷基甲酸)都能高產率地使其還原。-NO2、-CN、-COOR、-X、-N3 等基團對此試劑都很穩定。但對肉桂酸的還原表明,與羧基共軛的雙鍵將被部分還原。該反應的可能機理是,羧酸先與BOP 試劑和DIPEA 反應生成活性羧酸酯,後者與NaBH4 反應迅速生成相應的醇:

2.6 DCC/LiBH4 體系

DCC/LiBH4 體系還原羧酸的機制與NaBH4/BOP 體系的機制類似,DCC 首先與羧酸反應產生一個活潑中間體,後者被LiBH4 迅速還原成醇。

研究表明,該反應迅速,產率較高(43 %~78 %)。還原時與羧基共存的其它官能團如-Br、-C=C-、-NH2、-NO2 等均不受影響。


聲明:

本文來源於網絡材料。在這裡僅供交流使用,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歡迎加入「漫遊藥化交流4群」。

相關焦點

  • 羧酸的合成
    可以和水反應製備羧酸,和醇反應製備酯,和胺反應製備醯胺,發生Staudinger烯酮環加成合成各種四元環化合物(可以和烯烴,醛酮和亞胺進行 [2 + 2] 環加成得到環丁酮,β -內酯和β -內醯胺)。二、Cannizzaro反應
  • 芳基羧酸的脫羧硼酯化反應
    芳基與烯基羧酸酯在眾多交叉偶聯轉化中被作為碳負離子的等價物。然而,脫羧轉化為硼酸或硼酯的反應仍受制於芳基羧酸的種類和轉化類型。限制因素主要是過渡金屬(Cu,Ag,Pd)催化氧化還原脫羧需要較高的活化能。最近,氧化還原脫羧的新方法如通過光氧化還原催化或通過引入氧化還原的活化基團(如NHPI酯)等已逐漸應用於脂肪族羧酸的交叉偶聯反應中。
  • 羧酸及碳酸衍生物
    化學性質(一)水解、醇解和氨解反應1.醯氯和酸酐是常用的醯化試劑,常用來合成一些難以通過酸直接酯化得到的酯,如酚酯、位阻較大的叔醇酯。2.酯交換反應:常用於製備酚酯和烯醇酯。離去基團的鹼性越弱越容易離去,因此羧酸衍生物在鹼性條件下進行水解、醇解、氨解反應的活性次序是:醯滷>酸酐>酯>醯胺。②酸性水解機理:一級和二級醇形成的酯,水解按照斷裂醯氧鍵的方式;三級醇形成的酯,則發生烷氧鍵斷裂,反應經歷碳正離子過程。酸鹼作用下腈的水解通過加成-消除生成醯胺,繼續水解得到羧酸。
  • 【有機】有機光氧化還原催化的羧酸及丙二酸衍生物的脫羧反應
    Nicewicz等人以一元、二元、三元羧酸為底物,在有機光氧化還原催化體系的作用下,直接發生脫羧反應(hydrodecarboxylation)。該催化體系包括Fukuzumi吖啶光氧化劑(Fukuzumi acridinium photooxidant)和二苯二硫醚(phenyldisulfide)作為激活氧化還原反應的助催化劑。Hünig’s base(DIEA)作為鹼促進羧酸酯的生成,三氟乙醇作為溶劑能顯著改善底物的兼容性。
  • 棉織物多元羧酸免燙整理催化反應機理
    多元羧酸通過形成酸酐中間體與纖維形成酯交聯的理論確定之後.關於催化劑的作用機理目前主要有催化成酐機理、催化成酯機理、既催化成酐又催化成酯等理論。催化成酐理論認為。酸酐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很容易與纖維上的羥基作用。而無需催化劑加入。因而催化劑是在酸轉變為酐的階段起催化作用。
  • 有機化學—羧酸衍生物的重要內容
    羧酸衍生物:羧酸衍生物醯基上的親核取代反應是一大類反應,要知道四類的反應速度比較及其原因
  • 羧酸的合成——水解法
    前言利用縮水的方法可以將羧酸轉變為各種羧酸的衍生物,如醯氯、酸酐、酯、醯胺和腈等,反過來通過水解反應各種羧酸衍生物也可以轉變為羧酸,除醯氯和酸酐外,酯、醯胺和腈的水解一般都可以在酸或鹼的催化下進行。羧酸衍生物水解的速度與羰基碳原子的正電性有關,一般來說正電性越大,水解速度越快。
  • 高效抗泥型聚羧酸減水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目前,針對砂石含泥較高,強烈吸附聚羧酸減水劑的問題,通常採用加入小分子犧牲劑和增加聚羧酸減水劑摻量的方法,小分子犧牲劑一般為陽離子型,與陰離子的聚羧酸減水劑混合時容易出現沉澱,而增加聚羧酸減水劑摻量的方法無疑增加了成本[7],因此,較優的辦法是對聚羧酸減水劑進行改性,提高其抗黏土吸附能力。
  • 環羧丙基油酸,C21二元羧酸,三元有機聚羧酸,二丙二醇丁醚市場新寵
    環羧丙基油酸,C21二元羧酸,三元有機聚羧酸,二丙二醇丁醚市場新寵 廣州翔嵐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市場分析部門,調查出隨著水性全合成體系正大力受到市場親睞,水性防鏽劑成為市場新寵,目前在市場上正在大力推廣應用的有:防鏽劑 2,4,6-三(氨基己酸基)-1,3,5-三嗪(汽巴L190,美國BELCOR 590),簡稱三元羧酸,能應用於防護多種金屬生鏽,與別種防鏽劑比如硼酸酯或者硼酸鹽配合效果更佳;極佳的硬水穩定性。
