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密集恐懼症的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2021-02-12 荊州疾控

關於密集恐懼症,相信有不少朋友在看到這個詞的時候都會渾身一顫,只覺得毛骨悚然,不過其實關於這個症狀,遠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下。

2005年一些社交媒體上,大量網友扎堆討論自己對蓮蓬的恐懼,這些網友一邊恐懼一邊不停的互相安利,從而產生了一個由希臘文構成的新詞彙Trypophobia,即中文的密集恐懼症。但事實上Trypophobia的直譯應該是hole fear——孔洞的恐懼,所以最標準的稱呼應該為「孔洞恐懼症」

給你一把密集的瓜子你會恐嗎?當然不會!不過既然已經約定俗成,下文我依舊會稱其密集恐懼症,我只是想說明引起不適的並不是密集,而是孔洞。

最開始的時候心理學家普遍把密集恐懼症當做「特殊恐懼症specific phobia」的一種,特殊恐懼症包括蜘蛛恐懼症、恐高症等等,但後來發現這兩種明顯的區別,因為密集恐懼症首先引起的是噁心、起雞皮疙瘩等,這個和一般的恐懼有相似性但並不相同,所以比「孔洞恐懼症」更標準的翻譯是「孔洞噁心症」。

在最初把密集恐懼症當做特殊恐懼症對待時,遺傳學家認為這可能是我們的原始基因中基於對幾何形狀的有毒生物的恐懼。但馬上發現了問題,因為有很多連毒蛇毛蟲都不怕的人,卻依舊帶有密集恐懼症,所以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接下來在給號稱不具有密集恐懼症的和有密集恐懼症的兩組人員測試中發現,號稱不具有密集恐懼症的人,在面對人體相關的孔洞時依舊會引起不適,而有密集恐懼症的人即便是一個蓮蓬、一個蜂巢都會汗毛豎起,所以大家可能只是程度不一樣,但都是密集恐懼症。

不難看出,那些病灶出現在皮膚上的傳染病都和密集恐懼症上的孔洞有驚人的相似,所以密集恐懼症所帶來的噁心本身並不是病,而是一種我們進化出來的自我防禦機制,讓我們主動遠離病原體,我們應該感謝它。

目前並沒有治療密集恐懼症的方法,當然也無需治療,已知唯一可以克服密集恐懼症的辦法不是躲避,而是反覆觀看……

密集恐懼症是一項值得深入研究的遺傳性獲得,還有更多的迷團需要我們去打開。

來源:狂丸科學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郵 箱:jzcdcjkjys@163.com

