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林業局新聞發言人錢軍認為,生態恢復是直接作用,更深層次的則是,未來這裡會成為江東新區CBD的戶外休閒、運動休憩場所,優良的環境將像著名的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一樣,引來人才、帶來商機,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進駐,真正打造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際溼地城市河流溼地修復典範。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黨朝峰 王康景
恢復紅樹林引候鳥棲息繁衍
打造江東新區CBD「鳥類天堂」
在設計方案中,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的一個重要部分,是種植一片紅樹林。「這裡過去有一些紅樹林,但是因為人類活動較多,紅樹林的量非常少。」海口市溼地管理中心主任陳松說。
據介紹,紅樹林溼地在維護海岸帶水生生物物種多樣性方面作用明顯,其內部產生的凋落物為近海海洋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餌食,再加上河口、海灣近岸富含營養的水體,為大量的藻類、無脊椎海洋動物和魚類等提供了理想的生境,紅樹林成為海洋鳥類最理想的天然棲息地,是候鳥的越冬場和遷徙中轉站,也是各種水鳥的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的場所。用美好的自然環境讓鳥類留下棲息繁衍,營造良好的護鳥、觀鳥聚集地,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們每年都要做一個監測報告,只要這裡的生境恢復好,基本上可觀察到的鳥類都會飛來,現在修復期間,小島上已經出現個別白鷺前來覓食,這裡將打造成江東新區CBD『鳥類天堂』。」錢軍介紹,每年都有大量候鳥從西伯利亞、東亞等地起航,一路南飛來到東寨港,萬鳥歸林的震撼景象,為冬日的海島更添生機。此外,紅樹林被稱為「消浪先鋒」、「海岸衛士」,被譽為海岸的保護神,紅樹圍灘,大有可觀。海口市林業局新聞發言人錢軍表示,經過修復,力爭將邁雅河區域打造成集紅樹科研、科普、觀賞的最佳基地。
將成新型溼地綜合體驗園
與東寨港形成江東新區生態兩翼
正在修復的邁雅河區域溼地與江東新區CBD僅僅隔了一條道孟河。「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在江東新區東部,雖然生態環境良好,但距離起步區CBD有段距離,而且保護區很多地方不對外開放,所以對於未來在CBD工作生活的人來說,邁雅河修復好的溼地就是最佳選擇。」設計方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王嫻說。
王嫻介紹,邁雅河生態修復的設計理念是打造人和自然的和諧共生,在充分修復動植物生境基礎上,逐步引入人類活動,未來在江東新區CBD生活和工作的人,就是在自然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
「這裡以後有點像杭州西溪溼地公園,水系環繞小島,除了生態敏感區不開放外,人們在木棧道上可以親近溼地,觀鳥賞花,在繁忙工作及快節奏生活之餘,吸收新鮮空氣、舒放壓力、鍛鍊身體。」設計方相關負責人徐衛創說。
海口市溼地管理中心主任陳松認為,邁雅河修復項目完成後,將與東寨港形成江東新區生態兩翼,有「海口江東新區綠心」之美譽,是江東新區核心區重要的溼地公園之一。計劃打造溼地生態修復、紅樹林科普宣教、自然公園遊賞三位一體,飛鳥歸來,人氣聚集的新型溼地綜合體驗園。「市民在辦公室就能欣賞白鷺齊飛的景象,這將是他們家門口的戶外休閒、運動休憩場所。」陳松說。
打造生態旅遊品牌
當地百姓家門口就能吃上「旅遊飯」
據介紹,通過對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環境治理及生態網絡構建,對溼地生態環境進行系統治理,全面提升江東新區生態系統,利用「退漁還溼」工程,將旅遊開發與生態保護修復有機結合,積極打造生態旅遊品牌,生態「紅利」將逐漸顯現。
徐衛創認為,隨著生態旅遊發展逐漸形成,當地百姓將共享生態建設福利,同享綠色生態紅利。
記者在走訪周邊村子時,已有村民想到通過發展民宿,借自貿港建設的熱潮,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希望通過修復邁雅河溼地,構建生態文明現代典範城市建設新格局,積極助力江東新區『一港雙心四組團、十溪匯流百村恬、千頃溼地萬畝園』的城鄉空間結構構建,打造城市型溼地公園,為江東新區築牢生態基底。」錢軍說。
將為江東新區帶來「溼地效應」
為自貿港建設引來人才帶來商機
「未來隨著邁雅河溼地修復完成,江東新區起步區一帶生態環境將越變越好,這將為該區域城市發展帶來增值效應,良好的環境將引來人才帶來商機,對總部企業和人才,將起到『築巢引鳳』的作用。」設計方相關負責人徐衛創說。
徐衛創以廣州市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為例。《南方日報》曾報導:從飽受侵蝕、瀕臨「消失」的萬畝果園到「具有全國引領示範意義的」國家溼地公園海珠溼地展現了海珠區、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成果。海珠溼地的生態效應逐漸轉化為創新經濟和高端人才的集聚效應,500強企業、大型央企及上市企業等,在海珠溼地周邊匯聚,已吸引騰訊、阿里巴巴、小米等領軍企業的一批核心業務,形成廣州新落戶企業的「溼地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