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00多項專利搶佔智能製造先機
每年千萬投入帶來百分百增速
漢威機械,作為國內衛生用品生產商的配套機械提供商,在業界早就擁有知名度。董事長林秉正還擔任福建省衛生用品商會執行會長一職。今年以來,截至9月份,他們的產值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9%!面對全球疫情危機,他們用自己過硬的技術,緊緊抓住了「機」。
提及背後的發展邏輯,林秉正再三強調研發投入的重要性。「我們在研發上的投入非常大,很多東西都是之前沒做過的,怎麼把它從無到有做出來,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為了保證機械加工配件的精密度,我們每年都會批量採購高精度加工設備。今年我們又新增加了一個精密加工車間,新增的加工設備投入達千萬元。」林秉正說,他們的產品基本上是定製的,每個客戶的要求都不一樣,因此每次接到訂單都是一場研發上的硬仗。為此,漢威每年都要投入上千萬元作為專項研發經費,為自主研發創新提供資金保障。
為了打贏每場硬仗,漢威機械還建立了1000平方米的研發設計中心,配備了一支強大的研發團隊,全力以赴地投入企業的生產經營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老產品改造提升、簡化生產、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等工作中,不斷以創新驅動供給側。「研發投入離不開人才團隊的核心建設」。據統計,目前漢威機械擁有高級機械工程師、電器工程師、調試工程師等專業精英90多名,約佔總員工數的1/3。
「市場競爭歸根結底是人的競爭。以人為本,以工匠精神培養人才,以人性關懷留住人才,才是企業制勝的關鍵,同時也是企業文化內涵中最核心的要點」。如今,漢威已經躋身於行業發展前列,成為全球知名的一次性衛生用品生產設備供應商。為了吸納更多人才,漢威機械還與華僑大學、福州大學等眾多高等院校合作,引進高校畢業生,不斷為企業研發創新注入新鮮血液。強大的人才梯隊讓漢威收穫了500餘項專利,包括發明專利30多項,其餘以實用新型專利居多,還有外觀專利、軟體著作權專利等。目前申請中的專利還有150多項,平均每個月申報20-30項。「近期,全球知名日用品跨國企業也向漢威拋來橄欖枝,派團隊來泉與企業洽談深度合作」。
人工成本太高轉向研發「機器代工」
與漢威機械一樣,華寶智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成立僅4年的企業,從成立之初便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研發上面。負責人黃勁煌從外貿企業起家,後來開辦製鞋廠,並在十幾年前成為搶先一批將工廠辦到越南的泉州企業家。隨著境外人工成本的提升,幾年前他將公司重新搬回晉江。回來之後他發現,無論接到的訂單有多少,無論如何趕工,可是最後一測算利潤都微乎其微。
問題出在哪裡?人工成本太高!站位全行業的發展需求,2016年黃勁煌成立了華寶智能,專注從事「機器代工」智能製鞋生產線的研製工作。「高質量的裝備才有可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高質量的產品才會帶來更多的附加值,這是晉江、泉州乃至全中國製鞋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黃勁煌說。
目前,黃勁煌帶領著自己的研發團隊,全力優化現有的智能製鞋產線。「我們需要確保製鞋智能產線可以真正幫助製鞋企業解決用工問題,不是花架子,而且真效率。」他說,以匠心精神為核心,多方引智,不斷進步,想讓智能製鞋產業線真正變聰明、變實用,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當前,黃勁煌一方面堅守自己的製鞋產業,通過來自全球的訂單支持,確保主業利潤率;一方面持續加大自主研發團隊的建設,持續投入智能製鞋產線的升級。「道路仍很漫長,但是我們目標不會變。」他說。
可以預見,未來面對泉州5000多家鞋企、7000多條傳統生產線、40億雙年產量的大市場,機器代工智能設備的發展前景未來可期。
同樣,已經在研發團隊建設上嘗到甜頭的漢威機械更是不斷加大創新研發步伐。林秉正說,未來漢威公司將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加大研發經費的投入,加強研發設計團隊的建設,使「漢威製造」始終處於國際技術的領先水平,打造「百年漢威」。
提及「漢威」名字的由來,林秉正憶起了往事。 1996年,剛剛創辦企業的他帶著產品圖冊參加歐洲的行業設備展,結果得到歐洲客戶的回覆是「你這是玩具吧?」這句話,讓林秉正結束原本三天的行程,立刻回國。在飛機上他不斷思考要如何做出合格的設備讓全世界都知道、都認可,當下決定把「同發」機械改名為「漢威」機械,「一定要讓民族品牌在世界上被刮目相看」。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與持續創新,如今漢威機械已經實現了這一目標,截至目前,漢威機械已經與全球多家知名衛品企業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產品遠銷美國、德國、日本、俄羅斯、土耳其、印度、菲律賓、西班牙、瑞士、墨西哥、埃及、印尼、巴西、智利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
黃勁煌心中同樣懷揣著打響民族品牌的情節。「華寶」之外,他仍在持續經營的製鞋企業名字叫「華昂」。「實業家的自信也是中國製造的自信。」他說,這需要實體企業家們都要有種樹的精神,不急躁,不放棄,堅守不懈。
(文章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DF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