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威董事長任紅軍:傳感器是物聯網碎片化背後歸一化的本質

2020-12-05 漢威科技集團

導語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傳感器產業也將迎來爆發,傳感器是物聯網採集數據的關鍵組件,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漢威科技集團董事長任紅軍在近日接受與非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從長線看,物聯網時代傳感器就好比觸鬚,它們是最貼近我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電子器件,也是大數據的源泉,因此市場規模非常巨大。"

以下為專訪原文:

他們可能不比別人更聰明,但一定比別人更痴迷於自己的事業

任紅軍先生心中獲得 "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領航獎標杆人物獎的技術領頭人和優秀企業家們身上最顯著的特點是什麼?"

任紅軍先生給出的答案是"他們可能不比別人更聰明,但一定比別人更加痴迷於自己的事業。"具體來講,不論是優秀企業家還是技術領頭人,要幹的都是一件從無到有的事,要把一個不存在的產品或者服務創造出來,然後推廣給所有人,這件從無到有的事難度很高。也許這些人千人千面,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但是在對所從事的事業的專注程度上卻表現出驚人的一致性,所以,"專注"應該就是這些人身上顯著的特點。

為什麼我們抓住傳感器這個核心?因為它有根

"我們知道,傳感器是一個多學科交叉、技術密集的品類,產品研發、商用周期長,屬於基礎器件,這樣的產品更能經受技術周期和產業環境變化的考驗,具有極強的技術滲透性和市場應用擴展能力,可以長出多樣化應用的大樹。" 任紅軍先生告訴筆者,"對於漢威來說,傳感器是屬於我們高技術壁壘的核心技術,所以我們說它有'根'。"

近年來的"MEMS傳感器"十分火熱。MEMS是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的英文縮寫,中文譯為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工藝技術是各種類型傳感器的共性基礎工藝技術,因此被業界稱為傳感器創新的源泉。MEMS氣體傳感器陣列技術的研究,多傳感器融合是近年來的新進展,使得傳感器產品進一步小型化及多功能化,也使得精準的快速識別技術得到更廣泛的推廣,為產品在消費類電子、能源、汽車、健康監測等領域的應用提供更為精準化、智能化的數據接口。

關於MEMS傳感器,漢威早在2011年就已經開始其技術和產品的布局,至今已打通從設計、工藝及應用層面的全鏈條,形成完整系列產品線並投放市場。今年8月的消息,漢威已擬定增募資10億元主要用於MEMS傳感器封測產線建設等方向。就建立封測產線對於漢威的用途和意義何在的問題,任紅軍先生表示,"考慮到產品的產銷量擴大及質量把控要求,加之公司MEMS傳感器產品多樣化,陸續投產,擴建封測生產線勢在必行。當然,MEMS封測產線在漢威平臺產能有所冗餘的前提下,也會對外開放,拓展部分封測代工業務,實現MEMS封測產線價值的最大化。"

疫情下,從財報看傳感器產業布局

從長線看,物聯網時代傳感器就好比觸鬚,它們是最貼近我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電子器件,也是大數據的源泉,因此市場規模非常巨大。也正是由於這一重要因素,今年傳感器業務在疫情影響下仍表現向好。

從漢威2020Q1-Q3的財報顯示,漢威在疫情下傳感器業務激增,最近一期公司傳感器毛利率達 58.12%,這也是繼三年來漢威傳感器毛利率 51.74%、47.81%、42.49%下滑趨勢後的首次爬升。任紅軍先生表示,"疫情下,公司傳感器業務向好,一方面源於近年來漢威在氣體傳感器主營業務的基礎上,又重點布局了紅外、水質、溼度、壓力、流量等傳感器業務,尤其是紅外探測板塊的熱釋電和熱電堆傳感器貢獻不小;另一方面這種上漲是順應了產業、技術發展趨勢的,比如瞄準的工業和消費應用市場,其行情向好並不依賴於疫情。"

對於長遠布局,未來三年內漢威將會陸續推出數字式、紅外陣列、紅外光電探測等產品落地,進一步完善在工業安全、智能家居、醫療健康、消費電子等領域的應用。

只有與國家戰略和政策合轍同步的企業才會有將來

一個產業的發展絕對離不開環境的支持,而環境中,除了市場需求,政策的扶持也是重中之重。眾所周知,2011年的時候,美國行業就認為其MEMS工藝已經成熟,可以廣泛推廣應用,確立並形成了傳感器產業圍繞MEMS工藝技術和應用兩大方向創新與突破的戰略方針。而我國傳感器產業起步較晚,為了減小差距,從差異化中尋求生機,近年來,國家也相應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傳感器和元器件產業發展。

早在2006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 年)》就提出了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總體目標,確定並安排了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其中包括"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片及基礎軟體產品";

