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姚亞東教授團隊CC報導丨有機陰離子插層的氫氧化鈷的無定形化:OER性能顯著提高

2021-02-15 科學10分鐘

近年來,層狀過渡金屬氫氧化物(LTMHs)被不斷探索,研究者們通過各種調控手段實現了LTMHs的電催化性能的不斷提升。其中,陰離子插層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手段,它利用LTMHs的層間離子可交換性,將具有大分子鏈的有機陰離子插入層間,擴大其層間距,提高電催化活性。其次,無定形相具有大量的缺陷與空位,提供了眾多的活性位點,因此提高無定形相的含量也是提高材料電催化活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結合插層與無定形化兩種手段來提高材料電催化性能還未被探索過。

四川大學材料學院姚亞東教授課題組通過對有機陰離子插層的氫氧化鈷進行熱處理,進一步提高了材料的無定形相的含量,從而顯著提升了該電極材料的水氧化電催化性能,僅需266 mV的過電位驅動70 mA cm-2的電流密度。通過水熱法將十二烷基硫酸根插入氫氧化鈷的層間,擴大其層間距;再通過熱解手段,增加材料的無定形相。層間距的擴大與無定形相的增加提供了大量的活性位點,因此材料的電催化水分解能力顯著提高。

   

Fig. 1. (a) LSV curves for RuO2/NF, P-DS-Co(OH)2/NF, DS-Co(OH)2/NF, and bare NF for water oxidation. (b) Corresponding Tafel plots for RuO2/NF, P-DS-Co(OH)2/NF, and DS-Co(OH)2/NF. (c) Time-dependent current density curves for P-DS-Co(OH)2/NF and DS-Co(OH)2/NF at 1.62 V without iR correction. Al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1.0 M KOH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如圖1所示,相對於陰離子插層的氫氧化鈷(DS-Co(OH)2),經過熱解處理的陰離子插層氫氧化鈷(P-DS-Co(OH)2)顯示出了更高的水氧化催化活性、穩定性與較小的塔菲爾斜率

Fig. 2. HRTEM images for (a) DS-Co(OH)2 and (b) P-DS-Co(OH)2.

如圖2所示,熱解過後,由於材料中發生脫羥基鈷元素的氧化十二烷基硫酸根的分解,使得層狀結構紊亂無定形相大量增加。

在本文中,我們通過十二烷基硫酸根插層氫氧化鈷,擴大了氫氧化鈷的層間距,再利用熱解手段增加其無定形相的含量,從而製備了具有優異水氧化電催化性能的低結晶度電極材料。該研究不僅為通過水電解大規模生產氫燃料提供了有前途的納米陣列水氧化催化劑材料,而且還提供了一種有吸引力的策略,用於提高陰離子嵌入層狀過渡金屬氫氧化物的催化活性

文章信息:Pyrolysis of a self-supported dodecyl sulfate anion-intercalated Co(OH)2 nanosheet with enlarged amorphous phase content towards enhanced activity for alkaline water oxidation. Chem. Commun., 2019, 55, 11211-11214.

歡迎大家踴躍投稿,豐厚稿酬等你來拿!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計算GO」微信公眾號,獲取最新資訊。

