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流行的物聯網傳感器

2020-11-24 騰訊網

傳感器無處不在。

它們存在於我們的家庭和工作場所、購物中心和醫院;它們嵌入在智慧型手機中,是物聯網(IoT)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事實上,傳感器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

第一個恆溫器於19世紀80年代末問世,而紅外傳感器自20世紀40年代末開始出現。物聯網及其對應的工業物聯網(IIoT)正在將傳感器的使用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廣義上講,傳感器是檢測和響應環境變化的設備。輸入可以來自各種來源,如光、溫度、運動和壓力。傳感器輸出有價值的信息,如果它們連接到網絡,它們可以與其他連接的設備和管理系統共享數據。

傳感器對當今許多企業的運營至關重要。它們可以在潛在問題成為大問題之前向你發出警告,使企業能夠進行預測性維護,避免昂貴的停機時間。來自傳感器的數據還可以進行趨勢分析,使企業主能夠深入了解關鍵趨勢,並做出明智的循證決策。

傳感器有許多形狀和大小。有些是專門建造的,包含許多內置的單個傳感器,允許您監控和測量許多數據源。在棕地環境中(待重新開發的城市用地),傳感器很關鍵,要包括數字和模擬輸入,以便它們能夠讀取來自傳統傳感器的數據。

物聯網傳感器的類型很多,應用和用例的數量更多。以下是10種比較流行的物聯網傳感器類型及其一些用例。

1. 溫度傳感器

溫度傳感器測量熱源中的熱能,使其能夠檢測溫度變化並將這些變化轉化為數據。製造業中使用的機械通常要求環境和設備溫度處於特定水平。同樣,在農業內部,土壤溫度是作物生長的關鍵因素。

2. 溼度傳感器

溼度傳感器用於測量空氣或其他氣體中的水蒸氣量,常見於工業和住宅領域的加熱、通風和空調(HVAC)系統中。它們可以在許多其他領域發現,包括醫院,和氣象站報告和預測天氣。

3. 壓力傳感器

壓力傳感器可以感知氣體和液體的變化。當壓力發生變化時,傳感器會檢測到這些變化,並將其傳達給連接的系統。常見的使用案例包括洩漏測試,這可能是衰減的結果。壓力傳感器在水系統的製造中也很有用,因為它很容易檢測到壓力的波動或下降。

4. 近距離傳感器

近距離傳感器用於對傳感器附近的物體進行非接觸檢測。這些類型的傳感器通常會發出電磁場或紅外等輻射束。接近傳感器有一些有趣的使用案例。

比如,在零售業中,近距離傳感器可以檢測到顧客和他或她感興趣的產品之間的運動。用戶可以得到位於傳感器附近的產品的任何折扣或特別優惠的通知。接近傳感器還可用於商場、體育場和機場的停車場,以指示停車場的可用性。它們還可用於化工、食品和許多其他類型行業的裝配線上。

5. 液位傳感器

液位傳感器用於檢測液體、粉末和顆粒狀材料等物質的液位。許多行業,包括石油製造、水處理、飲料和食品製造工廠都使用液位傳感器。廢物管理系統提供了一個常見的使用案例,因為液位傳感器可以檢測垃圾桶或垃圾箱中的廢物水平。

6. 加速計

加速計可以檢測物體的加速度,即物體的速度隨時間的變化率。加速計還可以檢測重力的變化。加速計的應用案例包括智能計步器和監控駕駛車隊。它們還可以用作防盜保護,在本應靜止的物體被移動時向系統發出警報。

7. 陀螺儀

陀螺儀傳感器測量角速率或速度,通常定義為測量速度和圍繞軸的旋轉。使用案例包括汽車,如汽車導航和電子穩定控制(防滑)系統。其他的使用案例包括視頻遊戲的運動傳感,以及相機抖動檢測系統。

8. 氣體傳感器

這些類型的傳感器監測和檢測空氣品質的變化,包括有毒、可燃或有害氣體的存在。使用氣體傳感器的行業包括採礦、石油和天然氣、化學研究和製造。一個常見的消費者使用案例是許多家庭中使用的熟悉的二氧化碳檢測器。

9. 紅外線傳感器

這些類型的傳感器通過發射或檢測紅外輻射來感知周圍環境的特徵。它們還可以測量物體發出的熱量。紅外線傳感器被用於各種不同的物聯網項目,包括醫療保健,因為它們簡化了對血流和血壓的監測。電視機使用紅外傳感器來解釋遙控器發送的信號。另一個有趣的應用是,藝術史學家使用紅外傳感器來查看繪畫中的隱藏層,以幫助確定一件藝術品是原始的還是偽造的,或者是經過修復過程而改變的。

10. 光學傳感器

光學傳感器將光線轉換成電信號。光學傳感器有許多應用和使用案例。在汽車行業,汽車使用光學傳感器來識別標誌、障礙物和其他駕駛員在駕駛或停車時會注意到的東西。在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中,光學傳感器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光學傳感器在智慧型手機中非常常見。例如,環境光傳感器可以延長電池壽命。光學傳感器還用於生物醫學領域,包括呼吸分析和心率監測器。

