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為何寫下「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

2020-12-04 中國軍網

1929年2月,毛澤東、朱德、陳毅曾指揮紅四軍主力,在瑞金以北約30公裡的大柏地伏擊國民黨軍隊,使紅軍境況轉危為安。1933年,毛澤東同志再次來到大柏地,撫今追昔寫下了詞作《菩薩蠻·大柏地》,詞中「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一句便是回憶當時激烈的戰鬥,在村前牆壁上留下很多彈洞。請關注今日《中國國防報》的報導——

 

「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

■劉 波

大柏地戰鬥舊址  李澤民攝

「彈洞前村壁」中的「前村」今景  李澤民攝

1929年2月,毛澤東、朱德、陳毅曾指揮紅四軍主力,在瑞金以北約30公裡的大柏地伏擊國民黨軍隊,使紅軍境況轉危為安。1933年,毛澤東同志再次來到大柏地,撫今追昔寫下了詞作《菩薩蠻·大柏地》,詞中「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一句便是回憶當時激烈的戰鬥,在村前牆壁上留下很多彈洞。

1928年12月,國民黨「剿共」總司令何鍵,調集18個團共3萬兵力包圍井岡山。在危急情況下,1929年1月初,我黨召開「柏露會議」,決定紅四軍主力3600多人突進敵後方,迫使敵回援,以「圍魏救趙」解井岡山之圍。

1929年2月8日,紅四軍軍部抵達瑞金黃柏圩,通過翻閱搜集來的報紙,毛澤東同志確定尾追而來的敵人系劉士毅旅兩個團。他們近一個月來一直緊跟在紅軍後面,在幾次「交手」中均佔了「便宜」,兵驕將傲、武斷自大,早已不把紅軍放在眼裡。朱德軍長親自偵察地形,發現大柏地麻子坳一帶植被茂密、兩山夾一谷,中間只有一條小道縱貫南北,認為這裡利於伏擊。雖然紅軍各級指戰員十分疲勞,但普遍對離開井岡山以來遭敵一路追纏,恨得咬牙切齒,決意除之而後快,士氣可用。經過積極宣傳,大柏地當地群眾逐漸理解支持紅軍,給養得到補充。驕兵必敗、地勢有利、機不可失,毛澤東和朱德遂達成在此伏擊敵人的共識。

大柏地戰鬥中,紅四軍本著「於我有利」的原則,適時借勢、造勢,以謀略戰勝敵人。伏擊戰鬥開始前,擔任誘敵任務的紅28團先頭分隊,按照既定預案佯裝敗退,同時把背包等物資扔在路上。敵軍見我軍「不堪一擊」,大喜過望,急於邀功請賞、爭先恐後冒進,進入我軍伏擊圈。

2月11日晨,伏擊戰鬥打響,紅軍將士向敵發起猛烈攻擊。毛澤東同志親自提槍衝鋒,極大振奮了士氣。在彈盡援絕之時,紅軍將士們用樹枝、石塊、空槍與敵肉搏,戰鬥之激烈前所未有。為把敵人分成兩段,嚴防敵裡外合兵,「整個紅軍的存亡就看隘口能不能鎖住」。奉命設卡守隘的紅28團營長蕭克、黨代表胡世儉立下軍令狀:「如果我們的隘口破了,那一定是敵人踩著我們全營的屍體走過去的!」正是憑著「犧牲全營也要用屍體把敵人擋在隘口之外」的精神氣概,紅軍最終守住隘口,擊潰敵人。

敵兩名主力團長被擒獲後,我軍官兵一邊迎敵應戰,一邊對敵展開心理戰,高喊:「你們的團長都已投誠,統統放下武器,否則格殺勿論!」繳獲敵旅長所配「白朗寧」手槍後,紅軍指戰員揮槍高呼:「劉士毅棄槍逃跑了,你們已群龍無首,只有繳械投降才是明智之舉!」勇猛的戰鬥作風、振奮的軍心士氣和強有力的宣傳攻勢,讓敵人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紛紛舉手投降。此役,我軍斃敵傷敵300餘人,俘虜800餘人,繳槍800餘支。

(作者系江西省瑞金市人武部政治委員)

