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沁鑫 | 用戲劇構建一個新的世界
田導向我們介紹該劇,聽著很西方、很先鋒,像是意識流,語言推動著情節,但內核很東方,「整個故事是中國式的結構和挑戰傳統秩序的浪漫主義。我們很早就有《西遊記》這樣的作品」。這齣戲,作為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開張演出,於2015年底上演,旋即火爆。
-
粉絲無感票房慘澹,全球第一IP星球大戰中國市場失靈
迄今為止,在中國公映的八部星球大戰系列影片中,票房最高的是後傳三部曲第一部《原力覺醒》,票房8.1億元;其次是姜文、甄子丹參演的外傳《俠盜一號》,票房4.7億元,這兩部的成績與那些動輒十億起步的特效大片票房相比也不甚理想。到了第九部,後傳三部曲終章《天行者崛起》,星球大戰系列在中國的頹勢盡顯,預計總票房落點將在1.5億元。截至目前,《天行者崛起》全球票房累計3.74億美元。
-
《超級戰艦大戰3》中的星球大戰計劃
星球大戰計劃也就是反彈道飛彈防禦系統之戰略防禦計劃,簡稱星球大戰(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亦稱 Star Wars Program,簡稱SDI)。其作用是以各種手段攻擊敵方的外太空的外太空洲際戰略飛彈和太空飛行器,以防止敵對國家對本國及其盟國發動的核打擊。
-
注意力稀缺造就「怪咖」新時代,「 超級IP」才是最強用戶收割機
2、超級 IP 的第二個特點:不要跟其他人一樣,如果沒有記住你,那就不可能愛上你提起超級 IP,至少不能不提的一個角色就是漫威的蜘蛛俠,不管在美國還是中國的超市,不管是在玩具區還是文具區還是服裝鞋帽區,都隨處可以看到正版或者盜版的蜘蛛俠標誌;漫威本身不會做衣服也不會做玩具,但是它的IP 形象授權,就仿佛給一臺電腦上裝上了一個超級 CPU
-
全球最大的樂高星球大戰兵陣吉尼斯紀錄誕生!你的星球大戰也這樣徵兵麼?
為了慶祝2019年星球大戰慶典,同時也是為了向樂高星球大戰系列20周年獻禮,樂高再本次慶典活動上公開了一個超級巨大的星戰暴風兵兵陣,這個兵陣共耗費了36440個樂高帝國暴風兵,耗時38小時打造完成,其中16個小時用於將這些樂高人仔組裝起來。
-
《星球大戰9》是最後一部嗎?新的武士將繼續追求平衡!
目前《星球大戰9》這部電影在豆瓣的評分已經跌到6.9,和我的心理評分相差不大,雖然這次的星球大戰9的劇情依然有很多尷尬的地方,雖然比《星球大戰8》要好上了太多,但是我依然不能理解編劇為什麼這樣續寫星球大戰的故事。
-
42年傳奇IP《星球大戰》後傳完結,其中的隱喻你看懂了嗎?
12月,盧卡斯影業新作《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中美同步上映。1977年至今,《星球大戰》是好萊塢最老牌、票房最成功的系列之一。《好萊塢報導》曾評價:「《星球大戰》毫無疑問是科幻與奇幻電影真正的經典。任何年齡段的觀眾都對它著迷。
-
全球最強IP《星球大戰9》首播,基因突變孫女大戰殘疾爺爺!
自從上世紀首部《星球大戰》電影問世以來, 這四個字就成了全球最最吸睛的IP之一。 沒錯就是今天,該系列的第九部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全網首播啦。
-
星球大戰、漫威、迪士尼……這是一場被超級英雄們填滿的發布會
星球大戰、漫威、迪士尼……這是一場被超級英雄們填滿的發布會 如果說之前的動畫電影發布會還只是開胃菜的話,15 號的這場真人電影發布會可以算是一場饕餮盛宴了。
-
《星球大戰:天行者的崛起》中的死星之謎
《星球大戰:天行者的崛起》中的死星之謎…1983年首次推出的星球大戰:絕地歸來,綠色和鬱鬱蔥蔥的星球是最臭名昭著的外星種族
-
星球大戰:為什麼最後一次絕地翻拍永遠不會發生呢?
