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密集恐懼症的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密恐慎入

2021-02-12 科普阜陽

 

關於密集恐懼症,相信有不少朋友在看到這個詞的時候都會渾身一顫,只覺得毛骨悚然,不過其實關於這個症狀,遠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下。


2005年一些社交媒體上,大量網友扎堆討論自己對蓮蓬的恐懼,這些網友一邊恐懼一邊不停的互相安利,從而產生了一個由希臘文構成的新詞彙Trypophobia,即中文的密集恐懼症。但事實上Trypophobia的直譯應該是hole fear——孔洞的恐懼,所以最標準的稱呼應該為「孔洞恐懼症」


給你一把密集的瓜子你會恐嗎?當然不會!不過既然已經約定俗成,下文我依舊會稱其密集恐懼症,我只是想說明引起不適的並不是密集,而是孔洞。



最開始的時候心理學家普遍把密集恐懼症當做「特殊恐懼症specific phobia」的一種,特殊恐懼症包括蜘蛛恐懼症、恐高症等等,但後來發現這兩種明顯的區別,因為密集恐懼症首先引起的是噁心、起雞皮疙瘩等,這個和一般的恐懼有相似性但並不相同,所以比「孔洞恐懼症」更標準的翻譯是「孔洞噁心症」。



在最初把密集恐懼症當做特殊恐懼症對待時,遺傳學家認為這可能是我們的原始基因中基於對幾何形狀的有毒生物的恐懼。但馬上發現了問題,因為有很多連毒蛇毛蟲都不怕的人,卻依舊帶有密集恐懼症,所以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接下來在給號稱不具有密集恐懼症的和有密集恐懼症的兩組人員測試中發現,號稱不具有密集恐懼症的人,在面對人體相關的孔洞時依舊會引起不適,而有密集恐懼症的人即便是一個蓮蓬、一個蜂巢都會汗毛豎起,所以大家可能只是程度不一樣,但都是密集恐懼症。



不難看出,那些病灶出現在皮膚上的傳染病都和密集恐懼症上的孔洞有驚人的相似,所以密集恐懼症所帶來的噁心本身並不是病,而是一種我們進化出來的自我防禦機制,讓我們主動遠離病原體,我們應該感謝它。