相關焦點

  • JACS:有機離子插層,相轉變的同時提高居裡溫度
    電化學有機離子插層是一條全新的途徑,因為有機離子插層不僅可以調節載流子濃度,而且可以減少層間耦合併改變晶格尺寸,為二維磁性材料的基礎研究和未來應用開闢了廣闊的可能性。有鑑於此,近日, 中科大陳仙輝院士和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鄒良劍研究員(共同通訊作者)聯合報導了通過有機分子的電化學插層對二維材料的磁性進行選擇性操控,並以「Transition from Ferromagnetic Semiconductor to Ferromagnetic Metal with Enhanced Curie Temperature in Cr2Ge2Te6 via
  • 深圳先進院研發出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的新型電池
    相關研究成果《一種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的具有快速擴散動力學的三離子電池,顯著提高電池倍率和循環性能》(Hybridizing Anions towards Fast Diffusion Kinetics for Tri-Ion Batteries wi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ate Capability
  • 南開大學陶佔良團隊:開發新型鋅插層正極材料用於水系鋅離子電池
    目前報導的水系ZIBs正極材料主要包括普魯士藍類似物、釩基材料和錳基材料等,其中MnO2因其具有更高的容量(>250 mAh g−1)、更高的電壓(1.3–1.5 V)和各種晶型(α‐, β‐, γ‐, δ‐, λ‐, ε‐型),因而在ZIBs中得到了廣泛的研究。
  • 科學家研發出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的新型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第一單位通訊)聯合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李振聲(共同通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新型電池
  • Advanced Materials:同步輻射吸收譜解析鈷離子插層V2C MXene以及儲鋰應用
    不過當前報導的MXenes實際儲能容量均遠低於理論值,因此進一步提高其儲能能力至關重要。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宋禮教授課題組通過鈷離子插層策略,成功設計和製備了具有超高儲鋰容量和優異循環穩定性的碳化礬 MXene電極材料。
  • 任縣回收氫氧化鈷深圳回收
    任縣回收氫氧化鈷深圳回收在氫氣火焰中強熱到900℃時,還原為金屬鈷。氧化鈷又稱氧化亞鈷、一氧化鈷,化學式CoO,淺灰綠色結晶粉末。相對密度為6.45,熔點為1935℃。不溶於水和醇,溶於稀酸成為淺紅色溶液,溶於熱濃氫氧化鈉時呈藍色。不溶於氨水,但有氧存在時,可與氨反應形成配合物而溶解。在空氣中焙燒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鈷。
  • 南理工胡炳成教授團隊Angew. Chem. Int. Ed:鈷(II)離子捕獲cyclo-N5ˉ陰離子形成的對稱高氮化合物
    Ed在線發表題為「鈷(II)離子捕獲cyclo-N5ˉ陰離子形成的對稱高氮化合物Co(N5)2(H2O)4·4H2O」(A Symmetric Co(N5)2(H2O)4·4H2O High-Nitrogen Compound Formed by Cobalt(II) Cation Trapping of a Cyclo-N5ˉ anion)的研究論文,通訊作者為南京理工大學胡炳成教授和遼寧科技大學孫呈郭老師
  • 西平回收氫氧化鈷鎳鈷回收
    西平回收氫氧化鈷鎳鈷回收在氫氣火焰中強熱到900℃時,還原為金屬鈷。氧化鈷又稱氧化亞鈷、一氧化鈷,化學式CoO,淺灰綠色結晶粉末。相對密度為6.45,熔點為1935℃。不溶於水和醇,溶於稀酸成為淺紅色溶液,溶於熱濃氫氧化鈉時呈藍色。不溶於氨水,但有氧存在時,可與氨反應形成配合物而溶解。在空氣中焙燒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鈷。
  • 氫氧化鈷價格在三個月內上漲了55%
    原標題:氫氧化鈷價格在三個月內上漲了55%去年3月,鈷價一度觸及每噸10萬美元的近10年高點,此後便一路下跌。今年8月,嘉能可(Glencore)決定封存全球最大的鈷礦,這給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迄今為止,市場反應相對溫和,鈷價一直徘徊在3萬美元左右。
  • 浙大高超、許震團隊《AFM》:插層增塑紡絲法在高結晶度石墨烯纖維...
