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的消息又成功衝上了熱搜,說實話,我對美國這個退群行為一點都不驚訝,從年初川普就開始叫嚷著要退世衛開始,我就在多篇文章中預言:川普絕不是說著玩的,很可能會真的退出。
最終,我的預言成真。
其實無論是當年的TPP還是中導還是聯合國人權組織,川普上臺主導的美國退群行動從小到大,從區域到國際,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退群思路:美國利益最大化。
相比其他的退群行為,這次的美國退出世衛,又是怎麼一回事?美國退出世衛真的會自成一派嗎,對我們有哪些影響?
要說川普退出世衛,那就不得不提川普要求的關於世衛的改革。
說實話,川普提出的關於世衛的改革到現在為止沒有個詳細的新聞介紹,只能從川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過的話裡找到一些信息,川普曾說:
「這封信很詳細,很長。但基本上說,他們必須糾正自己的行為。他們必須把工作做得更好。他們必須對其它國家、包括美國更為公平。否則,我們就不會跟他們卷在一起了,我們會另起爐灶。」
從這段話裡面,我們得到兩個重要的信息,第一個:對美國更為公平;第二個:否則就會另起爐灶。
(一)
我們先來說說第一個:對美國更公平這件事。
要說公平,那就離不開一個利益分配的問題,說道利益分配,那就不得不提一個大家都喜歡的東西:錢。
目前世衛組織的資金來源主要為兩大塊,分別為會費繳納和國際贊助。
相比聯合國其他組織,世衛算是一個清水衙門,油水不多。
2018年至2019年度世界衛生組織實際資金來源中,美國排名第一,佔比約為14.7%。
如果這筆錢全部到帳的話,那麼對全世界來說,美國是有巨大的貢獻的,一方面,美國在世界範圍內擁有頂尖的醫療水平,能夠和世衛形成有利的合作,加強世衛的醫療水平;另一方面,美國為世衛組織提供了脊髓灰質炎疫苗研發費用的27%;在防治結核病、愛滋病等傳染病的資金提供上,美國也佔到了相當大的比例。
所以說,如果美國如果斷供,那麼對世衛將會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但問題是,美國目前在世衛基本上處於「欠費」狀態。具體換算下來,大約欠費在1億美元,說實話,這筆錢對於財大氣粗的美國來說,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實際上在世衛公布的應繳比例中,美國是一家獨大,2018-20199應繳會費比例為22%,約為2.1億美元。這裡順便說下,中國在世衛組織中的會費應承擔比例由2018至2019年度的7.92%(8000萬美元)升至2020至2021年度的12%(1.29億)美元,排名第二。
相比美國,少了將近10個點。
以上,是美國在世衛上應當享有的義務。
接下來,我們說說美國希望得到的權利。
新冠發生前,美國和中國正在幹嘛呢?
貿易戰。
可以說,當時的川普關於貿易戰手中的牌基本已經快打完了,能用的籌碼也都擺出來了。結果中國不但沒屈服,相反竟然迎難而上,槓上了!
而疫情在美國爆發之後,川普基本處於抓瞎的狀態,以至於國內的各路媒體都開始反攻倒算了,比如著名的CNN,針對疫情給了川普一個標題:《失去的一個月》
要知道,2020年可是美國的大選年,川普是奔著連任去的,所有人包括美國民眾也都認為,川普基本穩了。
但是疫情讓川普的治國水平暴露出來,連任之路有了一定的變數。
這時候川普最希望幹嘛?
甩鍋中國啊!
面對國內疫情失控,甩鍋中國不透明;面對疫情爆發,要求單獨針對中國源頭調查。川普想要做的,就是一句話:把covid -19定義為中國產,就成了!
只有這樣,川普才能轉移民眾的注意力,轉移媒體的視線,轉移國際上嘲諷的輿論。讓美國保持這個偉大的殼,為2020年自己的「讓美國繼續偉大」依舊萬人敬仰。
川普本來也是這樣想的:世衛嘛,我給你這麼多錢(雖然沒到帳),你就應該聽我話;我跟你合作,你就應該只跟我合作。
這就是川普渴望得到的權利。
結果,在萬眾矚目的中,世衛給了一個公正的方案:
世衛的意思很明顯:
1.這是一個全球性的病毒,所以不能用地區冠名這個病毒;
2.世衛進行獨立病毒源頭調查,任何國家不能干預;
川普聽到這話,能開心?
川普希望的是世衛能獨立調查中國,希望的是把這個病毒讓中國總冠名,這才對得起美國在世衛的貢獻和義務。
我堂堂美利堅燈塔國總統,你一個小小的世(侍)衛,竟然反了?!
