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無法降低HIV相關的動脈炎症

2020-12-01 生物谷

2016年5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美國麻省總醫院的一項研究表明在HIV感染得到明確診斷,並且從未接受過治療的一小部分病人中,進行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不足以阻止動脈炎症的進展,動脈炎症可能促進HIV感染病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文章作者Markella Zanni這樣說道:"我們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經發現持續的動脈炎症可能促進愛滋病病人形成冠狀動脈斑塊,並可能進一步出現動脈破裂以及發生心臟病。而這項研究則提示我們為了進一步降低接受ART治療病人的動脈炎症,還需要使用其他治療方法。"

 

這項研究共包含了12名發生HIV感染的男性,他們在診斷之後11個月(平均時間)開始ART治療,還使用了四種抗病毒藥物的聯合治療。對照組包含了12名未受到感染並且年齡匹配的參與者,進行免疫系統和炎症因子的對比。所有參與者從未有過冠狀動脈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以及炎症性疾病史,也不存在顯著的心血管風險因子。

 

在研究開始以及研究進行到六個月分別對參與者進行了PET掃描,利用一種叫做FDG的放射性藥物發現炎症性位點,HIV感染者的主動脈,心臟,腋下淋巴結,脾臟以及骨髓都得到了圖像顯示。這些病人還進行了CT血管造影用以尋找冠狀動脈斑塊,通過血液檢測分析脂質和免疫系統因子,以及HIV病毒載量。

 

雖然ART治療方法能夠抑制病人體內的病毒載量並增加CD4 T細胞數目,但是80%的病人在六個月的時間內出現主動脈炎症增加的情況。雖然淋巴結部位的炎症顯著下降,脾臟出現輕微下降,但是動脈炎症明顯增加,類似早期研究中已經接受過ART治療的病人水平。在研究開始的時候,有大約25%的HIV感染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冠狀動脈斑塊,而六個月後斑塊全部增大,同時在研究期間又有一名病人出現了新的斑塊。

 

研究人員表示,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深入理解在HIV感染過程中持續免疫激活,動脈炎症以及斑塊形成之間的關係,除此之外在ART治療過程中加入免疫調節策略是否能夠幫助抑制動脈炎症,穩定冠狀動脈斑塊並降低HIV感染病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AMA Cardiology上。(生物谷Bioon.com)

 

 

 

 

 

Effects of Antiretroviral Therapy on Immune Function and Arterial Inflammation in Treatment-Naive Patients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Markella V. Zanni, MD1; Mabel Toribio, MD1; Gregory K. Robbins, MD2; Tricia H. Burdo, PhD3; Michael T. Lu, MD4; Amorina E. Ishai, MD4; Meghan N. Feldpausch, NP1; Amanda Martin, AB1; Kathy Melbourne, PharmD5; Virginia A. Triant, MD, MPH2,6; Sujit Suchindran, MD2; Hang Lee, PhD7; Udo Hoffmann, MD, MPH4; Kenneth C. Williams, PhD3; Ahmed Tawakol, MD4; Steven K. Grinspoon, MD

 

Results  For the 12 participants with HIV infection (mean (SD) age, 35 [11] years), combined ART suppressed viral load (mean [SD] log viral load, from 4.3 [0.6] to 1.3 [0] copies/mL; P?<?.001), increased the CD4+ T-cell count (median [IQR], from 461 [332-663] to 687 [533-882] cells/mm3; P?<?.001), and markedly reduced percentages of circulating activated CD4+ T cells (human leukocyte antigen-D related [HLA-DR]+CD38+CD4+) (from 3.7 [1.8-5.0] to 1.3 [0.3-2.0]; P?=?.008) and CD8+ T cells (HLA-DR+CD38+CD8+) (from 18.3 [8.1-27.0] to 4.0 [1.5-7.8]; P?=?.008), increased the percentage of circulating classical CD14+CD16? monocytes (from 85.8 [83.7-90.8] to 91.8 [87.5-93.2]; P?=?.04), and reduced levels of CXCL10 (mean [SD] log CXCL10, from 2.4 [0.4] to 2.2 [0.4] pg/mL; P?=?.03). With combined ART, uptake of [18F]-FDG in the axillary lymph nodes, as measured by TBR, decreased from a median (IQR) of 3.7 (1.3-7.0) at baseline to 1.4 (0.9-1.9; P?=?.01) at study end. In contrast, no significant decrease was seen in aortic TBR in response to combined ART (mean [SD], 1.9 [0.2]; median [IQR], 2.0 [1.8-2.1] at baseline to 2.2?[0.4]; 2.1 [1.9-2.6], respectively, at study end; P?=?.04 by 2-way test, P?=?.98 for test of decrease by 1-way test). Changes in aortic TBR during combined ART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n?=?10; r?=?0.67; P?=?.03). Coronary plaque increased among 3 participants with HIV infection with baseline plaque and developed de novo in 1 participant during combined ART.

