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裡的一些藤本植物

2021-01-16 小西雙版納

熱帶雨林是世界上物種最豐富,結構最複雜,植物生活類型最多樣,生態現象最特殊的森林類型。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環境優越,植物種對生存空間的竟爭異常激烈,由於林下光線幽暗,很多小型植物都難於獲得足夠的光線而不得不向其它空間擴展。在熱帶雨林中,有一類靠纏繞或攀援於其它樹木上,藉助於樹木支撐自己的軀體的植物,叫藤本植物。由於藤本植物在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存在,藤纏樹,樹纏藤,龍飛鳳舞,奇特萬千!使熱帶雨林更顯神秘!

西雙版納地區終年高溫高溼,熱帶雨林長得高大茂密,從林冠到林下樹木分為多個層次,彼此套迭,幾乎沒有直射光線到達地面,林下十分幽暗,陰森潮溼。藤本植物由於其特殊的生存對策,它們可以在森林的不同地方紮根獲取養分和水分等地下資源,並為獲取光資源而在林中穿行,以凋落物的形式將森林的養分進行重新分配,向著支撐它們的喬木集中。

西雙版納的藤本植物最突出的藤本有風車藤、扁擔藤、大葉藤、翼核果藤等。

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中,木質藤本植物隨處可見,有的比樹還粗,長可達百米,沿著樹幹、枝丫,從一棵樹爬到另外一棵樹,從樹下爬到樹頂,又從樹頂倒掛下來,交錯纏繞,好像一道道稠密的網。熱帶雨林中大型藤本植物十分豐富,它們時而臥地而行,時而纏繞穿梭懸掛於大樹上,在林下只能見其藤莖不能見其枝葉,藤本植物的枝葉一般伸張於林冠之上,填充林冠空隙,這也是對光線的一種競爭形式。

西雙版納一些熱帶雨林裡,植物長得又高又綠又稠密,為了爭奪空間和陽光,植物除了努力往高長之外,還要互相競爭,藤本植物往往爬上樹木的樹冠上爭奪陽光,在林下只見其藤莖不見其枝葉,其枝葉伸張到林冠之上,這是對光線的一種競爭形式。樹冠鬱閉,是構成樹冠,遮天蔽日,猶如森林天蓬。

在西雙版納,有些類型的熱帶雨林,藤本植物多得行人難於穿行!