  • 【羧酸】可以做還原胺化,是傳統【醛】做還原胺化的一個非常重要補充
    在有機合成中,C-N鍵的構建非常常見,
  • 聚羧酸鹽減水劑粉劑的製備與應用
    、制粉方法和推薦應用配方。1  母料的合成1.1  原材料甲氧基聚乙二醇醚丙烯酸酯、丙烯酸、巰基乙酸、雙氧水、氫氧化鈉。1.2  生產工藝 在潔淨的反應器中,依次投入純淨水、甲氧基聚乙二醇醚丙烯酸酯,升溫到70℃,在3.5小時內滴加丙烯酸、巰基乙酸、雙氧水完畢。滴加完後保溫反應3小時,降溫到50℃,用50%氫氧化鈉溶液中和到pH值為7.0,即得到聚羧酸鹽減水劑母液。
  • 邊慶花、鍾江春研究找到手性芳基羧酸酯類化合物合成新方法
    課題組經過多年的探索,成功實現了鈷催化的滷代羧酸酯與芳基格氏試劑的不對稱Kumada偶聯反應,為手性芳基羧酸酯類化合物提供了高效、高對映選擇性的合成方法。  據介紹,新的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簡便、反應條件溫和、可進行克級反應等優點,其手性芳基丙酸酯類產物可以為研究新的非甾體抗炎藥物及手性獸藥提供更多可能性。
  • 聚羧酸外加劑在現代混凝土中的應用
    本文針對聚羧酸外加劑對於現代混凝土性能改善作用,從混凝土初始流動性能及其流動性保持、低水膠比粘度調控、減縮抗裂等方面,論述了功能型聚羧酸外加劑對於現代混凝土性能提升的機理與效果,闡釋了聚羧酸外加劑對於現代混凝土工程的重要意義。
  • 【百科】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羧酸鹽在洗滌劑中的作用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是指在水中電離後表面活性成分帶負電的品種,因此其親水基只能由酸性基團構成,常見的有羧酸鹽,磺酸鹽,硫酸酯鹽和磷酸酯鹽
  • 消費百科 |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羧酸鹽在洗滌劑中的作用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是指在水中電離後表面活性成分帶負電的品種,因此其親水基只能由酸性基團構成,常見的有羧酸鹽,磺酸鹽,硫酸酯鹽和磷酸酯鹽。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最重要的普遍特性是泡沫性和淨洗力,因此是清洗類產品中的主要成分。      首先介紹羧酸鹽。
  • 三羧酸循環與氧化磷酸化部分知識點(生物化學)
    E.琥珀醯CoA是α-酮戊二酸氧化脫羧的產物7.1分子乙醯CoA經三羧酸循環氧化後的產物是A.草醯乙酸  B.草醯乙酸和CO2  C.CO2+H2O  D.草醯乙酸+ CO2+H2OE.2 CO2+4分子還原當量8.三羧酸循環中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應是A.異檸檬酸→α-酮戊二酸B.α-酮戊二酸→琥珀酸C.琥珀酸→延胡索酸D.延胡索酸→蘋果酸E.蘋果酸→草醯乙酸9.三羧酸循環和有關的呼吸鏈反應中能產生ATP最多的步驟是A.檸檬酸→異檸檬酸B.異檸檬酸→α
  • 聚羧酸減水劑性能的影響因素及機理研究進展
    簡要地回顧了最近有關影響聚羧酸高效減水劑分散性能因素的研究現狀,闡述了分子結構及施工環境對聚羧酸性能的影響及其對應的微觀機理。在了解相互作用機理上,提出了從分子結構上控制來設計聚羧酸控制其的方法及其使用條件,旨在製備更高效的減水劑並更好地解決施工問題。普通水泥(OPC)的主要成分是研磨的渣塊,而渣塊通過石灰巖與二氧化矽、三氧化鋁、鐵的氧化物燒結而成。
  • 新型羧酸鹽陰離子 Gemini表面活性劑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
    羧酸鹽表面活性劑一般具有性質溫和及易生物降解等優點,但普通的羧酸鹽表面活性劑在硬水中易形成鈣鎂皂沉澱而失去表面活性。利用一條柔性鏈將羧酸鹽表面活性劑分子二聚化,使其既能改善單體所存在的缺點,又同時具有羧酸鹽表面活性劑和 Gemini表面活性劑的一些特定的優點,如相對低的臨界膠束濃度、高的表面活性、低Krafft點、獨特的粘彈性質、多樣的聚集形貌以及更好的潤溼性等。
  • 《化學提高》酯的水解反應方程式
    酯的通式:RCOOR'。在酸性條件下:RCOOR'+H2O<=h+=>RCOOH+R'OH。
  • 歐洲食品安全局評估雙(2-乙基己基)環己烷-1,4-二羧酸酯(DEHCH...
    2020年1月29日,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發布了塑料添加劑雙(2-乙基己基)環己烷-1,4-二羧酸酯(DEHCH,CAS 84731- 70-4)在食品接觸材料中使用的安全性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