相關焦點

  • 科普丨關於密集恐懼症的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點擊上方 狂丸科學 關注並星標我們關於密集恐懼症,相信有不少朋友在看到這個詞的時候都會渾身一顫,只覺得毛骨悚然,不過其實關於這個症狀,遠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
  • 關於密集恐懼症的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密恐慎入
    關於密集恐懼症,相信有不少朋友在看到這個詞的時候都會渾身一顫,只覺得毛骨悚然,不過其實關於這個症狀,遠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下。不過既然已經約定俗成,下文我依舊會稱其密集恐懼症,我只是想說明引起不適的並不是密集,而是孔洞。
  • 不騙人,我真的得了密集恐懼症
    庫普費爾的另一項研究表明,你甚至不需要直接接觸寄生蟲,給你看一下它的圖片,就會讓你的皮膚產生相應的反應。那些沒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會對存在致病風險的密集物體的圖片感到噁心,比如狗耳朵上的一團蜱蟲。但他們不會對那些無害的密集物體有任何感覺,比如麵包上的小孔。然而,對於密集恐懼症患者來說,這兩者帶來的反應是相同的。
  • 密集恐懼症的成因之謎
    如果你沒有見過的話,蓮花擁有大顆的綠色種子頭,上面有密密麻麻的種子,看上去很像花灑。2003年,一張假的「蓮蓬胸部」網圖和一個關於被感染了的乳房的故事在電子信箱中流轉,引起了一時轟動。關於密集恐懼症的研究數量有限,但有一項研究也許能夠解釋為什麼這張網圖會被廣泛傳播。研究發現,在皮膚上的孔洞比在無生命物體上的孔洞(如石頭)更令人害怕。而在臉上的毛孔殺傷力則更驚人。
  • 你有密集物體恐懼症嗎?
    當一些過於集中的孔洞如蓮蓬頭、蜂巢、癩蛤蟆的背部等等,出現在眼前的時候就非常不舒服?甚至集中出現的小水泡,都會讓你覺得不自在? 你也有類似的經歷或感受?那麼你一定對這個名稱並不陌生,甚至會被時常掛在嘴邊,那就是「密集恐懼症」,也稱「密集物體恐懼症」。
  • 「不騙人,我真的得了密集恐懼症」 噁心的感覺也許在保護你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表情研究專家湯姆·庫普費爾(Tom Kupfer)認為,密集恐懼症和演化適應性有關,是人類為了躲避蝨子、跳蚤等寄生蟲演化而來的。— Antoine Doré就像反胃是為了避免人們食入可能致病的東西,皮膚上類似瘙癢的感覺是為了防止皮外寄生蟲。
  • 怎樣看待密集恐懼症 消除密集恐懼症的3個方法
    原標題:怎樣看待密集恐懼症 消除密集恐懼症的3個方法   密集恐懼症就是人們看到非常密集的事物首先在視覺上感到疲勞,從而導致心理煩躁甚至惡習的現象,其實本身圖片是毫無問題的,只是看見他的人在心理上有一些不舒服的反應,覺得他揪心。輕度的密集恐懼症患者在生活中還可以自我克服,但是嚴重的患者這種極度敏感的心理反應可能影響他們的生活。
  • 被罵矯情和過激的密集恐懼症,可能讓我們更好地活到了今天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你可能無法想像去年iPhone 11 Pro發行的時候,有不少用戶因為「浴霸式攝像頭」而評論說這引發了他們的密集恐懼症。所以從這一角度看,密恐人群真的失去了不少享受生活的機會。這不夏天到了,江南採蓮時「蓮葉何田田」的場景在他們眼中可能並沒有那麼詩情畫意。
  • 有密集恐懼症的人到底是不是「矯情」?
    心理學上將這種表現稱為密集恐懼症。   比如有網友表示,一到下雨天,細細密密的雨線,地上密密麻麻的水泡,讓她頭皮發麻、手心冒汗、呼吸急促,都會跑入室內症狀才消失。   看到上述案例,有些人也許覺得這也太矯情了吧?對於沒有密集恐懼症的人,這種行為似乎無法理解。患有密集恐懼症,真的是矯情嗎?
  • 密集恐懼症究竟怎麼回事?
    (點紅字直接取閱)一文中,我們了解到,人類產生厭惡感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其實可以將其理解為躲避疾病的適應性反應,畢竟,如果你敢搜索「天花」這種病的圖片就會知道,密集恐懼症即便還未得到美國精神病學會的認可,但自稱自己是密恐者的可大有人在……可是,如果密集恐懼真的是一種人類自我保護的方式,某種意義上就不能將密恐稱為病症了。
