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未來的邁雅河:十裡畫廊一道風景

2021-01-15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
  「這是我們生態修復後的一個目標,恢復生態、『築巢引鳳』,還候鳥一片溼地棲息地。」邁雅河生態修復項目設計師王嫻說。

  海口市林業局新聞發言人錢軍認為,生態恢復是直接作用,更深層次的則是,未來這裡會成為江東新區CBD的戶外休閒、運動休憩場所,優良的環境將像著名的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一樣,引來人才、帶來商機,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進駐,真正打造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際溼地城市河流溼地修復典範。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黨朝峰 王康景

  恢復紅樹林引候鳥棲息繁衍

  打造江東新區CBD「鳥類天堂」

  在設計方案中,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的一個重要部分,是種植一片紅樹林。「這裡過去有一些紅樹林,但是因為人類活動較多,紅樹林的量非常少。」海口市溼地管理中心主任陳松說。

  據介紹,紅樹林溼地在維護海岸帶水生生物物種多樣性方面作用明顯,其內部產生的凋落物為近海海洋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餌食,再加上河口、海灣近岸富含營養的水體,為大量的藻類、無脊椎海洋動物和魚類等提供了理想的生境,紅樹林成為海洋鳥類最理想的天然棲息地,是候鳥的越冬場和遷徙中轉站,也是各種水鳥的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的場所。用美好的自然環境讓鳥類留下棲息繁衍,營造良好的護鳥、觀鳥聚集地,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們每年都要做一個監測報告,只要這裡的生境恢復好,基本上可觀察到的鳥類都會飛來,現在修復期間,小島上已經出現個別白鷺前來覓食,這裡將打造成江東新區CBD『鳥類天堂』。」錢軍介紹,每年都有大量候鳥從西伯利亞、東亞等地起航,一路南飛來到東寨港,萬鳥歸林的震撼景象,為冬日的海島更添生機。此外,紅樹林被稱為「消浪先鋒」、「海岸衛士」,被譽為海岸的保護神,紅樹圍灘,大有可觀。海口市林業局新聞發言人錢軍表示,經過修復,力爭將邁雅河區域打造成集紅樹科研、科普、觀賞的最佳基地。

  將成新型溼地綜合體驗園

  與東寨港形成江東新區生態兩翼

  正在修復的邁雅河區域溼地與江東新區CBD僅僅隔了一條道孟河。「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在江東新區東部,雖然生態環境良好,但距離起步區CBD有段距離,而且保護區很多地方不對外開放,所以對於未來在CBD工作生活的人來說,邁雅河修復好的溼地就是最佳選擇。」設計方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王嫻說。

  王嫻介紹,邁雅河生態修復的設計理念是打造人和自然的和諧共生,在充分修復動植物生境基礎上,逐步引入人類活動,未來在江東新區CBD生活和工作的人,就是在自然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

  「這裡以後有點像杭州西溪溼地公園,水系環繞小島,除了生態敏感區不開放外,人們在木棧道上可以親近溼地,觀鳥賞花,在繁忙工作及快節奏生活之餘,吸收新鮮空氣、舒放壓力、鍛鍊身體。」設計方相關負責人徐衛創說。

  海口市溼地管理中心主任陳松認為,邁雅河修復項目完成後,將與東寨港形成江東新區生態兩翼,有「海口江東新區綠心」之美譽,是江東新區核心區重要的溼地公園之一。計劃打造溼地生態修復、紅樹林科普宣教、自然公園遊賞三位一體,飛鳥歸來,人氣聚集的新型溼地綜合體驗園。「市民在辦公室就能欣賞白鷺齊飛的景象,這將是他們家門口的戶外休閒、運動休憩場所。」陳松說。

  打造生態旅遊品牌

  當地百姓家門口就能吃上「旅遊飯」

  據介紹,通過對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環境治理及生態網絡構建,對溼地生態環境進行系統治理,全面提升江東新區生態系統,利用「退漁還溼」工程,將旅遊開發與生態保護修復有機結合,積極打造生態旅遊品牌,生態「紅利」將逐漸顯現。

  徐衛創認為,隨著生態旅遊發展逐漸形成,當地百姓將共享生態建設福利,同享綠色生態紅利。

  記者在走訪周邊村子時,已有村民想到通過發展民宿,借自貿港建設的熱潮,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希望通過修復邁雅河溼地,構建生態文明現代典範城市建設新格局,積極助力江東新區『一港雙心四組團、十溪匯流百村恬、千頃溼地萬畝園』的城鄉空間結構構建,打造城市型溼地公園,為江東新區築牢生態基底。」錢軍說。

