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領域」的新未來:詳解稠密等離子焦點,是如何工作的?

2020-07-18 GolevkaTech

LLP核聚變公司已經在創紀錄的28億℃高溫下產生了低成本的核聚變反應。他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核能領域」的新未來:詳解稠密等離子焦點,是如何工作的?

在本系列的第一部分,筆者已向讀者介紹了一種很有前途的核聚變創新方法,它利用一種被稱為稠密等離子體焦點(DPF)的小型廉價設備。

第一部分詳見:「核能領域」最熱門理念:稠密等離子焦點,一種廉價的核聚變方式

由等離子體物理學家埃裡克·勒納(Eric Lerner)創立的LLP Fusion公司已經成功地利用DPF產生了大量的核聚變反應和創紀錄的28億℃高溫。在許多方面,勒納(Lerner)的裝置可以與成本高達百倍的核聚變實驗相媲美。

「核能領域」的新未來:詳解稠密等離子焦點,是如何工作的?

那麼,這是怎麼實現的呢?

是時候解釋一下埃裡克·勒納(Eric Lerner)的DPF裝置的工作原理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在LLPFusion網站上找到更多信息。筆者也將會在後續介紹Eric Lerner裝置的視頻演示)

稠密等離子體焦點的物理原理:在理論上已經被很好地理解,並且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已經在無數實驗中得到了證明。實驗揭示了DPF放電現象中驚人的複雜現象,其特徵是自組織和高能量密度結構的形成。

埃裡克·勒納(Eric Lerner)使用的DPF具體設計——由一對10釐米長的同心鈹電極組成,安裝在低壓下充滿氣體燃料的室內。外電極(即陰極),其外部半徑為5釐米。內電極(即陽極),是一個半徑為2.8釐米的空心圓柱體。

完整原理視頻:【原理篇】新核能革命:聚焦核聚變,是如何工作的?

「核能領域」的新未來:詳解稠密等離子焦點,是如何工作的?

電極組件——LLP Fusion的稠密等離子聚焦裝置的核心。由LLPFusion提供

電極通過一個快速開關與一組電容器相連,電容器的電壓(通常)高達40,000伏特。當開關閉合時,電容器會向電極發送一個強大的電脈衝,使電極之間形成一個環形火花放電。在其峰值時,有超過100萬安培的電流流過這個裝置。

「核能領域」的新未來:詳解稠密等離子焦點,是如何工作的?

這個 &34;到底是什麼?

將電容器組與電極連接起來,就會在它們之間的空間產生一個強烈的電場。在氣體中,恰好沒有與原子核結合在一起的少量電子,在巨大的力的作用下被加速向陽極方向移動,在沿途的過程中與原子碰撞,使更多的電子獲得自由。

失去電子的原子成為帶正電荷的離子,並加速向陰極移動,在移動過程中與其他原子發生碰撞。有些原子還與電極相撞,釋放出更多粒子(主要是陰極的電子)。

隨之而來的是一場&34;,越來越多的電子被從原子中撞出,產生越來越多的自由電子和離子以及更多的碰撞。氣體迅速轉變為由自由移動的電子和離子,並組成高溫、高能介質。

「核能領域」的新未來:詳解稠密等離子焦點,是如何工作的?

這種介質就是物理學家所說的 &34;——有時被稱為 &34;。實際上,宇宙中大多數物質都是以等離子態存在的。

現在,有趣的事情開始了。電子流到陽極,離子流到陰極,構成了電流。電流會產生磁場。磁場作用於電子和離子,進而改變電流的模式。

設備運作視頻: 【設備原理】聚焦核聚變:直接將核能轉化為電能

箍縮效應(The pinch effect)

這時,一種眾所周知的物理機制——&34;(The pinch effect)開始發揮作用。&34;是DPF集中能量的關鍵機制。簡而言之,&34;是指平行電流相互吸引的現象。這種效應是電流產生的磁場的結果。

因此,攜帶強電流的等離子體將被 &34;——壓縮——垂直於電流的方向。

完整視頻:神奇的物理效應:什麼是「箍縮效應」?

「核能領域」的新未來:詳解稠密等離子焦點,是如何工作的?

