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東南植物調查5

2021-02-12 師傅停一下車

(溝谷雨林)

2020最後一趟差嘍。12月的滇東南能開花的植物是真的少。。。三四天轉下來才勉勉強強拍到20多種。不過這個季節的滇東南太涼爽了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1.半蒴苣苔屬(Hemiboea sp.)

使君子科(Combretaceae)

2.千果欖仁(Terminalia myriocarpa)

鳳仙花科(Balsaminaceae)

3.寬瓣鳳仙花(Impatiens latipetala)

4.蒙自鳳仙花(Impatiens mengtszeana)

爵床科(Acanthaceae)

5.紅毛馬藍(Strobilanthes hossei )

6.球花馬藍(Strobilanthes dimorphotricha)

7.白頭馬藍(Strobilanthes esquirolii )

8.紅花山牽牛(Thunbergia coccinea)

9.火焰花(Phlogacanthus curviflorus)

10.山殼骨(Pseuderanthemum latifolium)

茜草科(Rubiaceae)

11.蜘蛛花(Silvianthus bracteatus)

12.蛇根草屬(Ophiorrhiza sp.)

13.蛇根草屬(Ophiorrhiza sp.)

堇菜科(Violaceae)

14.雲南堇菜(Viola yunnanensis)

秋海棠科(Begoniaceae)

15.掌葉秋海棠(Begonia hemsleyana)

16.秋海棠屬(Begonia sp.)

17.長纖秋海棠(Begonia longiciliata)

蛇菰科(Balanophoraceae)

18.印度蛇菰(Balanophora indica)

‍‍遠志科(Polygalaceae)

19.密花遠志(Polygala karensium)

豆科(Fabaceae)

20.硬毛宿苞豆(Shuteria ferruginea)

(疑似)

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

21.大序醉魚草(Buddleja macrostachya)

(風景結尾。。。)

請忽視以下內容!

///又到了水字數的環節~///啊啊啊~///快到了快到了///打球要遲到了字數咋還不到。。。///靚仔落淚//標點為什麼不算字數啊///祝大家新年快樂!

