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黃土鎮:戮力同心 鏖戰貧困

2021-01-09 天眼新聞

七月,雨後的黃土鎮,山裡格外朦朧、涼爽。筆者來到該鎮,雖然沒有看到像「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期間那樣緊張和扣人心弦的「戰鬥」場景,但卻看到了「戰鬥」勝利後的「戰利品」和感受到了「戰士們」的艱辛與喜悅。

近年來,沿河自治縣黃土鎮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牢牢掌握決戰決勝的主動權制勝權,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和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幹部群眾戮力同心,攻堅克難。截至目前,脫貧攻堅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

沿河黃土鎮雪花村全景

黃土鎮位於沿河自治縣西北部,離縣城78公裡,有15個村(居、社區)5400戶,總人口21005人,其中,2014年建檔立卡之初貧困戶1112戶5106人,貧困發生率24.31%,到2019年底,還有剩餘貧困人口189戶725人,貧困發生率為3.45%。2020年底,將實現整鎮脫貧出列。

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筆者來到位於該鎮簡家村的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懿興生態茶業有限公司的茶園基地,看見幾個村民們正在忙著鋤草。「有這個茶園好啊,我們到這裡務工每天可以收入70元,比在家裡閒著強!」該鎮雙龍村非貧困戶毛錫花笑著說。

銅仁市督導組在黃土鎮勇敢村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毛錫花今年50多歲,一家4口人,丈夫是退休教師,家庭生活條件不錯,本來可以不來務工的。但對於勤勞、樸素的她來說,在家閒不住。「人活著就要努力幹!」她說。

隨後,筆者來到該公司的茶葉加工廠,很遠就聽到從加工房裡傳來機器旋轉的呼呼聲,在這大山深處格外清晰、悅耳。來到加工房,看見10多個工人分別站在每臺機器旁邊,觀察著茶葉加工的成熟度。

該公司管理人員田學兵介紹,近期加工的是大眾茶,每天務工人員40人左右,加工房裡的工人每人每天100元。這些工人都是來自周邊的貧困群眾。因為今年是沿河自治縣脫貧出列之年,我們企業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和當地黨委政府復工復產的號召,儘量解決在家貧困群眾臨時就業和增收問題。

雙龍村建檔立卡戶毛錫花,今年56歲,家庭有3口人,丈夫在外地一個加油站上班,每月工資2000元左右。她在該公司務工,一年也可以收入1萬元左右,一家人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現在國家的政策真好,孩子讀書有補助,生病住院也有報銷,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找錢變富裕啊!」毛錫花一邊用手擺弄茶葉,一邊與筆者說。

沿河黃土鎮指揮部指揮長在雪花村查看產業發展情況

據悉,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懿興生態茶業有限公司已在黃土發展茶產業多年,如今有茶葉基地600多畝,輻射帶動了周邊的花溪、黃土、雙龍、簡家等村群眾100餘人次就近務工增收。截至目前,該鎮共有茶園2000餘畝,茶葉生產企業3家,有效帶動了全鎮300餘戶貧困人口就近就業增收。

接著,筆者又來到雪花村,只見雪花村三面是山,山上綠樹成蔭,青翠欲滴。村寨前面大約200畝的土地上,64個大棚分成兩排整齊排列著,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大棚裡有食用菌、西紅柿、黃瓜、茄子等蔬菜。

雪花村是屬一類貧困村,海拔高度900米。全村共有19個村民組430戶1981人。2014年初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13戶536人,貧困發生率22.4%,到2019年底貧困發生率下降到了2.31%。

窮則思變。今年該村通過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的共同努力,將群眾土地全部流轉到村合作社,採取「村社合一」的模式發展了大棚蔬菜35畝,辣椒80畝、烤菸170畝,紅薯100畝,生態雞養殖8500,食用菌3畝。