考慮到這一點,很明顯星球大戰粉絲們,或者那些不喜歡迪斯尼所做的事情的前粉絲,相信這不僅是一個明智的投資項目,而且它實際上是有機會獲得成功的。這簡直就是一個愚蠢的白日夢。該網站稱,「這是一場為迪士尼提供機會的運動,讓他們有機會修正」星球大戰「的特許經營權。」好吧,讓我們考慮一下。星球大戰9馬上就要拍電影了。這個故事顯然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最後的絕地武士保持不變這樣故事就可以從那裡建立起來了。很明顯,如果有機會重拍的話,他們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這個故事。那麼,這又是如何運作的呢?星球大戰9?簡單的答案是,它可能不會。那又怎麼樣?
-
《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新玩具劇透 最高領袖超級殲星艦亮相...
《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在上周五的Force Friday II活動上公布了大量最新玩具產品,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新片中的一些情報。 其實內容之一就是這款超級殲星艦,它是所有《星球大戰》電影中體型最大的殲星艦,而且也是最新電影中即將出場的反派旗艦。
-
《星球大戰9》結局圓滿還是糟糕?不否定過去,銀河系故事永存
於此同時星球大戰9的主線和支線的劇情也被塞得滿滿當當,各種各樣的事情應接不暇。其實劇情豐滿咋一看是好事,可以讓觀眾看到更加豐滿的人物形象,但如果溢出來的情節和節奏把握不到位就會讓影片無法掌握觀眾的情緒,無法抓住觀眾的共情點。
-
看上去並不搭調的網絡小說×星球大戰,實質是互惠互利
迪士尼中國和閱文集團未來也將就星戰進一步開展市場推廣方面的合作。這乍一看是一條很驚悚和不搭調的新聞。閱文集團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網絡文學集中地,而《星球大戰》則是盧卡斯打造多年的超級科幻IP。儘管網絡文學已經在蓬勃發展,但是,對於網文的種種特定「認知」還是圍繞著這個發展不超過30年的產業。
-
在《星球大戰9》中,帕皇克隆體的狀態為什麼那麼糟糕?
在《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中,最大的情節轉折就是希夫·帕爾帕廷的復活,後來才確定這是帕皇的一具克隆體。但是,他的身體狀況為什麼那麼差呢?迪士尼收購盧卡斯影業後,他們開始製作新的星戰三部曲,希望結束天行者傳奇並推出新一代的英雄和反派。
-
一份關於《星球大戰》的文明診斷書
首部《星球大戰》的創作團隊來自各個不同領域,有搞計算機的有搞建築的。尤其是在當時連個人電腦都還沒有問世的情況下,這一團隊設計出用計算機控制的攝影運動控制系統,從而實現了運動鏡頭的合成,讓天馬行空的空戰場面成為可能。喬治·盧卡斯因這部電影而成立大名鼎鼎的「工業光魔」公司,幾十年來一直是電影特效行業裡的龍頭老大。可以說,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各種電影視覺奇觀,追本溯源的話都源於《星球大戰》。
-
西媒看《星球大戰》:光劍不存在 空間旅行不可能
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導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2月14日發表文章,盤點了《星球大戰》中「最嚴重的科學錯誤」。原文摘編如下:光劍在《星球大戰》中,存在著一個充滿外星文明的世界,它們之間在不穩定的平衡中共存。
-
[多圖]星球大戰vs星際迷航!從5方面比較兩者的科技誰比較強?
若談到星球大戰(STAR WARS)在科幻史中的地位,大概也只有星際迷航(STAR TREK)能夠比擬,雖然這兩大作分據科幻世界的兩個頂點,且都是以浩瀚的太空為背景,連名字都有點兒像,但兩者故事的題材與架構,其實就有點像超級系與真實系那樣的差別
-
原力失效:《星球大戰》在中國糾結和失落的20年
仔細分析《星球大戰》在中國的20年票房曲線,前傳三部曲表現不錯,《星球大戰7》是巔峰狀態,之後急速下滑,再也難復當年之勇。可能有人會說是因為不重視中國市場的緣故,恰恰相反,迪士尼在接管星戰系列後,對中國觀眾的營銷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俠盜一號》破天荒的啟用了兩名中國演員甄子丹、姜文,去年《星球大戰9》提前兩天開啟全球超前點映,這種誠意在好萊塢大片中非常少見,但依舊不見起色。是這屆中國觀眾太難伺候了嗎?
-
星球大戰1—8全系列上線!願原力與你同在
後來5月4日就成了全球公認的「星球大戰日」,原力節。在美劇《生活大爆炸》中,四位宅男在臨近5月4日播出的一集中,他們為了慶祝星球大戰日,計劃當天連看《星球大戰》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