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四川普降暴雨,位於成都排水主通道、沱江源頭的金堂縣城在7天內連遭四次洪澇災害,尤其是8月17日的洪水超過金堂歷史最大流量,縣城大面積被淹,居民損失慘重。危難之際,民進金堂總支會員積極投身抗洪救災,為保障群眾安全、恢復城市面貌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未雨綢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至上
8月16日下午,正在經歷第三次洪水侵襲的金堂縣又接到通知,上級水文部門預測17日沱江洪水流量可能達8500立方米/秒,超過1981年的歷史最大流量,縣城地區水位也將在現有水位上漲1.5米以上。
民進金堂總支主委、縣政協副主席張立誠參加完縣委緊急會議,在部分區域實地觀測了解情況後,對老城區數萬市民的處境極其擔憂,要求總支編寫了「關於防汛抗災保障縣城群眾生命安全的緊急建議」,通過政協和相關渠道向指揮部建議。其措施包括:對等無法就地避險的群眾,組織救援專班進行優先緊急轉移;向市民發出倡議,號召同樓幢高層住戶主動接納低層住戶,同小區高幢建築住戶主動接納低幢高風險房屋住戶,幫助受災群眾避險;做好受災人員信息實時掌控工作,利用疫情期間建立的下沉幫扶關係和基層組織進行摸排,力爭摸清縣城所有居民情況,不漏一人。建議內容很快被採用實施。
當日深夜,張立誠又通過手機編寫通知發送給民進金堂總支全體會員,號召大家全力做好防汛工作,確保群眾生命安全。
一是通知家人親友主動避險,服從指揮,積極配合警察和社區轉移至安全地帶,確保會員和親人們的生命安全。二是發揚勇於鬥爭、樂於助人、甘於奉獻的精神,團結一致,守望相助,為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做出應有的貢獻。三是洪災之後積極參與單位、社區和小區組織的清淤和恢復工作。四是各位會員要相互關心幫助,如遇困難或緊急狀況務必向警方和社區求助,也可聯繫民進總支和會員,由會內力量及時幫助。通知發出後,會員紛紛響應,表示將傾力投入搶險救災工作。
奮勇爭先:於急難險重處見擔當
8月17日下午5時許,洪水開始慢慢退去。總支會員從值守的單位、從自家的小區做起,第一時間投入清淤工作。
按照縣委統一安排,張立誠作為老城片B區排澇清淤工作副指揮長,負責督導指揮災情最為嚴重的老城復興街以西區域清淤工作,他為工作隊定下了「先高處、後低處,先小區、后街道,先推出、再清運」的原則,以便提高效率減少重複浪費。連日來,他一直奔波在清淤現場,走遍了老城的學校、醫院和重要路段、低洼地帶,了解推進情況,協調解決工作困難,並及時將發現的新問題和工作建議上報指揮部,有力推動了清淤工作。
西南航空專修學校作為洪災時的應急安置點之一,接收了數百名災民,總支副主委曾國強作為教育局派駐該安置點的負責人,連續多日駐守此地,接納災民,安排住宿,分發物資,匯總上報信息,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
縣行政審批局負責老城區主幹道清淤任務,總支副主委、審批局局長唐毅身先士卒拿起鏟子,在泥漿中揮汗如雨,幹部職工在他的帶領下充滿幹勁投入救災工作。劉際成、劉浩、賴天英、陳剛、姚秀姝、閆利爽、鄧霞、餘丹丹等教師會員積極投身各學校的清淤工作;唐妮、肖文娟、黃婷、張雅琪、張輝忠等機關幹部,在清理完工作單位後,按照統一安排到相關街道開展清淤工作;疾控中心幹部林鋼在完成清淤任務後,又立即投入了消毒殺菌工作……
守望相助:為了我們共同的美好家園
災情牽動眾人心,沒有受災、也沒有硬性任務的總支會員也不甘落後,通過各種渠道投身抗災搶險工作中,為守護美好家園貢獻力量。
縣城幼兒園悉數被淹,各幼兒園的職工大多為女性,清淤力量薄弱。總支會員中,淮口鎮幼兒園園長王瑜帶領全體教師到水城幼兒園幫助清淤,淮州新城幼兒園園長李論、官倉鎮清江幼兒園園長張冰帶領教師們到受災嚴重的三江幼兒園幫助清淤,以實際行動為兄弟幼兒園紓危解困。總支會員、趙鎮一小教師羅佑紅在完成本校清淤工作後,帶上妻子馬不停蹄趕到趙鎮一幼幫助清淤,他說:「我是幼兒園的學生家長,離得又近,幹這點活不算什麼。」
總支會員、省優秀律師、四川誠峰律師事務所主任蔣風雲組織全所律師主動參與司法局抗洪搶險工作,共同清理老城區橘園市場橘北巷段。在清淤過程中,他發現洪水毀損導致窨井蓋缺失可能威脅過往人員生命健康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便迅速向司法局領導提出採取安全提示、警示標誌等必要措施的建議,該建議被及時上報至縣防洪指揮部。
總支會員、金堂縣青年之家負責人杜丹第一時間聯繫到縣團委,申請加入清淤隊伍,他組織起青年志願者20餘人來到金堂中學,幫助在校師生進行清淤工作,力爭早日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
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抗洪清淤工作還在緊張進行當中,相信在金堂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縣城恢復美麗面容和正常生活指日可待,金堂民進會員所展現的擔當和風採,也將成為這座城市不可磨滅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