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得密集恐懼感? 人們為什麼會害怕密集孔洞或斑點?

2020-11-22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會得密集恐懼感? 人們為什麼會害怕密集孔洞或斑點? 面對密集的孔洞或斑點,我們會感到噁心,甚至是恐懼。那麼 普遍卻莫名的恐懼感 當我看到那些密集而又不規則的小孔洞或密密麻麻的斑點的時候,我簡直不能忍受,心都要跳出來了,全身緊張,甚至感到全

  原標題:為什麼會得密集恐懼感? 人們為什麼會害怕密集孔洞或斑點?

 

  面對密集的孔洞或斑點,我們會感到噁心,甚至是恐懼。那麼——
 

  普遍卻莫名的恐懼感

  「當我看到那些密集而又不規則的小孔洞或密密麻麻的斑點的時候,我簡直不能忍受,心都要跳出來了,全身緊張,甚至感到全身發癢,好像有蟲子在爬,我不敢再看,幾秒鐘都不行,看到蓮蓬都會讓我嚇得尖叫起來,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雖然這對我很難,我還是要把我害怕的東西告訴你,這些就是我所害怕的東西的圖片,有人會像我一樣嗎?」

  這幾幅圖片是一位備受密集孔洞或密集斑點折磨的人發布的,看過這幾幅圖,你有什麼感受呢?是不是你也會禁不住喊道:「真噁心!我的汗毛都豎起來了」?如果你沒有這種感受,那麼就太恭喜你了,因為據調查顯示,一般人都有害怕密集孔洞或斑點的心理,叫做密集物體恐懼症。如果你沒有,說明你能夠遊刃有餘地適應很多相關環境。

  確實,面對密集孔洞或斑點時,不同的人害怕的程度不同。少數人沒有任何反應,一般人對密集分布的不規則孔洞感到噁心,尤其是某些孔洞裡還有東西的那種,例如圖3;很多人對像圖2那種的密集分布的不規則的斑點,尤其是斑點落斑點的那種也感到害怕,它太像膿瘡密布的皮膚病。症狀嚴重的人對圖1和圖4的反應也很強烈,有些人被荷塘裡的蓮蓬嚇得半死。

  總結一下,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類似場景還有:蠕蟲、蛆等在其食品上製造的密密麻麻的孔洞、布滿孔洞的垃圾、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麻風病患者,還有人或動物身上粗大的裡面藏有黑頭的毛孔、皮膚病留下的疤痕坑洞、粉刺留下的痘痕,以及蜂巢、蟻穴、木頭上的蟲洞、海水侵蝕的礁石、冰雪融洞、麵團發酵留下的坑洞等等。看到這些景象,較嚴重的恐懼症患者會緊張得汗毛直豎,全身發癢,感到好像有東西在身上爬。

 

  天生的懼怕不簡單

 

  人們為什麼會害怕密集孔洞或斑點呢?而且好像是天生的,本能的,很難自己控制。這是不是與其他恐懼症例如恐高症、尖銳物體恐懼症等相似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不知為什麼,人們以前並沒有關注過這個現象,密集物體恐懼症這個詞在2005年才被創造出來,對密集物體恐懼症的研究也就限於這幾年。由於只是幾年的歷史,對這種現象成因的探討並沒有成熟。
 

  恐懼症一般被認為是外部事件和內部體質共同作用的結果。人有很脆弱的一面,一個事物,即使是一朵美麗的花,如果曾經嚴重地傷害過他,那麼以後他就會懼怕它,甚至會懼怕與傷害它的東西相似的事物。這就是為什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如果不採取恰當的方式緩解,他會一直怕下去。科學家曾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實驗者想通過對人傷害的方式讓不怕蛇和不怕蘑菇的人產生對蛇和蘑菇的恐懼。他們發現,只需要一兩次被蛇咬,被實驗的人就會對蛇的形象恐懼起來,而要讓被實驗者產生對蘑菇的恐懼,需要十次以上的中毒才會讓人對某些蘑菇產生恐懼。這個實驗說明兩個問題,一是人會對傷害它的事物產生恐懼感;二是人對某些事物容易產生恐懼,對另一些事物不容易產生恐懼。

 

  但對密集孔洞或斑點的恐懼好像很多人天生就有,而且是一種普遍現象,這種恐懼很複雜,不單純是害怕,更多的是一種噁心的感受。這些問題該如何解釋呢?這就是密集物體恐懼症讓人迷惑的地方。

 