責任編輯:杜汶紋

相關焦點

  • 《指點江山》:毛澤東詩詞蘊藏民族擔當和中國夢
    他仔細查看了已經修復的當年的紅軍營房,健步登上黃洋界哨口。他縱目遠望,群峰起伏,白雲嫋嫋,仿佛看到當年挑糧上山的小路、當年上山歇陰的槲樹,仿佛看到當年鏖戰的壕塹、當年槍聲密集的山峰。他久久地佇立著……車隊依次繼續前進,毛澤東不時興奮地拉開車簾,細覽沿路井岡山那峰、那雲、那松、那石,若有所思。
  • 閎中肆外 國爾忘家——毛澤東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在他的影響下,毛澤東讀到了討論富國強兵之道的《盛世危言》。特別是在閱讀了小冊子《論中國有瓜分之危險》之後,少年毛澤東開始意識到中國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1910年秋天,他前往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就讀。臨行前,他改寫了一首詩《七絕·呈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毛澤東表達了外出求學、四海為家的人生志向和堅定決心。
  • 光大毛澤東詩詞中的中國精神
    1965年5月他寫下《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以革命家的豪邁氣魄,充分表達了中華兒女的凌雲壯志。從「欲與天公試比高」,再到「天翻地覆慨而慷」「敢教日月換新天」,毛澤東詩詞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獨特詩意表達,實現了從「問天」「比天」到「翻天」「換天」的不斷演進。
  • 岷山腳下,毛澤東與回族阿訇談經論道
    說著,他指著放在桌上大包小包的禮品,笑道:「這是我和漩渦村回民一點小小的心意,是我們對紅軍的感激之情,你們一定要收下。」 毛澤東推辭道:「紅軍有紀律,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老人家的心意我們領了,東西還是請老人家帶回去。」 丁振邦說什麼也不依,他說:「長官如果不肯收下我們的禮品,就是對回民的不尊重。我們看見紅軍長途遠徵,來到這裡也不容易,有不少戰士已經腿腳受傷,衣衫襤褸。
  • 山東王家坊前村:從互助合作到村社共建走出共同致富路
    齊魯網8月11日訊(山東臺 廖亮 臨沂臺 曹磊 紀立軍 劉江)1955年,山東莒南縣王家坊前村部分農戶自願入股、辦起互助合作社,通過發動社員投資,解決了合作社生產資金不足的問題。這個經驗得到毛澤東同志的肯定。
  • 毛澤東詩詞中的喜怒哀樂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喜怒哀樂 陸機《文賦》曰:「詩緣情而綺靡。」白居易《與元九書》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詩詞之美,美在深情。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中「問世間情為何物」一句,迷倒了無數人,也難住了無數人。毛澤東一生讀詩、解詩、論詩、賦詩,箇中必有一個「情」字,深邃、豐富、厚重。毛澤東詩詞究竟抒發了一些怎樣的感情?
  • 毛澤東詩詞中的神仙鬼怪
    不周山下紅旗亂   1930年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後,毛澤東寫下《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1962年《人民文學》發表這首詞之前,毛澤東將最後一句「教他片甲都不還」改為「不周山下紅旗亂」。「不周山」,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 毛澤東至死未見的一封情書 藏著一個女人的驚天傳奇
    「這句話直到父親病逝前都沒有改口,楊昌濟一直也沒同意過,她可以嫁給毛澤東。1920年,父親走後,毛澤東參加守靈,幫助料理後事,他的擔當和愛意,一直溫暖著她,而她也願意為他付出自己的一切!8月底,毛澤東去指揮秋收起義,臨別前,她給丈夫帶上草鞋,要堂弟楊開明送一程,並叮囑毛澤東最好扮成郎中(醫生)。誰承想,這次話別,竟成了他們的永訣。
  • 毛澤東與槍的故事
    陳賡明白要向毛澤東匯報。 這天,毛澤東和周恩來、任弼時正在窯洞前交談,陳賡也在旁邊。他看到高富有走進來,於是對毛澤東說:「李德勝同志,我想給手槍連一人一支卡賓槍。」毛澤東看了高富有一眼,問道:「他給你槍,你要嗎?」高富有沒敢吭聲。毛澤東說:「你要槍,不能從他們手裡要,那是人家從敵人手裡繳獲的,要槍要向敵人要。人家天天打仗,好武器有用場,咱們這裡又打不了大仗。」
  • 毛澤東誕辰日 韶山沖毛澤東銅像前一片花的海洋
