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主義適用於人類社會嗎?

2021-01-15 輕如鴻毛Mgt

社會達爾文主義講的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弱肉強食,自然淘汰,理論上是沒什麼大毛病,尤其是放在大自然的進化過程當中,

但放在人類社會,就是完全的荒謬和錯誤,回顧當年納粹的種族優越論,對猶太人以及以納粹的標準是劣等民族的人,

猶太人可以被理所當然被消滅、人為淘汰,而沒有絲毫負罪感,因為納粹的行為有理論依據,就是達爾文主義被應用到了人類社會,

還記得一部記錄片,納粹抄猶太人的家,可以一邊彈著鋼琴聽著優美的音樂,一邊用衝鋒鎗進行屠殺,

看上去不可思議,沒有人性,其實,那些黨衛軍被洗腦了,歐洲近百年的反猶太主義的盛行,納粹時期猶太民族被認為是劣等民族,更是達到了鼎盛時期,

人人生而平等,天賦人權,每個人都有生而為人的基本權利,而非叢林法則,弱肉強食,這不僅僅是西方的先進文明,而是整個人類的先進文明,

文明不僅有先進,也有落後和野蠻,納粹就是一種落後野蠻的思想,而且打著文明的旗號,給大眾洗腦,

把達爾文主義那一套作為其理論依據,認為人類也應該弱者被淘汰,甚至要人為的淘汰弱者,

看似沒什麼,但是想想很可怕,因為一個社會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

所謂的人類精英只是少數,若按照社會達爾文主義,大部分人可以被淘汰,被消滅,被弱肉強食,......

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況是一個重要指標,

有人吐槽美國大城市地鐵站殘疾人、流浪漢、乞討者很多,大街上到處都是,以此來說美國市容差,

我覺得,恰恰相反,那樣的市容很好,弱勢群體沒有因為他們的自身的不幸遭遇而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相反,某些地方看不到殘疾人、流浪漢、乞討者的身影,市容很好,但是真的好嗎,

一個社會對弱勢群體怎麼樣,有沒有基於人道的福利兜底,有沒有基於人道的尊嚴和尊重,對於一個社會的長治久安有重大影響......

在此重點強調一點,尊重 ≠ 同情、憐憫、幫助,尊重和同情、尊重和憐憫,尊重和幫助,它們是兩回事,

相對於弱勢群體,他們需要的甚至不是同情、憐憫,而是尊重和基於尊重的幫助,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幫助,

至於同情和憐憫,如果你有這份心的話,最好化作實實在在的行動,而且是在尊重的前提下,而不是僅僅為了表達自己的心地善良而作態,

不要隨便憐憫別人,因為當你憐憫別人的時候,你就不自覺的飄飄然了,你以為你是誰呢,

上帝可以憐憫,作為一個普通人不要輕易憐憫別人,但你可以悄悄的伸出手來作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