黃土鎮副指揮長查看產業發展情況 

雪花村駐村幹部方旭東介紹,該村老百姓原來就是種植常規農作物,遇到風調雨順年,老百姓收入還比較可以,遇到乾旱年收入就非常微薄。

近年來,該村通過駐村幹部、村支兩委積極謀劃,主動作為,充分發揮村裡的土地資源優勢,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按照長效產業與短效產業同步推進原則,共實施了長效產業脆紅李450畝,生態茶250畝,短效產業辣椒、烤菸、大棚蔬菜等產業300多畝,幫助群眾增收脫貧。

產業發展是實現群眾增收脫貧的關鍵。今年,該鎮嚴格按照產業發展「八要素」要求,在認真分析研判的基礎上,明確了以茶葉、辣椒、養殖業為主攻方向,成立產業專班,具體負責抓落實。並採取「村社合一」和「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與貧困群眾進行利益連結,有力推進了各項產業有序有效發展。目前,該鎮發展了辣椒1118畝,養殖生豬4000頭,生態雞2萬羽,開發了公益性崗位300餘個。

鄉村整治提升滿意度

黃土鎮村民在茶葉基地鋤草

鄉村整治是改善群眾居住環境和提升群眾生活質量的重要內容之一。為此,該鎮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和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對教育系統提出的「一幫三宣」要求,由各村(社區)指揮部和鎮教育管理中心、學校根據實際,對全鎮教職工進行分片、分組,定期和不定期到村到戶開展環境整治工作。

該鎮教育管理中心主任秦天介紹,全鎮教育部門在「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期間,嚴格按照鎮指揮部要求,教職工利用周末時間進村入戶開展環境整治和宣講政策。暑假期間,沒有駐村的教職工按照進村開展工作五天、休息一天的模式,指導和幫助群眾打掃房前屋後和室內衛生,逐步讓群眾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

在黃土村,60多名教職工走進群眾家裡,有的摺疊被條衣物,有的擺放生產生活用具,有的堆放柴草,有的擦桌子上的灰塵,有的清理路邊的雜物等。大家不怕髒、不怕累,半天功夫,該村的環境衛生就變了樣。

70多歲的牟政和老人,家裡以前十分凌亂,今年通過教師們多次到家幫助整理和打掃,如今他家的室內、室外看起來非常乾淨、整潔。牟政和老人說:「現在的幹部真是好,不僅關心我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還要到家裡幫我們打掃衛生,從內心很感激他們!」

該鎮在環境整治工作中,除了教育系統「一幫三宣」這支隊伍外,各村指揮部成員更是主力軍。從群眾房前屋後的硬化到危舊房屋的拆除和復墾復綠等,駐村幹部們不分男女、不分白晝、不分晴天雨天都是衝在最前面,充當整治工作的主角。有的手腳磨起了泡,有的甚至從房屋上摔下來受傷住院,但他們心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信念從沒有動搖要過。

雪花村大棚蔬菜

如今,無論走在黃土鎮任何一個村,村裡道路兩旁和路面上都十分乾淨、整潔。村民房前屋後的柴草堆放和室內的生活用品擺放也十分有序。美麗鄉村建設在黃土鎮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已徐徐展開,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

該鎮自從3月份縣裡要求每個鄉鎮打造一到兩個示範村開始,就圍繞「三統一」即「統一標準、統一眼光、統一要求」來打造,各村整體推進,要求戶戶過關,結果過一段時間後,發現推進進度比較慢。鎮裡再次調整思路,各村成立破舊房屋拆除、環境硬化、環境垃圾清理三支突擊隊,通過多次召開小組會、群眾院壩會等方式,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到環境整治中來。眾人拾柴火焰高,有了群眾的參與和支持,環境整治工作才得以順利推進。

「現在的保潔工作主要分為兩大塊,一塊是各村的公共區域,一塊是農戶的房前屋後和家裡。公共區域由村裡的公益性崗位人員負責打掃,群眾房前屋後和家裡由群眾自己清掃,駐村幹部負責監督檢查。各村每個季度開展一次衛生評比活動,對衛生做得好的家庭,由村指揮部進行表彰獎勵。」駐村幹部譙雄說。

