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草莓就緊張是密集恐懼症

2020-12-04 半月談網

病例介紹:小張發覺自己一看到密密麻麻的東西,就會渾身起雞皮疙瘩甚至感到噁心。開始時,他並沒在意,以為是工作得太累了。一次無意中,當她看到了像蓮蓬乳一樣的圖片後,感覺自己像著了魔一樣,非常害怕,卻又克制不住,總想看這類圖片,看了之後又覺得很恐怖、很噁心,甚至看到草莓上的點,也會覺得汗毛要豎起來了,緊張不已。

病情分析:小張的症狀是典型的密集恐懼症,這是一種以對特殊物體或情境產生強烈懼怕為特徵的焦慮障礙。發病時,常伴有頭暈、心慌、出汗等症狀,雖然對恐怖的物體或情境極力迴避,但卻不能控制。這類恐怖起病較晚,平均年齡在18—35歲之間,有慢性化趨勢,一般病程越長,治療效果越差。

心理處方:密集恐懼症通常是由心理暗示導致的。一般可採用以下方法治療:一是森田療法。在面對密集物體時,正視消極體驗,接受各種症狀出現,把心態放正常。這樣,心理衝突就會自然而然地解除了。二是系統脫敏療法。舒適地躺在床上,微閉雙眼,想像引起較弱刺激的恐怖,放鬆全身,直到恐怖感接近消失;由低到高逐級想像引起更大刺激的恐怖,同時配合肌肉放鬆,以逐漸增強對恐怖刺激的耐受性,直至恐怖反應完全消失。如果自我治療難以奏效,那麼就要找專業人士諮詢。(生命時報)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怎樣看待密集恐懼症 消除密集恐懼症的3個方法
    原標題:怎樣看待密集恐懼症 消除密集恐懼症的3個方法   密集恐懼症就是人們看到非常密集的事物首先在視覺上感到疲勞,從而導致心理煩躁甚至惡習的現象,其實本身圖片是毫無問題的,只是看見他的人在心理上有一些不舒服的反應,覺得他揪心。輕度的密集恐懼症患者在生活中還可以自我克服,但是嚴重的患者這種極度敏感的心理反應可能影響他們的生活。
  • 密集恐懼症如何克服 克服恐懼症的方法有哪些
    恐懼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密集恐懼症這種情況,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密集恐懼症如何克服、密集恐懼症的原因以及生活中還有哪些恐懼症,希望可以讓大家都擺出這種心理症狀的煩惱。密集恐懼症如何克服密集恐懼症讓人十分煩惱,當我們發現自己存在這種情況時要如何克服才好呢?
  • 有密集恐懼症的人到底是不是「矯情」?
    有些人一見到大量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的相同物體,就會產生緊張、恐懼、噁心等不適的生理反應,事實上,人們並不是對物體本身產生不適
  • 密集恐懼症究竟怎麼回事?
    (點紅字直接取閱)一文中,我們了解到,人類產生厭惡感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其實可以將其理解為躲避疾病的適應性反應,畢竟,如果你敢搜索「天花」這種病的圖片就會知道,密集恐懼症即便還未得到美國精神病學會的認可,但自稱自己是密恐者的可大有人在……可是,如果密集恐懼真的是一種人類自我保護的方式,某種意義上就不能將密恐稱為病症了。
  • 看不了密集圖片 如何緩解「密集恐懼症」?
    (原標題:密集圖片讓人頭皮發麻如何緩解「密集恐懼症」?)  現實生活中,貌似大部分人都患有「密集恐懼症」,雖然這個症狀並沒有實質性的身體不適,但當看到一些畫面密集的圖片就會迅速頭皮發麻,感覺很噁心,讓人心裡不舒服
  • 密集恐懼症的成因之謎
    內文含有或許令你感到生理或心理不適的圖片和文字建議謹慎閱讀茱莉亞(Julia)在11歲時經歷了第一次密集恐懼症發作。她放學回到在馬爾默(瑞典的一座城市)的家中,書包一甩後就躺在了沙發上。她打開電視,調到她最喜歡的頻道看卡通片。
  • 密集恐懼症,到底是病還是「矯情」?
    然而,在很長時間裡,密集恐懼症只是作為捉弄人的把戲和吐槽的對象存在。直到人們發現對密集圖片的抱怨具有很高的廣泛性時,才引起了研究者們的注意。而這一效應,也許在人類起源之前就產生了。對於有毒動物這種視覺特徵的不適感,有利於我們的祖先及時發現和逃避有毒動物的侵害,並通過遺傳固定在我們人類的大腦深處。「我認為,即使自身並沒有意識到,每個人其實都有密集恐懼傾向。」,科爾說道。事實上,科爾的一項實驗表明,即使對多孔的照片不害怕的人,在觀看這些圖片的時候也會覺得很不舒服。
  • 不騙人,我真的得了密集恐懼症
    這天,她像往常一樣,一回到家便癱在沙發上,準備看她最喜歡的動畫片。屏幕上布滿了一個動畫人物的臉——這個男人的腦袋很大,下巴上還有些巨大的裂縫。突然,一股噁心的感覺湧上心頭,她立馬閉上了眼睛,關掉電視。噩夢並沒有從此離茱莉亞遠去。在接下來的每3到4個月中,茱莉亞都會在無意中看到令她無比噁心和恐慌的東西:裂縫,孔洞和斑點的紋路,還有紀錄片水下鏡頭裡的藤壺。
  • 50張密集恐懼症照片,99%的人不敢體驗!
    ▼有科學家解釋說,密集恐懼症不是矯情
  • 密集恐懼症到底是什麼?
