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說:「不懂幾何學者不得入內!」,你知道說的是什麼嗎?

2021-01-13 梓馨學文化

有一個英文「Academy」,譯為「學園」或「柏拉圖學園」,它位於雅典城的西北郊,曾是一個古代英雄的紀念地。這是生長著許多梧桐樹和橄欖樹,林中小道極富詩意。公元前387年,古希臘的偉大哲學家柏拉圖,在這裡建成一座學園,旨在探討世界上最深刻的哲學,培養世界上最睿智的頭腦,來實踐世界上最理想的政治。雖然門口寫著「不懂幾何學者不得入內」這句話,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咀嚼、玩味。你曾經咀嚼到其中的奧妙了嗎?

柏拉圖

柏拉圖哲學思想的政治活動

在公園前427年,柏拉圖出生於希臘雅典的一個貴族家庭。他們父輩都在政府中擔任要職,他們為柏拉圖提供了那個時代最理想的教育環境,充斥著財富和閒暇伴隨了他的一生。受家庭的影響,青年時代的柏拉圖便對政治產生興趣,希望城邦局勢的發展,成為他關注的對象。小編想和你談談其中他生活的背景。柏拉圖出生前,希臘發生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這場戰爭持續了近30年,以雅典同盟的慘敗告終。這一結局,充分暴露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也讓柏拉圖感到失望。為此,柏拉圖希望雅典實行一種類似斯巴達那樣的政體,讓國家大權掌握在少數明智、富有才幹、具有道德的人手中。戰後不久,雅典又恢復了民主制。新政權由一些政治投機家、蠱惑家和牟取私利的人操縱,他們以荒謬可笑的瀆神罪,對蘇格拉底處以極刑,這件事更助長了柏拉圖對民主政體的成見。小編想問,你知道柏拉圖的老師嗎?

柏拉圖雕像

那個時代最正直、最智慧的人

小編想問你20歲的時候在幹嘛呢?從20歲起,柏拉圖就師從蘇格拉底,學習研究哲學。作為柏拉圖的導師及朋友,蘇格拉底主張靈魂不死,認為任何懂得善的人不會選擇惡,這些思想對柏拉圖影響深刻。柏拉圖崇拜蘇格拉底,認為蘇格拉底是那個時代最正直、最智慧的人。柏拉圖的著作以對話為主,其中絕大多數以蘇格拉底為主要對話者。並且在蘇格拉底死後,布拉圖離開雅典,在外遊歷12年,先後去過小亞細亞沿岸、北非、義大利南部,考察各地制度風俗,與各地學者進行接觸。很快,他便成為知名的哲學家。小編認為,看來遊歷是有價值的。

理想中的烏託邦

理想論和理想國

中國有哲學,西方也有哲學,小編想問哪個哲學更深奧?柏拉圖的哲學是建立在實在與現象的區別之上的。柏拉圖認為,世界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由理念構成的理性世界,另一個是由個別事物構成的感覺世界。前者真實、完美而永恆,後者虛假、殘缺而變化,柏拉圖的理念把理性世界和感覺世界對立起來了。在柏拉圖看來,理念先於物質存在,知識是人先天固有的,人們的學習過程就是回憶的過程。小編認為,顯然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唯心論,你是怎麼看待的呢?

柏拉圖曾說過:真正的練習就是死亡

《國家篇》是柏拉圖偉大的設想

柏拉圖心中的理想國家是由三個階級的人構成:護國者、衛國者、生產者。護國者負責治理國家,要有智慧之德;衛國者擔當對外禦敵、對內保民之責,要有勇敢之德;生產者從事各種生產,要有節制之德;至於奴隸只是一種會說話的工具,如果三個階級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國家必然處於和諧狀態。為保障和諧狀態的實現,柏拉圖主張,國家的統治者應該由哲學家所謂的「哲學王」來擔任,因為哲學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義感和理性。如果在當今社會,那麼哲學家可能就是統治者,讀者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只是哲學家當統治者,那麼國家會怎麼樣呢?

