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一小區深夜總聽到高頻嘯叫聲?排查結果令人意想不到

2020-12-02 上海觀察

入夏以來,各大商場飯館開啟大功率排風、空調設備,噪聲擾民問題再度襲來。連日來的「生態環境局長接熱線」活動中,申城各區的局長們也接到了不少相關投訴。

6月9日上午,在上海12345市民服務熱線,徐匯區生態環境局局長王淳戴上耳麥,接進來的第一通電話就是反映深夜擾民的高頻噪聲。兆豐帝景苑居民談先生說,兩個多星期來,與小區隔了一條肇嘉浜路的恆悅軒飯店方向,總是發出一種嘯叫聲,深夜聽來特別刺耳。恆悅軒是個老飯店,居民猜測是否是空調設備老化所致。王淳當即安排徐匯區生態環境局執法大隊的執法人員,於6月9日深夜前往現場了解情況。


飯店稱5月份剛更換了廚房風機

6月9日晚上近10時,記者來到位於徐家匯公園一角的恆悅軒飯店。飯店門口,賓客正在散去,高談闊論的人聲中,記者能清晰地聽到一種奇怪的背景聲。乍一聽,有點像有人在吹口哨,或者像公園裡老人晨練抽打陀螺後陀螺旋轉發出的聲響,這應該就是居民所稱的高頻嘯叫聲。

徐匯區生態環境局執法大隊的執法人員已先到一步,他們正在排摸這個聲音是從哪兒發出來的。居民懷疑是空調外機,執法人員現場查看後很快排除,因為空調外機安置在一側的小屋內,聲音聽起來是正常的。

恆悅軒飯店由兩座呈直角的3層小樓組成,肇嘉浜路側的3層小樓頂部,老虎窗旁有一個正方體模樣的物體。夜色下難辨細節,飯店工作人員告知,那是煙囪的頂部,連通位於地下一層的廚房,淨化後的油煙由安裝在廚房內的風機抽出,再從煙囪頂部排出。那麼,會不會是風機的異響?飯店工作人員連忙否認,因為飯店的3颱風機5月份剛剛全部更換過,全新的風機怎麼會有高頻異響。不放心,執法人員又來到地下一層廚房內,3颱風機安裝在了廚房衛生間上方的吊頂內。雖然隆隆作響,但確實不是高頻噪聲。


△圖上圈出來的就是恆悅軒煙囪的頂部,經執法人員反覆排摸,高頻噪聲即來源於此。

晚上10時,飯店廚房下班,風機關閉。再一留意,高頻聲也隨之消失。執法人員斷定,高頻噪聲雖然不是風機發出的,但必與風機有關。反覆嘗試,每當3颱風機全部開足,高頻聲就來了。問題不出在煙囪下端,那麼肯定就在頂部了。由於現場缺乏高空作業設備,無法爬上屋頂查看,執法人員只能來到另一幢樓的二樓露臺。深夜光線不佳,只能大概看得出煙囪頂部覆有蓋板,四周則安裝有向下的百葉窗,如此設置是為了防雨。執法人員分析,極有可能新安裝的風機風壓增大,吹拂百葉窗後造成了「吹口哨」的效果,產生嘯叫聲。不過這只是猜測。


△圖上老虎窗旁的方形物體就是恆悅軒煙囪的頂部,經執法人員反覆排摸,高頻噪聲即來源於此。


噪聲往往與設備故障、老化有關

恆悅軒飯店的工程主管也趕來了現場。主管告訴記者,煙囪頂部的出風口三五年沒有動過了,不排除百葉窗鬆動產生異響。不過他強調,飯店晚上10時下班,風機肯定關閉,不會影響周邊居民休息。對此執法人員指出,不管白天晚上,發出這種高頻嘯叫均不是正常現象,必須予以整改。

執法人員當即向恆悅軒飯店開具了約談通知書,並要求飯店準備好高空作業的設施,以方便執法人員對噪聲強度進行檢測。現場,恆悅軒飯店的工程主管也承諾馬上聯繫風機的安裝方上門查看,研究整改措施。

嘉定區生態環境局局長滕雲在接聽熱線時,也接到了居民關於噪聲的投訴。嘉定區柳湖路88弄小區居民反映,一路之隔的信業購物中心頂樓,安放了幾十個直徑1米左右的排風外機箱。6月6日早上7時30分,巨大的轟鳴聲從頂樓傳來,持續到第二天上午,加上深夜還有人員使用滾輪卸貨,「關了窗戶還是吵,整個晚上都沒辦法睡覺」。無奈之下,不少居民撥打了110求助。協調後,信業購物中心立即關停,但此後,機器又轟隆隆地再次響起。據居民稱,信業購物中心2年前開業之初,就曾發生過排風機聲音過響的問題,當初說是「在調試階段」,後期噪聲減小了不少,關上窗戶後居民可以接受。但數月前,隨著排風外機隔三差五地運作,嘈雜的馬達轟鳴聲又出現了。居民們困惑:是機器本身的故障,還是自帶的噪聲,管理部門是否能夠查清楚緣由?