截至目前,全鎮在環境整治中,先後拆除閒置房133間,實施通組路、入戶路硬化26.48公裡,開展人居環境整治4000餘戶。

戮力同心打贏攻堅戰

黃土鎮村民在茶葉加工廠加工茶葉

黃土鎮各村(社區)指揮部成員,在脫貧攻堅這場沒有硝煙戰場上,大家齊心協力,奮力拼搏,不斷譜寫著黃土脫貧攻堅的壯麗新篇章。

筆者在雪花村看見,駐村幹部何蘭紅正在幫助村民方齊海家規範堆放生產生活用具和房屋周邊的柴草。據何蘭紅介紹,60多歲的方齊海老人,兒子們均已外出務工,兩個老人在家裡每天要外出勞動,沒有時間打掃,導致髒亂差比較嚴重。為了讓老人過上衛生生活,前段時間已經幫助他家整理過兩次,現在比以前好多了,只要隨便整理就可以!

「現在比以前要稍微輕鬆些,因為前段時間許多聯戶路和房前屋後沒有硬化,我們指揮部全體成員都出動,分成小組運沙子、水泥,幫助群眾硬化,有的手磨起了泡,都一直堅持,沒有怨言和退縮。」駐村幹部方旭東說。

在勇敢村巖門口組,駐村幹部胡成相,穿著一身運動服,正在與村四職幹部們忙碌著攪拌混泥土,汗水打溼了衣服,臉上沾滿了灰塵,要是沒人介紹,怎麼也不會相信他是幹部。駐村幹部周勇問:「胡成相,你的病好了?」胡成相笑著回答說:「好了。前兩天把我痛死了,去檢查是腎結石,沒有什麼大問題。我現在要多喝水、多鍛鍊、多幹點體力活,爭取把結石抖出來。」「我們攻堅隊員十分堅強,稍微一點小病或輕傷是不下『火線』的」周勇說。

在該村上壩組駐村幹部文衛正在幫村民田孝花家欄圍欄。他介紹,60多歲的田孝花,餵了20多隻雞,都是放養,街陽上、院壩裡到處都是雞屎很不衛生。為了不影響環境衛生,我們在田孝花家後面的一塊空地上紮上圍欄,讓雞在空地上活動,既不影響她養雞增加收入,又保證了她家的環境衛生。

黃土鎮勇敢村駐村幹部幫助群眾硬化房前屋後空地

駐村幹部文衛,三月份在拆除農戶破舊牛欄時,不小心被木頭砸傷,住院10多天才出院。本該修養的他卻時刻掛念著村裡的工作,出院後不久便返回到了工作崗位。「我的身體雖然沒有完全恢復,但待在村裡心裡比較踏實。重活我幹不了,可幹一些輕活,幫助大家減輕一點負擔。」文衛說。

何蘭紅、胡成相、文衛僅是黃土鎮駐村幹部的縮影。今年以來,該鎮幹部職工和駐村幹部,為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舍「小家」、顧「大家」和夫妻同駐村等現象比比皆是。正是因為有他們的付出和奉獻,黃土鎮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才得以順利推進和取得了一定成效。

「黃土鎮上半年脫貧攻堅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們沒有因此而鬆懈,而是對各村(社區)指揮部提出了繼續抓好查漏補缺和鞏固提升工作,做到人員不減、力度不減、責任不減的要求,確保高質量打好收官戰。」該鎮黨委書記王文學說。

