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卻原子能造出強相互作用的量子觸點 為製造量子電路設備開闢新途徑

2021-01-18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瑞士日內瓦大學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科學家合作,用量子冷卻壓縮的方法,將兩種物質通過奇特的量子力學性質連接在一起。這一成果為深入理解量子物理學,製造出未來量子電路設備開闢了新途徑。

    據每日科學網近日報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實驗團隊由蒂爾曼·埃斯林格和吉恩·布蘭圖特帶領。他們先用雷射束捕獲原子,隔離所有外界幹擾。雷射束將原子製冷到極低溫度,產生了潔淨的、具有量子力學性質的冷原子超導體。隨後研究人員將兩個冷原子云超導體通過一個量子觸點,以約瑟夫森結的形式連接起來,使其在強相互作用下結合在一起,並在超導體之間實現了超冷原子的高效傳輸。

    負責研究理論部分的日內瓦大學科學學院教授謝瑞·伽瑪奇解釋說,一般情況下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很弱,而在冷原子超導體內,粒子間相互作用非常強。通過冷卻帶來的強相互作用效應,就像水結成了冰:基本系統還和原來一樣,但冷卻後效果卻截然不同。伽瑪奇說:「通過這種新的量子連接方式,我們能揭示這些超導量子系統中的新效應。這是一項基礎性突破,讓超冷原子利用量子物理原理產生新的特性。」

    研究人員指出,要想在量子材料之間生成潔淨的結點非常困難。現在他們已能生成強相互作用的量子觸點,將量子材料連接在一起,最終能造出用於日常生活的新材料。這一成果是理解超冷原子傳輸的關鍵一步,有助於進一步研究超導及其他量子互連材料,用在計算機、電子設備、電晶體中形成電子線路,為更高效的信息處理開闢新途徑。