 

Conclusions and Relevance  Newly initiated combined ART in treatment-naive individuals with HIV infection had discordant effects to restore immune function without reducing arterial inflammation. Complementary strategies to reduce arterial inflammation among ART-treated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may be needed.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們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2】Science子刊:早期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可能保留針對HIV的關鍵免疫反應doi:10.1126/scitranslmed.aau0528在HIV病毒感染的最早階段進行聯合抗逆轉錄病毒(ART)治療可能產生功能性CD8「殺傷」T細胞並維持CD4輔助性T細胞作為這種病毒的主要靶標。
  • 《柳葉刀》: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下HIV病毒感染零風險
    科學家們發現,在現有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下,即便是進行了無保護的性行為,HIV病毒的感染風險依然是0%!這一研究也讓人類站到了消滅愛滋病的歷史節點上。愛滋病是一種影響廣泛的疾病,在全球約有4000萬名患者。這種疾病的歷史並不久遠:1981年6月,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才報導了愛滋病的首個病例。
  • 儘管接受了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但HIV仍可能在大腦中持續存在
    雖然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可以有效地阻止愛滋病毒的複製,但病毒遺傳物質仍存在於長期休眠的免疫細胞中,即病毒庫。如果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被終止,當這些宿主細胞被激活時,病毒會反彈,這是長期緩解的主要障礙,最終是治癒。 大腦是愛滋病病毒的避難所,部分原因是許多藥物無法通過血腦屏障。
  • Nature子刊:新研究揭示HIV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期間的藏身之處
    2019年12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可能發現了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期間HIV在體內潛藏的地方。在動物模型中,他們指出這種病毒可能潛藏在脾臟和腸道的淋巴結中。他們認為這些淋巴結是HIV在治療停止後準備重新反彈的堡壘。
  • HIV感染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你了解多少?|小測驗
    在這些感染HIV的人群中,估計有2,330萬人(約62%)正在接受某種形式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雖然目前還沒有治癒HIV感染的方法,但了解病情並堅持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與其他預防措施相結合,仍然是治療和預防HIV傳播的主要手段。關於HIV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你了解多少?快來測驗一下吧!
  • J Infect Dis:儘管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IV患者仍然喪失了對天花...
    2020年1月2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和俄勒岡國家靈長類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報導HIV患者儘管在童年時接種了天花疫苗,而且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RT)治療也讓他們的免疫系統恢復了很多,但是他們還是對天花病毒喪失了免疫力。
  • 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是如何起作用的?
    具體來說,成功的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可以防止人們感染晚期愛滋病毒,並使病毒無法傳播給他人。 疾病控制和保護中心(CDC)建議所有HIV感染者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無論他們感染病毒多久或目前的健康狀況如何。 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已經變得比過去更有效、毒性更小、更容易使用。與以前相比,它產生的副作用越來越少。
  • Nat Commun: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期間,大多數HIV病毒的持續存在是...
    2018年11月25日/生物谷BIOON/---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即時在接受抑制性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RT)治療期間,大多數受到HIV感染的細胞仍然存在於HIV感染者體內,這些受感染細胞來自細胞增殖,而不是病毒複製。
  • 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能阻止HIV傳播
    這項研究進一步表明,愛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接受有效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時,不會發生HIV傳播。  這項研究招募了近1000名男同性戀伴侶,其中一名伴侶感染了HIV而另一名沒有。研究表明,HIV感染者在接受有效的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從而使病毒載量受到抑制時,沒有發生病毒傳播。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西迪貝表示:「這是個好消息。
  • 南非推新型HIV藥 TLD是三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結合體
