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無人機提供核心「大腦」

2020-09-04 光明網

一個團隊歷時幾天才能完成的水質取樣檢測,無人機只用數小時飛一圈就搞定了。位於江寧開發區江蘇軟體園內的南京無人系統控制及通訊技術研究院,是一家專門為無人機研發智慧「大腦」的新型研發機構,團隊開發的無人機飛行平臺,已經廣泛運用在我市交通、環保、城市應急等領域。最近,研究院正謀劃在海外建一批分院,為研究院和孵化企業「集體出海」搭建快速通道。

看中南京創新氛圍,聯手高校創辦新型研發機構

來寧創辦研究院之前,總經理蔡曉剛曾在香港一家上市公司擔任總經理。因為本科就讀於南理工,公司又有南京市場業務,所以蔡曉剛一直對南京頗為關注。

2018年南京市委一號文發布,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創業,組建人才團隊持大股的新型研發機構。看到一號文的利好,同年3月,蔡曉剛和團隊創建了南京無人系統控制及通訊技術研究院,「看中的就是南京的創新政策和未來無人機廣闊的應用市場。」

讓團隊驚喜的是,政府不僅提供了辦公場地和資金支持,還提供了「保姆式」服務,對研究院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均給予了很大的扶持,研究院得以迅速發展。「目前,研究院孵化企業18家,2019年產值3000多萬元,今年預計產值過億元。」蔡曉剛說。

聚焦水務、交通等領域,搶佔無人機應用市場

研究院的研發中心佔據了辦公大樓的整整一層,年輕的研發人員正圍著幾十種形狀、大小和功能各異的無人機,拆拆裝裝,做著各種測試。研究院的主要任務是為無人機提供核心「大腦」,他們研製出的核心控制、通訊系統及針對數據自動識別的核心算法,可以讓無人機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我們的夢想是建立一個全國河道圖,該圖能將今後水質變化情況進行記錄,為政府治理水環境留下依據,目前準備先從江蘇做起。」從去年起,研究院研發的水務巡檢無人機就開始飛行在南京市大大小小的河道邊。傳統的水務監測主要依靠人力,受地理條件影響,耗時耗力、效率較低,如今無人機只需要沿著河道飛上一圈,其裝載的專用設備就可以實時將河道現場圖像和錄像傳回,通過智能算法進行大數據分析後,可清楚掌握河道狀況。包括兩岸護坡是否有違建、河道周邊是否有排汙口、水質主要汙染物含量等情況,並實時發送給相關責任人。

除了河道監測,公司還和省交通部門合作,對全市高速公路和橋梁進行巡檢,同步繪製路面病害、橋梁安全狀況圖譜,為相關部門管養工作提供依據。目前,公司在環保、交通領域的無人機監測服務已經成熟,正在洽談一批訂單。

正籌建海外研發平臺,孵化企業可「集體出海」

「我們的公司不是賣無人機的,而是通過無人系統控制及通訊技術的持續研發,為無人機創造更多的應用場景。」蔡曉剛介紹,研究院非常重視研發,每年銷售額20%投向研發,成立至今科技研發投入已超1000萬元。

為了讓研發始終保持「新鮮度」,同時為孵化企業產品開拓國際市場,研究院已建成巴黎分院,正在籌建俄羅斯和澳大利亞分院,為研究院和孵化企業「集體出海」搭建橋梁和快速路。分院將與當地優質院校開展研發合作,將國外的前沿科技資訊帶回來,讓國內自主研發的產品走出去。目前,巴黎分院已成功銷售一批無人機,用以監測當地居民區和名勝古蹟的安全。