    是我瘋了麼?可能吧,但並不是因為我對密集的洞有強烈的反感,而是患有所謂的密集恐懼症(trypophobia)。這種恐懼症並未被官方承認,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也沒有記錄,但在網上隨處可見。據傳,密集恐懼症這個詞是在2005年由一位匿名的愛爾蘭女士在論壇中發明,在2009年左右開始真正流行起來。
  • 密集恐懼症究竟是什麼在作怪?終於知道了
    如果你看到類似蓮蓬這樣多孔洞的物體或圖片時,也出現類似的症狀,那麼恭喜你,你成為了「最常見的恐懼症」之一——密集恐懼症患者中的一員了。「密集恐懼症」(Trypophobia)這個詞是近年來隨著網絡發展才被人們所熟知的,其本意是對孔洞的恐懼。
  • 你有密集物體恐懼症嗎?
    那麼你一定對這個名稱並不陌生,甚至會被時常掛在嘴邊,那就是「密集恐懼症」,也稱「密集物體恐懼症」。 1 對某種未知的焦慮 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很多人被「密恐」所困擾,不過一般人多數都能控制住情緒,不一定會被生活中偶爾遇見的「密恐」影響到正常生活,有些人的反應則可能相對激烈,當看到甚或聽到某些密集物體都可能渾身起雞皮。
  • 被罵矯情和過激的密集恐懼症,可能讓我們更好地活到了今天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你可能無法想像去年iPhone 11 Pro發行的時候,有不少用戶因為「浴霸式攝像頭」而評論說這引發了他們的密集恐懼症。所以從這一角度看,密恐人群真的失去了不少享受生活的機會。這不夏天到了,江南採蓮時「蓮葉何田田」的場景在他們眼中可能並沒有那麼詩情畫意。
  • 伊藤潤二最怪異漫畫《漩渦》,密集恐懼症看完留下心理陰影!
    富江、雙一等等經典的角色形象相信給為也都有了解。而咱們這次要來聊的,是伊藤潤二在視覺處理上最怪異的一部漫畫《漩渦》。《漩渦》是伊藤潤二於1998年開始連載的一部長篇系列漫畫,故事主要講述了女主角五島桐繪和她的男友齋藤秀一生活在黑渦鎮,然而某一天,秀一的父親卻開始出現了異狀,一種漩渦狀的古怪現象開始在男女主周圍發生。
  • 密集恐懼症:或是進化的饋贈,源於人類對有害生物的趨避效應
    盯著下面這個蓮蓬看10秒鐘。 四年之後,密集恐懼症突然就在網上火了起來,一時間自稱「患有」密集恐懼症的人突然從世界各地出現了。他們還有一個專門的網站(trypophobia.com),匯總各種各樣的密集恐懼症相關信息。 創建這個網站的是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學生,安德魯斯(Masai Andrews)[2]。
  • 「不騙人,我真的得了密集恐懼症」 噁心的感覺也許在保護你
    這天,她像往常一樣,一回到家便癱在沙發上,準備看她最喜歡的動畫片。屏幕上布滿了一個動畫人物的臉——這個男人的腦袋很大,下巴上還有些巨大的裂縫。突然,一股噁心的感覺湧上心頭,她立馬閉上了眼睛,關掉電視。噩夢並沒有從此離茱莉亞遠去。在接下來的每3到4個月中,茱莉亞都會在無意中看到令她無比噁心和恐慌的東西:裂縫,孔洞和斑點的紋路,還有紀錄片水下鏡頭裡的藤壺。
  • 關於密集恐懼症的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給你一把密集的瓜子你會恐嗎?當然不會!不過既然已經約定俗成,下文我依舊會稱其密集恐懼症,我只是想說明引起不適的並不是密集,而是孔洞。最開始的時候心理學家普遍把密集恐懼症當做「特殊恐懼症specific phobia」的一種,特殊恐懼症包括蜘蛛恐懼症、恐高症等等,但後來發現這兩種明顯的區別,因為密集恐懼症首先引起的是噁心、起雞皮疙瘩等,這個和一般的恐懼有相似性但並不相同
  • 有恐高症,有密集恐懼症,但你聽說過食物恐懼症嗎?
    恐懼症是難以忍受的,患有恐高症的人往往對高度有著強烈的恐懼,而患有蜘蛛恐懼症的人則非常害怕蜘蛛,這些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症狀其實都會有一個特定的起源,比如患有蜘蛛恐懼症的人被蜘蛛咬過,又或者其它不為人知的原因,這些症狀的治療方式差不多,都是先直面恐懼再然後強化心理。
  • 密集恐懼症從何而來?對疾病和寄生蟲的厭惡感非恐懼
    密集恐懼症又被稱為「多孔恐懼症」,是一種常見的恐懼症現象。許多人都會對一大堆密集排列的圓形物體或孔洞——比如蜂窩、蓮蓬甚至充氣巧克力——感到厭惡。現在,科學家為這一現象找到了根源。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開放獲取的PeerJ期刊上。
  • 密集恐懼症勿看,超噁心虐機視頻!
    從聯盟官網上看,蘋果無線充電的主要使用方向是行動電話設備以及相關的配件,極有可能是iPhone 8。無線充電聯盟於 2008 年底成立,其目的就是完善及促進無線充電標準 Qi。虐機過程某些畫面可能會讓人略感不適,建議密集恐懼症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