2011年,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科技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中,又將高檔片式元器件、高頻器件列入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同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及新的修訂版本中,新型電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頻率元器件等)製造均被列入國家鼓勵類產業;

2015年5月19日,製造強國戰略提出推動我國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向著融合化、創新化、生態化、集群化方向加快發展;

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要求實施工業強基工程,重點突破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等"四基"瓶頸;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建立國防科技協同創新機制,實施國防科技工業強基工程;

2016年,《"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強調要持續攻克"核高基"(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片、基礎軟體)、大型飛機、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等關鍵核心技術,著力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和事關國家安全的重大科技問題。

"近年來我國傳感器領域多項政策密集出臺,也是促使傳感器行業蓬勃發展的源泉動力之一 。" 任紅軍總結道,"只有與國家戰略和政策合轍同步的企業才會有將來"。

寫在最後

"傳感器、物聯網屬於面向未來的基礎性高新技術,是大數據、AI的重要基礎,方興未艾,前景無量,這樣的跑道,不用懷疑它的前景。但具體到每一個技術、產品、服務,仍需要解決很多高難度的具體問題,比如漢威在傳感器領域的主打產品氣體傳感器,在氣體識別研究中,傳感器的精準定性和定量分析問題始終是最具挑戰的問題之一。但這些都不是困惑,需要踏踏實實的行動。"

此外,對於物聯網碎片化的疑慮,任紅軍補充道,"社會經濟發展進入智慧化時代,技術和需求都更加呈現多樣化,碎片化是普遍現實,不用顧慮碎片化的風險,而是需要識別、提煉、抓住碎片化背後歸一化的規律和本質,對漢威來說,就是以傳感器為核心的物聯網。"

