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午7時30分許,家住內蒙古路一小區的一位83歲老太突然休克暈倒在地,女兒趕忙撬開老太的嘴餵上白糖,隨後趕到的120急救車將老太拉到了海慈醫院搶救室。經醫院緊急處理老太已甦醒,據了解,老太長期患有糖尿病,7日早晨感到不適,就自行注射了胰島素,結果注射過量突發低血糖症休克。醫生提醒,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藥物依賴性疾病的病人,每次用藥前都要先測量血糖、血壓後再依實際情況控制用藥量。
■報料突發低血糖症休克
「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突發低血糖症休克了。」1月7日上午7時30分許,市民張先生向本報 96663熱線反映,在內蒙古路一小區內的一位老太太早晨起來突發低血糖暈倒在地,120已經趕到,正要把老太拉到海慈醫院搶救。
記者聞訊趕到海慈醫院,在醫院急診內科記者找到了這位休克的老太。記者注意到,老太已經基本甦醒過來 ,但由於身體虛弱還不能說話。「老人是由於突發低血糖症導致休克,經緊急治療目前血糖正在恢復正常。」急診內科的大夫告訴記者。「幸虧搶救及時,不然後果不堪設想。」在老太病床旁守候的一名女子說道。據了解,該女子是老太的二女兒,老太平時就和她住在一起。
■講述自行注射胰島素釀禍
據其女兒介紹,老太姓杜,今年83歲。「我母親患有糖尿病很多年了,平時就靠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老太的女兒告訴記者,「我們一般每個月在長春路的一家社區門診檢查一次,然後在那裡拿一次胰島素。」據介紹,杜女士使用胰島素有很長時間了,每天早晚各注射一次,每次用藥量也基本控制在一個水平上。
「1月6日晚上,我母親照往常的用藥量注射了一次胰島素,到了7日早上7點左右,她起床後說感覺不舒服,就又自己注射了一次。」老太的女兒說,「結果,這次剛注射下去不到半個小時,我母親就開始雙臂顫抖,眼睛也開始往上翻,緊接著就昏迷過去了。」
■搶救撬開母親嘴餵白糖
「當時可把我嚇壞了。」老太的女兒說,「我當時第一反應是低血糖導致的昏迷。因為6日夜裡,我還記得她起床找餅乾吃,說是餓了。可能當時血糖就比較低了,結果早上起來又打了一次胰島素,血糖就更低了。」
杜女士的女兒見狀一邊撥打120急救電話,一邊趕忙從廚房找了白糖,然後用勺子撬開母親的嘴巴,把白糖餵進去。「這勺白糖餵下去後不久,我母親蜷縮的身體就開始稍微有些放開了。」老太的女兒說道,隨後趕到的急救人員先給老太用上升糖藥,然後將其拉到海慈醫院急診室搶救。「開胰島素時,門診的大夫再三囑咐要經常測量血糖,如果血糖不高就先不要注射或者是少注射胰島素,我們要是按照醫囑來用藥我母親就不用遭這茬罪了。」老太的女兒有些懊惱地說。
1月7日中午,記者離開醫院時,休克的杜老太已經完全甦醒過來 ,血糖也正在恢復正常。
■調查一個月接診近30例
記者從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了解到,糖尿病人因注射胰島素過量而導致突發低血糖症的病例時有發生。「僅我接診的這類病人,每月就有近 30人。」該院急診科主任於主任告訴記者,「糖尿病屬於藥物依賴型疾病,病人需要長期用藥控制血糖,但很多病人在每次用藥時都按固定的劑量用藥,這樣很容易造成用藥量不科學,進而導致血糖含量超出正常值。」記者又從海慈醫院、市立醫院以及第八人民醫院了解到,像這種糖尿病突發低血糖症的病例經常出現,病發原因也多是由於病人自行注射過量胰島素所致。
■醫生
要依實際情況嚴格控制藥量
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的於主任告訴記者,「高血壓和糖尿病人使用的藥物往往都屬於處方藥,在用藥時應該根據實際的身體狀況用藥,也就是說每次用藥前應測量一下實際的血壓、血糖值,依此控制用藥量。」
對於糖尿病病人,於主任介紹說,首先要分清是否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如果不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切不可自行注射胰島素。而對於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來說,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控制注射量。對此,於主任建議,病人家中最好自備一個血糖儀,每次注射胰島素前都應檢測血糖值,飲食比較規律的病人可根據長期測量的血糖值摸索出一個適合自己的胰島素注射量。本報記者 黃超 景毅(請張先生到本報領取96663線索費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