△執法人員檢查商場頂樓設施。

接到投訴後,嘉定區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立即趕赴現場。排查後,確定噪聲來自頂樓的一處排油煙風機,要求商場物業工程人員立即對風機電機機罩和皮帶罩進行拆除及檢修,發現設備的三根皮帶已經接近斷裂。由於皮帶鬆動打在機箱上,外殼也相互摩擦,彼此共振,產生較大的響聲。物業人員馬上採取了更換皮帶、對軸承加上潤滑油等維修措施。維修調整後,風機馬上正常運行,噪聲明顯下降。區生態環境局督促商場的物業管理人員,做好日常設施維護保養工作,杜絕噪聲擾民的情況產生。


△排風設備的三根皮帶鬆動。


排摸費時費力,商家也應加強排查

近年來,每年的「生態環境局長接熱線」活動中,噪聲投訴總是投訴的一個焦點。且相比其他汙染投訴,噪聲投訴處理相對麻煩,需要執法人員反覆排摸噪聲源,並對噪聲值進行監測,進而採取措施。

今年熱線活動中,黃浦區生態環境局介紹了一個案例:鳳陽路某居民稱常聽小區對面的鴻祥大廈排風機發出異常噪聲,深夜時分,「嘯叫」尤其明顯。執法人員於白天現場踏勘時發現,由於地處交通要道、遊客密集區,噪聲源眾多,無法識別出異響的排風機位置。為此,執法人員與黃浦大樓物業以及鴻祥大廈物業取得聯繫,共同尋找噪聲源。反覆確認後,排除了鴻祥大廈相關設備噪聲影響該居民的可能。


△鳳陽路餐飲店的一處排風設備出現惱人的「嘯叫聲」。

那麼噪聲到底來自哪裡?執法人員繼續排摸,最終噪聲源鎖定相鄰鴻祥大廈的一家餐飲店的排風設備。餐飲店從上午9時營業至第二天凌晨3時,排風系統開啟時,由於該設備並未配備應有的消聲設施,排放口氣流引發了類似「嘯叫」的聲音。執法人員要求商家在本月前完成整改工作,然後再進行噪聲複測。6月10日,記者也了解到,商家已為排風系統更換了老化的設備機芯,外圍包裹了海綿。


△餐飲商家在排風設備外包裹上了海綿。

夏日來臨,噪聲投訴高發。生態環境部門建議申城的大樓商家對自己的設施設備進行一番排查和巡檢,提前發現問題,優化設施,既還市民夏夜一片寧靜,也避免因噪聲排放超標而遭到依法查處。