  目前的解釋是:這與人類的過去有關,人類歷史上曾遭受過很多次大規模的傳染病襲擊,例如對人類有毀滅性打擊的黑死病(一種鼠疫)、淋巴潰瘍鼠疫、天花等,還有各種傳染性的皮膚病等,在這些疾病肆虐的時候,有的人雖然有幸逃脫,沒有感染上,但周圍人的痛苦症狀及表現:全身出現黑斑,或潰爛化膿,或皮膚長滿大大小小的疙瘩等,卻給倖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烙在心靈深處的悽慘景象在倖存者以後的人生中一直會折磨著他們的心靈,這種持續的心理折磨也會在他們體內的基因上留下印痕。基因雖然是相對穩定的,一般是由遺傳而來,但後天的因素如果足夠強,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壞或改變基因,或者把休眠的基因啟動起來。這些與懼怕傳染病噁心症狀有關的基因就會被一代一代傳遞下去,於是後代子孫就會自然而然地懼怕那些與傳染病症狀類似的密集孔洞或斑點了。當然有的人並沒有這種懼怕心理,是因為他的祖先很幸運,沒有見識過那些可怕的傳染病。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些密集的孔洞或斑點與自然界中一些有毒的,或醜惡的,會經常傷害人類的動物的面貌相似,例如蜈蚣、毒蟾蜍、有斑紋的毛毛蟲等。由於這些動物在人類歷史上經常對人類下毒手,於是人類對它們的懼怕就銘刻在基因裡遺傳了下來。

 

  根據適者生存的原理,還有這樣的解釋:早期的人類也許只有極少數的人懼怕密集孔洞或斑點,但經歷了各種惡劣的生存環境:瘟疫肆虐、毒蟲泛濫等,只有那些本身就懼怕密集孔洞或斑點的人會很緊張地遠離與此有關的醜惡事物,遠離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倖存下來,經過這樣一次次的淘汰,對生存更有利的密集物體恐懼症的基因就得到了傳遞,於是現在有這種恐懼症的人就比較普遍了。

 

  此懼有計可消除

 

  像其他一些恐懼症一樣,這種恐懼症也可以分為溫和型、適中型和嚴重型。很多人可能會對馬蠅橫行的圖片或蟾蜍感到噁心,但不會對那些沒有威脅的浮石或蜂巢恐慌,這種情況就不需要理會。當然症狀嚴重得影響了正常生活的就需要治療,有的甚至被這種恐懼和恐慌折磨得流淚,要自殺,那就迫切需要治療了。

  恐懼症最常用的治療方式是系統性的脫敏治療或暴露療法。就是讓自己逐漸面對引起恐懼的物體,直到恐懼感被克服。許多人說通過頻繁地面對那些事物的同一副畫面,他們確實已經對這些事物不那麼敏感了,但這並沒有治本。當他們面對新的畫面或物體時,又馬上恐懼起來了。

  還有放鬆療法,例如深呼吸、有意識地放鬆肌肉等,用嬰兒潤膚油擦拭也能夠有效減輕皮膚的過敏發癢。但這些只是讓身體的反應好了一些,心裡的恐懼只是得以緩解。

 

  比較徹底的治療方式是通過冥想的方式,儘量把這些恐懼的事物與美好、可愛等概念聯繫起來,人對那些事物的恐懼心理就會逐漸減輕或消失,例如懼怕蓮蓬的人可以把蓮蓬與美麗的蓮花相聯繫,它畢竟是蓮花留下的果實,而且蓮子很好吃。但這是一種特殊的例子,人一般很難把噁心的事物與美好掛起鉤來,不過也不是不可能。在迪斯尼動畫片《美女與野獸》中,美女對醜陋充滿兇氣的野獸感到噁心和懼怕,直到有一天實在忍不住逃離了野獸。但逃跑途中遭遇了狼群,幸虧有野獸搭救才得以保命。野獸為了救她受了傷,美女對野獸的懼怕心理頓時減輕了許多,她幫野獸敷藥療傷,與野獸一起吃飯,野獸同時也在改變自己的暴躁脾氣,變得越來越溫和,美女越來越喜歡野獸了,看到它再也沒有噁心懼怕的感覺了。最後當野獸被惡人殺掉後,美女哭了,因為她已經愛上了野獸。這個動畫片雖然是童話,但人對某事物的偏見與好噁心理確實是可以通過補充好印象改變過來的。

 

  另外,人的這種恐懼感既然不是人的意識能夠控制的,那麼它就很可能屬於人的潛意識領域,通過催眠暗示作用或許會消除掉潛意識領域的這種懼怕。這需要催眠師的指導和暗示才能做到。

 