南報融媒體記者 毛慶 實習生 張君儀

相關焦點

  • 基於蜜蜂的AI軟體可以為下一代無人機提供動力
    下一代無人機可以由人工智慧軟體提供動力,這些軟體的靈感來自於蜜蜂如何適應並駕馭其周圍環境,這是因為謝菲爾德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證明了他們是如何逆向工程蜜蜂的大腦,以創建一種無人機原型,該原型受飛行昆蟲能夠在數千米內準確導航並實時學習環境特徵,然後找到返回蜂巢的能力的影響。
  • 縱橫股份結合雲計算為無人機監管提供新手段
    摘要:近年來,工業無人機行業監管相關法規逐步完善,行業主管部門陸續出臺《民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辦法》《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管   近年來,工業無人機行業監管相關法規逐步完善,行業主管部門陸續出臺《民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辦法》《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管理規程(暫行)》等規章制度
  • 無人機技術可以為孩子教育提供哪些有用知識
    打開APP 無人機技術可以為孩子教育提供哪些有用知識 無人機之家 發表於 2021-01-14 18:12:30 隨著社會的發展
  • 無人機集群技術核心
    無人機集群技術核心集群控制算法  多無人飛行器系統要實現相互間的協同就必須確定無人飛行器之間邏輯上和物理上的信息關係和控制關係,針對這些問題而進行的體系結構研究可以將多無人飛行器系統的結構和控制有飛行器地結合起來,保證多無人飛行器系統中信息流和控制流的暢通,為無人飛行器之間的交互提供框架。
  • 世界首款商業化氫燃料電池為 執行人道主義任務的無人機提供強大動力
    圖1 DMI 無人機向維京群島運送緊急醫療物資。氫燃料電池組可為無人機實現超過 2 個小時的飛行時間,比大多數電池供電無人機長 4 倍。如果使用電池供電無人機來執行這一任務,則需要進行六次以上的電池更換。高密度電源設計,優化電池組性能為行動裝置開發氫燃料電池,需要全面的技術創新,從材料科學到整體系統級設計優化。移動性的關鍵是小型化、提高效率和減輕系統重量。此外,還應結合高能量輸出和耐用性,以實現長期、穩定的飛行。
  • 意念控制無人機 EEG頭戴設備可識別大腦產生的電活動
    有些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搖搖欲墜,而有些無人機則飛速飛往了終點線。這場無人機競速賽是世界上首個含有大腦控制界面的無人機競速賽事。這一場競速賽發生於佛羅裡達大學的一個室內籃球場,共有16名無人機競速選手參加了比賽,他們利用意念控制無人機的飛行。
  • 指揮交通之後,阿里雲ET城市大腦開始指揮無人機
    指揮交通之後,阿里雲ET城市大腦開始指揮無人機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18-10-08 摘要:上海臨港國慶上演科技版「海灘救護隊」,ET城市大腦指揮無人機自動巡邏
  • 提高無人機集群通信可靠性,這4種核心通訊網絡技術要掌握
    前面我們講過一期,無人機所涉及到的核心技術包括:(集群控制算法、任務規劃技術、編隊控制技術、路徑規劃技術、控制算法與通訊技術的耦合、通信網絡設計)等,今天我們就核心技術中的通信網絡設計這塊來進行詳細分析。
  • 為NASA火星探測器研發人工智慧大腦:NeuralaA輪融資
    選自Techcrunch機器之心編譯參與:李澤南、朱思穎最近上榜機器之心 AI00 十二月份榜單的 Neurala 是一家位於美國波士頓的創業公司,致力於為各種小型設備提供本地化的機器學習系統。這個團隊希望將自己的人工智慧引入玩具、無人機以及物聯網。Neurala 的技術強調使用本地的有限硬體資源實現高效的機器學習應用。該公司宣稱自己的產品將通過增量學習,在硬體部署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運行表現——同時無需聯網。對於一些時間敏感的領域,能夠進行本地自我訓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特徵。
  • 翼飛智能:提供無人機軟硬體整體解決方案,欲做接地氣的無人機服務...
    翼飛智能是一家高端無人機服務及數據提供商,自主研發及製造專業智能無人機,為用戶提供無人機軟硬體整體解決方案。目前,翼飛智能已研發13款以上產品,主要為多旋翼無人機和固定翼無人機兩種類型。其產品主要用於農業植保、環保監測、電力巡線、國土測繪等領域,為用戶採集數據,完成作業任務。