但其實世衛也很委屈:
你說你美國有多大貢獻,但你會費一直沒給啊,嘴巴上的貢獻有個屁用;你說給中國冠名,但現在病毒沒有找到真正的源頭啊,而且當年愛滋病不也是你們美國先開始的嗎,也沒人說是美國病毒啊;最主要的是人家中國也是第二大會費繳納國,要是人家不高興也停繳退會了,那就真的搞個屁……
所以,世衛公正的態度,成為了川普退出的導火線。
這是川普在記者會上說的「對美國公平」,按照川普的意思,世衛如果不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所謂的改革,那就是不公平,只有按照美國優先的想法管理世界,才是所謂的公平。
至於對其他國家公不公平,這個可不是房地產商出身的川普會去想的。
(二)
說完川普要求的公平,我們再來說說川普的「另起爐灶」。
美國如果說要在世衛之外另起爐灶,這事美國還真能自己做。
我們先說美國目前另起爐灶上面的硬體部分:醫療、製藥水平。
目前全球十大醫藥公司,美國獨佔五席,有我們熟悉的輝瑞、強生等,也有疫情期間依靠瑞德西偉成功誆騙了一大票國家的吉利德科學公司,這些跨國醫藥公司,都屬於美國。
在世界生物製藥市場規模上美國毫無爭議排名第一;
在世界在研新醫藥上面,美國毫無爭議排名第一;
在全球擁有的頂尖已有或在建的P4實驗室,美國排名第一;
全球醫藥出口排名前三;
每年派遣出國的專家醫療隊(主要是針對非洲等落後地區)數量世界排名前三
……
可能說這麼多我們並沒有確切的感受,這樣我們來看兩個例子:
第一個,我們來說說我們聽的較少,但是在國際上「談埃色變」的伊波拉病毒。
這裡不說這個病毒多麼可怕,只說關於這個病毒的幾個數字:
生物安全等級為4級(愛滋病為3級,SARS為3級,級數越大防護越嚴格);
死亡率88%。
而在對病毒進行研究上,是世衛牽頭,組織世界各國進行的。
最終的結果是: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12月23日宣布,由加拿大公共衛生局研發的疫苗可實現高效防護伊波拉病毒。
看起來跟美國無關是嗎?
但是生產疫苗的默沙東公司,是美國的,因為這家公司符合歐盟和美國標準,請注意:符合美國和歐盟標準。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兩個標準是國際公認的標準。
這還不算,當世界各國都還在為研發這個疫苗都鬥爭時(我們2017年研發出重組疫苗),美國已經開始進行第二階段的研究了,即:治療藥物的研究。
由此可知,美國在醫療市場的搶佔能力和醫療水平上,已經形成了多大的優勢。
這是第一個例子,然後我們看一個更深刻的例子:
喜歡各類體育賽事的應該都深有體會,經常會看到某個體育明星又去赴美國治療。而在美國,這種還算是比較簡單點的康復治療。在國內新聞上,我們還會經常看到赴美治療癌症等的疑難雜症,比如前央視主持人等。
為何會這樣呢?
第一,美國執業醫生門檻高。美國要想成為一名執業醫生,要通過非常多的考試,先讀完本科後,再考醫學院,畢業後還有訓練,培養的時間周期長,而在實踐操作前,包括生理、生化、病理、解剖、倫理等一系列等理論知識,可以說整個培養出來的醫學人才算是比較成熟的。而一旦成為了一名醫生,那等待的就是高收入。高收入就代表著穩定,穩定就代表著有充足的時間去做研究。所以在美國,醫生,是一名比較熱門的專業。第二,可利用的治療輔助工具多。這點我們從各種電影中應該可以有所了解。在美國,基本上不管大病小病,先給你檢查一遍再說。在中國醫生中經常用到的「望聞問切」,在美國可能就是一堆輔助機器。
▲ 知乎上流傳的中美治療工具對比,中國流行「微創」,美國動用的一般是機器
利用機器,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標準化。
不管你是什麼病因,在機器的安排下,結合理論知識,基本能查明。但缺點就是,費用高,相比起國內醫生的經驗水平來說,美國的這種方式,特別適合有錢人。
綜上所述,如果川普說自己要「另起爐灶」,這個硬體部分是完全具備的。
當然只有自己的硬體部分沒有可靠的軟體部分也是不行的。但不巧的是,美國的軟體部分川普也吃的很準。
這個軟體部分,主要就是美國為首的這批國家,也是我曾經在很多文章裡面說過的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圈這一脈。
這其中,主要的國家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
前面我們說的關於「伊波拉」疫苗的研究,主要就是美國和加拿大合作的成果。
但是,如果要論這裡面最有話語權的,還是英國。
畢竟在這般國家裡面,除了美國,也就英國算是一個曾經的大國,在世界歷史和現實實力上,排的上名次,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上,能夠緊隨美國其後。
也就是說,英國是一個關鍵性代表,如果英國追隨美國腳步,那麼其他的諸如澳大利亞等將堅定追隨,這引起的將會是一個巨大的連鎖反應。
搞不好,最終美國還真能形成自己的爐灶。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美國另起爐灶,英國會跟嗎?