  不管這些治療方式是否湊效,都不要太在意,遠離那些讓人噁心的場面就是了,畢竟還有那麼多人跟你共甘苦。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密集恐懼症究竟是什麼在作怪?終於知道了
    「密集恐懼症」(Trypophobia)這個詞是近年來隨著網絡發展才被人們所熟知的,其本意是對孔洞的恐懼。這種恐懼通常由特定的視覺刺激引發——當看到具有密集孔洞結構的物體(尤其是當孔洞出現在人體皮膚上)時,密集恐懼症者會感到厭惡,並可能引起恐慌或偏頭痛等症狀。
  • 密集恐懼症,到底是病還是「矯情」?
    這種恐懼通常由特定的視覺刺激引發——當看到具有密集孔洞結構的物體(尤其是當孔洞出現在人體皮膚上)時,密集恐懼症者會感到厭惡,並可能引起恐慌或偏頭痛等症狀。儘管大部分情況下他們看到的密集孔洞都是無害的——比如蓮蓬、肥皂泡等等——這些圖像卻切實影響到了密集恐懼症者的日常生活。
  • 密集恐懼症究竟怎麼回事?
    自那時起,人們對這種現象就興趣大增。在Reddit、Instagram和Facebook上有一些論壇,一堆幸災樂禍的人聚在一起吐槽他們厭惡的東西,其中就包括一些明顯會讓人產生密恐症的圖片。(我在推特上分享了一張蓮蓬圖片,下面就出現了各種評論,有人不懂為什麼這種圖片會讓某些人看著難受,還有人則是覺得特別厭煩讓我趕緊撤下來。)
  • 密集恐懼症的成因之謎
    密集恐懼症(Trypophobia)是一種對密集孔洞或裂縫的厭惡,常伴以害怕和噁心的感受。你也許沒有聽說過這種病。但不用擔心:你現在再也不會忘記它了。 * * *心理學家發現,許多恐懼症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巨大的消極影響。
  • 不騙人,我真的得了密集恐懼症
    在接下來的每3到4個月中,茱莉亞都會在無意中看到令她無比噁心和恐慌的東西:裂縫,孔洞和斑點的紋路,還有紀錄片水下鏡頭裡的藤壺。每當看到這些場景,她都會控制不住地顫抖,汗如雨下,然後躺在地上嚎啕大哭。直到20歲時,她才知道了自己的病症:密集恐懼症。  起源於心理上的問題?
  • 你有密集物體恐懼症嗎?
    當一些過於集中的孔洞如蓮蓬頭、蜂巢、癩蛤蟆的背部等等,出現在眼前的時候就非常不舒服?甚至集中出現的小水泡,都會讓你覺得不自在? 你也有類似的經歷或感受?那麼你一定對這個名稱並不陌生,甚至會被時常掛在嘴邊,那就是「密集恐懼症」,也稱「密集物體恐懼症」。
  • 「不騙人,我真的得了密集恐懼症」 噁心的感覺也許在保護你
    在接下來的每3到4個月中,茱莉亞都會在無意中看到令她無比噁心和恐慌的東西:裂縫,孔洞和斑點的紋路,還有紀錄片水下鏡頭裡的藤壺。每當看到這些場景,她都會控制不住地顫抖,汗如雨下,然後躺在地上嚎啕大哭。直到20歲時,她才知道了自己的病症:密集恐懼症。起源於心理上的問題?
  • 怎樣看待密集恐懼症 消除密集恐懼症的3個方法
    原標題:怎樣看待密集恐懼症 消除密集恐懼症的3個方法   密集恐懼症就是人們看到非常密集的事物首先在視覺上感到疲勞,從而導致心理煩躁甚至惡習的現象,其實本身圖片是毫無問題的,只是看見他的人在心理上有一些不舒服的反應,覺得他揪心。輕度的密集恐懼症患者在生活中還可以自我克服,但是嚴重的患者這種極度敏感的心理反應可能影響他們的生活。
  • 人為什麼會感到恐懼? 你屬於哪種恐懼症?
    人為什麼會感到恐懼? 你屬於哪種恐懼症?時間:2017-03-20 10:58   來源:中國數字科技館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為什麼會感到恐懼? 你屬於哪種恐懼症?     如今,一部名為《鯊灘》的新電影再次震撼了人們尚未痊癒的心靈,讓更多的人患上了深海恐懼症。那麼,什麼是恐懼症?它是如何產生的?我們人類又為什麼會感到恐懼呢?     恐懼,從何而來?     恐懼,是人們在面臨某種大腦認為危險的情況時,想要擺脫卻又無能為力而產生害怕、擔憂的一種強烈的壓抑情緒體驗。
  • 密集恐懼症慎入!重慶「洞洞樓」外牆布滿密密麻麻孔洞
    中國新聞網消息,重慶兩江新區一建築外牆十分奇特,牆面上布滿了上萬個孔洞,看起來密密麻麻的一片,市民戲稱這棟建築為「洞洞樓網友們調侃道,有密集恐懼症的人見了這棟建築都會繞道而行。據了解,這棟建築外牆的孔洞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每個孔洞都是一個採光點。原標題:密集恐懼症慎入!
  • 密集恐懼症到底是什麼?
