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工程50多畝示範段完工

2020-12-03 南海網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9日消息(記者 王康景 通訊員 王聘釗)記者6月8日從海口市美蘭區獲悉,海口市江東新區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工程示範段50多畝的示範區已建成。

綠化示範段已完工。通訊員 王聘釗 攝

據了解,邁雅河生態修復工程項目位於海口市美蘭區靈山鎮,規劃面積8517畝,先期施工面積2200多畝,相當於兩個海口萬綠園。目前,該項目總施工進度已完成約40%,完成約620畝的土方工程、築島工程施工以及約300多畝的園林綠化種植、景觀基礎施工等。其中,50多畝的綠化示範段已完成施工,整個先期施工的2200多畝工程則計劃於今年底完工。邁雅河生態修復工程完成後,將成為海口江東新區重要的城市生態後花園。

綠化示範段已完工。通訊員 王聘釗 攝

南海網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智慧財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

相關焦點

  • 海口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50畝樣板區完工
    6月15日,記者航拍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工程現場。記者汪承賢 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15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 汪承賢)15日下午,站在海口江東新區江東大道二期路邊,放眼望去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一塊已經基本完工的渚島上一朵朵美人蕉綻放出黃色的花朵。在十餘種花草苗木的映襯下,50畝樣板區顯得生機勃勃。6月15日,記者航拍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工程現場。
  • 自貿港|打造生態新「名片」!海口江東新區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工程...
    行走在海口江東新區邁雅河兩岸,放眼望去,流域所及已然換了模樣:昔日星羅棋布的養殖水塘不見了蹤影,一座座清水環抱的樹島躍然眼前,清風送爽,草綠花紅,美麗畫卷令人駐足流連。隨著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工程收尾,2200多畝的濱海生態溼地休閒區露出「真容」。
  • 悠悠邁雅河 生態復生機
    悠悠邁雅河 生態復生機6月11日,鳥瞰海口江東新區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示範區。據了解,海口江東新區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示範區工程目前已完工,該項目規劃面積8517畝,一期施工面積2200多畝, 2019年12月開建,計劃2021年底建成。項目建成後將全面優化邁雅河流域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實現水生態安全維護、水資源供給、防洪調蓄、生態旅遊和景觀提升等服務功能,最終將打造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引領區、溼地城市建設展示區、江東新區都市生態服務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示範區。
  • 海口邁雅河生態修復項目開工
    近日,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口江東新區12.18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臨空經濟區舉行。此次共開工7個重點項目,其中海口邁雅河生態修復項目作為江東新區生態系統的連接,正式開工建設。
  • 海口東寨港溼地生態修復工程完工
    這是12月23日在海口三江紅樹林省級溼地公園拍攝的栽種好的紅樹林(無人機照片)。近日,記者從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東寨港溼地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已經完工。12月23日,一隻翠鳥在海口三江紅樹林省級溼地公園的紅樹林休息。近日,記者從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東寨港溼地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已經完工。
  • 關注江東新區生態修復系列報導︱海口邁雅河:魚塘退 渚島現 披綠被
    關注江東新區生態修復系列報導之︱邁雅河(一)魚塘退 渚島現 披綠被看邁雅河新模樣江東新區明年將建成首個濱海生態休閒區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正在推進,攝於4月28日。開篇語提到邁雅河,除了生活在江東新區的當地人,很多海口人都不知道這條河流在哪裡。
  • 關注江東新區生態修復系列報導︱未來的海口邁雅河:十裡畫廊一道風景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黨朝峰 王康景恢復紅樹林引候鳥棲息繁衍打造江東新區CBD「鳥類天堂」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效果圖在設計方案中,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的一個重要部分海口市林業局新聞發言人錢軍表示,經過修復,力爭將邁雅河區域打造成集紅樹科研、科普、觀賞的最佳基地。將成新型溼地綜合體驗園與東寨港形成江東新區生態兩翼正在修復的邁雅河區域溼地與江東新區CBD僅僅隔了一條道孟河。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待 邁雅河復美之日
    後來的邁雅河區域遍布數百個大小魚蝦塘,過度的養殖導致水體汙染,鳥兒不來了,植被不再豐富,就連建了新房子的村莊也不那麼美了。環境破壞後,魚蝦養殖業頻頻虧損,有的魚蝦塘被荒廢,有人被迫外出打工。  2019年,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啟動,村民們渴盼,還給當地一片鳥飛蟲鳴、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邁雅河綠色生態區。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未來的邁雅河:十裡畫廊一道風景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黨朝峰 王康景  恢復紅樹林引候鳥棲息繁衍  打造江東新區CBD「鳥類天堂」  在設計方案中,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的一個重要部分,是種植一片紅樹林。「這裡過去有一些紅樹林,但是因為人類活動較多,紅樹林的量非常少。」海口市溼地管理中心主任陳松說。