題圖:圖上圈出來的就是恆悅軒煙囪的頂部,經執法人員反覆排摸,高頻噪聲即來源於此。

相關焦點

  • 深夜巨響,南寧一小區業主睡夢中驚醒:樓頂違建的房子塌了?
    12月24日,住在南寧市長湖路維也納森林小區業主向記者反映,當天凌晨2時許,疑似28棟樓頂違建的部分牆體發生倒塌,發出巨響,並伴有碎片掉落,幸好深夜無人經過,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當天,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趕到現場,進行多方採訪。
  • 「螢光藍」出沒徐匯「街頭巷尾」!這些「新武器」擦亮「城市底色」
    更有市民注意到在徐匯的道路和街區,有「新武器」和「螢光藍」頻繁出沒。原來為了更好地展現徐匯城區的風採,徐匯綠化市容局特地啟用了新的設備並形成了特色的工作方法,旨在帶給市民遊客以乾淨整潔的體驗。最近,除了早晚的「高峰」時間外,在白天來到徐匯濱江的遊客也比往常多了許多。為此,徐匯綠化市容局根據區域定位以及道路特色,創新制定了「G+5」保潔作業法:環衛保潔員們每天都會手推工具車,攜帶鏟子、鑷子、抹布、掃把、噴壺、鋼絲球、百潔布、撿拾器等8件工具套,通過「掃、掏、撿、擦、轉」5個工作步驟,形成「G+5」新型保潔作業方法。
  • 桂花苑 | 徐匯中學——開啟進入天堂之門的鑰匙
    孩提時腦海裡的天堂很樸實,桌上有一碗油豆腐線粉湯,窗臺放一盆寶石花,手裡還有一本連環畫。
  • 大數據賦能精準疫情防控 上海徐匯推出「看家護院、鄰裡互助」疫情...
    央廣網上海2月14日消息(記者周洪)累計註冊人數達8.88萬人、累計訪問次數達161.79萬次、每日訪問人次20W+……這一串串數字的背後不是某款爆紅的APP,也不是任何一家商業網站,而是徐匯區近期推出的「看家護院、鄰裡互助」疫情防控系統,其包含了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從口罩預約、返滬人員管理到沿街商鋪管理等功能,利用大數據技術,全方位保護徐匯市民安全。
  • 上海某高檔小區,半夜房間裡總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一查嚇一跳
    柏先生說,大約兩個月前的一個深夜,他在客廳中,突然聽到頭頂有聲音。一開始,柏先生以為是樓上有小孩在跑動,後來越聽越不對勁。 之後的日子裡,這樣的異響多次發生。他確定:肯定是老鼠!
  • 《解放日報》專版聚焦徐匯人工智慧產業集群——從無到有,從有到優...
    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徐匯區以大會為契機,全力推進人工智慧與徐匯濱江融合發展這一「一號工程」。徐匯區委書記鮑炳章表示,徐匯將加快打造千億級人工智慧產業,聚焦產業鏈擴大「朋友圈」。建設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微軟、騰訊、華為、商湯等行業龍頭企業落戶,產業集聚規模升級增能。聚焦創新鏈,優化「生態圈」。
  • 深夜一聲巨響!天上掉下個氧氣瓶!
    事發武漢深夜一聲巨響一個氧氣瓶從天而降馬路上的麵包車被砸得面目全非!,由於好友劉先生在緊鄰小區的幸福路上開了一家餐館,平日裡他都把車停在這家餐館門前的空地上。他說,該居民樓共分為兩個單元,其中一單元為29層,二單元則為33層,居民樓周邊並無對空攝像頭。通過現場視頻看到,藍色的氧氣瓶直接砸破了麵包車前擋風玻璃,並穿透玻璃直接斜插進了副駕駛室,除此之外,麵包車車頂已經整個凹陷。
  • 從「逢雨即黑」到「河景後花園」,徐匯治理河道汙染這麼做~
    >過去,家住欽州路的張老伯對小區旁的蒲匯塘是又愛又恨,愛的是河面寬闊,沿著散步心情舒暢,恨的是河道水質不穩定,一遇到下雨天或上遊泵站放江,河水便容易黑臭。通過前幾輪治理,大多黑臭癥結已經在2018年前解決,但雨汙混接汙染重、泵站多這「一重一多」兩個頑疾,仍在持續威脅著蒲匯塘水質。尤其是泵站問題,作為徐匯區最大的內河之一,蒲匯塘沿線有五大泵站放江排口,可謂「逢雨即黑」,一遇強降水,排水管道中的沉積汙泥、垃圾便衝入河中。
  • 成都一小區業主臥室緊鄰電梯機房 噪音襲擾夜難眠
    電梯機房與住戶臥室共用一堵牆。到了夜間,電梯運行,臥室內就能聽到轟隆隆的聲響,無法安睡。緊鄰電梯的兩間臥室也因此長期閒置。為解決這一室內噪音問題,日前,新津縣一品水軒小區業主劉乙霖,將小區開發商成都市順罡置業有限公司(下稱順罡置業)推上被告席。新津縣人民法院現已正式受理此案。
  • 大伯自製3個震樓器"反擊" 樓上鄰居深夜崩潰報警