沿河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友

編輯 施平

編審 朱邪

相關焦點

  • 沿河:山坡齊披「致富裝」
    近年來,沿河大力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草)、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工程。2018年沿河獲得「貴州省森林城市」,2019年全域綠化「六綠」攻堅順利收官,完成綠化面積11.2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1.57%。目前沿河正啟動「國家森林城市」申報。
  • 貴州沿河:辣椒豐收富農家
    今年預計產量8萬餘噸,創收可達2.48億元,將有效帶動全縣4萬餘貧困人口脫貧增收。「產業發展是貧困群眾增收的有效途徑之一,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沿河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調減低效農作物種植面積,緊緊圍繞產業發展短板問題進行規劃布局,把「短平快」高效農作物生產作為今年打贏打勝脫貧攻堅戰的有力支撐和保障。同時,我們要把重心放在田間管理、採摘和銷售上來,要根據各地實際,加大宣傳和動員力度,組織勞動力科學採摘、及時採摘、快速運送、同步銷售,決不能出現亂採盲銷,更不能出現滯銷等情況。」沿河縣縣長何支剛在現場調研辣椒產業時說道。
  • 恆大發小組賽首戰水原三星海報:戮力同心 恆久動力
    恆大官方寫到:戮力同心,恆久動力!此次出徵亞冠,恆大缺少了核心保利尼奧和隊長鄭智,高拉特則結束租借回到球隊報名參加亞冠,球隊實力依舊不容小視,還是有能力爭奪本賽季亞冠冠軍的。
  • 眾志成城 蝶變出彩 商水:戮力同心繪就「脫貧畫卷」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必須全部脫貧。這不僅是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更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所以必須如期實現。拔窮根,摘窮帽。百萬商水兒女戮力同心,背水一戰,瞄準「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緊盯「戶脫貧、村出列、縣摘帽」靶心,出臺「興產業、抓落實、促增收」措施,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勇氣,用扶貧戰役的「大捷」詮釋對總書記的擁護,用脫貧摘帽的「全勝」踐行對黨的忠誠。
  • 沿河路政員變身「消防員」 及時滅火除隱患
    近日,沿河路政執法大隊路政員在巡查途中發現一起高速路邊坡起火,路政員及時撲救,排除安全隱患。 據了解,11日16點40分,銅仁高速公路管理處沿河路政執法大隊路政員在巡查時,發現距離大坪隧道入口500米處邊坡濃煙滾滾,嚴重影響行車安全。
  • 捉老鼠鏖戰了一夜,貓頭鷹也累了,站樹上美美睡一覺
    捉老鼠鏖戰了一夜,貓頭鷹也累了,站樹上美美睡一覺捉老鼠鏖戰了一夜,貓頭鷹也累了,站樹上美美睡一覺捉老鼠鏖戰了一夜,貓頭鷹也累了,站樹上美美睡一覺
  • 沿河:烏江水運提速復甦 水上運輸跑出加速度
    1月5日,貴州沿河烏江輪船有限責任公司航電1號輪、航電2號輪分別裝載500噸磷礦石,從餘慶縣大烏江鎮沙灣碼頭出發,經過思林水電站、沙沱水電站,從沙沱水電站下行向長江出發,最後抵達湖北省枝城港口。
  • 沿河:雲貴高原第一塊紅色根據地
    面對大革命失敗後的腥風血雨,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完全喪失和紅三軍生存環境危機的情況下,為了保存和壯大革命力量,1934年5月由賀龍、關向應率領的紅三軍轉戰進駐沿河,與黔東各族人民團結戰鬥,開闢了雲貴高原第一塊獨立完整的紅色根據地——黔東特區革命根據地。  黔東革命根據地在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 毛澤東為何寫下「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
    1933年,毛澤東同志再次來到大柏地,撫今追昔寫下了詞作《菩薩蠻·大柏地》,詞中「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一句便是回憶當時激烈的戰鬥,在村前牆壁上留下很多彈洞。請關注今日《中國國防報》的報導—— 「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劉 波
  • 鍍鋅石籠網結構分析及其在沿河護岸中的應用
    石籠網在沿河護岸中的應用:石籠網是一種性能良好、使用壽命長、成本低廉的生態網格結構,已廣泛應用於邊坡防護工程中,可製成石籠網和石籠墊,用於河流、大壩和海堤的防衝刷和水庫的保護。石籠網護岸沿河分布,建設原則是順應河道走向,不改變河道流向,護岸高度小於1.5m的河流,邊坡採用堆石籠防護,護岸高度高於1.5m的河流,邊坡採用石籠網墊防護,基礎採用石籠網鋪設。