—— END ——

相關焦點

  • 傳感器對物聯網有多重要
    本文介紹了一些常見的物聯網傳感器。 在物聯網(IoT)生態系統中,有兩點非常重要:網際網路以及諸如傳感器和執行器之類的物理設備。如圖1所示,物聯網系統的底層由傳感器連接性和收集信息的網絡組成。該層是物聯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與下一層即網關和網絡層建立網絡連接。
  • 物聯網核心是傳感器,靈魂是數據
    傳感器部署作為物聯網基礎設施,多年前就有國家提出萬億傳感器革命,旨在推動社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中每年使用1萬億個傳感器,並預計在2030年後將100萬億傳感器嵌入到各種場所。  數以「億」計的傳感器被嵌入到各個角落,城市建築、橋梁,智能終端、電錶和工業機器等,傳感器把人、機器、數據給連接起來,讓一切可以被量化,工廠可實時監控機器的運轉狀態、改善生產線運轉,提升效率、釋放潛能。
  • 傳感器成為物聯網時代的標配
    打開APP 傳感器成為物聯網時代的標配 儀表網 發表於 2020-12-01 10:25:45 物聯網不是科技狂想,而是又一場科技革命。過去在中國,物聯網被稱之為傳感網。 物聯網是網際網路、傳統電信網等信息承載體,讓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現互聯互通的網絡。近幾年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迅猛,產業規模急速壯大。伴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產業的不斷發展,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傳感器市場也飛速發展。可以看出,作為物聯網時代標配,傳感器市場「風光無限」。
  • 大紅大紫的ToF傳感器,能成為物聯網傳感器的新寵嗎?
    ToF傳感器火了。 從去年開始,一票傳感器廠商和手機廠商的目光都投向了ToF傳感器。直到今年,英飛凌、AMS等傳感器廠商,以及蘋果、華為、三星等手機廠商仍在不斷推進ToF傳感器的技術和應用升級,可以推測,ToF傳感器不僅是火了,它已經來了。
  • 如何使用人工智慧管理物聯網傳感器電源
    研究人員旨在通過使用人工智慧和能量收集技術來延長傳感器和物聯網設備的壽命。如果物聯網設備持續斷電,部署數百萬個傳感器幾乎是徒勞的。物聯網傳感器在沒有電源的情況下無法收集或傳輸數據。這是研究人員探索環境能量收集的原因之一。
  • 物聯網應用和傳感器至今聯繫有多深
    物聯網系統的「物」以及傳感器構成前端。這些都是經過信號轉換和處理後直接或間接連接到物聯網網絡的。隨著物聯網應用的發展,對傳感器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有多種傳感器可用。但對於物聯網應用來說,選擇合適的傳感器和物聯網平臺也非常重要。 在物聯網(IOT)生態系統中,有兩件事非常重要:網際網路和傳感器類的執行器等物理設備。物聯網系統的底層由傳感器連接和信息採集網絡組成。
  • 漢威董事長任紅軍:傳感器是物聯網碎片化背後歸一化的本質
    導語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傳感器產業也將迎來爆發,傳感器是物聯網採集數據的關鍵組件,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漢威科技集團董事長任紅軍在近日接受與非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從長線看,物聯網時代傳感器就好比觸鬚,它們是最貼近我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電子器件,也是大數據的源泉,因此市場規模非常巨大。"
  • 物聯網的關鍵!你真的了解傳感器?
    這句話描述的正是傳感器。自從發明以來,它就一直被應用在工控和其他領域,作為一個重要的設備前端,傳感器的功能幾近是不可代替的。在現在步入了物聯網時代,傳感器變得尤其重要。   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透明市場研究(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公司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到2020年,全球可穿戴傳感器市場將以45.2%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繼續成長。
  • 智能傳感器在物聯網應用開發中的挑戰分析和應對措施
    但是如何實現物聯網的這一承諾呢?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1/370917.htm  在物聯網的世界裡,微機電系統(MEMS)傳感器是搭建用戶與其周邊眾多設備(如智慧型手機、可穿戴設備、機器人和無人機)之間的橋梁。然而,僅僅憑藉設備的傳感和連接根本不足以實現物聯網的遠大目標。
  • 解讀溫度傳感器應用於物聯網+冷鏈行業
