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工匠解析「漢威製造」背後的故事

2021-01-09 第一工程機械網

日前,以工業和信息化部為指導,中國工業報社等單位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工業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數百位優秀工業企業代表積極參加,共享這一行業盛宴。

中國工業論壇是中國工業領域獨有的權威品牌論壇,經過十一屆的成功舉辦,已經成為中國工業標誌性的高端盛會。在論壇上,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威機械)憑藉雄厚的企業實力、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質以及不斷創新的開拓精神,通過了評審組的層層篩選,最終在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獲「中國工業示範單位」殊榮,公司董事長林秉正被評為「中國工業企業創新先鋒人物」,企業實力與行業地位不言而喻。

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外景

值得一提的是,漢威機械還是福建省首家入選中央電視臺《工匠精神》紀錄片的企業,同時也是我國一次性衛生用品設備製造行業唯一入選的企業。

漢威機械是一家怎樣的企業?為何得到權威部門和業界專家的認可,受到中央電視臺的關注?從一位年過花甲的老工匠裡——漢威機械副總經理馬維謙,記者找到了答案。

以創新驅動供給側  傳承民族工匠精神

漢威機械成立於1989年,專業從事一次性衛生用品生產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產品包括嬰兒紙尿褲設備、嬰兒訓練褲設備、成人紙尿褲設備、成人失襟褲設備、女性衛生巾設備及相關的堆垛機及中包機等。馬維謙告訴記者,他1999年進入漢威,至今已經整整18個年頭。從剛進來時一名普通的裝配工人,到如今的公司副總,他不僅與漢威共同成長,更是漢威近三十年來華麗蛻變的見證者。

「從起步開始,公司就非常重視技術研發,按照客戶的意願和想法來開發新東西,我們追求是技術上一定要過硬,一定要在行業中打出我們的品牌」馬維謙說道。作為技術密集型企業,研發創新是其生存和發展的核心,為此,漢威機械緊密跟蹤一次性衛生用品行業的國內外先進技術,以自主創新為本,大力發展以自主智慧財產權為標誌的產品成套技術,將技術中心建設成為行業內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的研發中心。

「我們在研發上的投入非常大,很多東西都是之前沒做過的,怎麼把它從無到有做出來,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同時要投入很多機械加工和配件。」馬維謙說道,由於他們的產品基本上是定製的,每個客戶的要求都不一樣,因此每次接到訂單都是一場研發上的硬仗。為此,公司每年都要投入數百萬作為專項研發經費,為企業自主研發創新提供資金保障,最終實現產品的有效供給。

為了打贏每場硬仗,漢威機械配備了一支強大的研發團隊,全力以赴地投入企業的生產經營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老產品改造提升、簡化生產、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等工作中,以創新驅動供給側。據統計,目前漢威機械擁有高級機械工程師、電器工程師、調試工程師等專業精英90多名,約佔總員工數的1/3。

為了吸納更多人才,漢威機械還與華僑大學、福州大學等眾多高等院校合作,引進高校畢業生,源源不斷地為企業的研發創新注入新鮮血液。此外,漢威機械還與有關學術團隊、國內外專業服務團隊、技術顧問合作,為企業的研發工作提供相關支持。

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不斷創新、精益求精,在這一工匠精神的傳承下,漢威機械目前已自主擁有幾十項發明專利與創新,為保證設備的高品質化、高穩定性、高創利率及先進性提供了有力支撐。漢威機械在董事長林秉正先生的帶領下,在20多年的行業實踐中,將技術創新運用到產品及生產的各個環節,緊貼行業脈搏,始終走在設備創新、材料創新、管理創新的道路上。正因如此,漢威機械已經從初期的以低端機型求銷量的模式蛻變成現在的以高端機型為載體,以售後服務為核心的先進商業模式發展。

