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與槍的故事
可毛澤東本人很少用槍。直到今天也很少見他佩槍的影像。 井岡山時期,毛澤東用「槍」和「人頭」收服「山大王」 秋收起義後,毛澤東帶領起義部隊到農村去開闢革命根據地。他說:「我不願跟你們去住高樓大廈,我要上山結交綠林朋友!」
-
建國後毛澤東第一個電令要抓捕的人士誰?
本文摘自《湘潮》2012年第11期,作者:李蘇章,原題為《羅克紹:建國後毛澤東第一個電令要抓捕的人這是毛澤東建國後第一個親自起草電令要求逮捕的人。羅克紹是誰?毛澤東為什麼要急令逮捕他?這要從羅克紹的身世說起。 反共的急先鋒 羅克紹,湖南省茶陵縣江口鄉人,生於1883年12月,是當地客籍人,又稱客家人。據傳,明代早期,他們祖輩為了躲避北方的戰亂,背井離鄉從北方遷徙到此地。
-
哪位元帥去世引毛澤東夜不能寐寫詩弔唁
原標題:哪位元帥去世引毛澤東夜不能寐寫詩弔唁 毛澤東與羅榮桓1963年2月16日,羅榮桓與世長辭,毛澤東為此夜不能寐,寫了《吊羅榮桓》一詩以表哀思。 羅榮桓從秋收起義擔任特務連黨代表起,就與黨的政治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此後,黨代表、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總政治部主任、解放軍政治學院院長等我軍政治工作的各級領導崗位便一直伴隨著他光輝的一生。
-
畫眉鳥中的「山大王」是什麼樣子的呢?
畫眉鳥不僅僅是一種鬥性以及侵略性很強的鳥類,而且它們還是一種喜歡佔領地盤的鳥類,畫眉鳥在野外的領地越大,往往這類畫眉鳥也就更能打、更能唱,它們往往是每個畫眉鳥飼養者夢寐以求的好鳥,那麼今天我們就去看看這畫眉鳥中的「山大王」是如何在山林中稱霸的吧!
-
毛澤東從《華盛頓傳》認識美國 19歲才看到世界地圖
毛澤東被派到四川,但是他說服了瞿秋白改派他到湖南領導武裝起義,同時也準備上山打遊擊。 回湖南,準備上山,這是毛澤東在革命失敗時做出的抉擇。 他做出這樣的抉擇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1926年12月,史達林在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中國委員會上發表演說,指出:「在中國,是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這是中國革命的特點之一也是中國革命的優點之一。」
-
是毛澤東睡在鋪板上他打地鋪睡在旁邊!兒子中將軍銜!
1927年9月9日,參與湘贛鴻溝秋收起義,任我國工農革新軍第1軍第1師第1團2營6連連長。三灣改編後改任團部顧問、副連長,隨毛澤東上井岡山,參與創立革新根據地的奮鬥。9月9日至10月3日,張宗遜帶領一個排,專門背負毛澤東的貼身保鑣,護衛毛澤東上井岡山。張宗遜承當的主要使命是護衛毛澤東,保證毛澤東的安全。
-
夏遠生:毛澤東的中國性格之實踐特色
毛澤東和李大釗、林伯渠等20多位有影響的共產黨員參加了這次國民黨一大,其中李大釗被孫中山指定為大會主席團成員,毛澤東則被選為國民黨章程審查委員、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不久,毛澤東代理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主編了《政治周報》。1925年毛澤東明確指出:「為什麼要革命?為了使中華民族得到解放,為了實現人民的統治,為了使人民得到經濟的幸福。」這是毛澤東的「中國夢」的真實註腳。
-
黨史人物故事:毛澤東的眼淚
1927年,領導了著名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開創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與朱德、陳毅率領的湘南起義部隊勝利會師,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後,任紅一方面軍前敵委員會書記兼總政委,蘇區中央局代書記,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1934年1月當選為第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35年1月在遵義會議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確立了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
-
詩人毛澤東的山水情懷
詩人毛澤東一生之中既樂山又樂水,既是仁者,又是智者,具有強烈而深沉的山水情懷。 毛澤東是一位樂山的「仁者」。他出生於山區,從小就熟悉山,迷戀山,讚美山,山幾乎濃縮了毛澤東一生的足跡。這足見毛澤東心目中「井岡情結」的分量之重、感悟之深、情感之濃。因為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鬥的山,英雄的山,勝利的山。 毛澤東喜歡把「山」與「紅旗」兩個意象聯繫在一起,比如,「旗號鐮刀斧頭」「紅旗越過汀江」。而毛澤東又常常把山與紅旗聯繫在一起。如,「山下旌旗在望」「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不周山下紅旗亂」「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山+紅旗」這一意象是毛澤東長期革命生涯的真實寫照。