    溫度只能通過物體隨溫度變化的某些特性來間接測量,從物聯網的角度測試動作往往是由溫度傳感器來完成。溫度傳感器如何感知溫度的變化,還要解釋一下溫度的傳導方式:熱傳導、對流和輻射。  1、熱傳導實質是由物質中大量的分子熱運動互相撞擊,而使能量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至低溫部分,或由高溫物體傳給低溫物體的過程。比如一頭手握鐵棍在一頭加熱,不多時就會感覺燙手,就是指熱傳導方式。
  • 潮科技 | Aernos發布新一代物聯網應用納米氣體傳感器
    AerN2S突破了核心技術,可用於構建微型、高精度且經濟型的氣體傳感器,並廣泛應用於在物聯網(IoT)互聯設備的多種氣體探測,比如空氣品質監測、危險氣體探測以及其它電子鼻應用。AerNos的AerN2S技術標誌著的一次重大的技術革新,它包括MEMS電路、混合納米結構、納米電子學、機器學習、算法,並可實現氣體傳感器模塊大規模製造的納米加工技術。
  • 你不得不知,盤點物聯網領域常用的6大傳感器
    按照一般的劃分,物聯網在結構上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三個部分。其中感知層作為網絡層傳輸的數據源頭、應用層計算的數據基礎,更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構成感知層的最重要組件之一就是各種各樣的傳感器。按照不同的劃分方式,傳感器可以被分為不同的類別。例如按照被測的非電物理量劃分,可以分為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等。
  • 物聯網熱門應用:無人機/VR/智能手錶由哪些傳感器組成?
    doodle 發表於 2016-05-13 02:30:00   傳感器技術的發展對物聯網的發展十分關鍵,而物聯網應用的多樣化對傳感器的需求也更加豐富。本文將盤點熱門應用無人機、VR、智能手錶常用的傳感器。
  • 從網際網路到物聯網,生命傳感器的跨界應用
    其實這種神奇的「電子鼻」,就是生物傳感器。隨著生物傳感器的不斷發展,物聯網也進入了老百姓的生活。關於生物傳感器我們在第二章中有詳細的介紹,不過多展開,但生物傳感器的應用範圍除了智能可穿戴設備也涉及醫療診斷、食品毒性檢測、農業檢測、工業過程控制和環境汙染控制等方面。其中醫療診斷是目前最流行的應用領域,而醫療診斷中即時檢測(POCT)是生物傳感器應用最多的領域。
  • AI、物聯網扽新技術持續推動傳感器在數位化之年有哪些趨勢?
    四、傳感器國產率將穩步上升傳感器作為影響國內物聯網、工業 4.0 等產業快速發展的卡脖子技術之一,一直都是依賴國外產品。七、環境類、光學類傳感器將成為重要創新推手,技術市場局勢明顯光學傳感器將成為創新推手,物聯網被廣泛應用,推動了光學傳感器市場快速發展。預計到 2026 年,光學傳感器的銷售額將達到 360 億美元,包括智慧城市、智慧農業等領域。
  • 關於物聯網關鍵技術RFID的簡單剖析
    物聯網關鍵技術——RFID 什麼是RFID?為了達成這樣的效果,物聯網須具備3大功能:全面感知、可靠傳遞、智能處理。目前的物聯網技術架構中,分別依靠「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來實現這三個功能。其中,感知層是物聯網感知和獲取物理世界信息的首要環節。感知層主要利用RFID、傳感器等隨時隨地獲取物體的信息。 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
  • 基於PIC32的嵌入式Web伺服器的物聯網實現
    同時隨著物聯網技術發展,對於各種設備的網絡接入和訪問將變得越來越普遍。而且現在流行的智能家居系統的實現也需要網絡的接入來提供遠程控制,,因此開發基於MCU的嵌入式Web伺服器是非常有意義和挑戰性的。網絡監控,工業機器監控,小型Web伺服器,遠程信息交互等應用領域。
  • 物聯網真正的財富在哪裡
    企業可以把物聯網分析作為對現有大數據計劃的升級。 物聯網分析是對大數據分析的升級 儘管大數據和物聯網分析側重於數據收集和分析,但它們在數據收集的數量和質量上有所不同。物聯網網絡由眾多傳感器組成,這些傳感器持續收集大量數據,比大數據分析所收集的數據量要大得多。 使用物聯網分析,收集和處理數據的速度或速率也更高,由於使用大量不同類型的傳感器收集數據,因此,物聯網數據分析的種類更多。與大數據相比,物聯網收集的數據也是高度結構化的,而大數據由於用於收集數據的來源不同,所以大多數是非結構化的。
  • Silicon Labs磁性傳感器為物聯網時代帶來現代化霍爾效應開關和...
    打開APP Silicon Labs磁性傳感器為物聯網時代帶來現代化霍爾效應開關和位置感應 廠商供稿 發表於 2017-09-07 10:29:44
  • 仁康堂中醫館從網際網路到物聯網,生命傳感器的跨界應用
    其實這種神奇的「電子鼻」,就是生物傳感器。隨著生物傳感器的不斷發展,物聯網也進入了老百姓的生活。關於生物傳感器我們在第二章中有詳細的介紹,不過多展開,但生物傳感器的應用範圍除了智能可穿戴設備,也涉及醫療診斷、食品毒性檢測、農業檢測、工業過程控制和環境汙染控制等方面。其中醫療診斷是目前最流行的應用領域,而醫療診斷中即時檢測是生物傳感器應用最多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