文章圖片攝於西雙版納瀾滄江兩岸的景洪市勐養鎮野象谷保護區和勐海縣勐旺鄉納碧村的龍山,布龍保護區,西定鄉,易武鄉等。









謝謝關注,觀看:西雙版納的微生活vxishuangbanna

相關焦點

  • 藤本植物在熱帶雨林高生力維持中起作用
    傳統的觀點認為,藤本植物與樹在光、養分等資源的獲取上存在著極強的競爭關係,被藤本纏繞的樹通常面臨著高的死亡率,低的生長和繁殖率。長期以來,藤本植物被認為是喬木殺手,去除藤本已被應用到森林的管理中。藤本植物的生物量只佔森林總生物量很小的一部分(通常小於5%),但卻可以產生大量的凋落葉(可高達到森林凋落葉總量的40%),這些凋落葉在森林的養分循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並可能惠及支撐藤本植物的喬木。
  • 藤本植物的家族很龐大,在熱帶雨林中有很多品種
    在熱帶林中,本植物是生態群落裡重要的組成部分,緊緊繞在樹幹上的枝、茂密的綠葉形成了熱帶雨林特殊的景觀本植物一般莖十細長、不能直立、需攀附別的植物,它們成是繞、像、附著支持物,或是在地面上生長、或是懸掛在幾十米的樹幹上。由於熱帶雨林章林植物爭十分激烈,一些森林下層的植物為了爭存更多的陽光,經過長期的演化形成了具有爬能力的器官。
  • 熱帶雨林的奇幻植物,西雙版納裡越嚼越甜的果子,不是科幻
    這一地區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堪稱世界最大的熱帶植物基因庫。其實,在我國也有一個可以與之相媲美的基因庫——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西雙版納地處北回歸線,在地理位置上屬於亞熱帶的範疇。所以,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沒有到過西雙版納的國際上一些知名植物學家、生態學家,都不知道這裡的獨特地形、地貌,並且認為"中國無熱帶雨林」,在世界熱帶雨林分布圖中,也沒有西雙版納的位置。然而我國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教授,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曾多次到西雙版納考察植物,並於1959年由他帶領奠基、創建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榕樹絞殺」,植物之間的弱肉強食
    四月下旬,筆者途徑雲南西雙版納,順道前往我國唯一的熱帶雨林保護區遊覽。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在廣袤的雨林地區,寧靜平和的表象之下,同樣隱藏著殘酷的競爭。植物的絞殺現象隨處可見。殺手們往往是一些榕樹,榕樹最高可達30米,其枝幹可向四面無限伸展。支柱根和枝幹交織在一起,形似稠密的叢林,因此被稱之為「獨木成林」。在熱帶雨林裡,具有絞殺功能的榕樹就有二三十種。它們往往選擇一些高大挺拔的寄主做為絞殺對象,從而獲得更廣闊的生態位。而寄主在被絞殺死亡之後,還能為之提供更多的營養物質。絞殺現象是植物之間相互作用的一種很殘酷的現實,近乎於動物界的弱肉強食。
  • 藤本植物如何選擇攀爬對象?
    【藤本植物首先選擇距離其最近的物種作為攀援宿主】藤本植物需要依靠攀援其他物種(宿主)來到達最適合生長的環境。一些研究表明有些物種容易被藤本植物所寄生,但是其他研究指出藤本植物對宿主的選擇與宿主的物種是不相關的。如果不同樹木被寄生的機率不同,那麼由於寄生對宿主物種的消極影響以及對其他物種間接的促進作用,藤本植物-宿主的相互作用就可以改變森林結構。現有的對藤本植物-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則很少考慮藤本植物根所在地點和被藤本植物攀爬的物種距離這個宿主選擇的因素。
  • 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
    西雙版納自然護區熱量高,降水充足,東部多山多河谷,形成了局部溼潤環境,熱帶雨林有較集中的分布。保護區內的熱帶雨林屬季節性雨林類型,基本上保持了熱帶雨林的典型特徵,例如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以熱帶植物區係為主要組成種類的有龍腦香科、玉蕊科、紅樹科、露兜科以及其它一些科的熱帶屬,但優勢種不明顯,植物種類多,個體數量少。保護區內森林以高大喬木為主體,茂密而多層次;木質藤本植物豐富,附生、半附生植物常見;老莖生花和絞殺植物普通出現。樹木冬芽為裸芽,樹皮色淺而薄。
  • 中國十大最美森林之西雙版納熱帶雨林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北部邊沿,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溫暖、陽光充足,溼潤多雨,是地球北回歸線沙漠帶上唯一的一塊綠洲,是中國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地區。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珍稀動植物種群以及整個森林生態都是無價之寶,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連片大面積的熱帶森林,具有全球絕無僅有的植物垂直分布「倒置」現象,被譽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觀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五千多種熱帶動植物雲集在西雙版納近兩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令人嘆為觀止。"