    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科學》雜誌上。

相關焦點

  • 雷射冷卻原子能造出強相互作用的量子觸點
    瑞士日內瓦大學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科學家合作,用量子冷卻壓縮的方法,將兩種物質通過奇特的量子力學性質連接在一起。這一成果為深入理解量子物理學,製造出未來量子電路設備開闢了新途徑。  近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實驗團隊由蒂爾曼·埃斯林格和吉恩·布蘭圖特帶領。
  • 眼見為實:精確原子量子位實現了量子計算的重大裡程碑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澳大利亞獨特的製造量子位的方法是在矽中精確定位單個原子,從而獲得了巨大的回報,新南大學的雪梨科學家首次展示了他們可以讓兩個原子量子「相互交談」。該研究中心是量子計算和通信技術(CQC2T)的卓越中心主任。Simmons的團隊通過精確定位和封裝矽片中的單個磷原子來創建原子量子。信息存儲在單個磷電子的量子自旋上。該團隊的最新進展——第一次觀察到兩個量子比特之間的可控相互作用——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在此之前,還有另外兩項突破,使用這種獨特的方法來構建量子計算機。
  • 利用發現引力波的原理來挖石油,量子設備的商業化趨勢已現
    日前,來自英國伯明罕大學的科學家們製造出了一臺「量子重力儀」設備。這臺 1 立方米大小的設備使用冷銣原子云作為傳感器,感知重力的微弱變化,從而對重力進行高精度的測量,可能在日後被用於石油、天然氣和礦產的探測。
  • 成功實現物質與光相耦合,或將能在量子水平上,觀察和控制物質
    這一成果為更好地控制和理解量子關聯繫統的性質開闢了新前景,在這些系統中,理論計算是困難的。有一大類材料被物理學家稱為「強相關」,包括絕緣體和具有不同尋常電磁性質的電子材料,甚至包括中子星中的中子。這種物質就是研究人員所說的「費米氣體」,費米氣體基本上是一種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的中性原子氣體
  • 人工量子系統中量子糾纏新途徑被發現
    原標題:人工量子系統中量子糾纏新途徑被發現 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物理學系和量子信息交叉研究中心王大偉研究員同王浩華教授聯合國內外多個研究團隊,首次在人工量子系統中合成了反對稱自旋交換作用,演示出利用手徵自旋態製備量子糾纏的新方法。
  • 科學家加強了裡程碑式量子計算機規模增長的關鍵的自旋軌道量子位
    一組國際科學家已經大大延長了矽中自旋軌道量子位可以保留量子信息的時間,從而開闢了一條新途徑,使矽量子計算機更具可擴展性和功能性。自旋軌道量子位已被研究了十多年,作為擴展量子計算機中量子位數量的一種選擇,因為它們很容易操縱和長距離耦合。
  • 原子及近原子尺度製造——製造技術發展趨勢
    製造技術將從以經典力學、宏觀統計分析和工程經驗為主要特徵的現代製造技術,走向以量子理論為代表的多學科綜合交叉集成的下一代製造技術 製造Ⅲ區別於製造Ⅱ的本質屬性是基礎理論的不同,即以量子理論為核心基礎。製造Ⅲ時代的到來已經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提前布局開展製造Ⅲ的研究與探索,是實現中國「製造大國—製造強國—未來製造」轉型的戰略抉擇。
  • 矽「量子點」中的人造原子為量子計算創建穩定的量子位
    研究人員在矽的「量子點」中創造了人造原子,矽是量子電路中的一個微小空間,其中電子被用作量子信息的基本單位qubit(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的量子工程師在矽晶片中創造了人造原子,為量子計算提供了更高的穩定性。
  • 控制量子:揭示了量子如何相互作用的細節!
    但在量子力學中,卻是完全不同的,在單量子粒子、雙粒子和三粒子系統中,發生在這個地方的行為,可以強烈地影響遠處的另一個量子粒子。在量子力學中,可以在更遠的距離上有更強的關聯性。這就好比如果你穿上一隻紅色襪子和一隻綠色襪子,那麼你從未見過的南極洲人也會這樣做,其研究發現了具有這些非常強關聯性的新狀態,而且這些關聯性可以很好地控制。
  • 原子及近原子尺度製造 ——製造技術發展趨勢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人員於2016年發表文章介紹了美國A2P理念,並結合強約束集成微系統,闡述了原子製造的意義。2019年4月,華為成立「戰略研究院」,正式將原子製造確定為其重要探索方向之一,並召開專題研討開始布局,旨在利用原子製造技術將摩爾定律極限進一步提升。
  • 量子計算武器庫又添一利器?
    原子量子位的自旋軌道耦合示意圖。《科學進展》雜誌12月7日報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的科學家們研究了矽中硼原子的自旋軌道耦合,這為擴展量子位指明了新方向。自旋軌道耦合,即量子位的軌道和自旋自由度的耦合,它允許利用電場(而非磁場)控制量子位,這將為晶片製造過程提供靈活性。論文作者之一、UNSW教授、量子計算與通信技術中心(CQC2T)項目經理斯文羅格(Sven Rogge)說:「矽中的單個硼原子是一個相對神秘的量子系統。我們的研究表明,在量子計算中,自旋軌道耦合可為擴充量子位數量提供諸多便利。」
  • 原子有不同自旋?已在傳輸實驗中,成果掌握對量子自旋的控制!
    利用電荷中性原子可以做更出乎意料的事情之一是:用它們來模擬電子的基本行為。在過去的幾年中,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物理系量子電子研究所的Tilman Esslinger小組開創了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中,被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的原子在勢差驅動下通過一維和二維結構傳輸。
  • 單原子電晶體在原子尺度下操控量子計算
    取得這些進步的關鍵在於數個原子甚至單原子電晶體的發明。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和馬裡蘭大學的科學家們最近發表的研究成果,為如何實現這種微型技術提供了設計藍圖。據《科學新聞》(Science News)報導,該項嘗試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如何複製這麼小的電晶體,其作用類似於微型開關。
  • 利用雷射觀察原子的旋轉使得科學家可以清楚的看透量子的神奇性
    《科學》雜誌上,發表了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的研究論文,開發出了一種控制和測量原子的新方法,新方法可以更進一步地了解量子世界的怪異。 他們的方法是在納米級光學電路中,使用微調雷射器來激發晶體中間隔很近的原子。
  • 找到量子「最佳位置」:研究人員找到了原子量子位在矽中的最佳位置
    在研究中,精確的位置已經被證明是發展量子比特間強大交互(或耦合)的必要條件。 領導這項研究的斯文·羅格教授說:「我們已經找到了在量子位元之間創造可重複的、強而快速的相互作用的最佳位置。」 「我們需要這些強大的交互作用來設計一個多量子位處理器,並最終成為一臺有用的量子計算機。」
  • 製造出最冷的分子量子氣體!
    博科園-科學科普:在量子氣體中,所有分子的性質都被限制在特定數值或量子化,就像梯子上的梯級或音階上的音符。將氣體冷卻到最低溫度可以讓研究人員最大限度地控制分子。所涉及的兩個原子屬於不同類別:鉀是一種費米子(具有奇數亞原子組成的質子和中子),銣是一種玻色子(具有偶數亞原子組成的玻色子)。得到的分子具有費米特徵。
  • 原子有不同自旋?已在傳輸實驗中,成果掌握對量子自旋的控制
    利用電荷中性原子可以做更出乎意料的事情之一是:用它們來模擬電子的基本行為。在過去的幾年中,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物理系量子電子研究所的Tilman Esslinger小組開創了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中,被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的原子在勢差驅動下通過一維和二維結構傳輸。
  • 基於雷射冷卻原子美國開發量子傳感技術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科學家正在對量子傳感領域進行探討,發現可以通過技術創新,提高陸軍導航和探測能力。  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傳感器與電子設備局物理學家Qudsia Quraishi博士指出,經典物理學可能限制精確感知技術(如成像和導航)的性能。他說:「精確成像通常受到光的衍射極限的限制。
  • 捕捉聲子:光子級聲音單元,為量子計算開闢新的道路
    在原型量子計算機中光子通常用來存儲信息,因為這可以利用量子效應實現前所未有的處理能力。儘管對聲子的操縱需要在極為精細的尺度上,但用其代替光子還是會有一些好處。在此之前,科學家一直缺乏這種能力。僅僅檢測到聲子就足以摧毀它。早期的方法是在超導量子位元的量子電路中將聲子轉換成電。這些電路能吸收特定能量值的聲子,如果聲子的能量匹配,電路就能吸收它。
  • 矽谷封面|誰能先造出世界最好量子計算機?IBM與谷歌展開量子大戰
    【劃重點】 1谷歌與IBM正展開針鋒相對的較量,看誰能首先造出世界上最好的量子計算機IBM是大型機和超級計算機領域無可爭議的霸主,而谷歌在去年10月份宣稱實現了「量子霸權」。如今,兩家公司正展開針鋒相對的較量,看誰能首先造出世界上最好、具有實用意義的量子計算機。雙方採用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同時也面臨著許多共同和各自需要克服的挑戰,那麼它們最終誰能在這場競爭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