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幾裡得56、人類為什麼會去解釋事物?
「人的想法不會輕易改變,」中學生說,「即便很多人付出努力後,沒能取得成就,人們還是執著的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和牛頓、莫扎特一樣,取得非凡成就。」
「人們對『多數人付出努力後,沒能取得成就』的解釋是:他們不夠努力。」中學生接著說。
(「只要努力,就能和牛頓、莫扎特一樣,取得非凡成就,」大街上的一位行人說,「你沒取得非凡成就,是因為你不夠努力。」)
「由於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和牛頓、莫扎特一樣,取得非凡成就』,幾個世紀以來,數以億計的人類進行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中學生繼續說,「然而,情況和之前一樣:多數人付出努力後,沒有取得牛頓、莫扎特那樣的成就。」
「『多數人付出努力後,沒有取得牛頓、莫扎特那樣的成就』,這個事實和『只要努力,就能和牛頓、莫扎特一樣,取得非凡成就』理論不符,」中學生最後說,「為解釋它,人們發明出新的理論——『天才』理論。」
…理、論、理論:見《歐幾裡得5》…
…解:見《歐幾裡得36》…
…釋(繁體為「釋」):形聲字,釆(biàn)為形,墿(yì)為聲。釆表示辨別、區別。釋的本意是分離、分解,特指詳細地說明情況、解釋。
從釆(biàn),睪(yì)聲。採,有辨別、分析義。本義:脫掉,解下。
字義:1.說明;解說:注~。解~。
2.消除:~疑。冰~。
3.放開;特指釋放被拘(jū)押者或服刑者:~放。保~。
4.放下:手不~卷。如~重負。
5.指釋迦牟尼。泛指佛教:~教。~典…
[…形聲:一種造字法…是說字由「形」和「聲」兩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義有關,聲旁和全字的讀音有關。如由形旁「氵(水)」和聲旁「工、可」分別合成「江、河」…
…形聲字:用形聲造字法造出來的字…
…釆(百度百科):讀作biàn,是象形字,模擬獸爪留下的印跡,引申為分辨。也讀作biǎn,指獸爪。
釆極易與「採」弄混,「釆」是「撇」下面就是「米」,而「採」是由「爫」和「木」組成,需注意…
…釆(百度百科)2:「辨」的古字。像獸爪分別之形,義為辨別…]
…解釋: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合理地說出事物變化的原因,事物之間的聯繫,事物發展的規律。出自《後漢書·陳元傳》。
詞義:1.分析闡(chǎn)明:經過無數次的研究和實驗,這種自然現象才得到科學的~。
2.說明含義、原因、理由等:~詞句。~誤會…
「人類…為什麼會…去解釋事物?」好奇的網友問。
「因為人類害怕未知的東西。」中學生答。
「未知的東西可能傷害自己,比如:吃了未知的蘑菇,可能中毒;被未知的蛇咬了,可能毒發身亡…」中學生說。
「人類能解釋某樣事物,說明人類了解這種事物…」中學生繼續說。
「人類不會被自己了解的事物傷害…」中學生最後說,「因此,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在努力解釋事物。」
…
「根據『天才』理論,牛頓、莫扎特這樣的人是天才,」中學生說。
…天、才、天才:見《歐幾裡得54、55》…
「天才的才能是天生的…旁人無論怎麼努力,都不能擁有和他們比肩的才能…」中學生繼續說。
「『天才』理論和事實吻合:多數人付出努力後,沒有取得牛頓、莫扎特那樣的成就…」中學生最後說,「因此,人們相信天才理論。」
「『天才』理論後來非常流行…」中學生說,「誰家孩子鋼琴彈得好,其它孩子無論怎麼努力都比不上她…人們會說那個孩子是天才;誰家孩子成績好,回回考一百…人們會說那個孩子是天才…」
「從小學到大學,成績一直很彪悍(總是年級第一)…從重點小學考入重點初中,又考入重點高中…最後以省狀元身份考入清華北大…」中學生接著說,「人們稱這樣的孩子為天才…」
「當然,那些16歲(及16歲以下)就通過高考考上大學的孩子…也都是天才…」中學生繼續說。
「天才理論很好的解釋了這個世界:有的人聰明有的人傻;有的人成績好有的人成績一般;聰明的人一直很聰明,傻瓜無論怎麼努力,都不能變聰明;成績不好的學生,無論怎麼努力,都不能提高學習成績…」中學生最後說。
「『天才』理論是完美的嗎?」中學生問。
「『天才』理論作為一個理論,接近完美:它能完美的解釋『多數人付出努力後,沒有取得牛頓、莫扎特那樣的成就』,『多數差生努力學習後,成績還是很差』等現象,」中學生說。
「但是,從內心講,人們不願意接受『天才』理論。」中學生接著說。
「『天才』理論否定了後天的努力,」中學生繼續說。
「…人們更願意相信:努力可以改變命運;普通人只要持續努力,也可以擁有才能。」中學生最後說。
「「雖然天才理論非常流行,但是…沒有科學證據能夠證明,人的才能是上天賦予的。」中學生說。
請看下集《歐幾裡得57、沒有科學證據能夠證明,人的才能是上天賦予的》」
若不知曉歷史,便看不清未來
歡迎關注頭條號「人性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