  將為江東新區帶來「溼地效應」

  為自貿港建設引來人才帶來商機

  「未來隨著邁雅河溼地修復完成,江東新區起步區一帶生態環境將越變越好,這將為該區域城市發展帶來增值效應,良好的環境將引來人才帶來商機,對總部企業和人才,將起到『築巢引鳳』的作用。」設計方相關負責人徐衛創說。

  徐衛創以廣州市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為例。《南方日報》曾報導:從飽受侵蝕、瀕臨「消失」的萬畝果園到「具有全國引領示範意義的」國家溼地公園海珠溼地展現了海珠區、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成果。海珠溼地的生態效應逐漸轉化為創新經濟和高端人才的集聚效應,500強企業、大型央企及上市企業等,在海珠溼地周邊匯聚,已吸引騰訊、阿里巴巴、小米等領軍企業的一批核心業務,形成廣州新落戶企業的「溼地效應」。

相關焦點

  • 關注江東新區生態修復系列報導︱未來的海口邁雅河:十裡畫廊一道風景
    ◎引候鳥棲息繁衍打造「鳥類天堂」◎與東寨港形成江東新區生態兩翼◎當地百姓家門口就能吃上「旅遊飯」◎為自貿港建設引來人才帶來商機未來的邁雅河:十裡畫廊一道風景「這是我們生態修復後的一個目標邁雅河生態修復項目設計師王嫻說。海口市林業局新聞發言人錢軍認為,生態恢復是直接作用,更深層次的則是,未來這裡會成為江東新區CBD的戶外休閒、運動休憩場所,優良的環境將像著名的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一樣,引來人才、帶來商機,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進駐,真正打造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際溼地城市河流溼地修復典範。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待 邁雅河復美之日
    後來的邁雅河區域遍布數百個大小魚蝦塘,過度的養殖導致水體汙染,鳥兒不來了,植被不再豐富,就連建了新房子的村莊也不那麼美了。環境破壞後,魚蝦養殖業頻頻虧損,有的魚蝦塘被荒廢,有人被迫外出打工。  2019年,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啟動,村民們渴盼,還給當地一片鳥飛蟲鳴、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邁雅河綠色生態區。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三亞大東海鯊魚咬人?
    南國都市報7月17日訊(記者 譚琦)17日11時47分,@海口網警巡查執法 發布了一條微博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一個腿骨折 一個腦出血
    南國都市報5月5日訊(記者 楊瓊文 文/圖) 瓊海市龍江鎮一對15歲的雙胞胎兄弟騎電動車去嘉積鎮參加同學的生日聚會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飼養鱷龜當野山龜賣
    南國都市報9月21日訊(記者 袁蘭)近日,家住海口市龍昆南路昌茂花園小區的林大爺,看到小區外有人賣「野山龜」,心地善良的他最終花了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焚風效應」了解一下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9日訊(記者 姚皓 通訊員 邢彩盈)據海南省氣象局統計,5月1日至8日,全省多地最高氣溫均突破當地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有關部門初定為路氏雙髻鯊
    南國都市報4月9日訊(記者 賀立樊)4月9日,幾張碼頭照片迅速席捲了三亞市民的手機屏幕,照片中近百條「大魚」橫七豎八地堆放在地上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換腎手術後4萬治療費讓她發愁
    南國都市報熱線966123訊(記者 易帆)23日,來自海南東方的26歲的李如晶向南國都市報求助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萬寧仙人洞 傳說中的「仙崗」
    8月30日,由萬寧市萬城鎮烏場小學蘇德智老師和幾位熱心村民帶路,南國都市報記者披荊斬棘,翻山越嶺,初探「仙人洞」。南國都市報記者 陳康 文/圖  尋洞  「仙崗」難尋,數次上山仍迷路  萬寧市大塘嶺位於萬城鎮烏場村與和樂鎮多德村交界,一條旅遊公路經過山嶺下。從萬城驅車40分鐘,就來到大塘嶺腳下。嶺上樹木茂盛,鬱鬱蔥蔥,山石嶙峋,有巨石衝破綠色植被,探出頭來。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噪音擾民遭小區住戶投訴
    南國都市報11月12日訊(記者 石祖波)「鋪面裝修,打樁聲、電鑽聲、敲地板聲,此起彼伏,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減肥儀這麼神?