  • 熱帶雨林動植物的王國,美麗的西雙版納歡迎您
    後來在課文裡也學到了西雙版納,看到了西雙版納獨有的民族風情以及文化,我就更憧憬了這一塊地方,於是在16年時候,就來到了這裡,感受了真正的西雙版納。西雙版納交通不是很方便,目前還沒有通鐵路,如果想要去西雙版納的遊客,除了飛機,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從昆明坐大巴來到西雙版納,路程比較遠,大約至少8個小時才能到達。西雙版納景點比較分散,各種佛寺和民俗風情以及熱帶雨林的風光是這裡的特色,另外這裡還是孔雀之鄉、野生動物的王國,不僅可以看到成群的美麗孔雀,有機會還可以看到野象等動物。
  • 柔美的藤本植物
    然而,當我看到眾多的藤本植物後意識到這只是詩人對藤本植物的偏見。其實藤本植物對原生林的生態構成起著重要的作用。園林中利用藤本植物做立體花牆那是最好不過的選擇。利用藤本植物的攀援或垂吊生長的特性可以拓展綠化空間,增加城市綠量,是提高整體綠化水平,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蒜香藤
  • 巨藤的目的
    當然,我們也不應對專家們抱太大的希望,因為他們更專於研究「錢」,對了,他們中的一些有點像本文中說到的「藤」。植物們討論說:如果任由木質藤本這些傢伙發展下去,植物的世界終歸要亂套的。巨藤大多生長在熱帶。它們大約分布在90個科內,約2500種。它們生長在熱帶,因為這裡有大樹可以纏繞,更關鍵的是這裡有充足的陽光,有很好的生長條件。
  • 五花八門的藤本植物,它們沒有粗大的枝葉,也能長得很高
    在北方要看到有上述特點的菝葜,最好去山東煙臺崑嵛山,在150-200米的低海拔山野裡,這種植物很多。躺在地上的莖藤本植物中有些種類好像並沒打算向上爬,它的莖不直立,也無特殊適應器官助其站立起來,而是乾脆躺在地上為生。這類植物最典型的代表是草莓。
  • 在熱帶雨林裡來一場植物大品鑑,植物比你想像的聰明
    如果孩子對你說:1.邂逅一片真正的熱帶雨林2.走進千奇百怪的植物王國3.結識一位大咖級的超會玩的博士4.近距離觀察鳥類>這裡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大面積的熱帶雨林猶如一顆璀璨的綠寶石鑲嵌在「回歸沙漠帶」上整個森林生態都是無價之寶在這裡我們將與五千多種熱帶植物面基
  • 《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書香青路分享第四期
    這裡生物資源極為豐富,是許多經濟植物的原產地,如三葉橡膠、可可、金雞納等是著名的經濟植物。人類栽培和利用的許多果、香料和油料等作物,如咖啡、香蕉、芒果、番木瓜、鱷梨、椰子、油棕等,其主要產區在熱帶雨林區域。
  • 版納園研究揭示藤本植物在森林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木質藤本的是熱帶和亞熱帶雨林的重要的標誌性特徵之一。傳統的觀點認為,藤本植物與樹在光、養分等資源的獲取上存在著極強的競爭關係,被藤本纏繞的樹通常面臨著高的死亡率,低的生長和繁殖率。長期以來,藤本植物被認為是喬木殺手,去除藤本已被應用到森林的管理中。
  • 新知丨能夠抑制甜味的植物——寬葉匙羹藤
    神秘果是世界上最為神奇的植物之一,它可以「變酸為甜」,是周恩來總理從加納帶回來的國禮。
  • 藤本植物介紹——馬兜鈴
    我國以往所應用的園林植物存在類型不全和比例失調的缺陷,如應用喬灌木的比例過大,而極少應用建築基礎種植植物和巖石園植物;藤本植物也很少被利用。藤本植物佔地少,生長快,綠化效益大,可用於快速綠化,這是其他花木所不能比的。人們完全可以利用藤本植物的這些特點加以引種栽培。
  • 花鳥畫大家金鴻鈞的熱帶雨林
    回顧一些畫友們畫的西雙版納,大多以熱帶蘭花及當地的一些野花為主體,再配上一些雨林中的樹石為補景。但我在雨林中的觀察和體驗,卻是更多地關注到雨林中榕根和藤葛枝幹、樹葉的美感。我並沒有去畫整個雨林、大樹和藤葛的全景,我想那是山水畫家的主題。
  • 亞馬遜熱帶雨林系列報導(二)繽紛的植物王國(圖)
    植物學家認為,僅亞馬遜河流域就有不下5萬種植物,迄今只有半數被作出科學的鑑定。與溫帶植被景觀不同,熱帶雨林中通常很難找到優勢種。在這片雨林裡,每公頃林地一般包括200多個樹種,而同等面積的溫帶林地僅有10-15個。    熱帶的許多喬木高大筆挺,沒有分枝。樹的主幹常具富有特徵的外表: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長著稀疏的疣突,有的披著密密的尖刺。
  • 不止熱帶雨林和傣族,8個關鍵詞,認識更立體的西雙版納
    野菜種類數量佔西雙版納 5000種維管植物數量的5%~6%。 其中許又凱老師早在2002年就針對11種野菜以白菜口感為參照做了研究,這11種是木瓜榕、苦涼菜、刺芫荽、水茄、臭菜、滑板菜、白花、芭蕉花、蕨菜、檳榔青、野蕎。研究表明,除了水茄還有野蕎,其他口感都比白菜好且營養價值不低。
  • 熱帶雨林被稱為植物的天堂,領略豐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地面上的苔詞和真菌植物一般長在潮溼的林地上成或是沼澤地上也不容忽視有細鱗苔科、扁科植物以及各種各樣的蘑菇等。當然,蘚和真菌也可以附生在葉面上。在叢林中隨處可以看見苔和真菌植物,組成豐富多彩的地面世界。在地球上,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的發育最充分,也最具有典型性。這是因為亞馬孫平原地理位置優越,再加上它歷史悠久,形成的過程中自然地理環境比較穩定。南美大陸的熱帶雨林植物種類極其豐富,相互雜生,喬木、灌木,以及草本、藤本、附生植物組成了多層次的蔥鬱叢林。