目前並沒有治療密集恐懼症的方法,當然也無需治療,已知唯一可以克服密集恐懼症的辦法不是躲避,而是反覆觀看……


密集恐懼症是一項值得深入研究的遺傳性獲得,還有更多的迷團需要我們去打開。


信息來源:科普中國

相關焦點

  • 關於密集恐懼症的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關於密集恐懼症,相信有不少朋友在看到這個詞的時候都會渾身一顫,只覺得毛骨悚然,不過其實關於這個症狀,遠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
  • 科普丨關於密集恐懼症的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點擊上方 狂丸科學 關注並星標我們關於密集恐懼症,相信有不少朋友在看到這個詞的時候都會渾身一顫,只覺得毛骨悚然,不過其實關於這個症狀,遠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
  • 被罵矯情和過激的密集恐懼症,可能讓我們更好地活到了今天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你可能無法想像去年iPhone 11 Pro發行的時候,有不少用戶因為「浴霸式攝像頭」而評論說這引發了他們的密集恐懼症。所以從這一角度看,密恐人群真的失去了不少享受生活的機會。這不夏天到了,江南採蓮時「蓮葉何田田」的場景在他們眼中可能並沒有那麼詩情畫意。
  • 你有密集物體恐懼症嗎?
    當一些過於集中的孔洞如蓮蓬頭、蜂巢、癩蛤蟆的背部等等,出現在眼前的時候就非常不舒服?甚至集中出現的小水泡,都會讓你覺得不自在? 你也有類似的經歷或感受?那麼你一定對這個名稱並不陌生,甚至會被時常掛在嘴邊,那就是「密集恐懼症」,也稱「密集物體恐懼症」。
  • 密集恐懼症究竟怎麼回事?
    (點紅字直接取閱)一文中,我們了解到,人類產生厭惡感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其實可以將其理解為躲避疾病的適應性反應,畢竟,如果你敢搜索「天花」這種病的圖片就會知道,密集恐懼症即便還未得到美國精神病學會的認可,但自稱自己是密恐者的可大有人在……可是,如果密集恐懼真的是一種人類自我保護的方式,某種意義上就不能將密恐稱為病症了。
  • 密集恐懼症,到底是病還是「矯情」?
    如果你看到類似蓮蓬這樣多孔洞的物體或圖片時,也出現類似的症狀,那麼恭喜你,你成為了「最常見的恐懼症」之一——密集恐懼症患者中的一員了。 (鑑於某些小夥伴病情嚴重到聽見「密恐」二字就大大加重了病情,本文所有圖片解說將提至圖前,提醒大家酌情略過。某些知名的致命的圖片並不會出現,請非重症患者放心瀏覽。)
  • 不騙人,我真的得了密集恐懼症
    庫普費爾的另一項研究表明,你甚至不需要直接接觸寄生蟲,給你看一下它的圖片,就會讓你的皮膚產生相應的反應。那些沒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會對存在致病風險的密集物體的圖片感到噁心,比如狗耳朵上的一團蜱蟲。但他們不會對那些無害的密集物體有任何感覺,比如麵包上的小孔。然而,對於密集恐懼症患者來說,這兩者帶來的反應是相同的。
  • 密集恐懼症的成因之謎
    Chrissie Giles 利維坦© Cosmos Magazine利維坦按:如果按照古典制約理論為基礎的厭惡療法醫治密恐者,恐怕要給患者看大量令人嚴重不適的圖片或視頻,以期達到徹底治癒密恐的效果……當然,效果想必因人而異
  • 「不騙人,我真的得了密集恐懼症」 噁心的感覺也許在保護你
    庫普費爾的另一項研究表明,你甚至不需要直接接觸寄生蟲,給你看一下它的圖片,就會讓你的皮膚產生相應的反應。那些沒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會對存在致病風險的密集物體的圖片感到噁心,比如狗耳朵上的一團蜱蟲。但他們不會對那些無害的密集物體有任何感覺,比如麵包上的小孔。然而,對於密集恐懼症患者來說,這兩者帶來的反應是相同的。
  • 密集恐懼症慎入!重慶「洞洞樓」外牆布滿密密麻麻孔洞
    網友們調侃道,有密集恐懼症的人見了這棟建築都會繞道而行。據了解,這棟建築外牆的孔洞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每個孔洞都是一個採光點。原標題:密集恐懼症慎入!
  • 密集恐懼症者慎入
    密集恐懼症者慎入 2016-07-05 10:41 | 作者:瑪莎 | 來源:265G QQ群號:624022706 | 我要分享:
  • CAD實操:一張向日葵圖測試你有沒有密集恐懼症
    寫在前面:如果知道自己有所謂的密集恐懼症,請慎入。其實也沒那麼嚴重,經常會在網上看到一些網友或多或少會因為某些圖片而感到頭皮發麻,發軟甚至噁心,通常這些圖片都是因為元素排列得密密麻麻(打這幾個字都覺得手指發軟),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密集恐懼症。
  • 5張令人胸悶的圖片,圖二密集恐懼症者慎入,雞皮疙瘩會掉一地
    5張令人胸悶的圖片,圖二密集恐懼症者慎入,雞皮疙瘩會掉一地   大家其實,或多或少會有點恐懼症,比較常見的有深海恐懼症,密集恐懼症,巨物恐懼症,幽閉恐懼症等等,你呢?會對哪些恐懼症感到肉皮發麻?
  • 密集恐懼症患者慎入LOL展臺
    【17173現場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一走進8號館就能聞到撲面而來的屌絲氣息,踮起腳往裡瞥了一眼,我勒個去,誰特麼說歐洲人少的,全特麼是密密麻麻的人啊,有密集恐懼症的請慎入。我只能說是完全水洩不通!
  • 有恐高症,有密集恐懼症,但你聽說過食物恐懼症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恐懼症的種類也愈加繁多。例如,對密集的小洞而感到害怕的密集恐懼症,又或者對飲食產生了過度擔憂的食物恐懼症。 其實這些事情無論多麼令人擔憂,都不會形成恐懼症,而造成這種症狀的大多數原因只是因為一般的食物問題,例如害怕做飯,在這方面很可能一點小事就能影響到人們,比如你害怕因食物煮不熟而吃壞肚子,所以你就把所有的東西煮的稀爛,又或者害怕把食物燒焦,所以經常煮不熟東西。
  • 恐懼症測試大盤點,膽小慎入!
    3.幽閉恐懼症在狹小幽閉的空間裡就喘不過氣,想逃。7.密集恐懼症看到密密麻麻的東西就頭皮發麻。8.無限恐懼症看到永遠在循環,永遠到不了盡頭的事物就絕望。9.深海恐懼症看到大海就有窒息感和壓迫感。上面有幾個已經看得小華頭皮發麻了,不過這些都還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但最後這個恐懼症,相信是很多人無法擺脫的噩夢!你準備好接受荼毒了嗎?。。。。。
  • 怎樣看待密集恐懼症 消除密集恐懼症的3個方法
    原標題:怎樣看待密集恐懼症 消除密集恐懼症的3個方法   密集恐懼症就是人們看到非常密集的事物首先在視覺上感到疲勞,從而導致心理煩躁甚至惡習的現象,其實本身圖片是毫無問題的,只是看見他的人在心理上有一些不舒服的反應,覺得他揪心。輕度的密集恐懼症患者在生活中還可以自我克服,但是嚴重的患者這種極度敏感的心理反應可能影響他們的生活。
  • 別說你膽子大!看了這些圖,即使你沒有深海恐懼症也會畏懼大海
    說起那些各種各樣的恐懼症會讓許多人嗤之以鼻,就拿之前很多人討論的「密集恐懼症」來說吧,因為太多人提起,引起了網友們的厭煩,甚至有網友稱:「十個密恐九個裝」。不過那些恐懼某些東西的人真的是裝的麼?其實未必,比如「深海恐懼症」,看了這些圖片即使沒有深海恐懼症的你也會畏懼大海。所以別說你膽子大!
  • 有密集恐懼症的人到底是不是「矯情」?
    心理學上將這種表現稱為密集恐懼症。   比如有網友表示,一到下雨天,細細密密的雨線,地上密密麻麻的水泡,讓她頭皮發麻、手心冒汗、呼吸急促,都會跑入室內症狀才消失。   看到上述案例,有些人也許覺得這也太矯情了吧?對於沒有密集恐懼症的人,這種行為似乎無法理解。患有密集恐懼症,真的是矯情嗎?
  • 密集恐懼症到底是什麼?
    可能吧,但並不是因為我對密集的洞有強烈的反感,而是患有所謂的密集恐懼症(trypophobia)。這種恐懼症並未被官方承認,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也沒有記錄,但在網上隨處可見。據傳,密集恐懼症這個詞是在2005年由一位匿名的愛爾蘭女士在論壇中發明,在2009年左右開始真正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