左圖:由新英格蘭大學的史蒂芬·博西(Stephen Bosi)演示箍縮效應。完整的視頻可以在這裡觀看。右圖:避雷針被閃電的夾擊效應壓碎。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許多核聚變的方法都是利用&34;——首先是所謂的磁約束核聚變裝置,其中ITER將是最大的。但是,在所涉及的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

&34;往往會在等離子體中產生不穩定性。但核聚變的主流方法,如ITER,追求的策略是試圖抑制所有的不穩定性因素。他們試圖保持等離子體儘可能的安靜和穩定。其目標是達到一個穩定的狀態,並持續產生能量。等離子體的不穩定性不僅不受歡迎,它們還可能對設備造成嚴重的損害。

現在最大的區別是。與此相反,DPF利用不穩定性作為達到聚變條件的主要機制。這種相反的理念是——為什麼在實現核聚變能的主線努力中,等離子體焦點往往被忽視的原因之一。

「核能領域」的新未來:詳解稠密等離子焦點,是如何工作的?

三步走的核聚變方法

稠密的等離子體焦點通過一系列階段達到了聚變的條件。這個過程對人眼來說太快了——整個放電過程只持續約百萬分之二秒——但超高速攝像機和其他儀器可以記錄每一個階段。

第一階段:

&34;使原本光滑的等離子體鞘,分裂成密集的電流絲陣列,在電極之間徑向運行。這些細絲具有特徵性的渦流結構,等離子體物理學家溫斯頓·博斯蒂克(Winston Bostick)和維託裡奧·納迪(Vittorio Nardi)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就對這些細絲進行了詳細研究。

「核能領域」的新未來:詳解稠密等離子焦點,是如何工作的?

DPF放電過程中產生的等離子體渦旋絲。這些照片是用一臺曝光時間僅為5ns(ns=十億分之一秒)的增強型CCD相機拍攝的,顯示了在陰極葉片之間觀察到的等離子體鞘層沿著陽極(朝右上方)移動。它們顯示了電流開始流動後,鞘層從230-570納秒開始發展。細絲(從左下到右上)的半徑只有200微米。來源:Syed Hassan,LPPFusion。

「核能領域」的新未來:詳解稠密等離子焦點,是如何工作的?

第二階段:

電磁場迫使細絲沿著裝置的軸線快速移動。當細絲到達電極的末端時,它們就會彎曲成類似噴泉的形狀,細絲延伸到中空陽極的內部

在陽極內部,細絲之間的距離縮短。當它們的電流流向相同的方向時,&34;再次發揮作用,導致細絲相互吸引。它們合併在一起,形成一條狹窄的等離子體細絲。

「核能領域」的新未來:詳解稠密等離子焦點,是如何工作的?

第三階段:

此時,電磁相互作用導致被&34;的絲線變得不穩定——即所謂的扭結不穩定。細絲纏繞成螺旋狀。附近的線圈也相互吸引,同樣是由於箍縮效應。最後,盤繞的長絲變得結實起來,形成一個緊密的結構,稱為 &34;。

「核能領域」的新未來:詳解稠密等離子焦點,是如何工作的?

等離子體的扭結不穩定性和形成的圖表,以及顯示等離子體區域的快速相機圖像。由LPPFusion提供

勒納(Lerner)實驗的等離子非常小——直徑只有幾分之一毫米,相當於原來等離子體體積的百萬分之一。

放電的大部分能量現在都集中在這個微小的空間裡。在這裡,等離子體被電流絲產生的超強磁場所限制和壓縮。在等離子體內部,快速移動的電子和離子的能量被轉化為熱量,產生了近30億度的溫度。

「核能領域」的新未來:詳解稠密等離子焦點,是如何工作的?

在這種溫度下,會發生大量的聚變反應。核聚變的總輸出取決於溫度、燃料在質子中的密度和等離子體 &34;的長短等綜合因素。

在勒納(Lerner)的實驗中,等離子體只持續了約100億分之一秒的時間。因此,現階段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儘可能地提高等離子體密度。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仍有相當長的路要走,筆者將在本系列的下一期和最後一期中看到。

更多閱讀:核反應堆「新革命」:新一代超小型核燃料,將完美解決核洩漏問題


撰寫:GolevkaTech

重要聲明:此處所發表的圖文和視頻均為作者的原創稿件,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擁有。所刊發的圖片和視頻作品,除特別標註外,均視為圖文作者和被拍攝者默認此版權之歸屬權。

