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優先」策略,加劇美國社會達爾文主義|新京報專欄

2021-01-15 新京報評論

為「經濟至上」而犧牲生命,尤其是老年人的生命,真的就能挽回經濟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彭斯主動與川普保持距離,被拍到戴著口罩進白宮。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文 | 孫興傑

當川普總統不斷呼籲美國各州放鬆管控的時候,白宮的官員們卻戴上了口罩,因為川普總統的一名貼身隨從以及副總統彭斯的新聞秘書已被感染。整個白宮,只有一個人可以不戴口罩,那就是川普。這既源於他一貫的「形象包袱」,也出於繼續為「經濟重啟」站臺的需要。

但白宮的口罩顯然蓋不住美國糟糕的疫情形勢。截至北京時間5月14日,美國累計確診超過138萬例,累計死亡超8.3萬例,單日新增病例超2萬例。

把視角從宏觀數據聚焦到個體之上,會發現受到疫情影響最嚴重的群體,一是老人,二是小企業。但這二者在美國未必得到了足夠的關注——部分政客鼓吹「老年人願意為了拯救國家而犧牲自己」;所謂的「經濟至上」也更像是「大企業」「上市企業」至上。可以說,疫情加劇了美國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美養老院成重災區:以「自然選擇」迴避政府責任

在美國8萬多死亡病例中,近四分之一來自美國的養老院,但其實只有不到4%的美國人住在養老院。新冠對老年人是非常致命的,歐洲國家中,死於新冠的病例也多數是老年人。在整個國家疫情防控中,老年人的生命到底佔據什麼樣的位置,決定了一個國家採取何種疫情防控的措施。但很遺憾,美國並沒有給予老年人足夠的保護。

美國加州並不是疫情的重災區,但還是有1200多人在養老院和老年護理機構中感染新冠後死亡,佔加州報告總人數的近一半。紐約州是疫情的重災區,紐約州長科莫在疫情防控中的做法受到了多數媒體的肯定,即便如此,科莫還是因為養老院的疫情問題受到了批評,面臨問責。美聯社報導說,採用新的統計方式之後,紐約州養老院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增加了1700例。

即便如此,到目前為止,美國絕大多數養老院仍舊沒有充足的防疫物資。新冠疫情暴發之後,各國採取了不同的防控模式,歸根結底,也就是兩條,一是保持社交距離,經濟社會生活處於「凍結」或「半凍結」狀態;二是就重症患者進行救治,防止發生醫療資源擠兌。年輕人多數都是輕症,居家隔離期間有可能自愈,需要救治的重症基本是老年人。

重症患者經歷過ICU之後,很多看法都會改變,英國首相詹森就是如此。他在治癒出院之後,對英國解除封鎖非常謹慎。而對美國來說,川普對新冠一貫不是很重視。

對川普來說,經濟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事情。在4月下旬就呼籲各州解除封鎖,一些共和黨州長與川普的態度一樣,急於解除封鎖,恢復經濟。這其中並不一定說是這些共和黨州長自認是川普的「手下」,而是經久的政治傳統。在美國自由主義傳統中有強烈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強調弱肉強食是一種「自然選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福奇稱過快重啟太危險,川普反駁:年輕人身體好,他們要開學。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德克薩斯副州長在3月份就放言說,美國經濟不能被新冠疫情打垮,很多老年人願意為了拯救國家而犧牲自己,他認為還有比失去生命更加糟糕的事情。這意味著,在疫情之下,「生命至上」的原則時常被忽視,個人所遭受的疾病或者貧窮都是自己的事情,並非政府的責任。政府要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重啟經濟。

疫情加劇貧富差距:「經濟至上」背後是「財團至上」

而即便是所謂的「經濟至上」,也明顯帶著社會達爾文主義色彩。這次疫情期間,美國政府實施了大規模的財政救助計劃,雖然也關注到了個體,但更多的資金流到了大企業,美聯儲釋放的天量流動性支撐了美國股市的修復,4月一個月基本收復了失地,但在股市的並不是普通人,而是機構投資者以及大富豪。

這也導致疫情加劇了美國的貧富差距。據最新統計,美國疫情暴發以來,全美已經有超過10萬家小型企業因經濟困難而永久倒閉;超過3000萬美國人申請了失業救濟。相比之下,在疫情暴發短短三周裡,美國億萬富翁的財富卻增加近10%。

社會達爾文主義在疫情期間大行其道,但新冠並不會「看人下菜碟」,任憑犧牲生命去保經濟,經濟最終也不會「高枕無憂」。正如福奇博士在參議院的聽證會上所重申的,病毒不會自動消失,它是極易傳染的病毒,在秋季,出現第二波疫情是非常可能的。是經濟至上還是生命至上,尤其是老年人生命至上,這是美國需要審慎回答的問題。

川普在4月底宣布成立專門委員會來提升養老院的安全和服務質量,但目前不知道誰是這個委員會的負責人,我們不得不懷疑,這個委員會可能只是個幌子,還將繼續為「經濟至上」作掩護。事實上,美國即便從現在起轉換航道,從「生命至上」出發遏制疫情蔓延,上百萬感染者的隔離、治療,也將是一個很難完成的任務。

某種程度上,川普現在是硬著頭皮上,賭經濟恢復可以為自己的選票增加一些勝算。但缺乏健康的社會,又如何恢復一個健康的經濟?

