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莫名被蜇傷?你可能是遭遇到了手榴彈

2021-01-20 環球潛水



八爪魚妹說


水母看上去就像海中漂浮的雲朵,美麗、優雅而又安詳。但隱藏在治癒外表之下的,是它們悄無聲息又疼痛無比的攻擊。


文章來源:我是科學家&果殼 ; 出處:我是科學家&果殼


在仙后水母棲息的海域,流傳著「蜇人的水」(stinging water)的傳說——浮潛者們明明沒有與水母直接接觸,但卻會突然感受到水母蟄一般的刺痛。很長時間以來,人們都不知道這種「幽靈攻擊」究竟來自何方。


最近,科學家們終於確定了傳說背後的罪魁禍首——漂在海水中不知不覺蜇人的正是仙后水母Cassiopea medusae的細胞團結構,研究者將其命名為「cassiosomes」。這些細胞團隨著水母釋放的粘液進入水中,不僅能刺激人的皮膚,還可以殺死獵物,就像是水母拋出的「迷你手榴彈」一般。這項研究由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堪薩斯大學和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於2月13日發表在《自然通訊生物學》期刊上。


科學家們使用3~8.8釐米直徑的仙后水母進行了實驗。當擾動水母或者加入獵物時,它們就會釋放出這種「蜇人的粘液」。顯微鏡觀察顯示,水母粘液中漂浮著許多小小的細胞團塊,直徑在100-550微米之間。它們大小不一,形狀不太規則,可以在水中自行運動——看起來就像是會遊泳的迷你爆米花。


這些會動的「爆米花」就是水母釋放的迷你手榴彈 | Cheryl L. Ames et al


研究者們進一步鑑定了這些「爆米花」的結構組成,發現它們是是一個個不規則的空心球,外層主要由包含毒素的刺細胞和一些外胚層細胞組成,中心則經常含有一些與水母共生的蟲黃藻。


離開水母的身體之後,這些細胞團還可以運動長達10天,在5或6天後逐漸縮小為光滑的球形,直到運動停止且囊泡解體。細胞團可以在水中持續遊動,這是因為它的外層生長著許多纖毛。


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細胞團結構Cassiosome外層伸出的纖毛(粉色箭頭) | Cheryl L. Ames et al

其他小夥伴在熱帶海域潛水的時候,也有莫名其妙被水母蜇傷的經歷:


就在最近,來自日本東北大學和美國堪薩斯大學的團隊發表的一篇論文,對這一問題做出了解答。大家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水母在捕食和防禦的時候不光會近身肉搏,還會「扔手榴彈」



和我們一樣,科學家們也聽說了人們在紅樹林等近海熱帶海域潛水時,會被不明物體蜇傷。為了尋找刺傷人們皮膚的元兇,她們將目光聚焦到了熱帶海域常見水母——倒立水母身上。


倒立水母是一種很特別的水母。相比於我們印象中飄逸靈動的水母形象,倒立水母可謂『懶』得出奇,它們喜歡將『頭』緊貼著海底,將自己的口腕朝上面向太陽,在水底倒立著生活。倒立水母倒立著生活,正是在讓自己體內的蟲黃藻更好地曬到太陽,將這項技能最大化利用,是水母在6億年的進化之路上練就出來的一種特殊生存策略。



雖然倒立的方式讓倒立水母獲取了更多的太陽能量,也有利於它減少自身的能量消耗,但是,靠共生藻提供的能量並不能完全滿足倒立水母生長的需求,它們還需要額外捕食浮遊動物來補充營養。


當其他動物接觸到水母時,水母身體上的刺細胞就會發動攻擊這是水母捕食獵物的主要方式。


水母刺細胞的工作模式 | Spaully / wikimedia;漢化:vb


倒立水母就只能在海底守株待兔地捕食嗎?不,它們開發出了另一樣「秘密武器」。



這種武器被研究者們命名為Cassiosomes(我們姑且稱之為「卡西體」),它們在倒立水母口腕處產生,大小100-550微米左右,外表層由一層特殊的細胞組成,而內部大部分是中空的,像是一個癟了氣的不規則皮球。此外,它們還可以自由移動,並同樣附帶有刺細胞,就像是倒立水母扔出來的一個個「手榴彈」。


