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五官,視覺聽覺嗅覺觸覺以及味覺。平時我們能夠聽到的身影,全憑聽覺的幫助。正是聽覺讓我們知道了原來世界上的聲音可以如此美妙,而說起聲音。要說哪一個字最能讓你感覺有聲音,那肯定是鈴,這個東西一直以來象徵著有聲響的東西。早在古代就有過對這個詞彙的記載,比如著名的諺語故事,掩耳盜鈴即使如此。其實在大自然中也有許多帶有鈴字的野生植物,比如今天的這種植物。我喜歡把它叫做鈴鐺草,可更多的常見稱呼還是響鈴草,你有沒有聽過呢?
響鈴草與聽覺的關係
響鈴草的稱呼來源,確實跟聲音有關係。如果你把它拿起來輕輕晃動的話,確實可以聽到一股沙沙作響的鈴鐺聲,這種聲音如同種子敲擊果殼會發出的聲音,其外觀長相如鈴鐺一樣,更勝似風鈴。只要微風吹過,這種植物就可以唰唰的想起來。當然了,如果你聽覺不好的話,還真的聽不到如此悅耳的鈴聲。對於響鈴草,許多人見到響鈴草後經常會詢問身邊的人,能不能聽到響鈴草的聲音。若是聽不到的話,那麼他就會建議你去將響鈴草採摘回家煲湯,據說對耳朵很有幫助。
雖然響鈴草的作用確實不錯,但是我覺得還是需要告訴一下各位響鈴草的特點,這樣以後我們有需要的時候可以更快地找到,而且還得告訴大家響鈴草的真正使用方法,不能隨便拿來就用,不然可能會有風險哦。
響鈴草
其實響鈴草名稱的來源是民間人們對它的俗稱,其真正的名字叫做假地蘭。除此以外,還有很多有趣的名字,比如野花生,這是我覺得最形象的一個名稱,因為它的長相真的特別像是野花生,而且很喜歡生活在花生地裡面。其次它在紅薯地中也很容易生長,這可能就是因為它比這兩種農作物高的緣故。除此以外,它在中草界,還有人會把它叫做馬鈴草或是腎氣草,如果懂重要的朋友肯定對這些稱呼不陌生。
一般情況下,響鈴草的植株高度在六十釐米之間。如此高度自然會超過普通的花生番薯,而且基本上響鈴草的平均身高都在一米左右。植株莖幹矮小的時候,它是以直立生長和鋪地生長為主。植株長勢迅猛的時候,會呈現彎曲的形狀。不過總體來說,植株依然還是朝上生長的趨勢,特別是花卉過期以後。
價值體現:
響鈴草雖然是野生植物,但它更是一種珍貴的野生中草。這一點在古代的許多經典書籍中有過體現,比如《滇南本草》、以及《草木便方》中均有過對響鈴草的記載。由此可見,它確實是一種價值比較高的中草植物,因此,如果大家以後再見到響鈴草的時候,千萬別將其當作雜草給清除掉。因為這種植物還真的有用,但也不能隨意使用。畢竟這是一種中材植物,還需要人為的專門指導才可以去用。
分布情況
響鈴草在我國算是比較常見的野生植物,許多地區都可以看到這種植物的身影。比如我國的江蘇、福建、湖南、湖北、四川以及西藏等地皆有分布,分布範圍廣泛。經常出現在長滿農作物的莊稼地裡,特別是花生以及番薯地內,除此以外,道路兩邊以及河岸兩旁也有機會見到。只不過,雖然響鈴草分布範圍廣,但生長卻並不集中,一次性想要找到大量響鈴草還真不容易。
總而言之,響鈴草是一株真正的珍貴野生草,也算是不容易找到的珍稀植物。在古籍中就有過對耳鳴、耳聾、哮喘等治療的記載。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的樣子,以免以後見到錯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