    據介紹,這種新藥名為TLD,是三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結合體。愛滋病病毒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其逆轉錄過程就是在病毒逆轉錄酶的作用下,以病毒RNA為模板合成病毒DNA的過程。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這種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從而讓人比較容易感染各種疾病,並可能出現惡性腫瘤。目前全球大部分醫療組織和機構都推薦有相關症狀的患者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
  • 南非一愛滋患兒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治療,病毒被抑制逾八年
    南非一愛滋患兒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治療,病毒被抑制逾八年 新華社華盛頓7月24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24日宣布,南非一名出生後被診斷出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兒童,在嬰兒時期接受該機構支持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後
  •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能阻止HIV傳播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能阻止HIV傳播 2019-05-06 07:16:47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聯合國:全球首次超半數愛滋病感染者獲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
    聯合國:全球首次超半數愛滋病感染者獲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 趙熙熙/中國科學報 2017-07-24 15:10
  • 孕婦是否得到了正確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
    略少於一半的妊娠(49.5%)涉及被列為首選或替代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略多於四分之一(26.4%)的孕婦接受了被歸類為沒有足夠證據在妊娠期間使用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136例妊娠,或7.3%,涉及不建議在妊娠期間使用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根據HHS指南。 在選擇一些藝術治療方案的背後似乎有確鑿的理由。
  • 應對新冠疫情,泰國為HIV感染者提供3至6個月抗逆轉錄病毒藥物
    在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當下,泰國為防止HIV感染者斷藥、減少他們在醫療系統內的就診需求,決定開始在醫院執行3至6個月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藥物發放 由泰國副總理和泰國衛生部部長共同領導的泰國國家愛滋病委員會批准了這項新政策,並將在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旨在降低HIV感染者的新冠病毒暴露風險,並減輕衛生系統和臨床工作人員的負擔。 泰國國家衛生安全辦公室(NHSO)負責為國內70%的正在接受治療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已經受惠於這個政策的實施。
  • 氯沙坦未能降低HIV中的IL-6水平
    在逆轉錄病毒和機會性感染會議(CROI)上報導的一項研究中,使用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氯沙坦降低HIV患者肺炎的標誌物IL-6的水平無效。 「在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HIV老年人中,氯沙坦每天100 mg不能改善IL-6水平或其他炎症反應生物標誌物,不能改善血液中T細胞的恢復,也不能改善纖維化的血漿生物標誌物,例如透明質酸或beta-crosslaps,」貝克說。
  • 紫杉醇聯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治療愛滋病相關卡波西肉瘤療效顯著
    紫杉醇聯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治療愛滋病相關卡波西肉瘤療效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0 13:01:00 美國愛滋病惡性聯盟Susan E Krown小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發展、現狀與下一個十年
    1.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發展1981年,人類歷史上第一例愛滋病病例在美國被報告。1983年,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在被定義為病原微生物。四年後,第一個愛滋病藥齊多夫定(Zidovudine)被美國FDA批准,並開啟了抗逆轉錄病毒化療的新紀元。
  • JCI:首次發現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有效降低HIV生殖道傳播
    2016年2月1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傳染病系的研究人員首次揭示了抗逆轉錄病毒療法這項HIV預防臨床試驗證實當HIV感染伴侶在早期就進行ART治療時,在緊接其後的異性性傳播中,有93%的機率不會傳播HIV感染。陰道傳播佔全世界新增HIV感染病例的絕大多數。在全球,3500萬人正感染上HIV,每年新增210萬HIV感染病例。
  • ...裡卡多·迪亞茲|提摩西·布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愛滋病|聖保羅...
    7月8日,聖保羅聯邦大學的臨床學者裡卡多·迪亞茲(Ricardo Diaz)在世界愛滋病大會(AIDS 2020)上報導了一例「潛在HIV治癒」的病例,研究者使用了激進的抗逆轉錄病毒療法並結合煙醯胺,讓一名HIV感染者停藥66周後仍無復發感染跡象。但對於該研究的最終結果,專家仍有爭議。裡卡多·迪亞茲是運行這項研究的臨床調查員,他稱不知道病人是否已經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