□孫興傑 (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副院長)

編輯:孟然 校對:危卓

相關焦點

  • 新京報:「經濟優先」策略 加劇美國社會達爾文主義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經濟優先」策略,加劇美國社會達爾文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在美國疫情期間大行其道,但新冠不會「看人下菜碟」,任憑犧牲生命去保經濟,經濟最終也不會「高枕無憂」。可以說,疫情加劇了美國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在美國8萬多死亡病例中,近四分之一來自養老院,但其實只有不到4%的美國人住在養老院。新冠對老年人是非常致命的,但很明顯,美國並沒有給予老年人足夠的保護。加州並非疫情重災區,但還是有1200多人在養老院和老年護理機構中感染新冠後死亡,佔其報告總人數的近一半。紐約州州長科莫也因為養老院的疫情問題受到批評,面臨問責。
  • 美國:正在踐行達爾文主義
    「所以去年3.7萬美國人死於普通感冒。平均每年有2.7萬到7萬人。沒有任何東西被關閉,生活和經濟都在繼續。
  • 達爾文主義適用於人類社會嗎?
    社會達爾文主義講的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自然淘汰,理論上是沒什麼大毛病,尤其是放在大自然的進化過程當中,但放在人類社會,就是完全的荒謬和錯誤,回顧當年納粹的種族優越論,對猶太人以及以納粹的標準是劣等民族的人,猶太人可以被理所當然被消滅、人為淘汰,而沒有絲毫負罪感,因為納粹的行為有理論依據,就是達爾文主義被應用到了人類社會,
  • 蔡榕碩:氣候變化加劇沿海地區社會經濟風險
    SROCC主要作者、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蔡榕碩研究員應邀為《氣候變化研究進展》組織了《海洋和冰凍圈變化與影響最新認知專欄》,並就氣候變化背景下海平面的上升、海洋物理和化學性質的變化及其對沿海地區和經濟社會的影響、風險及應對措施等要點進行解讀。一、SROCC主要結論和啟示在氣候變暖背景下,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顯著加速。
  • 論考茨基思想中的達爾文主義及其影響—以《唯物主義歷史觀》第二分冊為例
    這是與回溯相反的作用力,兩者共同構成了考茨基在論證唯物主義歷史觀時的迂迴策略。這裡既有將應然邏輯指向的未來社會迂迴為對人類歷史的考察,也有將高度文明的人迂迴為低級動物的生物學探源。兩者在達爾文主義進化論視閾下,將社會考察的邏輯起點定位到動物界的遺傳和適應上,著重探討了人類身上保留的動物遺傳,為人類的獨特的社會性尋求遠古的根源。
  • ——美國人眼裡的國際達爾文主義
    如果要從「原罪」上解釋美國為何如此熱愛戰爭,那就只能從美國人信奉的國際達爾文主義裡找答案了!達爾文主義,本來是用來解釋生物界發展演變的!這個主義,的確很牛,一下子,就說清了人是怎麼從猴子變成人的!但在西方白人眼裡,尤其是現在美國的政治精英戰略精英那裡,他們最喜歡的是,用達爾文主義解釋了為什麼狼可以吃肉,為什麼老虎可以獵殺其他動物當作自己的美餐!
  • 二氧化碳濃度史上最高,會帶來什麼|新京報專欄
    ▲資料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張田勘日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莫納羅亞氣象臺的傳感器監測到一個驚人數據。□張田勘(專欄作者)編輯:狄宣亞    校對:範錦春推薦閱讀:澳大利亞大選落幕,這回飛出的是只「黑天鵝」 |新京報快評三萬元的情商培訓班,一場收割家長智商稅的營銷話術|新京報快評去公安局辦案先買門票:豈能抬高公共服務獲取門檻 |新京報快評專職保安員配備率100%,用專業化保障維護校園安全|新京報快評
  • 俄媒:中國反對社會達爾文主義
    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3月19日文章,原題:中國反對社會達爾文主義。新冠病毒讓人們想起了什麼? 新冠病毒疫情已經覆蓋了150多個國家,這場危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談論各國領導人如何應對這一威脅的理由。
  • 中國的水困境:水汙染加劇水緊缺 | NSR專欄
    部分地區的水汙染加劇了水資源的稀缺,對生態系統、食品供應和公共衛生造成了影響。面對不斷增長的人口,水汙染威脅著中華民族的生存。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多次強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要互相平衡。他常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也為此做了很多努力。2015年4月,中國國務院發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也稱「水十條」。
  • 《機器中的達爾文主義》:全球智能的進化
