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倫旗啟動安代博物館千人遊活動紀念國際博物館日
當日,該旗啟動為期10天的安代博物館千人遊活動,紀念第36個國際博物館日,擴大安代之鄉文化的影響力。人民網庫倫旗5月19日電 庫倫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族安代舞」的發源地,早在1996年就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安代藝術之鄉」。為更好地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傳承和弘揚安代文化藝術,該旗於2009年啟動了投資4500萬元的安代博物館建設工程。
-
神秘安代風靡草原
組圖:蒙古族青年們跳起安代的歡樂場景。 9月8日晚,中國安代藝術之鄉——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點燃了如火的節日激情,中國庫倫首屆安代文化藝術節在這裡隆重開幕。 近年來,庫倫旗通過開展舉辦安代藝術節,建設安代文化廣場、安代博物館等一系列舉措,使安代之鄉的文化建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目前,全旗鄉鄉建起了業餘安代舞表演隊,從城鎮到農村牧區,隨處可見歡快奔放的安代舞姿。 神秘的治病舞蹈 安代起源於庫倫旗,最遲形成於明末清初。當時庫倫旗以世居該地區的蒙古族為主體,雜以後來遷居者,素有「五荒八旗」之說。
-
動態| 通遼市庫倫旗傳承發展安代文化,打造文化旅遊品牌
通遼市庫倫旗是蒙古族第一舞安代舞的發源地,安代文化濃厚熱烈,也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安代藝術之鄉」。庫倫旗傳承發展安代文化、打造文化旅遊品牌,助推經濟發展。近幾年,庫倫旗相繼舉辦了3次大型安代藝術節;投資近億元建設了庫倫旗安代藝術博物館、安代廣場、安代雕塑等安代文化標誌性建築,劃定安代文化生態保護區;邀請區內外知名專家召開了安代學術研討會,商討安代傳承發展大計;組織專業人員深入農村牧區
-
【經驗】庫倫旗「基地育才」方式儲備安代藝術後備人才
【經驗】庫倫旗「基地育才」方式儲備安代藝術後備人才 2020-01-20 2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遼河上的安代之鄉——通遼
這裡是清代國母孝莊文皇后和清代名將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達梅林的故裡,被譽為「中國安代藝術之鄉」、「中國版畫藝術之鄉」、「中國民歌曲藝之鄉」、「中國馬王之鄉」和「中國紅幹椒之鄉」。科爾沁草原科爾沁,蒙古語意為著名射手。在元代,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撒兒管轄的遊牧區之一,位於內蒙古東部,在松遼平原西北端,包括整個興安盟和通遼市的一部分地方。
-
蒙古語文教學活躍在安代之鄉
蒙古語文教學活躍在安代之鄉2009年10月30日13:38 來源:《中國民族報》
-
國內首個蒙古族「安代」文化主題博物館開門迎客
記者16日從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文化局了解到,安代博物館佔地面積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設立了安代藝術、歷史文物、民族文化、愛國主義教育等展廳,是一個多功能博物館,也是國內首個以安代文化藝術為主題的博物館。 據介紹,安代博物館總投資4500萬元,於2009年開工建設,目前展出3000餘件歷史文物、安代文化藝術相關實物和圖片。
-
河北這9地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文化和旅遊部官網正在公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河北9地入選,去看看都有哪兒吧!唐山市灤南縣(評劇)灤南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文化先進縣,被命名為中國評劇之鄉、樂亭大鼓之鄉。評劇融合了民歌、秧歌、蓮花落、梆子、樂亭大鼓、灤州皮影等曲調和表演形式創造而成,前身是蓮花落,俗稱蹦蹦戲,為全國第二大戲種,已被列入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
-
「二爨」之鄉攜國家級非遺斑銅亮相2020旅交會
文旅頭條訊(融媒體記者 孫思漫 上海報導)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民用航空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今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本次交易會為期三天,至18日結束。記者了解到,本屆交易會創新「雲展」,線上線下同步。
-
內蒙古有這麼多特色之鄉!你都知道嗎?
