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聞飛龍之名,是她剛上班沒多久,第一次出差的地方。聽她說飛龍鎮很大,很熱鬧,鎮上的小炒也很香。再聞飛龍之名,便是一朋友參加工作的地方,並在這裡收穫了甜美愛情。三聞飛龍之名,則是街邊開了一家飛龍豬肝面,大塊大塊的豬肝盛於麵條之上,吃來勁爽舒滑,口鼻之中香味瀰漫,成了我周末的長期早餐之地。
而真正來到飛龍鎮上,這還是第一次。
飛龍鎮給我的第一感覺是街道寬闊,看起來根本就不像是一個鎮的配置。街道兩側相隔不遠便有大樹參天而立,茂密的枝葉覆蓋了大片街頭,這一抹抹綠意讓人倍感舒適。能在一個鎮上保留有這麼多如此久遠樹齡的老樹,還是很難得的。
正是逢場,街上很是熱鬧,各種攤販生意也好了起來。還能見到一些賣小狗小貓的,這些沒多大一幅睡眼惺忪的小狗狗看起來也太太可愛了嘛!
轉角遇到一家飛龍豬肝面,美味早餐等的就是你了,果然沒讓人失望。
美美地吃完鎮上的本土豬肝面,繼續漫無目的地閒走,不覺又看到了一條老街。
似乎每個老鎮上都一樣,總有那麼一條似乎凝滯了時光的滄桑老街。但是這裡的這條老街又不太一樣,老是老了,卻很整潔也不破敗。大多住戶門前窗下,都擺放了植物花草,顯得很文藝,也很優雅。似乎他們並不是住在一條繁華溜走逐漸沒落的老街之中,反而是一處少有外人打擾的世外清閒之地。
更讓我有些意外和驚喜的是,這條老街的盡頭竟然是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飛龍武廟。據了解,清雍正八年時皇帝追封關羽為武聖,稱供奉關羽的關公廟為武廟。民眾對關公景仰甚篤,因而武廟遍立,飛龍武廟即建立於此後的乾隆年間。它是飛龍場鎮中,至今保存較為完好的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築。
在廟內遊走一圈,一刻觀盡。廟宇雖不大,但勝在古色古香,與廟祝閒聊半晌後便即慨然而去。
白坪、飛龍旅遊區向乃武勝旅遊示範帶,是廣安近郊休閒遊的首選之地。去年底撤鄉並鎮中撤銷白坪鄉併入飛龍鎮管轄,讓素有「川北魚米之鄉」、「中國民間藝術(竹絲畫簾)之鄉」的飛龍鎮聲勢更盛。
此次飛龍之行也算收穫頗豐,既一覽鎮上之風貌,品嘗到了原版豬肝面。又欣賞到了老街武廟,對鎮上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雖然那一朋友早已遠上青天攬日月,但幸有她陪伴重遊此地,在這似水年華之中,享有著最美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