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英文「Academy」,譯為「學園」或「柏拉圖學園」,它位於雅典城的西北郊,曾是一個古代英雄的紀念地。這是生長著許多梧桐樹和橄欖樹,林中小道極富詩意。公元前387年,古希臘的偉大哲學家柏拉圖,在這裡建成一座學園,旨在探討世界上最深刻的哲學,培養世界上最睿智的頭腦,來實踐世界上最理想的政治。雖然門口寫著「不懂幾何學者不得入內」這句話,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咀嚼、玩味。你曾經咀嚼到其中的奧妙了嗎?
柏拉圖哲學思想的政治活動
在公園前427年,柏拉圖出生於希臘雅典的一個貴族家庭。他們父輩都在政府中擔任要職,他們為柏拉圖提供了那個時代最理想的教育環境,充斥著財富和閒暇伴隨了他的一生。受家庭的影響,青年時代的柏拉圖便對政治產生興趣,希望城邦局勢的發展,成為他關注的對象。小編想和你談談其中他生活的背景。柏拉圖出生前,希臘發生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這場戰爭持續了近30年,以雅典同盟的慘敗告終。這一結局,充分暴露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也讓柏拉圖感到失望。為此,柏拉圖希望雅典實行一種類似斯巴達那樣的政體,讓國家大權掌握在少數明智、富有才幹、具有道德的人手中。戰後不久,雅典又恢復了民主制。新政權由一些政治投機家、蠱惑家和牟取私利的人操縱,他們以荒謬可笑的瀆神罪,對蘇格拉底處以極刑,這件事更助長了柏拉圖對民主政體的成見。小編想問,你知道柏拉圖的老師嗎?
那個時代最正直、最智慧的人
小編想問你20歲的時候在幹嘛呢?從20歲起,柏拉圖就師從蘇格拉底,學習研究哲學。作為柏拉圖的導師及朋友,蘇格拉底主張靈魂不死,認為任何懂得善的人不會選擇惡,這些思想對柏拉圖影響深刻。柏拉圖崇拜蘇格拉底,認為蘇格拉底是那個時代最正直、最智慧的人。柏拉圖的著作以對話為主,其中絕大多數以蘇格拉底為主要對話者。並且在蘇格拉底死後,布拉圖離開雅典,在外遊歷12年,先後去過小亞細亞沿岸、北非、義大利南部,考察各地制度風俗,與各地學者進行接觸。很快,他便成為知名的哲學家。小編認為,看來遊歷是有價值的。
理想論和理想國
中國有哲學,西方也有哲學,小編想問哪個哲學更深奧?柏拉圖的哲學是建立在實在與現象的區別之上的。柏拉圖認為,世界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由理念構成的理性世界,另一個是由個別事物構成的感覺世界。前者真實、完美而永恆,後者虛假、殘缺而變化,柏拉圖的理念把理性世界和感覺世界對立起來了。在柏拉圖看來,理念先於物質存在,知識是人先天固有的,人們的學習過程就是回憶的過程。小編認為,顯然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唯心論,你是怎麼看待的呢?
《國家篇》是柏拉圖偉大的設想
柏拉圖心中的理想國家是由三個階級的人構成:護國者、衛國者、生產者。護國者負責治理國家,要有智慧之德;衛國者擔當對外禦敵、對內保民之責,要有勇敢之德;生產者從事各種生產,要有節制之德;至於奴隸只是一種會說話的工具,如果三個階級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國家必然處於和諧狀態。為保障和諧狀態的實現,柏拉圖主張,國家的統治者應該由哲學家所謂的「哲學王」來擔任,因為哲學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義感和理性。如果在當今社會,那麼哲學家可能就是統治者,讀者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只是哲學家當統治者,那麼國家會怎麼樣呢?
柏拉圖的哲學學園
在那個時代的學園,你可能會想不到是那樣的開放,與我們當今時代的大學學校差不多。在學園裡,採用對話的形式進行教學,老師可以隨心所欲,不拘一格,學生也不必恭恭敬敬,唯命是從。這種輕鬆的學術空氣,有助於對各種問題的自由討論。柏拉圖時代的阿卡德米成為當時求學青年嚮往的地方。並且學生大多來自希臘各城邦的上層社會,男生、女生平等對待。學園開設的課程有算術,幾何,天文學等。柏拉圖強調進入學園的人必須學好幾何學,否則就很難以進入深奧的哲學殿堂。
小編認為這也有其中的道理,因為在你學了高等數學的幾何學中,其實與哲學也有很多相關的內容。最後小編想問的是你對他是怎麼看待的呢?我認為柏拉圖,儘管人們對他的思想存在爭議,但它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影響則是大家公認的。那麼你又是怎樣看待幾何學與哲學的關係的呢?歡迎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