>內蒙古自治區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踢鼓子秧歌)武川縣中國馬鈴薯之鄉、帝王之鄉託克託縣辣椒之鄉包頭市稀土之鄉土默特右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二人臺)、內蒙古自治區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二人臺)、武術之鄉烏海市沙漠葡萄之鄉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
-
【庫倫新聞】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9月27日,以「大國點名 沒你不行」為主題的旗第十一屆「中國統計開放日」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月啟動儀式在安代廣場舉行,旗委常委、旗人民政府常務副旗長張勝利出席並致辭。比賽分蘇木鄉鎮組、社區組和全旗安代協會組,分別進行比賽。比賽現場,各參賽隊的選手們身著蒙古族傳統服飾,伴著優美動聽的曲調,揮舞手中的紅綢,翩翩而舞,將傳統安代舞動作與現代健身操元素相結合,共同展示了「蒙古族第一舞」的獨特魅力,充分展現了老年人良好的精神風貌,表達了他們對祖國的真摯情感以及對黨的感恩之情。
-
鄉遊廣安之魚米·藝術之鄉武勝飛龍行記
初聞飛龍之名,是她剛上班沒多久,第一次出差的地方。聽她說飛龍鎮很大,很熱鬧,鎮上的小炒也很香。再聞飛龍之名,便是一朋友參加工作的地方,並在這裡收穫了甜美愛情。三聞飛龍之名,則是街邊開了一家飛龍豬肝面,大塊大塊的豬肝盛於麵條之上,吃來勁爽舒滑,口鼻之中香味瀰漫,成了我周末的長期早餐之地。
-
在中國 有個南方紅豆杉之鄉 叫銅鼓
中國已將其列為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聯合國也明令禁止採伐。2江西省銅鼓縣申報中國紅豆杉之鄉在此之前銅鼓縣的紅豆杉野生品種一直是世界珍稀的優良品種。銅鼓縣擁有全國最大的紅豆杉景區,目前該縣已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中國紅豆杉之鄉」,計劃在10至15年內把紅豆杉產業做成支柱產業,江西省銅鼓縣光明綠化苗木基地已經著手培養紅豆杉優良品種的精品小苗,做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具特色精品紅豆杉苗
-
從「螢石之鄉」到「中國瑩石文化之都」武義走過了怎樣的歷程?
我縣素有「螢石之鄉」美譽,螢石蘊藏量為全國各縣之最,約4000萬噸,是全國最早開採和利用螢石的地區,螢石開採歷史可追溯到民國初年。前不久,我縣又被中國禮儀休閒用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瑩石文化之都·武義」稱號。從「螢石之鄉」到「中國瑩石文化之都」,武義走過了怎樣的歷程? 螢石之鄉 眾所周知,「世界螢石在中國,中國螢石在浙江,浙江螢石在金華,金華螢石在武義」。
-
藝術與鄉建丨從「許村計劃」到「青田範式」
鄉建二字,知易行難。許村和青田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鄉村樣本,一北一南、一山一水,借鑑許村的經驗,並經過兩年的調研後,2017年,渠巖確立了兩種模型:許村是從「藝術」入手,尋找傳統文明的原碼;青田隱去「藝術」之痕,構建中華文明的現場。在渠巖看來,處理許村藝術鄉建正確的關係是相互尊重與認可、互為他者,建構新的鄉村共同體。
-
中國·第二十二屆草原文化百家論壇暨科爾沁歷史文化高峰論壇在...
會議現場 張力軍 攝 4月28日下午,由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發展基金會主辦,內蒙古民族大學和內蒙古科爾沁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第二十二屆草原文化百家論壇暨科爾沁歷史文化高峰論壇在內蒙古通遼市隆重開幕。
-
「中國十大富硒之鄉」
9月10日,在第二屆高原富硒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服務精準扶貧交流會上,中國富硒聯盟副主席武家奉和肖志龍為海東市平安區人民政府授予「十大富硒之鄉」榮譽牌。 在近日舉行的全國第四屆富硒生態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十大富硒榜頒獎盛典上,中國富硒聯盟秘書處、中國富硒雜誌社、中國富硒生態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組委會、中國十大富硒榜組委會授予海東市平安區為「中國十大富硒之鄉」榮譽稱號。據悉,這是平安區第二次榮登「中國十大富硒榜」。
-
成都這座千年古鎮,被命名為火龍藝術之鄉,更是十大古鎮之一
這個古鎮不僅歷史悠久,還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而且是國家級環境優美的小鎮之一,位於成都市雙流縣黃龍溪鎮黃金路78號的「黃龍溪古鎮」古鎮建於1700多年前,自古以來就屬於成都市境內十大古鎮的首級,而且是成都市境內罕見的水鄉風格一直延續至今的古老城鎮。
-
中國年桔之鄉,北回歸線上的龍門縣,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在九連山與羅浮山兩大山脈之間的群山之地。她是中國最美縣域,也是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2018年被評為廣東省旅遊強縣;北回歸線從這裡穿過,賦予了這片土地獨特的山水人文,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自然環境;因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等得天獨厚的的條件,這裡因盛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龍門年桔而被譽為稱為中國國年桔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