    天剛蒙蒙亮,海內外遊客和韶山沖四裡八鄉的鄉親們便開始陸續湧向毛澤東銅像廣場。不到早上八點,毛澤東銅像前早已是一片花的海洋。  自詡「搭幫毛主席才能發家致富」的「毛家飯店」董事長湯瑞仁,全然不顧自己早已年屆七十,瘦小的身影在人群中忙前忙後,將一張布滿紅燒肉、火焙魚等菜餚的小桌搬放在銅像前,邊整理邊喃喃地說:「這全是主席愛吃的東西哩。」
  • 再說秋收起義:毛澤東為什麼要當「山大王」?
    秋收起義前夕毛澤東為何與中央發生激烈爭論?毛澤東為什麼要當「山大王」?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1927年7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五人常委舉行會議,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在秋收時期組織農民武裝暴動的新政策。這是中國共產黨糾正右傾機會主義,走出困境,主動掌握革命領導權的重大決策。  毛澤東此時仍隱蔽在環境極其險惡的武漢。
  • 鮮為人知的話題:藏在毛澤東書信裡的「詩情」
    就是這首詞,歷經數十年風雨,李淑一於1957年1月寄給毛澤東主席請他指正;也正是這首詞,令毛澤東主席「大作讀畢,感慨系之」,於同年5月11日,揮筆寫下感天地、泣鬼神的詞章《蝶戀花·答李淑一》,詩詞唱和,傳為佳話。  1957年5月的一天,李淑一手舉一隻大信封,步履輕盈地邁進長沙市第二女中初三的教室,聲音有些發顫地對學生們說:「毛主席給我寫信了!」
  • 《翻身》——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
    這本書有三段描述土改前的內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還不起債的農民就把土地典給他……他掠奪人家的土地和房屋時心狠手辣,韓生老漢在村東頭有三畝上好的地,因有急難向申借了二十六塊錢,三年以後,連本帶利的數目就很大了。老漢多次歸還,就是還不清這筆債。於是申金河就把他那三畝好地、房屋連同剛打下的莊稼霸佔過來了。老漢落得無以為生了,全家老少,包括幾個幼小的孩子,都被趕到露天地裡。幸虧老漢會一手木匠活,一家人才沒有被餓死。
  • 書海掣鯨毛澤東
    毛澤東愛讀書,讀了很多書,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讀了陳晉主編的 《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還是有振聾發聵、醍醐灌頂之感。一個忙於各種事務的黨的最高領導人,讀書多到如此地步,沒有想到。 《精講》 附錄列出毛澤東一生閱讀和推薦閱讀的 31 個書目,就佔用了 94頁篇幅 (而這當然不是他一生閱讀的全部),琳琅滿目、浩瀚汪洋,令人愕然肅然。
  • 毛澤東講授的《辯證法唯物論》-光明日報-光明網
    黨史文獻——毛澤東講授的《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    在延安時期,毛澤東有一段相對寬鬆的時間,得以比較集中地閱讀大量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書籍。現在保存下來的毛澤東在這個時期讀過並作過批註的哲學書籍中包括了西洛可夫、愛森堡等所著的《辯證法唯物論教程》,米丁主編的《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上冊)等。
  • 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毛澤東詩詞涉及風、雲、雨、雪等意象的句子也不勝枚舉,這些意象既是自然物象的表現,又是時代風雲的象徵,體現了毛澤東對人生的細緻體悟,對時勢的敏銳洞察,對社會的深刻把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些詩句或直抒胸臆,或深沉含蓄,或讚賞有加,或極力貶抑,生動形象地抒發了毛澤東的政治理念、奮鬥精神和英雄情懷。
  • 中國農業合作化第一村——希勤村
    希勤村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西部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16800元,希勤村黨總支現有黨員61名(11名女黨員)。1954年,希勤村農業合作化經驗,得到毛澤東親筆批示:「全面規劃,加強領導」。該話收錄進《毛澤東選集》第五卷。該事件在2009年中宣部評定新中國60年經濟發展史大事件時被評為第七件。2009年7月,為紀念毛澤東主席批示希勤村「全面規劃,加強領導」54周年 ,搜集整理大量歷史文物資料、圖片,建成了農業合作化社區紀念館,該館佔地1800m2,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的農業合作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