    (原標題:杭州大伯自製3個震樓器「反擊」樓上鄰居,鄰居深夜崩潰報警)
  • 水價上漲小區售水機大批退市 居民深夜排隊買水
    居民深夜排隊買水 攝影/剛毅  經過半年的緩衝期,從今年1月1日起,小區售水機原水價漲價已成定局,每噸的用水價位升至160元。  售水機撤出小區 居民排隊買水  「小區裡的售水機停用了,去哪兒還能買啊!」因為近四五年來都在小區的售水機買水,近日售水機停用了,讓家住左安漪園的張女士為買水問題犯了難。  這樣犯難的居民不僅在左安漪園有,北青報記者近日走訪了亞運村、安貞橋、勁松等地區的多個小區,發現大部分小區的售水機都已經停用。
  • 住戶深夜開搖滾噪音擾鄰居 民警:連續出現可報警
    西安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表示,若連續多次出現深夜吵架擾民的問題,可向轄區派出所報案。  易拉罐砸牆制止噪音  「一晚沒睡好。」記者今日接到西安市民劉先生報料稱,今日凌晨,隔壁住戶再一次深夜播放搖滾樂,嚴重影響了其他住戶休息。
  • 小區深夜驚現高空「蜘蛛俠」!一轉身翻進了居民家中
    深夜,在杭州建德市府西路的某居民樓發生了驚險的一幕!抵達現場後民警發現老人所在的房子大門反鎖,敲門也無人應答,在鄰居指下,窗戶看進去隱約可見一老年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民警意識到,80 多歲的老人倒地不起情況不明萬一受傷,若得不到及時救助是非常危險的,可是老人的房門緊鎖著,晚上 11 點多鐘也不一定能順利找到開鎖的人。救援人員進不去,令在場的人都著急起來。
  • 上海天文臺與徐匯中學達成天文科普進校園共建協議
    在會上,侯金良介紹了上海天文臺開展天文科普工作的情況,徐匯中學黨委書記劉曉豔介紹了徐匯中學開展科普教育特色課程的情況。天文臺的專家們也就未來在徐匯中學開展天文科普教育活動的細節內容與學校的老師們進行了研討。通過先期的溝通,雙方就共同促進天文科普工作進校園達成了充分的共識。
  • 上海一小區野生貉泛濫:是什麼讓膽小的它們攻擊人類?
    類似的事情不僅發生在上海一小區的野生貉身上,也曾發生在城市裡的流浪貓、峨眉山的獼猴和其他一些地區的金絲猴身上。7月下旬,據上海本地媒體報導,上海市松江區米蘭諾貴都小區野生貉數量激增,在60隻到80隻之間,密度超正常小區數倍。
  • 上海市中心高檔小區,一大波鼠患來襲……
    最近,這一幕在靜安區一高檔小區頻頻上演,搞得居民人心惶惶。「我抓到1隻!」「我逮到2隻!」居民們憂心忡忡,小區的裡鼠患到底何時能夠清除?吊頂裡群鼠鬧翻天市民柏先生家住靜安晶華園6號樓,該幢樓分東單元和西單元,共33層,每層8戶。
  • 徐匯6名飛鏢小將,入圍世界級比賽!
    徐匯6名飛鏢小將,入圍世界級比賽!從4月25日開始,小選手們堅持參加每天的積分賽,截止目前第一級別組徐匯中學的劉一樂與白子萌的總積分都排在世界前16名。徐匯中學的蔣濤、匡洵序、白子萌、劉一樂四人總計九場比賽晉級32強。另外兩名小將陶仕傑、張鈺琪也在各自組別中獲得出色的排名。
  • 福州一小區驚現劇毒眼鏡蛇,致死率極高
    盛夏來臨,蛇類活動逐漸頻繁,家住福州馬尾正榮悅瀾山的許先生就向FM全媒體《維權超給力》爆料,近段時間小區居民連續兩次發現有蛇出沒,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其中一次是劇毒的眼鏡蛇。小區大堂深夜驚現漆黑眼鏡蛇許先生告訴記者,早在一個月前,小區的一位業主就在6號樓周邊的花圃中發現過一條蛇,發現時蛇受驚嚇逃走了,這名業主也沒看清是什麼品種的蛇。
  • 小區住戶聽到一聲巨響,目睹對面住戶陽臺被「炸飛」全過程
    一般來說,現在居民的防火安全意識越來越高,即便是在小區內的住戶真的因為馬虎發生火災,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但是近日位於重慶某個小區內,一位住戶就突然聽到了一聲巨響,隨後在好奇心的作用下探出頭查看,剛好目睹了對面住戶陽臺被「炸飛」的一幕,隨後該住戶趕緊撥打火警救援電話,同時將目的的全過程給描述了一遍
  • 上海徐匯:讓「家」文化在新時代煥發生機,看這個新時代文明實踐...
    樹文化 建立徐匯特色婚姻文化宣傳陣線婚姻是家庭的起航點,婚姻登記處作為家庭建設的第一線,承擔著科學引導婚姻文化、婚俗禮儀和婚姻家庭輔導的使命職責。徐匯區婚姻收養登記中心利用現有場地,因地制宜,通過「一牆」「一廊」和「一房」的改造,呈現出徐匯文化特色,勾畫中國婚俗史輪廓,倡導「因愛而婚」「綠色辦婚」的新婚俗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