相關焦點

  • 「原理篇」核電未來焦點:稠密等離子焦點是如何工作的
    他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在本系列的第一部分,筆者已向讀者介紹了一種很有前途的核聚變創新方法,它利用一種被稱為稠密等離子體焦點(DPF)的小型廉價設備。第一部分:「核能領域」最熱門理念:稠密等離子焦點,一種廉價的核聚變方式由等離子體物理學家埃裡克·勒納(Eric Lerner)創立的LLP Fusion公司已經成功地利用DPF產生了大量的核聚變反應和創紀錄的28億℃高溫。在許多方面,勒納(Lerner)的裝置可以與成本高達百倍的核聚變實驗相媲美。那麼,這是怎麼實現的呢?
  • 「核能領域」最熱門理念:稠密等離子焦點,一種廉價的核聚變方式
    它是基於一種叫做稠密等離子焦點(Dense Plasma Focus,簡稱 DPF)的設備。 DPF產生的放電在時間和空間中迅速演化,將其能量集中到一系列的絲狀結構中,最後形成一種稱為等離子體的微小結狀實體(見下文)。在等離子體內部,已經達到了發生核聚變的條件。 本系列的第二部分將詳細介紹它的工作原理。
  • 【第3期】「核能」最熱門理念:一種更便宜、更快的核聚變方法
    高密度等離子聚焦技術可以提供一種更簡單、更安全、更經濟的核能形式 LPPFusion的稠密等離子體聚焦聚能裝置特寫圖。 第1部分:「核能領域」最熱門理念:稠密等離子焦點,一種廉價的核聚變方式 第2部分:【原理篇】核電未來焦點:稠密等離子焦點是如何工作的 本系列第1部分和第2部分介紹的埃裡克·勒納(Eric Lerner)利用稠密等離子體焦點(DPF)進行核聚變的方法
  • 等離子炮、電磁炮 這些「新概念炮」向未來戰場走來
    「新概念炮」向未來戰場走來  張迎亮 趙 林 倪長啟當前,電磁炮、雷射炮和等離子炮這3種帶有神秘色彩的高技術武器,越來越受到各國青睞,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紛紛加大投入和研發力度,已在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在未來戰爭中,這些新概念武器,或將嶄露頭角一戰成名,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動能之王」——電磁炮  電磁炮是一種高能、遠程、多任務的武器,可區分為軌道炮、線圈炮和重接炮。
  • 俄研究等離子技術處理核廢料 對環境更安全
    俄羅斯科學家試驗了一種新的低中放射性核廢料處理方法,這一方法可稱為等離子法。專家計劃未來為俄羅斯大部分核電站安裝這一裝置。他們認為,該裝置還可以出口到國外市場。俄羅斯科學家經過數十年研究終於發現了這一新的核廢料處理方法。
  • 等離子發動機原理,等離子發動機全方位解讀
    「深空」1號在離子推進系統工作期間,其自主導航儀能夠根據太陽電池陣產生電能的模型和器載設備功耗的情況,選擇推力器的節流級,調節推力大小。在一般情況下,彈道機動和中途修正也由等離子推進系統來執行。目前法國正在研製穩態等離子體推力器,歐空局向月球發射SMART-1探測器的目的之一就是驗證如何利用離子推進技術把未來的探測器送入繞水星運行的軌道。俄羅斯的穩態等離子體推力器也得到了實際應用,日本的電弧加熱式推力器已在空間自由飛行器上通過在軌測試。
  • 聚焦半導體產業與等離子技術工藝——2019牛津儀器等離子技術研討...
    其他在研的領域還有二維材料和原子層鍍膜刻蝕等,這些領域可能在未來3-5年後才會產生應用。牛津儀器等離子產品主要集中在刻蝕和沉積兩塊,陳經理介紹了鈮酸鋰在體聲波傳感器應用、ICP、PECVD 離子束產品、離子束刻蝕、離子束沉積等內容。
  • 「第3期」"核能"最熱門理念:一種更便宜、更快的核聚變方法
    高密度等離子聚焦技術可以提供一種更簡單、更安全、更經濟的核能形式LPPFusion的稠密等離子體聚焦聚能裝置特寫圖。第1部分: 第2部分: 本系列第1部分和第2部分介紹的埃裡克·勒納(Eric Lerner)利用稠密等離子體焦點(DPF)進行核聚變的方法,其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使用氫和硼作為燃料的可能性。
  • 未來先進科學方向標(一)——低溫等離子技術
    名古屋大學,發表了低溫等離子技術培育草莓,來推廣農業以及水產品的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創作了新措施。低溫等離子中,近年來在全世界的範疇內展開的研究相對活躍,名古屋大學的未來社會創造機構以框架元和超高密度等離子發生器應用於癌症治療展開活躍研究,去年,臨床使用點滴中低溫等離子照射調製的等離子活性液(Plasmaactivaed Lactec,PAL),腦腫瘤卵巢癌細胞和對抗潰瘍效果造成的標題,並且低溫等離子的生物應用領域在世界領先。
