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見央企薪酬改革「陽光化」

2020-12-05 中國會計視野

據報導,國務院國資委日前公布了負責管理的111家企業負責人2015年度稅前薪酬,最高達到上百萬元,最低僅為四五萬元,平均水平大致在50萬元到70萬元左右。這是央企高管薪酬首次全面公開亮相,引發廣泛關注。

網民指出,新一輪國企改革,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是最早啟動的一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央企高管薪酬「陽光化」僅是央企薪酬改革的第一步,央企高管薪酬之外的信息,也應該接受公眾監督。此外,期待在「透明」的基礎上,央企高管的薪酬能夠更加合理、規範、公平。期待通過薪酬改革帶動國有企業不斷做優做大做強。

「陽光央企」邁出重要一步

輿論指出,央企高管薪酬公開亮相,是打造「陽光央企」的重要內容。央企負責人一方面是職業經理人,一方面又是有較高行政級別的公務人員,在職務薪酬上既有高管工資,又含「高官」待遇。此次曬出工資單,表明央企向公開化、透明化邁出重要一步。

網民「然玉」表示,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該怎樣通過任期激勵、股權激勵等形式,在中長期內實現央企領導薪酬和企業經營業績的深度掛鈎,並據此形成一套穩定、成熟的職業評價與回報體系。

激勵和約束同在

網民「林止」指出,薪酬可高可低,激勵和約束同在。所謂「合理」和「公平」的薪酬體系,一方面要有足夠的「胡蘿蔔」,起到正向的激勵作用,讓央企負責人全身心投入並勇於創新,帶動企業長遠發展;另一方面,薪酬體系也要有「大棒」,起到約束作用。

此外,也有網民指出,要按照統籌推進、重點突破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要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網民「然玉」寫道,央企薪酬改革任重道遠。如何做到行政任命人員與市場化聘用人員的差別化管理,如何建構有針對性、高效率的職業激勵方式,有待於在今後的實踐中探索破題。

延伸閱讀:

  • 地方拋出重點領域改革國企改革或成重點
  • 國企改革將實行清單式監管
  • 相關焦點

    • 央企高管曬年薪 稅前薪酬80萬元以上超40位 百萬年薪15位
      央企,是大家公認的好單位,好單位自然該有好待遇。央企高管的工資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近日,國資委考核分配局公布了2015年度,111家央企負責人所得的稅前薪酬,大家一直想了解的央企高管薪金公布於世。
    • 央企社會形象的輿情特點--輿情頻道--人民網
      貼近民生的央企管理和改革易受關注。2014年,央企的人事管理受重視程度高,包括央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整治央企負責人貪汙腐敗現象及反對央國企崗位「世襲」等話題。如《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關於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這兩項改革部署在不到兩周的時間便獲得審批通過,速度之快超出想像,足見中央對於央企管理的重視程度,而輿論對此也給予高度關注。   以往來看,輿論對央企的腐敗、過度消費、信息公開程度有限等問題的容忍度較低,而2014年,打開國資國企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新局面。
    • ...佔比超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指標 多個央企跑出改革「加速度」
      國務院國資委2020年12月24日向媒體公布中央企業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總體工作進展情況顯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以來,各中央企業計劃在2020年底前完成的改革舉措總計2700餘項,不少企業在規定完成時間內跑出了改革的「加速度」
    • 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央企跑出「加速度」
      延伸閱讀 近日,新華社發表中國石化、國家能源集團、中國三峽集團等央企積極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綜述文章小新為大家分享——不斷推進國企改革向縱深發展——中國石化積極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綜述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今年以來,中國石化積極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穩步推進各項改革工作,聚焦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戰雙勝
    • 華電或加入央企改革大軍 五大發電集團重組加速
      原標題:華電或加入央企改革大軍 五大發電集團重組加速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央企改革逐步深入,五大電力集團除了中電投和國電集團,其他幾家也可能在此背景下迎來重組和兼併的改革   編者按:近日,華電集團旗下華電能源和金山股份兩家上市公司雙雙停牌;7月18日,農發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農發種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因籌劃重大事項停牌
    • 邛崍:天邛產業園區實施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近日,天邛產業園區管委會第一階段全員聘用考試舉行,標誌著該園區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正式啟動。今年以來,為充分發揮天邛產業園區經濟主戰場的作用,建立符合天邛產業園區發展需要的幹部人事管理體制機制,我市出臺了《天邛產業園區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總體方案(試行)》,著力改革創新選人用人、收入分配和幹部管理機制,逐步建立符合天邛產業園區發展需要,能充分調動幹部職工積極性、創造性,充滿生機活力的幹部人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 央企整合風再次颳起 六大央企重組機會浮出水面
      在央企整合、國企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中糧系」上市公司股價一度遭遇資金爆炒,分析指出,中糧集團為國家首批試點央企改革的標的,未來相關上市公司加速改革提升效率與活力預期強烈,值得關注。這是A股市場對於央企整合的最好呼應。  不管相關上市公司如何澄清重組傳聞,市場熱情依舊不減,為什麼?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央企改革已全面鋪開,首批改革試點無疑將首先受益。央企大整合既是中央的決策部署也是央企發展的內在要求:  一是國企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需要。
    • 央企改革板塊跌7.94% 華電能源等35股跌停
      網易財經8月18日訊 截至收盤,央企改革板塊跌消息面上,大智慧通訊社從權威人士處獨家獲悉,已通過中央深改組審議的《關於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有望在日內全文公布。「文件在中央深改組第十三次會議已經審議通過了,這兩天就要發布,最快周二(8月18日)就會對外全文公布。」
    • 央企改革再出新動作 中絲集團無償併入保利集團
      央企改革再出新動作 中絲集團無償併入保利集團7月8日,記者從國資委網站獲悉,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 中石油高管年薪被低估 隱性薪酬遠超顯性薪酬
      值得注意的是,中石油作為壟斷國有企業,其高管薪酬更是引起了很多的爭議。     中石油高管薪酬被低估     隱性薪酬遠超顯性薪酬     報告顯示,2007-2010年中石油高管人均薪酬分別是96.29萬、89.23萬、86.18萬和110.22萬。
    • 國企改革十項試點落地 六大重點整合行業迎新機
      摘要 【國企改革十項試點落地 鋼鐵等六大重點整合行業迎新機】隨著全面改革的不斷深化,央企改革再次到了整合的關鍵時期。日前,國資委、國家發改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召開發布會對外披露了國企改革「十項改革試點」落實計劃。
    • 2020國企改革必讀:破局新三項制度改革的10個核心方法論
      2016年,國務院國資委出臺《進一步深化中央企業勞動用工和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揭開了新三項制度改革的序幕。  2019年10月31日,國務院國資委下發《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把「三項制度改革」作為混改「改機制」的核心內容。  改革進入了新時代,三項制度改革進行了三十多年,但國企活力不足、員工動力欠缺的問題依然沒有根本解決。如何破局新三項制度改革?
    • 未來央企不超90家?中絲劃入保利,央企重組步伐加快
      多位專家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國企,尤其是央企的併購腳步從去年起加快。目前,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企數量為96家,未來可能控制在90家以內。央企重組又有新動作。多位專家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國企,尤其是央企的併購腳步從去年起加快。目前,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企數量為96家,未來可能控制在90家以內。中絲2016年資產負債率達97.51%保利集團網站顯示,該公司系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大型央企,於1992年開始組建,是國家一級資質房地產開發企業。
    • 國企公司制改革進入收官階段 還有哪些難啃的硬骨頭
      來源:第一財經 作者:祝嫣然   作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重要內容,全面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正在加速推進。  翁傑明介紹,為打好公司制改革的「收官」之戰,攻破「最後的堡壘」,9月底,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各有關部門和事業單位,正式印發了關於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的專項通知,明確提出認真落實主體責任、抓緊制定工作方案、因企制宜推進改革、加強政策指導支持、加快推進內部改革等五項工作要求。
    • CMA國內就業前景、薪酬待遇分析
      2014年末,一份承載著我國會計改革與發展方針的指導文件發布了:《財政部關於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面對世界經濟增速減緩、結構轉型、競爭加劇的後危機時代,未來十年內會計行業的人才結構將發生根本轉變。中低級財務會計人員將被管理會計人才取代,初步預計有60%的普通財務會計將被迫面臨失業或轉行。
    • 【關注】國資委:央企整合成效顯著!初步確立三種模式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的重組整合,成為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5年來,中央企業的重組整合穩步推進,國務院國資委先後完成18組34家央企重組,央企由117戶調整至98戶。5年來,央企重組著力推進強強聯合,穩妥推進裝備製造、電力、鋼鐵、航運、建材、旅遊等領域企業重組,更好發揮協同效應,實現優化提升。
    • 每經專訪國企改革專家李錦:國企改革更致力於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李錦 圖片來源:由受訪者提供李錦:2015年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在國有企業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制定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提升國資國企改革綜合成效。
    • 激蕩新動能 中國企業改革創新跑出加速度
      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打造新的競爭力,離不開各類企業的精誠合作、開放共贏,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重要契機。  目前,央企混改的數量已達到七成。國資委公布數據顯示,按照穿透式統計口徑,從2013年到2018年,央企混改企業的數量已經達到70%。
    • 中國電子登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
      如今,央企正勇挑大梁,發揮國民經濟「穩定器」「壓艙石」的作用,一方面積極抗疫復工,既聚焦主責主業,又做好全社會基礎保障;一方面專注改革發展,生產經營緊緊咬住目標不放鬆。身處國內和海外兩大市場,面對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重挑戰,央企任務繁重。疫情暴發之初,「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曾創下「央企速度」。如今,央企正勇挑大梁,發揮國民經濟「穩定器」「壓艙石」的作用,一方面積極抗疫復工,既聚焦主責主業,又做好全社會基礎保障;一方面專注改革發展,生產經營緊緊咬住目標不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