-
毛澤東與中國農民問題
大革命失敗後,毛澤東同志領導了湘贛邊界以農民為主體的秋收起義,並把起義部隊帶上井岡山,在農村中站住了腳跟。此時,他便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建立工農武裝割據的農村革命郭據地上來。 中國的農民,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重重壓迫,生活非常困苦。據毛澤東同志1927年在湖南的調查,鄉村人口中,貧農佔百分之七十,中農佔百分之二十,地主和富農佔百分之十。
-
《指點江山》:毛澤東詩詞蘊藏民族擔當和中國夢
煙雨,一片迷茫,無邊無際,江北漢陽的龜山和江南武昌的蛇山,兩山夾江相對,似乎要把長江鎖住,正如當時嚴峻的形勢,暗示了大革命遭到重大挫折和自己的鬱悶心情。這是久積胸中的憤懣的噴薄,更是在為中國的命運而吶喊。這首詞真切表達詩人對當時政治形勢的憂慮之情。
-
閎中肆外 國爾忘家——毛澤東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1927年8月,秋收起義前,毛澤東回到板倉與楊開慧話別,這一別竟成為訣別。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英勇就義,毛澤東肝腸寸斷,一聲長嘆:「開慧之死,百身莫贖。」1957年5月11日,毛澤東填詞《蝶戀花·答李淑一》。「我失驕楊君失柳」,這是一首悼亡詩,追念楊開慧和柳直荀兩位烈士。一個「失」字表明了親人的損失、愛情的損失、友誼的損失、革命的損失。
-
毛澤東對愚公移山精神的闡釋與升華
從目前掌握的史料看,毛澤東最早談及愚公移山恰恰是他撰寫《論持久戰》的時候,六屆六中全會之後更加集中頻繁。1938年4月30日在抗大第三期第二大隊畢業典禮上,毛澤東對即將開赴太行山等地的幹部們提出要求:「要學習愚公挖山的精神,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統統移掉。」
-
毛澤東詩詞的時代價值與現實意義
毛澤東致力於「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根據地發展,要打破「風雲突變,軍閥重開戰」的割據狀態,要粉碎「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的軍事圍剿。他追求「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的世界大同願景。經過28年浴血奮戰,特別是「百萬雄師過大江」之後,「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在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走過彎路,但中國社會依然發生了滄桑巨變。
-
又大又臭的花朵,大王花為什麼要散發出噁心的臭味?
200年前,一群勇敢的探險者在神秘的東南亞雨林裡就發現了這樣一種花,這可把他們嚇了一跳,這種植物還有一個特別霸氣的名字,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世界上最大的花,大王花。它們是一種神秘而且有點害羞的植物,大多數躲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裡,東南亞在什麼地方呢?我們國家在亞洲的東邊,比我們更靠南方的那些國家就是東南亞了。
-
抹香鯨為什麼那麼喜歡對付大王烏賊?
抹香鯨和大王烏賊都是海洋中體型非常龐大的動物,其中抹香鯨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齒鯨,大小僅次於鬚鯨類的藍鯨、長鬚鯨和弓頭鯨,與露脊鯨重量相仿,而大王烏賊則是現存體型第二大的頭足類動物,體型僅次於大王酸漿魷。抹香鯨和大王烏賊在海洋中的碰面機會是非常多的,而且二者都是食肉動物,兩個「巨無霸」生物在海水中相鬥,勢必會引發一番血雨腥風。實際上,不單單是抹香鯨喜歡對付大王烏賊,反過來,大王烏賊也經常給抹香鯨製造麻煩,那麼,為何二者會這麼「不對付」呢?
-
毛澤東詩詞中的神仙鬼怪
不周山下紅旗亂 1930年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後,毛澤東寫下《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1962年《人民文學》發表這首詞之前,毛澤東將最後一句「教他片甲都不還」改為「不周山下紅旗亂」。「不周山」,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
原標題:毛澤東作戰指導中的逆向思維藝術
原標題:毛澤東作戰指導中的逆向思維藝術 在長期戰爭實踐中,毛澤東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戰爭實際相結合,打破常規思維定式,巧妙運用逆向思維指導我軍作戰,譜寫了無數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深刻總結毛澤東作戰指導中的逆向思維藝術,對繼承和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提高指揮員的戰略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