  • 貴州沿河:烏江水運提速復甦 水上運輸跑出加速度
    多彩貴州網訊(張洪權 田位 馮謎)1月5日,貴州沿河烏江輪船有限責任公司航電1號輪、航電2號輪分別裝載500噸磷礦石,從餘慶縣大烏江鎮沙灣碼頭出發,經過思林水電站、沙沱水電站,從沙沱水電站下行向長江出發,最後抵達湖北省枝城港口。
  • 由消除絕對貧困向解決相對貧困邁進
    11月24日,黑龍江省政協將經主席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鞏固脫貧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的調研報告》報送省委、省政府,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截至2019年底,黑龍江省20個國貧縣、8個省貧縣全部摘帽,177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1.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提前一年解決了整體貧困問題。今年,剩餘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沒有新的返貧和致貧發生,到年底可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如何鞏固脫貧成果?
  • 從《擺脫貧困》到精準扶貧——研讀《擺脫貧困》有感
    解放思想 習近平在《擺脫貧困》一書中明確寫道:全書的題目叫做「擺脫貧困」,其意義首先在於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擺脫」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脫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脫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 什麼是意識和思路的「貧困」?
  • 貧困人口退出
    索引號: /202101-00049 信息分類: 綜合政務,公民,其他 內容分類: 貧困人口退出
  • ...倒灌的河水致使沿河公路被淹,兩岸單位宿舍、居民樓一時間湧入...
    持續強降雨致使恩施城區清江幹流水位猛漲,倒灌的河水致使沿河公路被淹,兩岸單位宿舍、居民樓一時間湧入大量洪水。持續強降雨致使恩施城區清江幹流水位猛漲,倒灌的河水致使沿河公路被淹,兩岸單位宿舍、居民樓一時間湧入大量洪水。車輛受阻、人員被困,恩施市公安局迅速啟動防汛預案,立即組建300人搶險突擊隊,投入到轉移群眾、搶救財物中。據了解,截至目前,舞陽派出所已轉移沿岸住戶200戶,500餘人,40餘輛轎車、摩託車被推至安全地帶。
  • 關於龍華新區廣場沿河路、求知路、 觀藝路、煙橋路限制貨車通行的...
    為改善龍華新區部分道路的通行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現對龍華新區廣場沿河路、求知路、煙橋路、觀藝路限制貨車行駛的時間和路段,通告如下:  一、限制貨車行駛的時間和路段  每天7時至20時禁止貨車駛入廣場沿河路、求知路、觀藝路、煙橋路。
  • 陝鋼集團龍鋼公司 勠力鏖戰邁向新徵程
    為確保檢修任務順利完成,在陝鋼集團龍鋼公司煉鋼廠5#轉爐檢修現場,檢修人員戰嚴寒、鼓幹勁,爭分奪秒、勠力鏖戰,一派令人振奮的火熱景象。幹部帶頭,身處一線幹在先為確保系統檢修高效推進,為新一年謀好局開好頭,轉爐人戰嚴寒、攻難關,用實際行動描繪出一幅幅奮鬥不息的動人畫卷。「鵬輝,快,把磚遞給我,讓我來!」
  • 歐青平:解決了絕對貧困 並不意味貧困問題在我國就不存在了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歐青平:解決了絕對貧困,並不意味貧困問題在我國就不存在了12月2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情況並答記者問。發布會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提問稱:我國中西部之間包括中東部之間發展差距依然存在,接下來我們將面臨解決相對貧困的問題,請問為解決這個問題,國家會出臺什麼措施?對此,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表示,我們在「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的目標就是消除絕對貧困。
  • 廣網賽-鄭潔鏖戰逆轉羅布森 攜張帥晉級四強
    北京時間9月19日消息,WTA廣州網球公開賽女單1/4決賽,鄭潔鏖戰三盤以1-6、7-6(6)和6-2逆轉擊敗英國選手羅布森,成功晉級四強。而張帥則直落兩盤以7-5和6-3擊敗英國資格賽選手孔塔,同樣獲得一個四強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