    是我瘋了麼?可能吧,但並不是因為我對密集的洞有強烈的反感,而是患有所謂的密集恐懼症(trypophobia)。據傳,密集恐懼症這個詞是在2005年由一位匿名的愛爾蘭女士在論壇中發明,在2009年左右開始真正流行起來。trypophobia這個單詞也是她的創造的,現在你可以找到無數能激起人們密集恐懼的照片,雖然許多都是類似蓮蓬和沸騰牛奶這樣真實的物體,但也有將密集的洞疊加在人體上的照片,尤其是面部。
  • 被罵矯情和過激的密集恐懼症,可能讓我們更好地活到了今天
    於是很多人對密集恐懼症表示懷疑,他們認為這只是一種成功的網絡迷因(Internet meme),即很多人的這種情緒來自於密恐在網絡上的爆紅——因為看到別人恐懼密集孔洞於是自己也產生恐懼心理。隨著網絡上對密集恐懼症的討論越來越普遍,人們更容易受到這些密集性圖片令人厭惡的暗示,這看上去就像密恐會傳染。
  • 看不了密集圖片 如何緩解「密集恐懼症」?
    (原標題:密集圖片讓人頭皮發麻如何緩解「密集恐懼症」?)  現實生活中,貌似大部分人都患有「密集恐懼症」,雖然這個症狀並沒有實質性的身體不適,但當看到一些畫面密集的圖片就會迅速頭皮發麻,感覺很噁心,讓人心裡不舒服
  • 密集恐懼症如何克服 克服恐懼症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暗示有時候我們對於密集的恐懼,可能只是因為我們內心的壓力過大,甚至一直暗示自己密集非常可怕,因此就增加了我們的密集恐懼症的害怕程度。因此我們不妨,多多暗示自己,其實密集恐懼症並不可怕,保持自己內心的平靜,勇敢的面對密集!說不定,還真的可以克服這樣密集恐懼症!
  • 密集恐懼症:或是進化的饋贈,源於人類對有害生物的趨避效應
    第三次露臉的蓮蓬[4] 接下來,科爾從trypophobia.com這個網站中,選取了76幅引起密集恐懼症的圖片。科爾還很善良,沒有選擇那些在人類皮膚上出現的孔洞,因為據密集恐懼症者反映,此類圖片會引起極度不適。
  • 有密集恐懼症的人到底是不是「矯情」?
    有些人一見到大量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的相同物體,就會產生緊張、恐懼、噁心等不適的生理反應,事實上,人們並不是對物體本身產生不適
  • 密集恐懼症從何而來?對疾病和寄生蟲的厭惡感非恐懼
    研究人員希望了解人在觀看那些看似無害的孔洞圖片時,是否也會產生同樣的生理反應。他們使用眼球追蹤技術來測量瞳孔大小的變化,以區分研究對象對孔洞圖像、威脅動物圖像和中性圖像的反應。  與蛇類和蜘蛛的圖像不同,密集孔洞圖像會使瞳孔出現更大程度的收縮。這一反應與副交感神經系統及厭惡感有關。「表面上,威脅動物圖像和孔洞圖像都會引起噁心反應,」Ayzenberg說,「然而,我們的結果表明,這些反應的生理基礎是不同的,即使這種共有的厭惡感可能根植於共同的視覺-光譜特性。」
  • 為什麼人類看到同類殘骸會害怕?而看到其他動物的卻不太會?
    密集恐懼症可能是網際網路上流傳最廣泛的一種,大部分人看到密密麻麻的圖片都會感到不自在。然而,有一種恐懼症比密集恐懼症影響的人群更多,只是我們很少談及,那就是屍體恐懼症(Necrophobia),主要表現特徵是對人類遺體,甚至是棺材、墓地、墓碑的恐懼。在處理同類屍體上,人類很特殊,我們為了緬懷先人會舉行葬禮,有研究發現幾十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就已經在舉行葬禮了。
  • 你為什麼會害怕蟲子?
    同樣的,人們對一些令人恐懼的昆蟲的反應可能從輕微的煩惱到極端的恐懼不等。對此,你千萬不要脫口而出:這東西有什麼好怕的?這種障礙會影響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工作、學習和人際關係。一個患有昆蟲恐懼症的人可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理性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的反應。人們可以有許多正當的理由來討厭昆蟲。首先,一些蟲子依靠人類的身體存活,像蚊子、跳蚤和蝨子這樣的昆蟲可以把疾病傳播給人類。在它們進食的過程中,可能會轉移一些致命疾病的病原體,如瘧疾。
  • 關於密集恐懼症的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2005年一些社交媒體上,大量網友扎堆討論自己對蓮蓬的恐懼,這些網友一邊恐懼一邊不停的互相安利,從而產生了一個由希臘文構成的新詞彙Trypophobia,即中文的密集恐懼症。但事實上Trypophobia的直譯應該是hole fear——孔洞的恐懼,所以最標準的稱呼應該為「孔洞恐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