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3月30日消息:一朵朵小小的白色正給盧安達經濟帶來廣闊的前景,如今成千上萬的小農戶已加入到除蟲菊的種植生產中。
據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只有四個主要從事除蟲菊種植加工的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肯亞、坦尚尼亞和盧安達。一直以來,除蟲菊被用於提煉天然、高效、受市場歡迎的生物農藥,旺盛的需求使盧安達幾乎瀕臨衰退的除蟲菊種植重新煥發生機,原因就是盧安達擁有豐富的火山灰土壤,具備種植最佳除蟲菊的潛在條件,其種植的除蟲菊含有70%至80%的活性成份,品質極佳。
僅2011年一年,盧安達全國每月除蟲菊的花卉產量從年初的209噸增加到年底的700噸,出口收入增長380%,全球市場份額由6%猛增至15%,極大地增加了8000多種植戶的家庭收入,除蟲菊花卉種植面積也隨之快速增長。
其實產業的繁榮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那時不斷有企業進進出出,甚至連盧安達唯一的SOPYRWA精煉廠也到了瀕臨破產的邊緣,當地媒體《卡裡辛比商報》的報導將原因歸咎於國際市場客戶關係惡化、局部市場份額遭到侵蝕、金融機構與花農合作社關係緊張甚至破裂等諸多因素。
除蟲菊這種植物由歐洲人於1936年引入盧安達,是一種安全、天然、可替代傳統有害化學合成殺蟲劑的生物農藥,如今被廣泛用來防治各類昆蟲。1963年,盧安達政府為擴大除蟲菊產業,採取了贈予每位種植戶位於盧安達西北部的「火山國家公園」兩公頃土地的政策,農戶們可將贈予的承包土地的40%用於種植除蟲菊,剩餘的60%自由支配。
到了20世紀70年代,政府倡導將種植協會和加工協會合二為一,成立了OPYRWA公司,不幸的是,公司成立之時就面臨了全球除蟲菊市場低迷。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除蟲菊素合成農藥成本不斷上升,同時使用除蟲菊素農藥的危害因素尚不清楚,除蟲菊素農藥市場的發展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盧安達的除蟲菊出口直線下滑。為實現就地加工、增加除蟲菊產品附加值,OPYRWA精煉廠應運而生,從原材料中提取純的除蟲菊素,純度達到無需再加工就可添加至配方中製成農藥,並因此大幅降低運輸成本,這對處於內陸國的盧安達意義十分重大。
但1994年盧安達發生的大屠殺事件,幾乎使整個產業和國家基礎設施崩潰。農戶們逃離了自己的家園,工廠被遺棄,新建的OPYR鄄WA精煉廠尚未完工,國家就陷入了騷亂之中,衝突一直持續到2001年,之後政府開始推行產業私有化作為經濟增長的引擎,決定以OPYRWA精煉廠私有化的形式恢復除蟲菊的生產,同時精煉廠更名為SOPYRWA。
如今10年過去了,全球除蟲菊市場有所回升。SOPYRWA公司也因此發展成為東非共同體除蟲菊三大精煉廠之一,在世界除蟲菊市場佔有重要地位,僅在2011年前半段,公司除蟲菊出口就達163萬美元。由於其優越的產品質量和現代化的加工工藝,使得公司除蟲菊產品與東非共同體國家的同類產品相比更為暢銷。
10年前,肯亞主導世界除蟲菊的生產,佔據全球貿易市場70%的份額,年出口1.35億美元。然而近6年來,由於違規操作、官員腐敗及延遲支付農民貨款等因素,肯亞除蟲菊生產大幅下降。
SOPRYWA公司現正致力於1.5萬家網絡農戶供應鏈的建立,並通過重建私營合作社的方式,使之直接與農戶打交道,承擔除蟲菊乾花收購、付款、良種銷售等業務,採取較高收購價和現貨付款的原則惠及農戶。公司希望通過上述計劃提高盧安達除蟲菊的全球市場份額至20%。此外,公司還與一家英國合作夥伴組建合資企業,共同開發高附加增值的產品。
由於盧安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國際合作夥伴的介入,SOPYRWA公司將迎來一個豐收年。
隨著全球市場需求的快速復甦,需求增長遠大於供給的4倍,且對有機農藥需求持續增長,加之肯亞近年來除蟲菊產量的下滑,給盧安達創造了極佳的產業發展契機。
理想的氣候和當地火山灰土壤條件,加上投資環境的日益改善,盧安達除蟲菊種植和加工將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丁懷敏 譯自《荷蘭花卉網》
推薦閱讀:
河南:新鄉大力發展鮮切花 為農民鋪就增收致富路
洋桔梗有望成為雲南第五大鮮切花品種
洋桔梗 內銷需求旺盛價格逐步攀升
切葉 品質提升供應穩定後市行情看漲
(來源:中國花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