  • 原創組圖|綠動海口江東:道孟河溼地公園、三江紅樹林溼地生態工程...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4日消息(記者 汪承賢)12月14日,記者走訪海口江東新區生態綠化升級改造工程了解到,目前,三江紅樹林改造基本完工,增加了1950畝紅樹林;芙蓉河、道孟河溼地公園建設也在有序推進。
  • 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芝田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進入衝刺階段
    ,該工程部分景觀建設已基本完工,周邊環境明顯改善。作為泰安市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重要一環,芝田河河道生態完整性、廊道連續性關係到流域內生態平衡,對我市生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芝田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探索生態前沿、城市前沿和文旅前沿為切入點,努力讓芝田河生境回歸自然。芝田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重點打造「印月」「觀林」「秋水」3個節點景觀,其中,「印月」景觀具有承接上遊旅遊和下遊生態的作用。「印月」景觀寓意「湖印天上之月」。
  • 粵斥71億元修復山水林田湖草生態
    其中,48個子項目已開工建設,已完工的項目有13個,工程完成90%以上的有26個,預計年底前可完成42個主體工程項目。2018年10月,廣東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被自然資源部等三部委確定為全國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也是全省唯一一個入圍項目。該試點總投資93.11億元,其中國家專項資金20億元。
  • 粵北南嶺山區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已投71億元!
    2018 年 10 月,廣東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被自然資源部等三部委確定為全國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也是全省唯一一個入圍項目。如今試點情況如何?11 月 30 日,記者從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截止今年 10 月底,項目已完成實際投資 71 億元,預計年底前可完成主體工程項目 42 個。
  • 我國五年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 溼地保護率達50%以上
    「十三五」期間,我國採取政策、法律、科學等綜合措施,全面提升溼地保護與修復水平。五年來,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國際重要溼地15處,國家重要溼地29處,溼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 「十三五」期間,我國持續強化溼地管理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溼地生態系統保護法律法規體系。
  • 自貿港|創一流營商環境,海口江東新區這樣幹
    「闖」字當頭,敢當先鋒,正成為海口江東新區這片熱土的鮮明底色。 俯瞰江東新區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工程項目示範段。 優化審批流程 加速企業投資落地 企業扎堆入駐的背後,是江東新區持續創一流營商環境的不懈努力。
  • 深圳河入海口將啟動紅樹林溼地生態修復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30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林業局)10月30日發布公示,將啟動對深圳河入海口紅樹林溼地的生態修復,提升溼地生態價值。2020年9月,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受理了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申報的深圳河入海口紅樹林溼地生態修復項目申請。該項目位於福田區沙頭街道沙尾村,項目一期涉及改造提升紅樹林4.3公頃。
  • 生態修復重構美麗河南——第50個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全省自然系統...
    最多時,100多家採石場2萬多人在這裡工作,炮聲隆隆、機器轟鳴、粉塵漫天。2000年,全部採石企業關停,此時的鳳凰山已是滿目瘡痍。  2006年以來,新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建設,聚全民之力,對鳳凰山進行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逐步啟動荒山造林、生態園區建設等工程。通過10多年的持續治理修復,不僅消除了地質災害隱患、修復了破壞的地形地貌,還讓昔日廢棄的礦山變成了今天新鄉市民的後花園。
  • 海口下月將啟動海岸線修復計劃
    今年海口東、西海岸線 為何多處遭到侵蝕破壞? 有關部門將如何修復? 對此 記者採訪了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多處海岸線遭侵蝕破壞 11月16日,記者來到海口市長濱北五路末端走訪發現,道路北側,一段路面已完全塌陷
  • 滏陽溼地生態修復工程
    溼地生態洲島滏陽溼地生態修復工程位於峰峰礦區新市區東南方向,石橋村東側,北至滏陽河,南至南環路,東至石橋村東崗。11月初,街道辦啟動溼地生態修復沉陷區治理工程,如今正在有序施工,雛形已經顯現。該項目區的水資源較為豐富,為溼地生態修復奠定了基礎。
  • 山東聚焦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累計修復海域2300多公頃
    山東聚焦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累計修復海域2300多公頃 2020-09-08 17:55: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張燕玲 責任編輯:張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