    ……喬治·戴森的《機器中的達爾文主義》一書,講述了人類踏入數字時代的漫長歷史,從中或許能夠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 從霍布斯描述的「利維坦」巨獸到分布式計算與博弈論,從圖靈參與設計的「巨人」計算機到馮·諾依曼提出的電子計算機和自動化理論,在《機器中的達爾文主義》一書中,喬治·戴森全面回顧了信息革命的完整歷程。
  • 從「全球主義」到「美國優先」:川普經濟政策轉向的悖論、實質及...
    五是限制移民政策與人口老齡化加劇的悖論。毋庸置疑,海外移民是美國經濟活力之源,對美國的創新發展尤其重要(朱迪·埃斯特琳,2010)。川普為兌現其「僱美國人」的承諾而強勢推行限制移民政策,這同當前美國人口老齡化加劇、人口增長率走低導致勞動人口不斷減少的客觀現實形成尖銳衝突。
  • 從1900年開始,當反猶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結合時,德國變了
    1900年,著名作曲家華格納的女婿,休斯頓.斯圖爾特.張伯倫,出版了一本書《19世紀的根基》,在這本書中,他第一次把猶太人稱為全人類的威脅,不像他同時期及以前的反猶主義者,僅把猶太人當成邊緣群體加以鄙棄,也是他,第一次試圖用各種根本不存在的證據,否定耶穌是猶太人,此外,他為後來的反猶主義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把種族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融為一體。
  • 儒家與達爾文主義.
    從改革開放以來,這種單方向的邏輯又有了新的推動力,因為人們的飢餓感通過十年動亂更加劇了。這時候有奶就是娘的動物性結合現實利益迅速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叢林競爭。這種單方向的邏輯的核心就是優勝劣汰,而優勝劣汰本來就是是外行對達爾文演化論的錯誤解讀。
  • 英國財經作家:美國的不平等為何高於歐洲
    2020年,新冠疫情不僅加劇了美國不同階層的財富不平等,「弗洛伊德事件」還暴露出美國社會中深層次的種族不平等。GDP總量位列全球首位,美國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世界的神經。美國再次來到一個十字路口。英國財經作家阿德裡安伍爾德裡奇(Adrian Wooldridge) 資料圖不平等狀況加劇成為一個全球現象,美國究竟有何不同?
  • 美國武裝部隊非洲司令部司令史蒂芬·湯森德日前表示,必須增強美國...
    這是美軍落實美國政府「新非洲戰略」的重要舉措,凸顯冷戰思維式的競爭色彩,引起國際社會關注。背景——美對非戰略從地區爭霸,走向「反恐至上」非洲歷來在美國的對外戰略中佔有重要地位。美國對非洲事務的大規模介入始於冷戰之初。
  • | 新京報專欄
    2020-12-25 08:40:55 來源: 新京報評論 舉報 新京報我們視頻。  文|張田勘  近日,南極出現新冠病毒引發輿論關注。  據媒體報導,智利位於南極的貝爾納多·奧伊金斯·裡克爾梅基地出現新冠疫情,有36人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36人中26人為陸軍現役人員,10人為負責基地維護的平民。  他們近日在該基地履職期間出現新冠症狀,軍方及時進行了人員輪換,並對基地進行全面清潔消殺。
  • 環球深觀察丨疫情加劇美國社會分化 少數族裔在「貧病交加」中掙扎
    環球深觀察丨疫情加劇美國社會分化 少數族裔在「貧病交加」中掙扎 2020-10-04 22:31:16   來源:央視網
  • 俄媒:疫情提醒人們什麼是社會達爾文主義,中國反對社會達爾文主義
    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3月19日文章,原題:中國反對社會達爾文主義。新冠病毒讓人們想起了什麼? 新冠病毒疫情已經覆蓋了150多個國家,這場危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談論各國領導人如何應對這一威脅的理由。1月底,當新冠病毒在中國的流行勢頭猖獗時,中國採取的措施遭到西方國家的尖銳批評。到3月中旬,中國的措施取得了成果。
  • 400多種外來生物入侵中國 經濟損失加重
    經過為期3天的會議討論和交流,形成了我國外來生物入侵預防與管理的國家發展策略行動框架報告。     在國際貿易自由化的新形勢下,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所引發的生物災害和生物安全問題日益嚴峻和凸現。在我國,僅因煙粉蝨、紫莖澤蘭、松材線蟲病等11種主要外來入侵生物,每年給農林牧漁業生產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574億多元。
  • 機器取代人工加劇貧困?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回應
    新京報記者 侯潤芳 攝新京報訊(記者 侯潤芳)機器人代替低層次的勞動力,這是否會加劇貧困?比如,在去年熱播的紀錄片《美國工廠》中,為了減少成本,福耀集團選擇用部分機器人代替人工。但這也引發很多人的擔憂,有觀點認為這會導致貧困加劇。今日,阿比吉特·巴納吉在談到這一話題時也提出同樣的疑問,技術革命會帶來GDP的上升,但會不會帶來大量被邊緣化的人口呢?「有很多人覺得自己工作會被取代,他們會發洩自己的情緒,對於政府抱有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