我認為,詹森治理下的英國,大概率會跟。
我相信很多人知道2020年年底英國將正式脫離歐盟這個消息。
英國脫歐後面臨的處境,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主要夥伴的選擇性問題。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站隊的問題。直接點說,是屬於紅方陣營還是藍方陣營的問題。
但從最近英國的一系列曖昧的態度來說,可以看出英國目前的做法就是:大事上不糊塗,小事上糊塗。
比如在涉及到關乎西方政治立場的問題上,英國和美國是穿同一條褲子的:
這種論調很好理解,因為疫情在英國不可控制的大爆發後,英國因為群體免疫受到全世界嘲笑,民眾輿論更是炸了鍋,這時候英國政府如果不依靠甩鍋把這個注意力轉移,那麼世界範圍內,很多人就會懷疑: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控制了疫情,英國卻徹底失控——這是政府的問題,這也是政體的問題!
由此引發的政體危機可是西方世界的一個信仰危機,這可是一條他們心底默認的統一戰線,所以,就會出現英美同一個論調的結果。
但是,在涉及到一些既能給自己面子、又能贏得面子的事,英國有時候就揣著明白裝糊塗了:
我們知道,年初,川普氣急敗壞地說要退出世衛,結果英國首相詹森大病一場後給世衛捐了一筆錢,這比起川普的做法,顯然英國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那麼,這時候英國為何這麼做呢?
第一,捐錢而已嗎,又沒有政治手段,支持世衛,也是支持自己。
第二,英國在給中國一個信號:我支持你的一些做法,但我持保留意見。意思就是,我們好好合作,不要越線就行。
這樣的做法,既給英國贏得了美譽,又得到了中國的點讚,也不算得罪美國。這種看起來糊塗的事,實際上,英國最明白。
那麼話說回來,英國在面對美國的另起爐灶上,就會有一個清晰的判斷:
美國的「另起爐灶」,會不會損害英國的利益?
這個問題其實前面已經回答過,美國擁有世界頂尖的醫療水平,如果另起爐灶,基本上是撇去一幫發展中國家、落後地區,形成一個美國主導的精英國家俱樂部。
這對擁有幾百年「日不落帝國」精英歷史的英國來說,這怕不是一件自己做夢都想的事!
另一方面來說,英國跟隨美國腳步,雖然有一定的政治隨從,但是以美國的影響力,組織一個龐大的醫藥市場,並形成壟斷,真不是一個難事。
況且,目前來說,美國還是英國的最大貿易夥伴。
英國就算退出了世衛,短時間對英國來說可能在面對疫情上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往長了看,這也是一個新的機遇,依靠美國大腿控制世界醫療、生物產業,是英國再次衝擊世界霸權的機遇。
屆時,這個以美為首的新組織,在一些政策上加以利用(類似石油美元的做法),可能就會成為國際關係中的又一個籌碼。
所以,我認為,英國大概率會跟隨美國走上這一條新道路。
(三)
那麼,美國退出世衛另起爐灶後,對我國有什麼影響?
我認為最大的影響:臺灣將成為噁心的王牌。
我們知道,目前的臺灣很渴望加入世衛組織。而且據說,臺灣已經把加入世貿作為對外策略的重中之重,一切外交策略的首要原則。
為什麼呢?因為世衛是一個主權國家參與的國際醫療衛生合作組織。
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臺灣、杭州、重慶、廣州等地區,都不能加入世衛。
但臺灣有點不服,搞了一些小動作,比如給錢讓所謂的邦交國去出風頭,比如蹭會。但是最終的結果是這樣的:
▲04年臺灣慫恿所謂的邦交國吉里巴斯(地圖上都難找到的國家)邀請臺灣參與世衛,結果被否
▲ 19年,臺灣又沒收到世衛大會的邀請函
其實在世衛,有一個很大的前提,也就是前面我們說過的:主權國家參與。
在這個大前提下,甭說臺灣那幫跳梁小丑,就算是美國粑粑也不敢公開說讓他們加進來,要開了這個口子,那美國夏威夷、加利福利亞都可以獨立運作了。
所以,在現在的世衛裡面,美國是不會也不敢把臺灣這張牌玩出花來的。
但是,如果美國退了世衛,重新另起爐灶,臺灣,就是美國亞太戰略上的一張噁心的王牌。
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王牌。
我們國家目前與美國的一個核心利益問題是什麼?
臺灣問題!