這些不規則的小顆粒,就是倒立水母釋放出來的「卡西體」 | 參考文獻[1]


當倒立水母捕食或遇到水流刺激的時候,就會釋放很多粘液。這時,「卡西體」就會附著在粘液中,並能夠藉助水流擴散到更遠的地方,讓倒立水母能更好地捕食獵物或防禦自己


在自然環境中,水母的捕食對象主要是各種浮遊動物。為了測試「卡西體」的毒性,實驗人員把剛孵化的滷蟲無節幼體(Artemia nauplii)放入裝有「卡西體」的海水中,結果這些浮遊動物大多在一分鐘之內就被「卡西體」蜇死了,所以倒立水母的這項秘密武器還是很有威力的。


「卡西體」能夠在一分鐘內殺死大部分浮遊動物 | 參考文獻[1]


對於人類而言,我們的皮膚比那些弱小的浮遊動物厚實多了,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少量接觸到「卡西體」不會對人們的性命產生威脅。


水母蜇傷留下的痕跡 | Thomas Quine / flickr

但是,如果喜歡潛水的小夥伴們不幸被「卡西體」蜇到了,皮膚刺痛還是難免的。而且,對於倒立水母刺細胞的毒性分析結果顯示,其毒素具有溶血性、皮膚壞死以及心臟毒性等特性,過度暴露於這些水母毒素之中的話,還是會讓人們遭受很大的傷害。