柏拉圖生平

柏拉圖的哲學學園

在那個時代的學園,你可能會想不到是那樣的開放,與我們當今時代的大學學校差不多。在學園裡,採用對話的形式進行教學,老師可以隨心所欲,不拘一格,學生也不必恭恭敬敬,唯命是從。這種輕鬆的學術空氣,有助於對各種問題的自由討論。柏拉圖時代的阿卡德米成為當時求學青年嚮往的地方。並且學生大多來自希臘各城邦的上層社會,男生、女生平等對待。學園開設的課程有算術,幾何,天文學等。柏拉圖強調進入學園的人必須學好幾何學,否則就很難以進入深奧的哲學殿堂。

小編認為這也有其中的道理,因為在你學了高等數學的幾何學中,其實與哲學也有很多相關的內容。最後小編想問的是你對他是怎麼看待的呢?我認為柏拉圖,儘管人們對他的思想存在爭議,但它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影響則是大家公認的。那麼你又是怎樣看待幾何學與哲學的關係的呢?歡迎分享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古希臘數學家幾何之父-歐幾裡得:科學上沒有專供國王行走的捷徑
    歐幾裡得出生於希臘雅典,可以說是少年得志,30歲的時候就成為了非常有名的學者。他有名到什麼程度呢?他經常是國王的座上賓。他的著作《幾何原本》(又稱《幾何學原理》)被公認為歷史上最成功的的教科書。歐幾裡得的生辰:約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5年。
  • 柏拉圖:我參透了愛情,卻搞不懂為什麼只有五種正多面體
    這個問題困擾了柏拉圖一生,讓笛卡爾少了一個命名機會,差點讓歐拉大神犯錯,卻彰顯了柯西數學的逆天天賦!公元前387年,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亞裡斯多克勒斯,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柏拉圖,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喜歡上了研究幾何。
  • 柏拉圖:我參透了愛情,卻搞不懂為什麼只有五種正多面體!
    公元前387年,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亞裡斯多克勒斯,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柏拉圖,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喜歡上了研究幾何。據說柏拉圖為了深入研究幾何,還專門在雅典西北郊外陶器區的柏拉圖學院門口立著一塊「不懂幾何者,不得入內」的牌子。
  • 幽默、風趣而又執著的「幾何教父」——歐幾裡德的二、三趣事
    三個硬幣的故事一次,他的一個學生問歐幾裡德:「學習幾何,究竟會有什麼好處?」歐幾裡德沒有回答這個學生的提問,而是轉身吩咐僕人說,「拿三個硬幣給這位先生,因為他想在學習中獲得實利。」這位學生羞愧得無地自容。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歐幾裡德對數學的態度。
  • 初等幾何筆記(一):希爾伯特的公理體系——第一部分
    (請原諒我杜撰的兩個名字),開心地說:「老李老李,我做了一件偉大得不得了的事情!我精確無比地繪製了一百種不同的三角形,然後對它們進行了精確無比的測量, 你猜我發現了什麼?我發現所有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 180!你看我家院子的地上,全是我畫的圖.」於是老李來到庭院,在仔細看過一百個三角形後,若有所思地說:「 可是無論你檢查了多少個三角形,我總可以再畫一個你沒檢查過的三角形吧!你的結論只是對你檢查過的三角形成立,你怎麼能保證我所畫的這個新的三角形滿足你的結論呢?」
  • 被譽為數學家的《聖經》,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究竟有多珍貴?
    由於受這種氛圍潛移默化的影響,歐幾裡得從小就很好學,十幾歲的時候,更是野心勃勃,想要進入雅典大名鼎鼎的柏拉圖學院學習,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把野心都寫在了臉上。不過柏拉圖學院可不是你想進就能進的,據說,該學院從建成開始,門口就豎著塊板子,板子上明明白白寫著入院門檻:不懂幾何者,不得入內。這要換作一般人,恐怕只得悻悻然離開,頂多再暗自嘀咕兩句:「什麼玩意兒?
  • 歐幾裡得和他的《幾何原本》
    明朝末期的徐光啟——《幾何原本》傳入中國的首位譯者,在評論該書時說:「此書為益能令學理者祛其浮氣,練其精心;學事者資其定法,發其巧思,故舉世無一人不當學。」它在人類科學的發展史上影響了不計其數的科學巨匠,笛卡爾,費馬,高斯等等,甚至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都是參照《幾何原本》的格式來寫的。