如果真的是慈悲大發,在心裡就可以了,不要表現出來,至少不要讓人覺得你是在憐憫,同情,

其實比同情和憐憫更有意義的是幫助,如果沒有幫助沒有行動,同情和憐憫屁用沒有,

真正高段位的人,都是在尊重的前提下,給予別人幫助,而且不讓人覺得虧欠,讓人覺得她/他和你是一樣的,

你們的的人格是平等的,無論你是總統,還是你是乞丐,但是幾千來的文化,奴性的文化基因還普遍的存在,

塑造平等的獨立人格,還任重道遠,

相關焦點

  • 從1900年開始,當反猶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結合時,德國變了
    1900年,著名作曲家華格納的女婿,休斯頓.斯圖爾特.張伯倫,出版了一本書《19世紀的根基》,在這本書中,他第一次把猶太人稱為全人類的威脅,不像他同時期及以前的反猶主義者,僅把猶太人當成邊緣群體加以鄙棄,也是他,第一次試圖用各種根本不存在的證據,否定耶穌是猶太人,此外,他為後來的反猶主義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把種族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融為一體。
  • 《機器中的達爾文主義》:全球智能的進化
    機器有靈魂嗎?機器會思考嗎?信息技術自動進化的速度有多快?人工智慧到底是什麼?通過網際網路互相串聯的「超級電腦」會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打敗人類,成為萬物之主?……喬治·戴森的《機器中的達爾文主義》一書,講述了人類踏入數字時代的漫長歷史,從中或許能夠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
  • 弱肉強食不適用於人類,吃人的要被人吃,對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批判
    有人說,弱肉強食是生物的生存法則,而人是生物的一員,所以人類社會的生存法則也是弱肉強食。這樣的說法(或推論)是錯誤的。在生物界的同一物種內部,不僅不是以「弱肉強食」為生存法則,而且是以「團結協作,和睦共處」為生存法則。如果是社會性生物,更是以「以強護弱」為種內的強者之道。本文將從生物學角度對這些觀點予以闡釋。
  • 美國:正在踐行達爾文主義
    川普的意思是,每年流感都死那麼多的人,怕什麼,現在死這麼少的人,而且死者中的大多數是老弱病殘,不能創造什麼社會價值,死了也就死了,美國社會還能減輕負擔,改善人口素養,多好的事,有什麼著急呀!二、美國的醫療保險狀況實現全民醫保,是歐巴馬競選總統時許下的諾言。
  • 達爾文主義是如何影響科技、設計的? | 賽博朋克進化論
    這一期將從科技和時尚層面出發,探討達爾文主義是如何影響賽博朋克社會的。  賽博義體:科技與自然選擇 賽博義體和達爾文主義在很多方面是緊密相連的。 在賽博社會中,擁有賽博朋克義體的人有獨特的優勢,從而變成在群體中「更能適應」的個體。
  • 論考茨基思想中的達爾文主義及其影響—以《唯物主義歷史觀》第二分冊為例
    考茨基深受達爾文主義影響也表現在他理論的外化過程,即著書立說的過程之中。1876年完成的《人類發展史大綱》,將人類歷史的發展看成是個人主義與共產主義本能之間歷史博弈的產物,生動地演繹了考茨基將達爾文主義中自然的生存鬥爭移植為社會的階級鬥爭的全過程。
  • 俄媒:中國反對社會達爾文主義
    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3月19日文章,原題:中國反對社會達爾文主義。新冠病毒讓人們想起了什麼? 新冠病毒疫情已經覆蓋了150多個國家,這場危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談論各國領導人如何應對這一威脅的理由。
  • 戰爭「原罪」成立嗎?——美國人眼裡的國際達爾文主義
    如果要從「原罪」上解釋美國為何如此熱愛戰爭,那就只能從美國人信奉的國際達爾文主義裡找答案了!達爾文主義,本來是用來解釋生物界發展演變的!這個主義,的確很牛,一下子,就說清了人是怎麼從猴子變成人的!但在西方白人眼裡,尤其是現在美國的政治精英戰略精英那裡,他們最喜歡的是,用達爾文主義解釋了為什麼狼可以吃肉,為什麼老虎可以獵殺其他動物當作自己的美餐!
  • G.梅裡奧 | 尼採、達爾文,和達爾文主義
    達爾文的演化論實際上摧毀了這整個關於人類的理想圖景,因為後者把人放在了存在者等級的頂端,並當作有機演化的結果。我們應該承認,達爾文理論的發現(它意味著人類的動物起源)對尼採這個不再信教,但卻依然是人道主義者的人造成「震驚」,就像埃迪特·杜辛(Edith Düsing)以為的那樣嗎?總之,達爾文將尼採放在了一個清晰的選擇面前。
  • 儒家與達爾文主義.