所以,到海裡潛水的小夥伴們,最好還是武裝一下自己,儘量減少皮膚與海水的接觸,避免莫名其妙地被「水母手榴彈」所傷。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潛水時莫名被蜇傷?可能是水母在朝你扔「手榴彈」
    而且換完水後,還會看到它們分泌的很多粘液,就像這樣:圖中黃色箭頭標識的部分,就是倒立水母產生的粘液 | 參考文獻[1]不僅是我,其他小夥伴在熱帶海域潛水的時候,也有莫名其妙被水母蜇傷的經歷:截圖 | 物種日曆粉絲們的留言就在最近,來自日本東北大學和美國堪薩斯大學的團隊發表的一篇論文,對這一問題做出了解答
  • 潛水被蜇卻找不到兇手,科學家破案,原來水母把這片海都控制了!
    利用顯微鏡可以觀察到這些cassiosome的外膜層排列有成千上萬個水母刺細胞。這些刺細胞中含有的毒液並沒有因為脫離母體而減弱,它們就像是被甩出去的迷你手榴彈,暴雨梨花針一般讓周圍的水體同時帶毒,從而殺死路過這片水域的獵物。
  • 被蜜蜂蜇傷,秋季高發,千萬別不當回事
    人被蜇傷後,主要是局部的疼痛,灼熱,紅腫或者水皰形成。被群蜂或者毒性較大的黃蜂蜇傷後,症狀比較重,可出現頭暈,頭痛,惡寒,發熱,煩躁,痙攣以及暈厥等。少數可能出現喉頭水腫,氣喘,嘔吐,腹痛,心率加快,血壓下降,休克和昏迷。
  • 9月四川4人被蜇傷致死 馬蜂為何頻繁傷人?
    9月四川4人被馬蜂蜇傷致死接連的馬蜂蜇人致死在四川多地發生。剛剛過去的9月,瀘州敘永、宜賓珙縣、南充南部三縣先後四人被馬蜂蜇傷致死,其餘傷者難以統計。高發的馬蜂傷人事件背後,一方面是夏秋正是馬蜂大量繁殖、較於活躍的季節,另一方面,是馬蜂在這些地區種群數量的大幅增長。
  • 江油小溪壩一青年被馬蜂蜇傷,不治身亡!
    昨日,在江油小溪壩民政村一位29歲青年前往劉家山邊水庫釣魚不慎走入胡蜂巢範圍被胡蜂襲擊蜇傷>緊急送往江油第二人民醫院最後因為蜇傷嚴重經搶救無效死亡遭遇馬蜂襲擊的水庫周邊胡蜂又稱「馬蜂」或「黃蜂」,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幹擾時,會攻擊人。
  • 衣物晾曬陽臺上野蜂藏身蜇傷人 被蜇傷請及時就醫
    蜇傷她的胡蜂估計是在衣服晾曬時鑽進褲腿的。雖然傷處已經消腫,但李小姐仍有些後怕。因為在貴港的表弟聽說此事後稱,一熟人的老爸被毒蜂蜇傷致病危。黑色秋衣甩出黃蜂 多人稱被野蜂蜇傷無獨有偶。11月28日,家住江南區某小區11樓的邵女士也被野蜂蜇傷,而野蜂藏在她晾曬後收納在衣櫃半個多月的一件黑色秋衣裡。
  • 馬蜂兇猛 華西醫院國慶收診6例蜂蜇傷 有人被蜇身亡
    國慶8天長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科接診了6例蜂蜇傷,剛剛過去的9月,接診蜂蜇傷患者28例,「根據統計,每年8月到11月,是蜂活躍期,我們接診的蜂蜇傷病人也比較集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科主治醫生蔣臻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國慶期間接診的一位病人因病情嚴重,多器官衰竭,搶救無效去世。
  • 同樣被蟄 蜜蜂馬蜂蜇傷處理方法不同
    劉先生說,儘管他跑得不慢,但還是被馬蜂追上,蜇了十幾下。&nbsp&nbsp&nbsp&nbsp逃離險境後,劉先生覺得頭部劇痛難忍,工友把他送到市立醫院急診外科。醫生檢查發現,他的兩隻耳朵後面均有明顯被蜇傷痕跡,已腫得老大,面部沒有被蜇傷。
  • 夏季馬蜂活躍警惕被蜇傷-新華網
    重症醫學科主任喻莉介紹,夏季是馬蜂活躍期,其蜂毒性較強,若被蜇傷市民可不能大意。如果是體質比較好的人,被蜇傷後,傷口會出現癢、疼痛等症狀,過幾天,慢慢消腫後就沒事了;但是體質較弱的人被馬蜂蜇傷後,可能會出現過敏性休克症狀,隨時有生命危險。如被馬蜂蜇傷,要及時用水清洗,然後塗抹如皮炎平一類藥膏;如感到身體不適,要及時到醫院治療。
  • 爺孫三人收稻穀遭毒蜂蜇傷身亡
    【爺孫三人收稻穀遭毒蜂蜇傷身亡】9月8日上午,四川平昌縣響灘鎮境內,村民在收割稻穀時遭遇毒蜂圍攻,造成3人不幸死亡。據響灘鎮政府一工作人員介紹,事發地點位於響灘鎮雙梁村,當天早晨8時許,60多歲的村民魏某和老伴,帶著三歲多的孫子,下田收割稻穀,突然遭遇毒蜂,三人被蟄傷,魏某的兒媳婦當時也在場,受到攻擊後迅速逃離。
  • 小區馬蜂「發怒」 六位居民被蜇傷
    記者今日從長沙市第四醫院獲悉,醫院近期接診多例被馬蜂蜇傷的病人,其中,10月19日長沙某小區就發生了一起馬蜂蜇人事件,6人受傷,最小的才1歲。所幸救治及時,未有人員出現傷亡情況。 19日上午9點50分,長沙市第四醫院院前急救中心接到電話,谷山路某小區有居民被馬蜂蜇傷。救護車隨後趕到現場。
