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以往所應用的園林植物存在類型不全和比例失調的缺陷,如應用喬灌木的比例過大,而極少應用建築基礎種植植物和巖石園植物;藤本植物也很少被利用。藤本植物佔地少,生長快,綠化效益大,可用於快速綠化,這是其他花木所不能比的。人們完全可以利用藤本植物的這些特點加以引種栽培。但是大家都對藤本植物不太了解,不知如何栽培。所以呢,小編應廣大讀者要求,整理了一些藤本植物的資料,從藤本植物的莖蔓、葉、花、果來讓大家對藤本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今天呢,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藤本植物是馬兜鈴。
別名青木香、天星藤、三百兩銀藥、獨行根等。馬兜鈴科馬兜鈴屬。
一、形態:多年生纏繞草本。蔓長可達2~3米,基部木質化,全株無毛,根莖橫生,到處生苗,主根深長,肉質狀。初生莖暗紫色,莖上部分枝稀疏,莖上有縱溝。葉互生,三角狀橢圓形至卵狀技針形或卵形,長3~7釐米,寬2~6釐米,頂端短漸尖或鈍,基部心形。葉表綠色,背面綠白色,有7條主脈。花單生或數朵生於葉腋,花梗長約1釐米,花被管狀或喇叭狀,略彎斜,長3~4釐米。基部膨大成球形,中部收縮成管狀,緣部卵狀披針形,全緣。下部綠色,上部暗紫色。雄蕊6枚,柱頭6裂。蒴果近球形或圓柱形,種子多粒,扁平。
二、產地與分布:分布於我國黃河流域以南至長江流域,以及廣西附近。日本亦有。多生於山野稀樹林下、灌木叢中或郊野路邊。
三、習性:喜溫暖溼潤氣候,也適應涼爽氣候,較耐寒。性喜光,稍耐陰。喜溼潤肥沃的砂質黃壤、砂質土及腐殖質土。忌連作。適應性強,多野生於山坡叢林和灌木草叢中。
主根深長,在土下延伸併到處萌發新株。初生莖細而直立,而後蔓生或纏繞較細的他物向上生長。播種苗3年始花。7~8月份開花,10月份果熟。
四、繁殖栽培:用播種、根插繁殖。於秋季採種,去外殼,篩去灰屑,將種摻人溼沙中層積越冬或播前用20~26℃溫水浸種24小時撈出再網2~3小時播種。春播先整地,挖穴,穴底施些基肥,先澆足水,滲下後每穴點鐘1~2粒,薄覆細土掩蓋為度,不可過深。播後20~30天出苗,間苗像1~2次,澆水,中耕除草根插春季進行,將根據起,選筷子粗的截成6.5釐米的小段,將根插入穴內,每穴1~2根,覆土,稍鎮壓,澆水保溼。未插完的需用溼沙埋藏,以免外皮吹乾影響萌芽。出苗後查缺補苗。待苗高3釐米左右時,在植株旁立竹竿等支柱或搭架,以平架最好,以利於纏繞生長。在東北,播種苗第一年只長30~40釐米高,不必搭架。生長期追肥2~3次,第一次在苗高15釐米左右時追施,第二次在立支柱後追施,第三次在開花結果期,噴施5%的過磷酸鈣溶液作根外追肥。夏季易髮根腐病,除應拔除病株燒毀外,用退菌特50%的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穴。多雨季節易發葉斑病,除注意排水外,用波爾多液1:1:150倍液噴布。乾熱季易發生紅蜘蛛,可用0.2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噴布,如有食心蟲為害果實,可用1:400的樂果水噴殺。夏秋間應疏蔓以利通風透光,疏下蔓葉可入藥。
用種子繁殖的,栽培2年後開花結實;分根的當年便可開花結實。秋果變黃綠色時即可分次採收,要從果柄與莖連接處摘下,不然易散裂損失,隨摘隨曬,每公頃產果1050~1125千克,選飽滿無蟲害的果實抖出種子留種用。收果後未落葉前割取蔓葉曬乾。根於土凍前挖出,江南可於10月至型年2月挖出,除去殘莖和泥沙曬乾入藥。
五、用途:在園林中宜成片種植,任其蔓爬用作地被植物。也可用於攀附低矮籬柵。果和根可入藥。根研粗末吞服鎮腹痛有特效。
好了,今天給大家介紹的藤本植物到這就結束了,專業知識有點多,大家可以多看幾遍慢慢消化。各位讀者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各位讀者也可以相互討論討論。如果喜歡也可以點擊關注,小編對定時更新,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