責任編輯:Alice

相關焦點

  • 【企業追蹤】央視《工匠精神》紀錄片開機儀式走進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日前,中央電視臺大型高清紀錄片《工匠精神》攝製組走進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開機儀式在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隆重舉行。
  • 【企業動態】漢威機械的智能製造
    近日,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威機械)入圍福建省第二批10家省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名單,入列省智能製造企業第一方陣
  • 漢威機械:與疫情賽跑 奮戰300小時研製出口罩生產線
    今天上午,在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一臺自主研發的高速口罩生產設備正式投產,單臺設備日產口罩可達50萬片。    圖為泉州市副市長肖漢輝,鯉城區領導劉林霜、蘇延輝等現場察看設備運行情況    圖為漢威機械研製的日產能50萬片口罩設備投產  據了解,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漢威機械提前復工轉產,研發團隊取消休假,全力以赴攻關設備研發,晝夜不停連續趕工,300小時完成口罩生產設備的研發
  • 漢威機械奮戰300小時,完成日產50萬片口罩設備研製
    作為國內一次性衛生用品設備製造商的佼佼者,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擁有強大的研發和製造能力。
  • 漢威董事長任紅軍:傳感器是物聯網碎片化背後歸一化的本質
    關於MEMS傳感器,漢威早在2011年就已經開始其技術和產品的布局,至今已打通從設計、工藝及應用層面的全鏈條,形成完整系列產品線並投放市場。今年8月的消息,漢威已擬定增募資10億元主要用於MEMS傳感器封測產線建設等方向。
  • 增速箱_瀋陽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增速箱,瀋陽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我們擁有強大的技術團隊,領隊是聘請的原在美國摩根油膜軸承公司工作7年的高級工程師,在其他公司作油膜軸承設計和服務20多年,有豐富的使用維護和設計經驗。
  • 500多項專利搶佔智能製造先機
    原標題:500多項專利搶佔智能製造先機   每年千萬投入帶來百分百增速   漢威機械,作為國內衛生用品生產商的配套機械提供商,在業界早就擁有知名度
  • 廣州高速齒輪箱加工製造_瀋陽漢威機械
    廣州高速齒輪箱加工製造,瀋陽漢威機械,4 大型齒輪軸我司已大型齒輪軸而標榜東北,長度6米以內,模數45以內的硬齒面齒輪軸的製造,得到多家大型國企的常年配套,如北方重工集團,中國有色(瀋陽)冶金機械有限公司,大連起重重工集團,齊二集團等5非標減速機,公司有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設備製造能力,能夠製造150噸以下各種形式和精度要求的減速機,成功為鞍鋼鮁魚圈製造了
  • 漢威機械攜手CAXA 打造「智慧研發」平臺
    2020年12月8日,泉州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威機械」)正式與CAXA合作,建設以CAXA CAD/PLM為核心的 「智慧研發」平臺。  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一次性衛生用品生產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設備供應商。經過多年的創新發展,公司已成功進軍中高端設備領域,自主零配件生產能力為90%,可滿足年80多臺套的生產規模。
  • 青島激振器加工製造_瀋陽漢威機械
    青島激振器加工製造,瀋陽漢威機械,公司裝備了七臺加工八米直徑的滾齒機,是國內最大的齒圈加工工具機群,為客戶保證交貨期提供了強力保證。青島激振器加工製造, 我們需求用戶選購激振器的時候除了掌握產品,同時掌握激振器的選配模式也很是重要,這是因為不同種類的激振器的工程中的模式也是不同的。
  • 廣水汽車齒輪軸改造_瀋陽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廣水汽車齒輪軸改造,瀋陽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公司裝備了七臺加工八米直徑的滾齒機,是國內最大的齒圈加工工具機群,為客戶保證交貨期提供了強力保證。廣水汽車齒輪軸改造, 「中國汽車產業經過多年來的高速增長,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產業大國,對於齒輪製造企業而言,要認識到國內高端轎車市場仍舊保持增長態勢,需要我們在發展模式上融合共享,在技術研發上突破升級,按照行業自有的發展規律來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 揭開龐巴迪背後的故事 私人飛機誕生於歐洲古老的工匠社區?
    眾所周知龐巴迪環球系列公務機廣受好評是許多富豪企業家的包機和購買的首選之一,那嗎這麼優秀的公務機是怎麼誕生的呢,愛飛嘉私人飛機平臺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豪華私人飛機背後的故事就像歐洲古老城鎮的工匠社區一樣,工廠的每一層都有一種特殊的工藝,這裡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藝術工作室,而不是飛機製造廠。而商務飛機製造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交匯:每架飛機同時是一臺高科技機器和一件手工製品。
  • 「我是科學家」| 大國工匠講述國產盾構機的逆襲故事
    「我是科學家」| 大國工匠講述國產盾構機的逆襲故事2019-05-27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2019年5月19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果殼承辦的「我是科學家」演講第十一期在北京市軍事博物館成功舉辦。
  • 漢威機械獲評福建省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
    漢威機械長期以來專注於一性次衛生用品專用設備製作業務,一直以質量為本、用戶至上、創新改進、精益求精的價值觀服務於客戶。漢威致力於新產品的研發,年專利申請量在200件以上,目前公司擁有授權專利287件,其中:發明專利10件,實用新型專利260件,軟體著作權7件,並有200多項實用新型專利與60多項發明專利正在受理中。
  • 漢威公司產品獲得中國國際流體機械展覽會金銀獎
    上海浦東漢威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宏偉代表漢威出席了此次大會。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是以流體機械為主等通用機械製造業在中國唯一的最權威的全國性行業組織,擁有境內會員2000餘家,代表了中國通用機械製造業的主體。「2014第七屆中國(上海)國際流體機械展覽會」更加成為流體機械在中國規模最大、專業化最強、水平最高、效果最佳的國際專業展覽會。
  • 泰安漢威集團有限公司
    「漢威集團」是一家年輕、進取的國際化高新技術企業,堅持」數一數二「的戰略定位,專業化研發生產銷售「營養、化工新材料和醫藥中間體&醫藥」三大板塊業務。現有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擁有市場與技術的雙領先地位,規模產品市場份額處於全球市場前三。多項自主研發的產品填補國內市場空白。
  • 泰姬陵美麗愛情故事的背後,是暴君對柔弱女子,還有無數人的摧殘
    說起泰姬陵,大家最先想到的不是泰姬陵本身,而是它背後美麗的愛情故事。1631年,莫臥兒帝國皇帝沙·賈汗最寵愛的妃子阿姬曼·芭奴去世。寵妃之死,令沙·賈汗傷心欲絕。為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他決定給寵妃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麗的陵墓。
  • 嫦娥五號月球取土,背後有位清華的「大國工匠」
    「大國工匠」卓爾不凡的科研實力和夜以繼日的艱苦奮鬥。但就是這些「大國工匠」,卻讓網友們吵起來了。因為網友發現嫦娥五號背後的功臣們,有的來自西工大,有的來自哈工大,有的來自北航,但就是沒有一個來自清華大學,我國排名第一,實力第一的高校。
  • 人民日報:讓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中國製造、中國創造需要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需要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更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龐大產業工人隊伍,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充沛動力。讓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就要創造更多「工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