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核心是傳感器,靈魂是數據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物聯網核心在於傳感器部署,數以萬億億的傳感器被嵌入到各個角落,所收集的數據利用AI進行智能分析,讓物理設備具有生命力。可以說,小小傳感器驅動數字變革,讓一切可以被量化,企業有能力獲取到無限數據,並從中洞察實現快速創新,更能驅動製造業升級,甚至基於海量數據,地區可以洞悉未來商業經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91367.htm



  傳感器部署是物聯網基礎

  物聯網自提出到如今已經二十多年,但傳感器部署規模並未普及,致使沒有足夠物理層,導致數據不足,從源頭上制約產業發展。傳感器部署作為物聯網基礎設施,多年前就有國家提出萬億傳感器革命,旨在推動社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中每年使用1萬億個傳感器,並預計在2030年後將100萬億傳感器嵌入到各種場所。

  數以「億」計的傳感器被嵌入到各個角落,城市建築、橋梁,智能終端、電錶和工業機器等,傳感器把人、機器、數據給連接起來,讓一切可以被量化,工廠可實時監控機器的運轉狀態、改善生產線運轉,提升效率、釋放潛能。傳感器部署在城市各個角落,對城市運行持續動態採集、測量、分析和優化成為可能,帶來基於數據驅動新型智慧城市綜合應用,使得城市運轉真正「聰明」起來。

  在無人駕駛商業進程中,傳感器是無人駕駛汽車的大腦,通過部署一些列傳感器組合,感知周圍的環境,讓無人駕駛成為現實。物聯網資深人士楊劍勇指出:「小小傳感器驅動數字變革,工廠帶來數位化為背景的一場全新工業革命,從無不不在的智能攝像頭到部署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各種傳感器,以此對城市各種數據進行收集,並經雲端AI技術處理後,有助於提高對交通和街道等城市公共管理能力,」

  傳感器技術開創了一個智慧城市的新時代,以此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能力,英特爾就給出的一個美國城市應用案例,聖地牙哥在全市部署智能網絡,以優化交通和停車系統,並改進能源管理體系,對此聖地牙哥市長Kevin Faulconer表示,新技術將使城市和開發商有機會把我們的社區建設得更安全、更智能。

  獲取並利用數據是物聯網價值

  物聯網發展核心在於傳感器部署,多年以來,因物聯網廣泛應用落地,傳感器產業迎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有數據顯示,今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660億美元,特別國內增長迅猛。

  伴隨傳感器部署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推動物聯網蓬勃發展,所產生數據,將數據釐清,挖掘出價值是核心所在,為雲平臺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雲端作為各種設備聯網後所產生的數據提供存儲、管理、分析等。雲平臺其核心在於數據集散中心,對萬物互聯所收集的數據加以利用,將會誕生出很多創新商業模式及應用,是物聯網產業發展基石。

  而亞馬遜和阿里雲等雲服務商實現了雲、端、到設備整合,以此分享至整個產業鏈,助力企業可以實現全球範圍內的物聯網運營。只因雲計算能為物聯網所產生的海量數據提供強大的計算處理的平臺,是物聯網發展的關鍵,雲服務商率先搶佔了先機。

  隨著傳感器更大規模部署,所採集的大數據,其潛在的價值也將被逐漸挖掘,數據產生、收集、處理、決策和應用,可以說,物聯網是一個以「數據」為驅動的產業。即萬物互聯所產生的海量數據,經智能化的處理、分析,最終透過數據形成產品或服務,而正是物聯網最核心的商業價值所在,也將為社會創造出更多創新商業機遇。

  各種智能設備將作為傳感器的載體,實現人、機、雲端無縫的交互,讓智能設備擁有「智慧」,特別與人工智慧技術結合下,使得感知能力進一步補充和延伸。

  最後

  多年以來,傳感器部署增長迅猛,從事傳感器技術研發的機構和投入不斷增多,傳感器技術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當然傳感器部署不是最終目的,獲得數據才是物聯網價值所在,而身處物聯網雲平臺+數字生態的廠商,能最快形成全場景驅動到全棧技術鏈,再到供需大融合大貫通,直至產業落地 的商業閉環。因此,物聯網雲平臺+數字生態的廠商將成為這一波機遇中最大受益者。