  • 想研究無人機智能集群編隊,這些核心技術必須掌握
    無人機集群技術核心集群控制算法多無人飛行器系統要實現相互間的協同就必須確定無人飛行器之間邏輯上和物理上的信息關係和控制關係,針對這些問題而進行的體系結構研究可以將多無人飛行器系統的結構和控制有飛行器地結合起來
  • 國內無人機需求廣闊,無人機在軍用方面擁有強大動能與潛力
    不管是巴基斯坦和印度,還是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可以看到,擁有更先進無人機的一方都明顯佔據著主動與優勢。這再次督促各國,需要進一步加大重視和發展。   作為無人機最早誕生的地方,現階段軍事領域對於無人機青睞度非常之高。世界上包括美國、中國、俄羅斯、以色列等國家,基本都已開啟軍用無人機研發與應用,而沒有這個能力的國家,也在積極從別國購買,展現出高度的熱情。
  • 西工大腦控技術體驗:可人腦控制控制無人機運行,應用前景廣闊
    西工大腦控技術體驗:可人腦控制控制無人機運行,應用前景廣闊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7-24 10:45:27 科技的發展,讓「心想事成」不再只是一句祝福
  • 無人機操控技術變革 腦電波控制無人機
    「未來無人機絕不會是手持遙控」得知「中國研究生未來飛行器創新大賽」的消息時,力學系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研二學生傅軍立即想到了當下大熱的無人機。雖然當前無人機已經在航拍領域大顯身手,但在傅軍看來,無人機的領域不止於此,還可以做文章,於是他組織了團隊。
  • 低空無人機交通的空中智能大腦
    因此,必須合理規劃空域,並基於低空航路網設計無人機的空中交通管制算法,以確保實現安全的空中交通管制。 目前實施科學的低空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已經成為各航空發達國家的共同選擇。總結與展望 民用無人機特別是以多旋翼飛行器為典型代表的無人機發展迅猛
  • 翔龍無人機披上空軍塗裝,實力領先全球,可為東風飛彈提供數據
    近日網絡照片顯示,久違的「翔龍」大型噴氣式無人機已經驕傲地披上了中國空軍的深灰色塗裝,後機身表面的低視八一機徽分外醒目。「翔龍」是我國成飛研製的一種先進高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其用途類似於著名的RQ-4「全球鷹」無人機,只是尺寸要小一些。
  • 替代傳統衛星,未來通信服務或將由無人機提供
    作為新時代的「空中霸主」,無人機發展引人關注。近年來,伴隨著飛控、導航、通信等技術的不斷突破,我國無人機產業也是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成果,不僅無人機應用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同時無人機種類和產品也越來越豐富。這不,近日我國便又造出了一款全新的無人機——墨子II型太陽能無人機。
  • 吉利重組無人機、飛行汽車業務,為旗下衛星應用公司破局
    15日,四川無人機企業「傲勢」宣布正式加入吉利科技集團,和早前加入的主打飛行汽車的「太力」組成沃飛長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沃飛長空」)。公開資料顯示,傲勢無人機成立於2015年,其解決方案覆蓋測繪、環保、安防、交通、氣象、石化、林業防護、電力巡檢等應用場景。當天,吉利科技集團還同步發布了傲勢XC25無人機。
  • 一飛智控無人機展圓滿落幕,新一代集群表演敏捷蜂Ⅱ型萬眾矚目
    過去十多年,公司研發團隊進行了大量技術攻堅,在飛控、整機、雲平臺、智能作業系統、集群組網等核心高新技術領域不斷攻克技術難題,敏捷蜂Ⅱ型的控制能力、後臺操控能力較以往極大強化。作為拓展美學新邊界的集群表演無人機,敏捷蜂Ⅱ型無論是從產品設計、商業模式設計到技術選擇都是全新的突破,為集群而生,為集群使命而擔當。
  • 【每日動態】無人機集群/小型太空飛行器的無人機/抗幹擾彈藥
    測試中,長3.4米的無人機可以自主起飛,按要求進行編隊,最大測試飛行速度達到了每小時270千米。測試共持續10天,期間逐步增加無人機數量,直到最後5架飛機編隊飛行,重點是應用人工智慧算法使飛機「大腦」了解需求,同時利用數據鏈使飛機能夠與其他平臺進行通信,以便能夠協作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