相關焦點

  • 河南省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落戶漢威科技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唐朝金11月13日-14日,第十五屆全國敏感元件與傳感器學術會議在鄭州舉辦。記者從本次活動上獲悉,鄭州高新區打造中國智能傳感谷,將以漢威電子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為核心,先期布局傳感器產業的先導區,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
  • 漢威科技領銜,鄭州高新區打造千億級中國智能傳感谷
    (STC學術會議)上獲悉,鄭州高新區打造中國智能傳感谷,將以漢威電子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為核心,先期布局傳感器產業的先導區,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在會議開幕式上,鄭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新亭說:「圍繞「中原科創谷」的建設,鄭州高新區謀劃了十大抓手級工程,特別是中國智能傳感器谷的建設,是核心主題。以漢威電子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為核心布局傳感器產業的先導區,未來在天健湖周邊打造3—5平方公裡的千億級智能傳感器組團。
  • 鄭州高新區確定傳感器產業先導區 漢威科技領銜
    人民網鄭州11月14日電 (石國慶)在13日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敏感原件與傳感器學術會議上,鄭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新亭介紹,鄭州高新區初步確定以漢威電子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為核心布局傳感器產業的先導區,未來在天健湖周邊打造3—5平方公裡的千億級智能傳感器組團。
  • 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任紅軍
    值此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謹代表漢威科技集團全體同仁,向全市人民致以新春的祝福。 過去的2017年,漢威人精誠團結、共同奮鬥,秉承「創造安全、環保、健康、智慧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的使命和理念,一直堅持奮鬥在物聯網的行業一線。
  • 花甲工匠解析「漢威製造」背後的故事
    在論壇上,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威機械)憑藉雄厚的企業實力、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質以及不斷創新的開拓精神,通過了評審組的層層篩選,最終在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獲「中國工業示範單位」殊榮,公司董事長林秉正被評為「中國工業企業創新先鋒人物」,企業實力與行業地位不言而喻。
  • 漢威科技與海康威視達成戰略合作 打通數據感知網和視頻感知網的融合
    9月18日,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漢威科技證券代碼:300007)發布了《關於與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公告。覽富財經資料顯示,漢威科技公司是一家從事氣體傳感器研究、生產的企業,主要業務是氣體傳感器、氣體檢測儀器儀表、氣體檢測控制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及自營產品出口.公司產品包括:GA系列氣體報警器、KB/GD/GE系列可燃氣體報警器、BX系列可燃/毒性氣體檢測儀、JL系列氣體檢漏儀、JL300系列滷素檢測儀、AT系列酒精檢測儀、KB系列氣體報警控制器、氣體變送器和氣體探測器等
  • 大紅大紫的ToF傳感器,能成為物聯網傳感器的新寵嗎?
    ToF傳感器火了。 從去年開始,一票傳感器廠商和手機廠商的目光都投向了ToF傳感器。直到今年,英飛凌、AMS等傳感器廠商,以及蘋果、華為、三星等手機廠商仍在不斷推進ToF傳感器的技術和應用升級,可以推測,ToF傳感器不僅是火了,它已經來了。
  • 漢威科技:公司傳感器在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新能源燃料電池等領域...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27日訊,有投資者向漢威科技提問, 漢威科技的高端傳感器,已經應用於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領域,同時,目前也有產品應用於燃料新能源汽車領域,請問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新能源燃料電池領域的傳感器科技含量如何,目前是否受市場歡迎?漢威是否會繼續保持這些行業的投入?
  • 傳感器對物聯網有多重要
    傳感器對物聯網有多重要 智安物聯網 發表於 2020-03-23 15:30:36 不同類型的應用程式需要不同類型的傳感器才能從環境中收集數據。
  • 物聯網核心是傳感器,靈魂是數據
    傳感器部署作為物聯網基礎設施,多年前就有國家提出萬億傳感器革命,旨在推動社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中每年使用1萬億個傳感器,並預計在2030年後將100萬億傳感器嵌入到各種場所。  數以「億」計的傳感器被嵌入到各個角落,城市建築、橋梁,智能終端、電錶和工業機器等,傳感器把人、機器、數據給連接起來,讓一切可以被量化,工廠可實時監控機器的運轉狀態、改善生產線運轉,提升效率、釋放潛能。
  • 2020年中國紅外傳感器市場分析及發展趨勢前景預測
    紅外傳感器包括熱敏電阻型傳感器、熱電偶型傳感器、萊氣動型傳感器、光電導傳感器、光磁電傳感器、紅外MEMS傳感器等,廣泛應用於安防監控、汽車輔助駕駛、戶外運動、消費電子、工業測溫、森林防火、醫療檢測設備以及物聯網等諸多領域。
  • AI、物聯網扽新技術持續推動傳感器在數位化之年有哪些趨勢?
    三、企業細分垂直化,需求碎片化仍是主流獨角獸和隱形冠軍隨細分垂直而浮出水面,中國傳感器企業主要出於中小型,研發、創新能力有限,深耕垂直領域企業眾多。目前,物聯網、工業 4.0 市場規模過於龐大,且是碎片狀。
  • 傳感器成為物聯網時代的標配
    打開APP 傳感器成為物聯網時代的標配 儀表網 發表於 2020-12-01 10:25:45 物聯網不是科技狂想,而是又一場科技革命。過去在中國,物聯網被稱之為傳感網。 物聯網是網際網路、傳統電信網等信息承載體,讓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現互聯互通的網絡。近幾年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迅猛,產業規模急速壯大。伴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產業的不斷發展,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傳感器市場也飛速發展。可以看出,作為物聯網時代標配,傳感器市場「風光無限」。
  • 物聯網的關鍵!你真的了解傳感器?
    這句話描述的正是傳感器。自從發明以來,它就一直被應用在工控和其他領域,作為一個重要的設備前端,傳感器的功能幾近是不可代替的。在現在步入了物聯網時代,傳感器變得尤其重要。   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透明市場研究(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公司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到2020年,全球可穿戴傳感器市場將以45.2%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繼續成長。
  • 十大流行的物聯網傳感器
    傳感器無處不在。 它們存在於我們的家庭和工作場所、購物中心和醫院;它們嵌入在智慧型手機中,是物聯網(IoT)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事實上,傳感器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
  • 河南漢威電子股份有限公司2011第一季度報告
    4、人力資源建設  報告期內,公司加強核心人才開發與引進工作,引進研發技術人員12名,質量管理人員3名,完善了新入職員工的系統培訓以及公司「步步高「培訓課程體系,加強了研發類、銷售類等專業技能培訓,以提高各級員工及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同時實施了員工企業文化活動及拓展訓練,並著手編撰了《漢威企業文化案例集》,為公司的快速發展提供文化保障。
  • 物聯網落地秘籍:讓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物聯網的現在時和未來時   上面的文字揭露了物聯網創業和發展的本質,當然更多是從理論層面在談,下面我們具體看一下行業正在發生的,以及未來即將發生的。   物聯網系統可以分為感知識別層、網絡構建層、平臺管理層和綜合應用層。   感知層是物聯網整體架構的基礎,是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融合的重要一環。
  • 漢威科技有氫氣傳感器應用,澄星股份目前未介入燃料電池產業
    漢威科技問:親愛的董秘,您好,三項電動汽車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其中一項重點是電池系統熱事件報警;貴公司在空氣熱傳感及熱失控警報等方面,公司是否有技術優勢及可用產品? 是否有電動汽車[配件]廠家合作?
  • 漢威科技:公司TWS耳機領域柔性壓力傳感器已實現批量商用 且與電子...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1日訊,有投資者向漢威科技(300007)提問, 請問公司在TWS領域產品柔性壓力傳感器E2517是否有與國內國外知名大的無線耳機產商有合作? 該產品的市場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