從很多國際上的關係來說,中國因為臺灣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棄權」的一方;很多涉及到與美國的談判上,臺灣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而這個議題,也讓我們花了太多的精力和時間。
美國面對中國幾條封鎖島鏈,其中,第一道封鎖島鏈,臺灣就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據點。這點我在我以前的文章《臺灣,為何一定要統一》中說過,從地理位置、歷史遺留、民族情感等多方面都有過詳細分析。
所以,在中美兩國的關係中,臺灣,是一個暫時長期存在、敏感、核心的議題。但凡每次中美兩國高層互訪,從中美建交開始的《聯合公報》到歐巴馬的「一個中國原則」,這個核心問題就始終在討論。
所以上,如果川普執政下的美國無恥地把臺灣真正納入在自己的陣營中,那麼,這就是一個很值得警惕的事關核心利益的王牌。
然後,我們來說說為什麼這是一張噁心的王牌。
前面說過,美國如果建立新的類似世衛的組織,可能會把臺灣納入進去。但是這裡有個前提,美國建立的這個組織,一定是沒有「主權國家參與」這個限制條件的。
為什麼?
因為臺灣就是一張牌而已。
如果允許臺灣以主權國家加入美國主導的新組織,那麼就相當於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承認了這個主權國家的地位,這樣下去就會有兩個結果:
第一,梧桐。
第二,新的國家誕生。
無論是哪種結果,都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
因為在美國眼裡,臺灣就是一張牌,是一張可以噁心中國的牌。比如:
美國可以稍微針對臺灣地區做點小動作,就能刺激大陸的神經。這種刺激,一方面能夠為美國總統在國內大選民調上獲得加成,在媒體輿論上得到政治支持;另一方面,在與中國進行談判時,可以作為一個籌碼,比如:你怎樣怎樣,我就不再對灣灣軍售等……
所以,美國對臺灣奉行的一貫政策就是:模糊戰略。
簡單點說:維持現狀。
所以我說,這是美國一張噁心的王牌。
而如果美國將臺灣納入了以它為首的新的組織,那麼在運用這張牌上,美國將會有更多的手段,在指導臺灣進行一些刺激大陸的操作時,也更得心應手——畢竟,這是一個有臺灣而沒有大陸參與的組織!
那麼,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有什麼辦法應對嗎?
有。
而且,目前的辦法先決條件對我們非常有利。
這就是:進一步加強世衛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說起來好像不是太好理解,我們用個比喻來形容下:
小A和小B都是行業大佬,同在一個商會,我們知道商會每年都要繳納會費的,小B因為想做商會的老大,所以繳納的會費最多。後來小B發現商會給自己帶來的利益並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於是準備拉一幫人出去再成立一個類似的商會。
那麼,原來的這個商會裡面,小B的位置出現了真空,本來由小B帶頭的這個商會因為小B的離去開始有了不少對未來的質疑之聲。
這時候,小A應該怎麼辦呢?
第一,小A替補小B的位置,帶領商會繼續往前。
第二,小A找到一個機會,將小B離開後的商會做一次大型正面宣傳,證明小B的離去,並沒有對商會有什麼影響,相反發展的更好了,這樣能穩定軍心。
這,其實也就是目前世衛的發展趨勢。
▲ 5月27日,世衛總幹事宣布成立世衛基金會,獨立運營,這也是一個擴大公信力的手段
但是話說回來,針對第一點,位置的替代上,我認為以咱們小A的風格來說,位置代替是可能的,但是要從當初每個月千把塊的會費一下提高到上萬,這是不可能的——誰的錢不是錢啊!
在第二點上,實際上小A已經開始有所行動了:
這裡要點破了說,這次的這個疫情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這裡面的邏輯是這樣的:
疫情最先在中國發現——世衛承諾獨立調查疫情——美國退出世衛——中國與世衛合作——尋找疫情源頭——中國協助形成調查報告
這樣的話,這個疫情就算沒有明確最終的源頭,但是這是中國和世衛在沒有美國參與下合作的開始;
而如果往好了想,這個源頭調查最終得出了結果,那麼這也是世衛組織下的功勞,證明世衛的公信力和水平是值得信賴的,世衛依舊是國際間最可靠的醫療衛生組織——而且,這已經與美國無關,是中國與其他一票國家支持世衛的結果。
那麼,世衛和中國接下來最緊要的任務,就只有一個:
趁著美國大選,趕緊出一份疫情調查報告。
否則等美國有時間去搞新組織對抗世衛,並形成自己的疫情報告時。
一切的主動,都將成為被動。
最新文章《揭秘網際網路十大怪狀之華為無敵》已經在公號率先發布,需要的請前往觀看。
原創/鐮刀先生(公號V同名)
禁止抄襲,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