相關焦點

  • 傳感器成為物聯網時代的標配
    打開APP 傳感器成為物聯網時代的標配 儀表網 發表於 2020-12-01 10:25:45 物聯網不是科技狂想,而是又一場科技革命。過去在中國,物聯網被稱之為傳感網。 物聯網是網際網路、傳統電信網等信息承載體,讓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現互聯互通的網絡。近幾年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迅猛,產業規模急速壯大。伴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產業的不斷發展,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傳感器市場也飛速發展。可以看出,作為物聯網時代標配,傳感器市場「風光無限」。
  • 傳感器對物聯網有多重要
    傳感器對物聯網有多重要 智安物聯網 發表於 2020-03-23 15:30:36 不同類型的應用程式需要不同類型的傳感器才能從環境中收集數據。
  • 漢威董事長任紅軍:傳感器是物聯網碎片化背後歸一化的本質
    導語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傳感器產業也將迎來爆發,傳感器是物聯網採集數據的關鍵組件,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漢威科技集團董事長任紅軍在近日接受與非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從長線看,物聯網時代傳感器就好比觸鬚,它們是最貼近我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電子器件,也是大數據的源泉,因此市場規模非常巨大。"
  • 十大流行的物聯網傳感器
    傳感器無處不在。 它們存在於我們的家庭和工作場所、購物中心和醫院;它們嵌入在智慧型手機中,是物聯網(IoT)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事實上,傳感器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
  • 智能傳感器在物聯網應用開發中的挑戰分析和應對措施
    智能傳感器在物聯網領域面臨的三大挑戰  當今的智能傳感器模塊包含與原始傳感器集成的某些處理能力,它所面臨的主要挑戰可歸結為以下三點:  第一個挑戰是技術本身。供應商欲利用其核心MEMS和系統技術來完成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對於工程師來說,這是一種物理限制的挑戰。封裝尺寸不能無限縮小,而對低能耗和高性能的要求也不斷提高。
  • 物聯網應用和傳感器至今聯繫有多深
    物聯網應用和傳感器至今聯繫有多深 鄭州扁擔科技 發表於 2020-01-14 14:14:59 傳感器的主要用途是從周圍環境中收集數據。
  • 如何使用人工智慧管理物聯網傳感器電源
    研究人員旨在通過使用人工智慧和能量收集技術來延長傳感器和物聯網設備的壽命。如果物聯網設備持續斷電,部署數百萬個傳感器幾乎是徒勞的。物聯網傳感器在沒有電源的情況下無法收集或傳輸數據。這是研究人員探索環境能量收集的原因之一。
  • 大紅大紫的ToF傳感器,能成為物聯網傳感器的新寵嗎?
    根據圖1 ,IHS Markit的數據顯示, 2019年,ToF傳感器在3D光學市場上的市場規模超過5億美元,並且通過佔比越來越高,雖然與雙目和結構光等方案的相比,ToF屬於後期之秀,但是從趨勢來看,平分秋色,甚至超越,可能也只是時間問題。
  • 潮科技 | Aernos發布新一代物聯網應用納米氣體傳感器
    AerN2S突破了核心技術,可用於構建微型、高精度且經濟型的氣體傳感器,並廣泛應用於在物聯網(IoT)互聯設備的多種氣體探測,比如空氣品質監測、危險氣體探測以及其它電子鼻應用。AerNos的AerN2S技術標誌著的一次重大的技術革新,它包括MEMS電路、混合納米結構、納米電子學、機器學習、算法,並可實現氣體傳感器模塊大規模製造的納米加工技術。
  • 物聯網的關鍵!你真的了解傳感器?
    按照應用市場,物聯網產業可劃分為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環保、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醫療、智能安防、特種裝備、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Yole Developpement 數據顯示,傳感器中佔比最大的是消費類應用,其規模達到 59 億美元,佔傳感器產品市場的 45%,到 2019 年預計將超過 100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約 11.2%。
  • 雲計算與物聯網的關係_雲計算和物聯網的優勢