  •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被蜜蜂蜇傷怎麼辦? 大神告訴你需要哪些藥治療...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被蜜蜂蜇傷怎麼辦? 大神告訴你需要哪些藥治療身上的傷時間:2020-04-03 14:51   來源:分享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集合啦動物森友會被蜜蜂蜇傷怎麼辦?
  •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父親傷情最嚴重,全身有一百多處蜇傷
    10月16日,陝西西安,一家三口上山採板慄時被胡蜂蜇傷。5歲孩子身上有三十多處蜇傷,目前仍未脫離危險。母親為護孩子被蜇五六十處,丈夫傷情最為嚴重,全身有一百多處蜇傷,仍在重症監護室搶救。醫生稱,近一個月該院已接診胡蜂蜇傷患者5例,如遇到胡蜂襲擊,應儘快遮蔽身體裸露部位。
  • 被蜜蜂蜇會死人?不是完全沒可能!
    近日,微博上流傳著「被蜜蜂蜇了可能致命」的帖子,吸引了不少網友關注。帖子中講述了一名男子因被蜜蜂蟄後並未在意,險些喪命;還有一名五歲女童因被蜜蜂所蟄,未及時就醫喪命。被蜜蜂蟄了真的會要命?北京急救中心的劉揚醫生告訴你,被蜜蜂蟄了,你要趕緊做到以下幾點,不然真可能會致命!
  • 為何水母沒有腦子,卻還能蜇傷其他生物?只因它有這種「超能力」
    在海邊遊玩過的朋友,應該都見過水母,甚至還被它蟄過,一旦被蟄到身上都會起密密麻麻的東西,看起來很可怕,不過過段日子塗點藥膏就會緩解症狀。水母,是兩層細胞以及細胞層的非生物水狀物質組成,呈透明狀態,其體內的器官我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仔細觀察的朋友應該就會發現,水母是沒有腦子的。作為動物類的生物,沒有腦子是如何生存的,而且又是如何攻擊其他生物的?
  •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父親被蜇100多處仍在搶救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父親被蜇100多處仍在搶救 2020-10-18 15:47:01  來源:時間視頻   16日西安,一家三口上山採板慄時被胡蜂蜇傷。5歲孩子身上有30多處蜇傷,目前仍未脫離危險。
  • 75秒|大巴車上一家三口被蠍子蜇傷 兒童被蜇部位紅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德州8月1日訊7月28日,德州市120急救調度指揮中心接到一起被蠍子蜇傷的報警事件,報警人稱在樂陵京滬高速出口的加油站附近有3人被蠍子蜇傷,其中一名兒童被蜇傷部位已經發生紅腫症狀。
  • 小學生打死馬蜂引來蜂群報復 蜇死3人蜇傷24人
    僅有7歲的受傷學生王朝愛稱,當天中午放學後,她正在學校的院壩裡跳皮筋,突然飛來一隻馬蜂,接著就朝她頭部、面部等蜇來,她邊喊救命邊朝地上打滾。她的同學楊昌龍、楊昌梅和王庭安等見狀後,立即趕過去幫忙掃帚驅逐那隻馬蜂,當同學們將這隻馬蜂打傷驅走才幾分鐘,一大群馬蜂蜂擁而來,朝著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們亂蜇。當場造成19名學生、一名老師和6名聞訊趕來的村民、以及一位在學校玩耍的3歲的孩子被蜇傷。
  • 儋州一女子捅到蜂窩遭蜂群圍攻蜇傷休克,5名工友援救也被蜇
    25日9時,符蓮英和工友們在中興大街西沿線修剪綠化帶,修剪機器觸動到隱藏在綠化帶裡的地龍蜂窩,瞬間,「嗡」的一聲,蜂群迅速向符蓮英撲來,有的還鑽進了她衣服裡。「在驚慌和被叮咬的痛苦中,我瘋狂拍打著衣服,迅速脫下工作外套,向同事呼救。」符蓮英說。聽到符蓮英的呼喊後,不遠處的5名園林工人趕來,用手中的工具驅趕蜂群。
  • 蠍子潛伏布包蜇傷老太 被疑從一浴沙灘"捎回"
    7月21日上午9時許,家住寧德路的黃老太出門拿包時,被藏在包裡的一隻褐色蠍子蜇傷,老人疼得大叫,家人趕緊撥打了120將其送醫救治。經初步治療,老人已無大礙回家休養。據了解,老人20日下午到一浴玩,將包放在了沙灘上,周圍有幾家小飯館,懷疑是飯店裡出售的蠍子爬出來躲到包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