相關焦點

  • 《滇東南有花植物名錄》英文版出版
    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地理和生態學研究室稅玉民傳統分類課題組主編的《滇東南有花植物名錄(A Checklist of the Flowering Plants in Southeast作者在近20年全面野外調查採集的基礎上,結合前人的採集工作,參考《雲南植物志》、《中國植物志》、《Flora of China》以及熱帶東南亞的相關志書,整理出雲南東南部主要野生有花植物233科1676屬和7372種(包括種下等級為7925)的系統名錄。每種附有學名、中文名、縣級的分布以及重要的憑證標本或文獻出處。
  • 滇東南植物調查4
    往期回顧滇東南植物調查1滇東南植物調查2滇東南植物調查3
  • 滇東南植物調查3
    本篇所有植物均拍攝於麻慄坡老山藥王谷及周邊的山野中,在此過程中得到了龍明峰老師的幫助,在此表示感謝~ 希望老山藥王谷早日建成植物園,為保育麻慄坡乃至雲南省的瀕危植物
  • 滇東南植物調查2
    5.西南粗葉木(Lasianthus henryi)往期回顧:滇東南植物調查1嘿嘿
  • 海南南繁基地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 築牢南繁生物安全...
    海南日報海口1月4日訊 (記者傅人意 實習生王偉君)「每年10月到來年的5月,都是『南繁季節』,我們平均每天要給8家至10家南繁單位做產地檢疫田間調查。自從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後,檢疫效率大大提高,更好地築牢南繁生物安全防控體系。」近日,海南省南繁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我省南繁基地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
    我省南繁基地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築牢南繁生物安全防控體系海南日報海口1月4日訊(記者 傅人意實習生 王偉君)「每年10月到來年的5月,都是『南繁季節』,我們平均每天要給8家至10家南繁單位做產地檢疫田間調查。自從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後,檢疫效率大大提高,更好地築牢南繁生物安全防控體系。」
  • 雨水「止步」滇東邊緣 雲南大部晴朗持續「霸屏」
    近期冬季,雲南的天氣舞臺雨水稀少,大部地區在偏西氣流控制下,以晴朗乾燥的天氣為主,像是昨天(10日),不多的雨水僅出現在滇東北北部、滇東邊緣,有小雨飄落,大部地區呈現暖陽伴升溫的天氣格局。
  • 2019-滇西北植物調查(下)
    5.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天南星科(Araceae)15.白苞南星(Arisaema candidissimum)16.麗江南星(Arisaema lichiangense)
  • 2.5億年前南紅瑪瑙形成時 地球發生了什麼導致98%生物滅絕?
    從南紅開採出來的地質條件來看,雲南保山,四川美姑,雲南巧家、會澤一帶,各自的環境都是不一樣的。有去過以上各個南紅產地的,從南紅開採出來的環境,大概知道雲南保山的南紅是出現在玄武巖裡的,四川美姑、雲南會澤等地是從沉積層裡開採出來的。
  • 牧羊村重點植物介紹①:東紫蘇、長節耳草、龍膽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第66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77,336-338.張慶芝,孫嬌,普春霞,等.異葉香薷的生藥學研究[J].雲南中醫學院學報,2009,32(4):14-16.朱甘培.十種中國香薷屬植物揮髮油的氣相色譜-質譜分析[J].中國中藥雜誌,1990,15(11):37-38.
  • 連雲港生物多樣性調查春季植物近400種 鳥類13目
    日前,筆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了進一步摸清我市生物多樣性情況,我市委託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市區(包括海州區、連雲區、贛榆區)開展為期一年的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調查的類群包括維管植物、兩棲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昆蟲、淡水和海洋水生生物。
  • 中國南大洋水體環境調查再次啟用新設備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新華社「雪龍2」號12月23日電(記者劉詩平)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23日首次使用「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裝備的海洋走航剖面儀,在南大洋太空人海的東經50度斷面開展水體環境調查。
  • 漸新世文山植物群鼠刺化石的發現揭示東亞常綠闊葉林的悠久歷史
    (1-2)漸新世文山植物群多脈鼠刺(Itea polyneura)葉片化石;(3)現生華鼠刺葉結構;(4)滇鼠刺植物形態;(5)化石和現生種均具有脫落性山茶齒;(6)化石葉結構重建     據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東亞地區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雖在現今全球範圍內是較為獨特的一種植被類型,但廣泛的化石記錄顯示整個北半球在新生代早期多為這種植被所覆蓋。
  • 林草科普|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瀕危植物調查-湖北篇
    調查中,專家組對該區域內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可持續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議。代表協會各位專家一起,與湖北省林業局、湖北省野生動植保護協會、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及相關單位召開了座談會,並提出建議:一、應樹立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目標的保護體系;二、應探索各類物種調查規範化標準,深入開展植物資源本底調查;三、要打造人與生物多樣性和諧共生的典型案例
  • 西藏植物調查日誌14
    第一次西藏植物調查日誌應該就在本篇結束了。有做的不完美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包涵。西藏系列的結束,意味著今年我們的青藏科考就告一段落了。本篇所照植物地點為索縣—丁青—類烏齊—芒康。1.矮金蓮花(Trollius farreri)
  • 成都市野生植物調查報告出爐 高等植物佔全國十分之一
    成都市野生植物調查報告出爐 高等植物佔全國十分之一   記者從四川有關部門獲悉,為展示成都市豐富的森林植物資源,普及野生植物科普知識,推動野生植物資源的保護和合理的開發利用。日前,《成都市野生植物調查報告》出爐。  據悉,為全面掌握全市野生植物資源狀況,今年,成都市組織植物分類專家及林業技術人員,在近年來野生植物調查、資料搜集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年的補充調查及編目工作,共收集、拍攝野生植物照片10000餘張,通過精心挑選整理,編制完成了《成都市野生植物調查報告》。
  • 勐海布朗山瀕危植物調查新進展
    由於特殊的氣候和複雜多樣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布朗山地區異常多樣的植物種類,且植被保存現狀較為完好。2019年4月至8月期間,版納植物園園林園藝部植物引種與信息管理組申健勇、王文廣、馬興達等先後6次赴勐海布朗山地區調查和收集「中國植物園聯盟本土植物全覆蓋保護計劃」項目所涉及的受威脅植物,共歷時25天,經過反覆細緻地搜尋,調查和引種到滇南地區極危目標種大齒長蒴苣苔(Didymocarpus grandidentatus)、二葉玉鳳花(Habenaria diphylla)、玫花珠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