  • 雙曲線的簡單幾何性質你還能說出來幾條?敢挑戰嗎?
    一、前言在這之前作者已經給讀者們講解了雙曲線的標準方程,如果沒有看過的讀者可以回去翻看一下,雖然知道了標準方程,但是有關於它的幾何性質都不知道,今天作者就來給讀者講解一下。二、雙曲線的簡單幾何性質我們從雙曲線的定義得出了雙曲線的標準方程,那麼我們就需要利用雙曲線的標準方程來研究它的幾何性質,但是由於焦點的位置導致標準方程不一樣,所以就以下述的標準方程討論:1)範圍雙曲線的標準方程也是函數,既然是函數就要討論它的自變量取值
  • 蘇格拉底的名言,你知道嗎?
    蘇格拉底說:無知的人是沒有資格行善的。因為行善沒有加上智慧,往往只是以善良之名行罪惡之事。善良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奸詐狡猾的壞人。而是那些數量龐大、缺乏常識、缺乏智慧的好人。 蘇格拉底說「我們需要的越少,我們越近似神。」每個人都知道生活只要一簡單就快樂,但快樂的人總是寥寥無幾。
  • 德國學者顧彬說:莫言餘華是落後作家,根本不懂什麼是人
    但是對於文學圈以外的絕大多數人而言,一個陌生的名字,一個滿臉布滿雕刻般的皺紋的老者,給出了這樣一種評論,「餘華莫言是落後作家,他們根本不懂人是什麼。」這究竟是刁鑽的評價,還是有理有據的深刻評判。他究竟站在何種角度去看待中國當代文學,對於中國的現當代歷史有著怎樣深刻的研究。他是否會比一個中國人更能讀懂中國的當代文學。
  • 柏拉圖的意見與知識割裂、洞穴囚徒比喻及靈魂說分析
    那個被減少的,但仍然清醒的部分即是理性,就是柏拉圖所說的更加真實的理智的領域;執著心就是感性,就是柏拉圖所說的可感的個別事物組成的整體。執著心並不是自性之外的單獨存在,執著心就是自性的錯誤認識,一旦自性覺醒,執著心就消失了。洞穴囚徒的比喻因不同的理解而有不同的深意。尋找真相的過程類似於修煉,解救囚徒失敗說明了真理被常人接受的困難。
  • 你會用英語說「四捨五入」嗎?
    聰明的你是否曾經注意過在使用 Excel 時,有時為了方便就需要對數字進行「四捨五入」老師會教你利用【ROUND()函數】來對數字進行「四捨五入」參數1表示進行四捨五入的數值參數2表示四捨五入時採用的位數
  • 丘成桐與人合著新書《內空間之形》在美出版
    大約在公元前387年,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雅典創辦了一所以希臘英雄阿卡德米(Academy)命名的學院,這是世界上第一所研究型大學。柏拉圖認為幾何學研究是通向認識宇宙本質的道路,他在學院的大門上方篆刻了一條戒律:「不懂幾何者請勿入內。」 1969年9月,20歲的丘成桐從香港來到美國,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名研究生。
  • 柏拉圖的「三觀」
    柏拉圖出身於貴族家庭,青少年時曾隨蘇格拉底學習八年。他的政治觀念與蘇格拉底一致,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創辦了一個學園,並在這裡講學達40年之久。他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其《理想國》和《法律篇》中,而且柏拉圖的教育「觀點」也非常多,今天老師總結了柏拉圖的「三觀」,讓我們一起來走進柏拉圖的世界。一、學習觀-「學習即回憶」柏拉圖是一個客觀唯心主義者。
  • 沒聽懂老外說了啥?你可別說「Pardon」啊!不然你永遠不懂!
    當然,也有可能因為晃神了,沒有聽到對方說什麼,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呢?其實我們要把聽不懂的情況分成兩種,哪兩種?往下看。1)第一種情況-沒聽清第1種情況是單純的沒有聽清楚對方在說什麼,需要對方再次重複一遍.
  • 【國際縱深】你說的英語「聽不懂」?就對了!
    不少母語為英語的人發現,開會時,自己從小說到大的英語竟然還有人聽不懂!更要命的是,聽不懂的人似乎還佔多數,自己反而成了另類。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了呢?  【重新上英語課的美國人】  本·巴倫是土生土長的美國芝加哥人,天天和同胞打交道,從沒覺得用英語與人交流存在什麼障礙。
  • 量子力學都不懂?還在說你知道量子科技?
    不過別一聽到量子科技就開心,在你準備關注量子科技概念股之前。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量子嗎?如果連量子都不知道,還最後稀裡糊塗地梭哈又稀裡糊塗被套,那小編只能為你祈禱了。哎,不懂量子力學不要緊,小編看完只希望看完這篇的小夥伴至少讓長輩們別再給量子概念交智商稅了,動動手指轉發到家庭群裡去,不轉不是……小編隨手一搜「量子鞋墊」,第一條就是一家號稱擁有量子科技的公司,什麼量子鞋墊、內衣、襪子就都……量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