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熙熙/中國科學報
2017-07-24 15:10
瑞士日內瓦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7月20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對全世界的愛滋病病毒(HIV)/愛滋病(AIDS)防控工作做出了很高的評價。
這份名為《終結愛滋病》的報告指出,目前全球約有3670萬人感染了愛滋病病毒,其中有1950萬人獲得了挽救生命的抗逆轉錄病毒(ARV)藥物的治療。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一半以上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得到了治療。然而,有一些國家遠遠沒有達到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關於如何結束疫情所需的指標——它基本上要求將病毒傳播速度放慢到新感染者逐漸消失的程度。報告指出,儘管全球近年來抗艾成果顯著,但東歐和中亞地區卻「逆流而行」,新增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呈雙增長趨勢。
該報告稱,全球範圍內已有超半數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獲得治療機會,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2016年,全球3670萬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已有1950萬人獲得治療,同時愛滋病死亡病例也從2005年的190萬人降至2016年的約100萬人。
不過,
東歐和中亞地區愛滋病新增感染病例卻從2010年12萬例升至2016年的19萬例,其中超過四成感染與注射毒品有關。其中俄羅斯在此期間感染病例新增加了75%,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哈薩克斯坦等國新增感染病例也出現快速增長。據統計,過去6年中,儘管東歐和中亞地區獲得治療的病毒感染者人數翻了一番以上,但仍只有28%的患者有機會接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愛滋病死亡病例在此期間增加了38%。
同天,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最新愛滋病病毒耐藥性報告。報告顯示,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抽查的11個國家中,有6個國家在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的患者身上發現了耐藥的愛滋病病毒毒株,人數佔抽查總數的10%。
世衛組織警告,如不儘早對病毒耐藥性問題採取有效行動,威脅將不斷升級並可能危害全球抗艾進展。
2030年前在全球範圍內終結愛滋病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西迪貝說,將做出更大努力,爭取實現2020年前幫助3000萬病毒感染者獲得所需藥物的目標。
愛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愛滋病病毒引起。愛滋病病毒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易於感染各種疾病,並可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愛滋病病毒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年,患愛滋病以前,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要經過數年,甚至長達10年或更長的潛伏期後才會發展成愛滋病病人,因機體抵抗力極度下降會出現多種感染,如帶狀皰疹、口腔黴菌感染、肺結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腸炎、肺炎、腦炎,念珠菌、肺孢子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嚴重感染等,後期常常發生惡性腫瘤,並發生長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雖然全世界眾多醫學研究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製出根治愛滋病的特效藥物,也還沒有可用於預防的有效疫苗。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仍缺乏根治愛滋病病毒感染的有效藥物。
現階段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和持久地降低病毒載量;獲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維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愛滋病病毒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原題為《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發布報告稱 全球首次超半數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獲治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愛滋病 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