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炎熱,大家出去釣魚,釣那麼多魚怎麼讓他保證回到家是活的呢?
以前我釣魚多的時候都是放在兜子裡邊,魚會出現什麼樣呢,一個是死,一個是渾身血紅,死魚回來了也不好吃。送人,人家一看魚身體血紅也不願意要,會讓釣友們很頭疼,那怎麼樣才能讓魚鮮活的把活魚拿回家呢?
下面介紹民間釣魚人總結的幾種方法:
一、長魚護、少搬動
最普遍、最實用的做法就是選一個好的魚護。
魚護的作用:在釣到魚後,需要將魚暫時養起來,使其不至馬上死亡,這就是魚護的作用。
我選擇的就是競技魚護,這種魚護是刷膠的,魚護長度分為1.5、2.0、2.5、3.0米等,每節都用不鏽鋼圈固定,魚護的大小由不鏽鋼圈的直徑決定,30、35、40、45釐米等。
我選用的是40直徑、長4米的魚護,這種魚護優點比較多了,因為整個魚護提起來上下直徑是統一的,就像一個桶一樣,所有魚放到魚護裡面,活動的空間比較充足,不容易造成魚擠壓,刷膠的魚護線也不容易掛魚。用長4米左右的大魚護,像羅非等深水魚,可以保證存活率在90%以上。
此外,在垂釣期間,儘量少搬動魚護,尤其是長途搬動,更容易造成魚獲死亡。
二、泡沫箱、加冰密封
有車族,備泡沫箱一個,頭一天凍實大可樂瓶裝水,若干瓶。上岸返程,馬上把魚獲裝入泡沫箱,及時放經過冷凍成冰的瓶裝水,蓋嚴,用不粘膠帶密封。這樣至少可以保鮮10個小時以上。
這樣做既可保魚鮮,也可保您喝冰水。比風魚省時,而且更方便烹調。
三、蒙眼法
用浸溼的紙貼在魚的眼睛上,因為魚視神經後有條死亡腺,離水後就會斷掉。用此法,死亡腺可以保持一段時間,從而延長魚的壽命。
四、弓魚
在福建北部的崇山峻岭之間,流傳著一種鮮為人知的古老技藝。早在元朝末年,弓魚之法便已盛行。這種方法很厲害,弓過的魚可以存活十個小時。
具體做法是:用一根繩將池塘裡打撈上來的魚,一端穿過魚的上唇,另一端綁住魚尾,然後放入水中經初綁、復綁,讓魚「吐故納新」。魚被綁後呈弓狀,故得名。「弓魚」
弓魚原理:如圖頭尾栓結成弓狀,鰓蓋被迫打開,鰓絲直接接觸空氣,空氣一直處於流動狀態通過魚鰓,這樣魚就能在空氣中小小地呼吸了。魚在離開水後,可以在空氣中存活十多個小時。不但腥味全除,還依然能保持鮮活。
五、麻醉法
在活鯽魚和鯉魚的鼻孔裡滴上一兩滴白酒,然後把魚放在通氣的籃子裡,上面蓋一層溼布,二三天內魚不會死去。也有的釣友往魚桶裡面滴幾滴白酒,據說效果也不錯。
六、鹽醃製法
夏季野釣,特別是釣水庫,白條等小雜魚很多而且特愛吃鉤,若專釣白條,一天少則能釣5-6斤。這種魚雖小,但油炸後,很下酒。可缺點是特別容易死,釣上岸後不及時處理馬上就會腐化。
我的方法是:出釣時帶點鹽和一把小剪刀,收竿後就地宰殺然後適量撒些鹽,放入塑膠袋就行了,若能再放幾粒花椒保鮮效果就更好了。
以上方法,是我的一點經驗,有興趣的釣友可以一試!並分享你的方式,大家一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