    石墨烯纖維是石墨烯片沿軸向有序堆積排列而成的連續相組裝材料,是由浙江大學高分子系高超教授團隊於2011年首次提出並率先製備的高性能多功能新型碳基纖維,具有高導電、高導熱、低密度等特性,在柔性導線、超級電容器、太陽能電池、鋰電池、傳感器等方面展現出誘人的前景,成為新的學術研究熱點。
  • 新型分子添加劑顯著提高有機電晶體性能
    莫斯科國立大學的化學家近日發現了一種新型分子添加劑,可顯著提高有機電晶體的性能,該材料未來有望成為有機電子學發展的重要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材料》雜誌上。  這種新分子材料類似放射狀膠質細胞,可以作為聚合物基質添加劑使用。
  • 浙大高超、許震團隊《AFM》:插層增塑紡絲法在高結晶度石墨烯纖維製備方面取得新進展
    石墨烯纖維是石墨烯片沿軸向有序堆積排列而成的連續相組裝材料,是由浙江大學高分子系高超教授團隊於2011年首次提出並率先製備的高性能多功能新型碳基纖維,具有高導電、高導熱、低密度等特性,在柔性導線、超級電容器、太陽能電池、鋰電池、傳感器等方面展現出誘人的前景,成為新的學術研究熱點。
  • Small:基於三聯吡啶-鈷配合物納米片的穩定雙離子電池陰極材料
    目前報導的雙離子陰極材料中,被廣泛研究的多為無機材料,例如MXene和層狀石墨基電極。但其最高理論容量有限。而具有結構多樣性的有機材料面臨合成條件苛刻,或因為離子的插入造成體積膨脹從而引發材料降解或結構崩壞,導致材料循環穩定性差的問題。
  • 【每日一題】氫氧化鈷[Co(OH)2] 可作塗料和清漆的乾燥劑
    【答案】Co+2HCl=CoCl2+H2↑   有粉紅色沉澱生成,溶液逐漸由粉紅色變為無色   CoCl2+2NaOH=Co(OH)2↓+2NaCl   B  【解析】(1)因為金屬鈷與稀鹽酸反應可以製得氯化鈷(CoCl2),鹽酸中含有氫元素,根據反應前後元素種類不變,可見同時生成氫氣,所以金屬鈷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Cl=CoCl2+H2
  • First Cobalt與嘉能可和中國鉬業子公司達成長期氫氧化鈷原料供應...
    【First Cobalt與嘉能可和中國鉬業子公司達成長期氫氧化鈷原料供應協議】First Cobalt與嘉能可和IXM達成了長期氫氧化鈷原料供應協議,從2022年開始,嘉能可和IXM每年將向第一鈷精煉廠提供總計4,500噸鈷。供應協議佔加拿大精煉廠5000噸/年的產能的90%,將生產22,250噸/年的電池級硫酸鈷。
  • 青島科大林健健教授團隊在水電解催化析氧反應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青島科技大學化學院青年泰山學者林健健教授團隊Fe0.95-xCoxS1.05納米顆粒,並將其作為電解水催化劑進行了一系列電化學性能測試。發現,黃鐵礦Fe0.95S1.05中的Fe2+或Fe3+通過晶體同構被Co2+取代,顯著提高了催化活性。對於析氧反應,Fe0.9Co0.05S1.05催化劑在20 mA/cm2的電流密度和270 mV的工作過電勢下,具有極小的Tafel斜率(46 mV/dec)。
  • 插層增塑紡絲法在高結晶度石墨烯纖維製備方面取得新進展
    石墨烯纖維是石墨烯片沿軸向有序堆積排列而成的連續相組裝材料,是由浙江大學高分子系高超教授團隊於【工作亮點】針對這一問題,近期浙大高超、許震教授團隊與清華大學馬維剛教授團隊提出「溶劑插層塑化拉伸結晶」方法,開發了一種級聯增塑紡絲技術,有效地消除了石墨烯片層的褶皺,促進了石墨烯片層的近似晶體的有效排列,進一步推進了石墨烯纖維的綜合性能。
  • Small Methods: 利用金屬有機框架進行材料表面電子組態的特性改質以增進產氧反應效能
    尖晶石四氧化三鈷是常見的水分解產氧反應催化劑,其由兩種不同價態的鈷陽離子(二價和三價)與氧陰離子組成,先前南洋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醫藥工程學院劉彬教授團隊在JACS上的研究表明:四氧化三鈷在產氧反應中實際有催化活性的部份為四面體配位的二價鈷金屬離子而八面體配位的三價鈷離子僅顯現了電容方面的特性,對整體催化反應沒有特別的幫助。
  • 《自然•光子學》報導黃維院士、安眾福教授團隊高效純有機閃爍
    >帶領的創新團隊在有機閃爍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由於不含金屬的純有機材料具有原材料儲量豐富、機械柔性高、加工性能優、可大面積製備等突出優勢。因而,有機閃爍體可作為閃爍體家族的全新材料,尤其是在柔性電子領域具有極大的潛在應用價值。但傳統的純有機材料主要由碳、氫、氮等質輕元素組成,對X射線的吸收較弱;另外,其弱的自旋軌道耦合作用導致有機發光材料在X射線激發下,三線態激子通常因躍遷禁阻而不發光,即只能產生源自於單線態的螢光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