  • 核能發電的未來
    核能發電也不會像燃燒煤炭的火電廠一樣煙霧滾滾,造成其他空氣汙染,可能也因此拯救了180萬條生命。簡易版的核電站工作原理圖。圖片來源:wikicommons核能發電技術,是我們抵禦災難性氣候變化的關鍵。我們不能把所有化石燃料都燒了。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只要化石燃料還是最廉價的能源,人類就仍會拿它來燃燒發電。煤炭燃燒產生的溫室氣體,在全球排放量中幾乎佔了一半。
  • 比爾·蓋茨的2018年終總結:阿爾茨海默、核能與基因編輯
    2018年12月29日,比爾·蓋茨在個人博客上發布了一篇年度總結,名為「這一年我在工作中學到的東西」。文中,比爾·蓋茨總結了他所工作的阿爾茨海默症、能源、基因編輯、小兒麻痺症和流感疫苗領域在2018年的創新和不足之處。
  • 真空等離子清洗機的構成及其工作原理
    真空等離子清洗機由真空發生系統、電氣控制系統、等離子發生器、真空腔體及相關機械等幾個部分構成。應用時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定製符合客戶需要的真空等離子清洗機。真空等離子清洗機利用兩個電極形成電磁場,用真空泵實現有效的真空度,隨著氣體越來越稀薄,分子之間的間距及分子或離子的自由運動的距離也越來越長,受磁場作用發生碰撞而形成等離子體並產生輝光。等離子體在電磁場內的空間運動,並不斷轟擊被處理物體表面,去除表面油汙以及表面氧化物、灰化表面有機物以及其它化學物質,以此達到表面處理清洗和刻蝕的效果。
  • 物理所納米尺度上等離子激元傳輸研究取得新進展
    200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在光纖通信領域作出開創性工作的高錕教授。可是,由於光的衍射極限,光學元器件和晶片卻很難做到小型化。最近,人們發現可以利用光子激發金屬自由電子氣的集體振蕩,即等離子激元,從而突破光的衍射極限,實現在納米尺度上對光的操縱,這為光學元器件和晶片小型化帶來了曙光。最近對等離子激元的研究迅速發展成國際上的一個新興熱點研究領域:Plasmonics。
  • 「冷聚變」科普簡史(三):中國和亞洲的未來,以及商業前景
    一個潛在的能量懸念第二期:「冷聚變」科普簡史(二):日本以系統性方法取勝,谷歌緊隨其後01「冷聚變」的商業化未來可以肯定的說,在「冷聚變」確認其存在(現在並未能完全公認)的前提情況下,如果它在所有意義上都得到貫徹,那確實就有可能在許多科技領域帶來革命性的發展
  • 等離子發動機工作原理
    等離子發動機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呢?有的朋友在科學雜誌上看到等離子發動機這個概念,就很想知道等離子發動機的原理是怎樣的呢?其有什麼用途?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操作方法01等離子發動機的能量來自電力,可以來自太陽能電池板,或者核電池,通過從發動機尾部噴射出陽離子來推動飛船前進,所以等離子發動機的驅動方式也被叫做電力驅動方式
  • 簡析等離子顯示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等離子顯示器(PlasmaDisplayPanel,簡寫PDP)是採用了近幾年來高速發展的等離子平面屏幕技術的新一代顯示設備。PDP具有視角寬、壽命長、刷新速度快、光效及亮度高、易製作大屏幕、工作溫度範圍寬等很多優良特性。彩色PDP採用的數字灰度技術可使圖象灰度超過256級?能滿足顯示16位或24位真彩色的要求。  1、等離子顯示器的工作原理  等離子顯示器是一種利用氣體放電的顯示裝置,這種屏幕採用了等離子管作為發光元件。大量的等離子管排列在一起構成屏幕。
  • 等離子:從工作原理看其優勢
    等離子電視工作原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4646.htmPDP全稱是PlasmaDisplayPanel,中文譯為「等離子顯示」。
  • 六五環境日丨短片:核能是個寶!如何利用好?
    六五環境日丨短片:核能是個寶!如何利用好?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核能研發技術世界各國都是封閉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