    由此概念可以看出,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網際網路,是對網際網路的延伸和擴展;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從層次上可將物聯網的結構劃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1)信息感知層網絡。信息感知層網絡是一個包括RFID、條形碼、傳感器等設備在內的傳感網,主要用於物品信息的識別和數據的採集;   (2)信息傳輸層網絡。信息傳輸層網絡主要用於遠距離無縫傳輸由傳感網所採集的海量數據信息,將信息安全傳輸至信息應用層;   (3)信息應用層網絡。
  • 你不得不知,盤點物聯網領域常用的6大傳感器
    按照一般的劃分,物聯網在結構上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三個部分。其中感知層作為網絡層傳輸的數據源頭、應用層計算的數據基礎,更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構成感知層的最重要組件之一就是各種各樣的傳感器。按照不同的劃分方式,傳感器可以被分為不同的類別。例如按照被測的非電物理量劃分,可以分為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等。
  • 物聯網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物聯網的發展歷程   物聯網發展第一階段:物聯網連接大規模建立階段,越來越多的設備在放入通信模塊後通過行動網路、WiFi、藍牙、RFID、ZigBee等連接技術連接入網。在這一階段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連接建設及管理、終端智能化是核心。   物聯網發展第二階段:大量連接入網的設備狀態被感知,產生海量數據,形成了物聯網大數據。
  • 從網際網路到物聯網,生命傳感器的跨界應用
    書裡講述了一隻擁有人類靈魂的狗狗和他賽車手主人的故事。書裡的狗聞到了男主人老婆的腦瘤疾病,而書裡描述的醫院和醫生都無法提前診斷出女主人的毛病。由此看來,狗能聞出癌症的故事都已經是文學作品裡的素材了。除了甲狀腺癌和腦癌,狗還能聞出哪些癌症呢?
  • 解讀溫度傳感器應用於物聯網+冷鏈行業
    溫度只能通過物體隨溫度變化的某些特性來間接測量,從物聯網的角度測試動作往往是由溫度傳感器來完成。溫度傳感器如何感知溫度的變化,還要解釋一下溫度的傳導方式:熱傳導、對流和輻射。  1、熱傳導實質是由物質中大量的分子熱運動互相撞擊,而使能量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至低溫部分,或由高溫物體傳給低溫物體的過程。比如一頭手握鐵棍在一頭加熱,不多時就會感覺燙手,就是指熱傳導方式。
  • 物聯網落地秘籍:讓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在感知層,事物通過傳感器感知自身以及周圍的信息。我們一直在講物聯網碎片化,在這一層體現的淋漓盡致,由於各行業對數據採集和運用的要求不一,因為對於傳感器的定製需求也很高。前者說:「你是做攝像頭就做攝像頭,做溫度就做溫度,做溼度就做溼度,然後有人做系統集成,到系統集成上去改,這是核心。」後者則說:「自連更多的是傳感器集成,對模擬傳感器會有模擬傳感器的算法,內置到嵌入式開發平臺;對於數字傳感器,自連只是 drive 一下,把它驅動調通。」
  • 傳感器智能化的三大核心技術與創新趨勢
    人類步入21世紀,全面進入資訊時代,從一定意義上講,也就進入了傳感器時代。在現代控制系統中,傳感器處於連接被測對象和測試系統的接口位置,可直接或間接接觸被測對象,是信息輸入的「窗口」,是萬物互聯的眼睛,是數據信息獲取的唯一功能器件,直接影響和決定系統的性能優劣。
  • 物聯網真正的財富在哪裡
    企業可以把物聯網分析作為對現有大數據計劃的升級。 物聯網分析是對大數據分析的升級 儘管大數據和物聯網分析側重於數據收集和分析,但它們在數據收集的數量和質量上有所不同。物聯網網絡由眾多傳感器組成,這些傳感器持續收集大量數據,比大數據分析所收集的數據量要大得多。 使用物聯網分析,收集和處理數據的速度或速率也更高,由於使用大量不同類型的傳感器收集數據,因此,物聯網數據分析的種類更多。與大數據相比,物聯網收集的數據也是高度結構化的,而大數據由於用於收集數據的來源不同,所以大多數是非結構化的。
  • AI、物聯網扽新技術持續推動傳感器在數位化之年有哪些趨勢?
    一、智能傳感器、MEMS 傳感器成為企業發展重心在結構型傳感器、固體型傳感器已經無法滿足數位化時代對於數據採集、處理等流程的高需求之時,智能傳感器、MEMS 傳感器最近幾年都十分熱門,在微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網絡化的方向逐漸走向成熟。
  • 區塊鏈如何解決物聯網的漏洞?
    按照傳統模式來說,物聯網往往是由設備製造商的數據中心(伺服器)來收集所有已連接設備的信息,這決定了該伺服器需要具有強大的運行和存儲能力。而且,隨著物聯網設備呈幾何級數增長,伺服器的維護成本也將大大增加,中小型企業難以維繫。同時在通信兼容方面,全球物聯網平臺均缺少統一的語言,容易造成多個物聯網設備彼此之間通信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