  • 密集恐懼症到底是什麼?
    可能吧,但並不是因為我對密集的洞有強烈的反感,而是患有所謂的密集恐懼症(trypophobia)。這種恐懼症並未被官方承認,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也沒有記錄,但在網上隨處可見。據傳,密集恐懼症這個詞是在2005年由一位匿名的愛爾蘭女士在論壇中發明,在2009年左右開始真正流行起來。
  • 密集恐懼症如何克服 克服恐懼症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暗示有時候我們對於密集的恐懼,可能只是因為我們內心的壓力過大,甚至一直暗示自己密集非常可怕,因此就增加了我們的密集恐懼症的害怕程度。因此我們不妨,多多暗示自己,其實密集恐懼症並不可怕,保持自己內心的平靜,勇敢的面對密集!說不定,還真的可以克服這樣密集恐懼症!
  • 密集恐懼症:或是進化的饋贈,源於人類對有害生物的趨避效應
    如果有的話,你可能是個密集恐懼症「患者」。(但我保證下文中的圖片,除了蓮蓬外,不會有很過分的讓你感到厭惡的圖片了) 如果沒有,來,握個手!我們可以愉快地搞清楚、弄明白密集恐懼症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了。
  • 密集恐懼症,到底是病還是「矯情」?
    如果你看到類似蓮蓬這樣多孔洞的物體或圖片時,也出現類似的症狀,那麼恭喜你,你成為了「最常見的恐懼症」之一——密集恐懼症患者中的一員了。 (鑑於某些小夥伴病情嚴重到聽見「密恐」二字就大大加重了病情,本文所有圖片解說將提至圖前,提醒大家酌情略過。某些知名的致命的圖片並不會出現,請非重症患者放心瀏覽。)
  • 看不了密集圖片 如何緩解「密集恐懼症」?
    (原標題:密集圖片讓人頭皮發麻如何緩解「密集恐懼症」?)  現實生活中,貌似大部分人都患有「密集恐懼症」,雖然這個症狀並沒有實質性的身體不適,但當看到一些畫面密集的圖片就會迅速頭皮發麻,感覺很噁心,讓人心裡不舒服
  • 有恐高症,有密集恐懼症,但你聽說過食物恐懼症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恐懼症的種類也愈加繁多。例如,對密集的小洞而感到害怕的密集恐懼症,又或者對飲食產生了過度擔憂的食物恐懼症。 其實這些事情無論多麼令人擔憂,都不會形成恐懼症,而造成這種症狀的大多數原因只是因為一般的食物問題,例如害怕做飯,在這方面很可能一點小事就能影響到人們,比如你害怕因食物煮不熟而吃壞肚子,所以你就把所有的東西煮的稀爛,又或者害怕把食物燒焦,所以經常煮不熟東西。
  • 密集恐懼症究竟是什麼在作怪?終於知道了
    如果你看到類似蓮蓬這樣多孔洞的物體或圖片時,也出現類似的症狀,那麼恭喜你,你成為了「最常見的恐懼症」之一——密集恐懼症患者中的一員了。「密集恐懼症」(Trypophobia)這個詞是近年來隨著網絡發展才被人們所熟知的,其本意是對孔洞的恐懼。
  • 一看草莓就緊張是密集恐懼症
    開始時,他並沒在意,以為是工作得太累了。一次無意中,當她看到了像蓮蓬乳一樣的圖片後,感覺自己像著了魔一樣,非常害怕,卻又克制不住,總想看這類圖片,看了之後又覺得很恐怖、很噁心,甚至看到草莓上的點,也會覺得汗毛要豎起來了,緊張不已。病情分析:小張的症狀是典型的密集恐懼症,這是一種以對特殊物體或情境產生強烈懼怕為特徵的焦慮障礙。
  • CAD實操:一張向日葵圖測試你有沒有密集恐懼症
    寫在前面:如果知道自己有所謂的密集恐懼症,請慎入。其實也沒那麼嚴重,經常會在網上看到一些網友或多或少會因為某些圖片而感到頭皮發麻,發軟甚至噁心,通常這些圖片都是因為元素排列得密密麻麻(打這幾個字都覺得手指發軟),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密集恐懼症。
  • 密集恐懼症從何而來?對疾病和寄生蟲的厭惡感非恐懼
    與蛇類和蜘蛛的圖像不同,密集孔洞圖像會使瞳孔出現更大程度的收縮。這一反應與副交感神經系統及厭惡感有關。「表面上,威脅動物圖像和孔洞圖像都會引起噁心反應,」Ayzenberg說,「然而,我們的結果表明,這些反應的生理基礎是不同的,即使這種共有的厭惡感可能根植於共同的視覺-光譜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