    14日,海口工商部門聯合南國都市報社,對藏身在海口市海甸二西路海甸商業中心內的一場所進行突擊檢查,發現海口美蘭麗福健健身器材經銷部(以下簡稱麗福健經銷部)組織老人體驗減肥儀,並宣稱減肥儀能治療血栓等各種疾病。工商部門認為商家涉嫌虛假宣傳,責令停止經營接受調查。
  • 十裡畫廊,充滿著詩情畫意,景如其名,雲蒸霧繞楓林美!
    陽朔十裡畫廊位於陽朔月亮山,因沿路風景秀麗,如詩如畫,被稱為陽朔十裡畫廊。初春時,這兒還是看油菜花的最佳勝地,美不勝收!十裡畫廊名字起得很不錯,充滿了詩情畫意,實際上也確實景如其名。十裡畫廊實際上是陽朔縣城外的一條公路,很多大大小小的景點都或密或疏地分布在其兩側,站在橋上,看著竹林深處,總想像著把自己歸隱到竹林七賢所居深處,過過那種田園的恬靜生活,聽聽那古琴悠遠的廣陵散,品品那久遠的魏晉風,讀讀之乎者也,閒來烹茶細聊,種蘭聞香。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短肢領航鯨在三亞兩次擱淺
    南國都市報6月8日訊(記者 譚琦)水箱裡受傷的短肢領航鯨一直左右搖擺,潛水員黑皮不斷將它扶正。
  • 海口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工程50多畝示範段完工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9日消息(記者 王康景 通訊員 王聘釗)記者6月8日從海口市美蘭區獲悉,海口市江東新區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工程示範段50多畝的示範區已建成。綠化示範段已完工。通訊員 王聘釗 攝據了解,邁雅河生態修復工程項目位於海口市美蘭區靈山鎮,規劃面積8517畝,先期施工面積2200多畝,相當於兩個海口萬綠園。目前,該項目總施工進度已完成約40%,完成約620畝的土方工程、築島工程施工以及約300多畝的園林綠化種植、景觀基礎施工等。其中,50多畝的綠化示範段已完成施工,整個先期施工的2200多畝工程則計劃於今年底完工。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海甸島不怕海水倒灌被淹啦
    南國都市報記者從海口市城建集團了解到,隨著位於海甸五西路排洪渠出口處的雨水排澇工程完工並投入使用,將確保海甸島排洪渠兩側大部分地區,今後再遇大雨及高潮位時不因海水倒灌而被淹。  □南國都市報記者 黨朝峰  雨水排澇泵站能阻止海水倒灌  「威馬遜」和「海鷗」兩次強颱風雖已過去一年多,但每當想起海甸島在兩次颱風中被大範圍淹沒的場景,仍讓人感到後怕和擔憂。
  • 海口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50畝樣板區完工
    6月15日,記者航拍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工程現場。記者汪承賢 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15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 汪承賢)15日下午,站在海口江東新區江東大道二期路邊,放眼望去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一塊已經基本完工的渚島上一朵朵美人蕉綻放出黃色的花朵。在十餘種花草苗木的映襯下,50畝樣板區顯得生機勃勃。6月15日,記者航拍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工程現場。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市民住酒店渾身癢發現床上有蜈蚣
    南國都市報6月25日訊(記者 王洪旭)24日,海口市民王女士向南國都市報反映稱,6月22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一張珍貴的手繪地圖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記者田春宇 文/圖  這是中共瓊崖黨組織早期領導人之一羅文淹在1958年前後帶病所著的《海南島初期人民革命史料(回憶錄)》一書所附的地圖。  羅文淹的女兒羅平回憶,當時年邁的父親因水腫病、心臟病等疾病纏身,臉部、腿部浮腫,身體狀況每況愈下。
  • 企鵝是對愛情忠貞的動物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刊
    南極企鵝訪問海南暨冰雪嘉年華活動為方便市民購票,南國小讀者俱樂部面向全省家庭推出優惠親子套票。套票分為兩種:「2+1」套票(130元):即2個大人帶1個孩子;「1+1」套票(80元),即1個大人帶1個孩子,在海口市區範圍內提供送票上門服務。想要報名的家庭,可撥打66810223、66810226、66810242具體諮詢。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男子砍了1337棵木麻黃
    南國都市報3月18日訊(記者 王燕珍 通訊員 吳海青 何仕 )近日,文昌市森林公安局通過查獲的一無證運輸木材車輛偵破一起重大濫伐林木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