    可笑的是,這些愚蠢的叢林法則執行者搞懂了進化論了嗎?不,他們只是更加愚蠢的在人類文明進程中造成阻擾!這些愚蠢的功利主義小人他們可能連名字都沒搞清楚。「歷史進化論」隱含著的人類歷史存在一個終極烏託邦的信息,絲毫沒有引起嚴復的警惕,其後一度信奉「歷史進化論」的梁啓超乃至孫中山等亦是如此。他們頭頂著人類智慧的天花板,繼續在洞穴裡討論自己的偉大。
  • 新京報:「經濟優先」策略 加劇美國社會達爾文主義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經濟優先」策略,加劇美國社會達爾文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在美國疫情期間大行其道,但新冠不會「看人下菜碟」,任憑犧牲生命去保經濟,經濟最終也不會「高枕無憂」。但缺乏健康的社會,又如何恢復一個健康的經濟?□孫興傑(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副院長)
  • 俄媒:疫情提醒人們什麼是社會達爾文主義,中國反對社會達爾文主義
    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3月19日文章,原題:中國反對社會達爾文主義。新冠病毒讓人們想起了什麼? 新冠病毒疫情已經覆蓋了150多個國家,這場危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談論各國領導人如何應對這一威脅的理由。1月底,當新冠病毒在中國的流行勢頭猖獗時,中國採取的措施遭到西方國家的尖銳批評。到3月中旬,中國的措施取得了成果。
  • 達爾文主義2.0
    在《物種起源》發表前,有一種與達爾文主義完全不同的進化論,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認為:
  • 文明社會裡的人們,為什麼認同適者生存、弱肉強食?
    率先提出進化論的生物學家達爾文  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是對傳統神權的挑戰。  功利主義的倡導者邊沁  其實,與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潮遙相呼應的理論有很多。  可以看出,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等等,是互為表裡的,是西方統治世界幾百年來的經驗的總結。
  • 達爾文進化論同樣適用於人類社會,有的人可能被無情淘汰
    達爾文的進化論,不僅適用於自然界動物界,也適用於人類社會。人類也在進化,而且是不停的進化,有的人可能被淘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能適應環境的動物或人,會被淘汰;在身體方面,如果不能進化出新的特點,也會被淘汰。
  • 個人「達爾文主義」:你的學習不能只求進步,更要進化!
    其實這種原理在所有涉及到「改變」的領域都是適用的。從廣義看,無論是自然界,還是社會體系、微觀人生,任何事物的生長、變化或發展都可以稱為「進化」,包括恆星的變化,生命的演進,文明的發展,化學的反應,觀念的演變,個人的成長等等。對成長期的孩子來說,進步只是一種基礎,而進化是終極的手段。
  • 社會達爾文主義是達爾文生物學的簡單複製嗎? | 你身邊的政治學Siri
    對社會作生物學的比擬,形形色色的有機論,涉及到歷史變化的各個方面的「進化」一詞的運用是廣泛的。但是,在許多情況下,它們與達爾文主義的聯繫卻相去甚遠。許多這種理論的建構以及進化語言的運用都是由赫伯特· 斯賓塞促成的,而斯賓塞自己的進化學說則主要來自於拉馬克。有時,提出一種「社會進化」觀的主張也不過就是以一種時髦的「科學」用語給19世紀的歷史觀點重新命名而已。
  • 適用於人和社會的解釋嗎?
    人的穩定平衡狀態得考慮參考物,就是高中物理學到的相對靜止,社會在進步,人的故步自封止步不前就是等於倒退。所以我們也必須跟上社會的進步,保持一種穩定平衡,不會被社會淘汰。熵減是因為概率小,熵增是概率大,你只能控制一個做熵減,但是會有其他千千萬的熵增出現,就會導致環境熵增。
  • 精緻的達爾文主義——恩斯特•邁爾和他的進化論闡釋
    他坦承「自從19世紀60年代以來,沒有哪兩個學者以完全一樣的方式使用『達爾文主義』這個詞」,並進而敏銳地點出,此種現象發生的原因在於達爾文長期以來被誤讀和簡化,而「達爾文的理論」其實並非一個整體,而是由可以分別對待的若干個子理論組成。
  • 人類如果發現外星文明,「黑暗森林法則」同樣適用於我們嗎?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編的企鵝號,今天給大家帶來星際小知識的是「人類如果發現外星文明,「黑暗森林法則」同樣適用於我們嗎?」 設想一下,300年後人類的人口已經發展到了500億,地球上的土地和其他資源的供應都日趨緊張,人類迫切需要外星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